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重的紫霄宮大門在殷星麵前無聲滑開,門後並非預想中的金碧輝煌,而是一片無垠的、仿佛包容了宇宙星空的深邃黑暗。隻有一條朦朧的、由混沌氣流自然鋪就的小徑,蜿蜒著通向黑暗深處。
殷星邁步而入。
在他踏入宮門的瞬間,身後的大門悄然閉合,隔絕了外界的一切,包括那三位聖人的氣息。他仿佛踏入了一個獨立的、唯有“道”存在的世界。
沿著小徑前行,不知走了多久,前方出現了一點微光。那光芒初時細小,隨著靠近,漸漸顯化出一座樸素到極致的雲台。雲台之上,一道身影背對著他,盤膝而坐。
那道身影並不高大,甚至有些模糊,仿佛隨時會融入周圍的黑暗,又仿佛這整片黑暗星空都是他身體的延伸。他身著最簡單的灰色道袍,長發披散,沒有任何裝飾,沒有任何威壓散發,卻自然而然成為了這片天地的絕對中心。
僅僅是一個背影,便讓殷星體內的混元道果微微震顫,生出一種渺小如塵埃、直麵浩瀚星海的敬畏之感。他周身流轉的人皇龍氣也本能地收斂到了極致,如同溪流彙入大海,不敢有絲毫張揚。
這便是道祖,鴻鈞。
殷星停下腳步,立於雲台之下,躬身行了一禮,聲音平靜而清晰:“後學末進,人皇殷星,拜見道祖。”
雲台上的身影並未回頭,一道平和、淡漠、仿佛不蘊含任何情緒,卻又如同天地規則本身在發言的聲音,在這片黑暗星空中響起,直接傳入殷星的心神:
“起身吧。”
聲音落下,一股無形的力量將殷星托起。
“汝為人皇,立聖朝,興人道,鑄神榜,逆天命,抗聖威……一路行來,步步驚心,亦步步為營。”
鴻鈞的聲音依舊平淡,仿佛在陳述一個與己無關的事實,但每一個字都精準地概括了殷星自崛起以來的關鍵節點。
“今日喚你前來,隻想問一句:汝興此人道,欲將洪荒,引向何方?”
沒有斥責,沒有褒獎,隻有一個最簡單,也最根本的問題。
殷星抬起頭,目光澄澈,望向那模糊的背影。他知道,在這位天道化身麵前,任何虛言巧語都毫無意義。
他略一沉吟,朗聲答道:“回稟道祖,殷星興人道,非為顛覆天道,亦非為一家一姓之私利。”
“所為者,不過四字:自強,開拓。”
“自強,乃令人族,令萬靈,不仰仗天命鼻息,不匍匐仙神腳下,能憑自身努力,握自身命運,於這洪荒天地間,真正挺直脊梁,活出尊嚴!”
“開拓,乃覺洪荒雖廣,亦有邊界。宇宙浩瀚,危機並存。與其困守一隅,內耗相爭,不若凝聚眾誌,向外求索,為人道,為洪荒,開萬世之太平,辟無儘之疆土!”
他的聲音在這片黑暗星空中回蕩,帶著一種斬釘截鐵的信念。體內的人皇龍氣雖內斂,卻因其話語而隱隱共鳴,散發出一種昂揚向上的蓬勃朝氣。
鴻鈞靜靜地聽著,未置可否。待殷星說完,他才再次開口,聲音依舊古井無波:
“自強,開拓……立意雖高,然洪荒自有其運行法度。封神殺劫,起於因果糾纏,靈氣盈虛,乃天地規律,不可避免。爾等強行阻斷,逆勢而為,可知後果?”
這是在質問,也是在點出最核心的矛盾。封神榜承載的是天道秩序下的因果清算,殷星另立人道封神榜,本質上是挑戰了這套運行了無數元會的規則。
殷星心念電轉,知道最關鍵的時刻到了。他深吸一口氣,沉聲道:“道祖明鑒,殺劫起於內耗,源於資源之爭,因果之累。若能尋得新的‘戰場’,新的‘資源’,將內部殺伐之氣導向外部,是否亦是順應劫運,另辟蹊徑?”
他頓了頓,終於拋出了潛藏已久的想法:“譬如……那天外‘熵’之威脅,那肆虐星海的蟲族巢穴。若能將封神之爭,轉化為對外征伐之戰,以戰功論英雄,以禦外敵定神位,既可消弭內部殺劫,亦可壯我洪荒聲威,開拓疆域。如此,劫運依舊流轉,隻是形式可變,結局……或可雙贏。”
這是他基於【混沌邊荒】坐標和星海見聞,所能想到的,最能調和矛盾,也最符合他和聖朝利益的方案。
黑暗星空陷入了短暫的沉默。鴻鈞的背影依舊模糊,仿佛在推演著無窮可能。
良久,那平和淡漠的聲音再次響起,帶著一種裁定規則般的意味:
“善。”
“劫運流轉,乃天地規律,不可廢。”
“然,形式可變,確有其理。”
“爾等既有此心,亦有此力……”
聲音微微一頓,隨即如同洪鐘大呂,定下基調:
“……那便如你所言。封神殺劫,可轉對外。以戰功封神,不拘名額,不論出身,唯功是論。天庭神位,人道神職,皆可由此而定。”
“望你好自為之,莫負此機。”
話音落下,雲台上鴻鈞的身影如同水中倒影般緩緩消散,融入無儘的黑暗。那片承載他的雲台也隨之隱去。
整個紫霄宮內,再次隻剩下殷星一人,以及那條來時的朦朧小徑。
他站在原地,消化著道祖最後的裁定。雖然沒有明確的褒貶,但這“形式可變”、“以戰功封神,不拘名額”的默許,已然為他,為聖朝,為人道,打開了一扇通往全新格局的大門!
內耗的封神殺劫,終於可以轉向對外征伐!
喜歡人族聖朝:從商紂五皇子開始請大家收藏:()人族聖朝:從商紂五皇子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