朝歌聖殿之上,【人道封神榜】灑下的光輝穩定而祥和,如同無形的脈絡,連接著新冊封的諸多人道神靈,梳理著聖朝疆域內的地脈靈氣。萬物複蘇,欣欣向榮,一派嶄新氣象。殷星立於殿前廣場,周身人皇龍氣雖已內斂,但那統禦人道、定鼎秩序的威嚴已深深烙印在這片天地之間。
他並未沉浸於勝利的喜悅或急於閉關衝擊瓶頸。聖朝初立,人道新張,還有最後一道關卡需要麵對——那高懸於三十三天之上,名義上統禦洪荒三界、掌管周天星鬥的古老存在,天庭,以及那位大天尊,昊天上帝。
他微微抬頭,目光仿佛穿透了層層宮闕,越過無儘雲海,直達那凡人乃至尋常仙神終其一生都無法觸及的至高天域——淩霄寶殿。
與此同時,三十三天外,淩霄寶殿內。
仙霧繚繞,瑞氣千條。兩側仙官神將肅立,儀仗威嚴。高坐於九龍寶座之上的昊天上帝,身著九章法服,頭戴十二旒冕冠,麵容籠罩在朦朧的仙光之中,威嚴難測。他麵前懸浮著一麵古樸的寶鏡,鏡中映照出的,正是朝歌聖殿前殷星抬頭望來的景象,以及那卷高懸殿頂、散發著與封神榜同源卻氣息迥異的【人道封神榜】。
昊天上帝的目光掃過鏡中那生機勃勃的人間聖朝,掃過那些新立的人道神職,最終停留在殷星那平靜卻堅定的臉龐上。他放在寶座扶手上的手指,幾不可察地輕輕敲擊了一下。鏡麵上,代表天庭威嚴的璀璨仙光,與朝歌那紫金色的人道輝光,在虛無中隱隱形成對峙。
殿內侍立的仙官們屏息凝神,感受到一股無形卻無比沉重的壓力。他們知道,陛下正在審視那個打破萬古慣例,自號“人皇”,另立封神榜的下界君王。
就在這時,殷星動了。
他並未躬身,也未行禮。隻是將自身那融合了人皇位格、大羅道果以及一絲大道本源的磅礴神念,凝成一道清晰平和的意念,如同投入靜湖的石子,跨越了那遙不可及的距離,無視了天庭的重重禁製,直接傳遞到了淩霄寶殿之內,回蕩在每一位仙官神將,尤其是昊天上帝的心神之中。
“人皇,殷星,見過大天尊。”
聲音平靜,無悲無喜,無懼無媚,隻有一種平等的知會,一種既定事實的陳述。
神念微微一頓,繼而清晰地傳達出核心之意:
“自今日起,人間秩序,由吾人族聖朝執掌,由【人道封神榜】裁定。山河社稷,星辰節氣,文明薪火,皆歸於人道法理。”
“自此,人間事,由人主之。”
沒有請求允許,沒有商議餘地。這是宣告,是既成事實的知會。
淩霄寶殿內,一片死寂。不少仙官麵露怒色,覺得這殷星太過狂妄,竟敢如此與陛下說話。但更多的仙神,尤其是那些感知敏銳的古神,卻從那平靜的話語中,聽出了一種不容置疑的力量和背後隱約支持的通天教主、女媧娘娘的影子,以及那卷已然成型的【人道封神榜】所代表的的全新秩序。
昊天上帝端坐於寶座之上,仙光籠罩的麵容看不出絲毫情緒。他的目光依舊落在昊天鏡中殷星的影像上,久久未語。
時間仿佛在這一刻凝固。天庭的威嚴與下界人皇的宣告,在無形的層麵激烈碰撞。
洪荒各地,諸多大能者皆心有所感,神識投向三十三天與朝歌之間那片無形的“戰場”。他們知道,這將決定未來洪荒無數歲月的格局。
良久,昊天上帝終於有了動作。他並未看向殿內群仙,目光依舊透過昊天鏡,與那遠在人間的人皇進行著這場跨越天地的對話。一道平和、威嚴,卻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複雜意味的意念,自淩霄寶殿傳出,回應了殷星的宣告:
“善。”
一個字,重若千鈞,響徹在關注此事的諸多大能心神之中。
“人道既立,人皇已出,亦是洪荒之幸。”
昊天上帝的聲音依舊平穩,聽不出喜怒。
“望人皇……好自為之。”
“好自為之”四字,意味深長。既有默許,亦有警示,更有一絲對未來不確定性的保留。但這簡短的回應當中,那默許人皇與天帝並列,承認人道秩序獨立存在的態度,已然明確!
天庭,默許了!
這一刻,洪荒眾生,無論仙凡,無論身處何地,凡有靈智者,皆心有所感。一種無形的、束縛了天地萬靈無數年的舊有枷鎖仿佛悄然鬆動,一種全新的、充滿變數與活力的格局,正式誕生。人皇與天帝並立於世,人道與天道各掌權柄的時代,來臨了!
然而,就在這場跨越天地的對話達成共識,新舊秩序完成交替的瞬間——
無論是高坐淩霄寶殿的昊天上帝,還是立於朝歌聖殿前的殷星,幾乎在同一時刻,心念猛地一動,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投向了洪荒世界那無儘遙遠的星空深處,投向了那片曾被星海艦隊初戰驚擾的、屬於“熵”之魔潮與蟲族巢穴的黑暗空域。
在那裡,一種新的、更加隱晦卻帶著貪婪與躁動的異樣波動,正透過無儘的虛空,隱隱傳來。似乎洪荒內部的這場驚天巨變,氣運格局的顛覆性重組,驚動了那些蟄伏在黑暗中的存在,引發了某種未知的變化。
喜歡人族聖朝:從商紂五皇子開始請大家收藏:()人族聖朝:從商紂五皇子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