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周朝:為得美人笑,周朝至此完_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 > 第4章 周朝:為得美人笑,周朝至此完

第4章 周朝:為得美人笑,周朝至此完(1 / 1)

要說周朝這波人的故事,得從一個叫後稷的“農業大神”說起。這哥們的出生劇本,比商朝的契還帶點傳奇色彩——他老媽薑原是帝嚳的正妃,某天在野外溜達,看見一個巨大的腳印,好奇心上來踩了一腳,好家夥,居然懷孕了。生下來後薑原覺得這孩子來路不正,扔了好幾次都沒成功:扔巷子裡,牛馬繞著走;扔冰麵上,鳥雀用翅膀蓋著他。薑原一看,這是天意啊,趕緊抱回來養,取名“棄”。《周本紀》裡寫得明明白白:“薑原出野,見巨人跡,心忻然說,欲踐之,踐之而身動如孕者。居期而生子,以為不祥,棄之隘巷,馬牛過者皆辟不踐;徙置之林中,適會山林多人,遷之;而棄渠中冰上,飛鳥以其翼覆薦之。薑原以為神,遂收養長之。初欲棄之,因名曰棄。”

這棄從小就跟彆的孩子不一樣,彆家娃玩泥巴,他天天琢磨種莊稼,“好種樹麻、菽,麻、菽美”,簡直是老天爺賞飯吃的農學家。後來堯帝讓他當農官,教天下人耕種,舜帝還給他封了地,賜姓姬,這就是周朝的老祖宗。從後稷到古公亶父,這家人折騰了好幾代,跟種地較上了勁,家底慢慢攢了起來。

古公亶父是個狠人,也是個明白人。當時周邊的狄人老來搶東西,他手下人想打架,古公說:“打架是為了老百姓過好日子,現在打起來要死不少人,我不忍心。”於是帶著族人一路往西,遷到了岐山腳下。老百姓覺得這領導靠譜,“舉國扶老攜弱,儘複歸古公於岐下”,連周邊部落都來歸附。《周本紀》裡說他“貶戎狄之俗,而營築城郭室屋,而邑彆居之。作五官有司”,算是正式把家業盤出了規模,為後來的周朝打下了地基。

真正讓周家人走上“逆襲之路”的,是古公的孫子——姬昌,也就是後來的周文王。這哥們簡直是“仁德”的代言人,彆人地裡的莊稼過了界,他不說啥;彆人丟了羊,他說“我的羊多,分你幾隻”。諸侯們有矛盾都來找他評理,有次虞國和芮國的人來打官司,見姬昌的手下互相謙讓,都不好意思了,說:“咱這點破事,就彆麻煩西伯侯了。”這事兒一傳開,諸侯都說“西伯蓋受命之君”。《周本紀》裡記載這事兒時,還加了句“諸侯聞之,曰‘西伯蓋受命之君’”,算是給姬昌的“網紅之路”蓋了章。

不過姬昌能成事,靠的不光是仁德,還有腦子。他一邊對紂王裝孫子,一邊偷偷搞擴張:滅了崇國,建了豐邑,“自岐下而徙都豐”;重用薑子牙,這老頭釣魚時跟他說“釣要釣王與侯”,姬昌一聽就知道是高人,立馬請回去當軍師。《周本紀》裡說他“敬老慈少,禮下賢者,日中不暇食以待士”,廣納人才,連紂王的大臣辛甲都跑來投奔他。

紂王這時候也注意到姬昌了,把他關在羑裡。姬昌在牢裡沒事乾,居然把《易經》的八卦演成了六十四卦,這腦洞也是沒誰了。後來姬昌的手下送了美女、寶馬和奇珍異寶,紂王一高興就放了他,還說:“都是崇侯虎那家夥打你小報告!”放虎歸山的後果有多嚴重,紂王當時肯定沒多想。

姬昌死後,兒子姬發繼位,也就是周武王。這哥們比他爹更能打,也更會抓時機。公元前1046年,他覺得紂王已經把人得罪光了——殺比乾,囚箕子,連微子都跑路了,於是帶著八百諸侯在孟津會盟,喊出“殷有重罪,不可以不畢伐”的口號。《周本紀》裡說“諸侯不期而會孟津者八百諸侯”,可見紂王多不得人心。

不過姬發沒立馬動手,他覺得還沒到時候。又等了兩年,紂王的操作越來越離譜,“酒池肉林”玩得飛起,連祭祀都懶得搞了。姬發一看,機會來了,再次出兵。牧野之戰前,他發表了篇激情演講也就是《牧誓》),把紂王罵得狗血淋頭:“今殷王紂乃用其婦人之言,自絕於天,毀壞其三正,離逷其王父母弟,乃斷棄其先祖之樂,乃為淫聲,用變亂正聲,怡說婦人。”意思就是:紂王這貨聽女人的話,不把老天爺放眼裡,連祖宗都敢忘,必須收拾他!

開戰那天,紂王派了七十萬大軍,結果這些人大多是抓來的奴隸,壓根不想替他賣命,“皆倒兵以戰,以開武王”,成了帶路黨。紂王一看沒戲,跑到鹿台自焚了,臨死前還穿了件掛滿寶玉的衣服,也算把“土豪”本色堅持到了最後。《周本紀》裡寫“紂走,反入登於鹿台之上,蒙衣其珠玉,自燔於火而死”,這結局也算咎由自取。

姬發滅了商朝,建立周朝,定都鎬京,史稱西周。他搞了套“分封製”,把親戚和功臣分到各地當諸侯,比如把薑子牙封到齊國,把弟弟周公旦封到魯國。這招在當時挺管用,相當於在全國建了多個“周姓連鎖店”,鞏固了統治。不過周武王當了兩年天子就去世了,留下年幼的兒子周成王,這時候周公旦站了出來。

周公旦算是周朝的“定海神針”,他攝政時,弟弟管叔、蔡叔不服,聯合紂王的兒子武庚造反。周公二話不說,親自帶兵平叛,“誅武庚,殺管叔,放蔡叔”,把叛亂摁了下去。他還製定了一套禮樂製度,什麼場合奏什麼樂,什麼身份穿什麼衣服,都規定得明明白白。《周本紀》裡說他“興正禮樂,度製於是改,而民和睦,頌聲興”,算是把周朝的規矩徹底立了起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周成王和兒子周康王時期,國家治理得不錯,“天下安寧,刑錯四十餘年不用”,史稱“成康之治”,算是周朝的黃金時代。不過好景不長,到了周昭王時期,這哥們喜歡打仗,跑去攻打楚國,結果“南巡狩不返,卒於江上”,連屍骨都沒找回來,算是給周朝的“下坡路”開了個頭。

周厲王是個出名的昏君,他重用奸臣,壟斷山林川澤的收益,老百姓罵他幾句,他就派特務監聽,誰敢亂說話就殺頭。大臣召公勸他:“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川壅而潰,傷人必多,民亦如之。”周厲王不聽,最後老百姓忍無可忍,發動“國人暴動”,把他趕跑了,這就是“共和行政”的由來。《周本紀》裡記載“王益嚴,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可見當時的氣氛有多壓抑。

周宣王繼位後,總算有點起色,“法文、武、成、康之遺風,諸侯複宗周”,史稱“宣王中興”。但他晚年犯了個致命錯誤,乾涉魯國內政,廢長立幼,讓諸侯們對周朝產生了懷疑,“自是後,諸侯多畔王命”。

到了周幽王時期,這哥們把“作死”玩成了藝術。他寵愛褒姒,這美女不愛笑,幽王就想了個餿主意:點燃烽火台,騙諸侯帶兵來救。諸侯們氣喘籲籲跑來,發現啥事兒沒有,褒姒居然笑了。幽王一看這招管用,玩了好幾次,最後犬戎真的打來了,他再點燃烽火,沒人理他了。結果都城被攻破,幽王被殺,褒姒被搶走,西周就這麼亡了。《周本紀》裡說“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萬方,故不笑。幽王為烽燧大鼓,有寇至則舉烽火。諸侯悉至,至而無寇,褒姒乃大笑。幽王說之,為數舉烽火。其後不信,諸侯益亦不至”,這故事簡直是“狼來了”的古代版。

周平王東遷洛邑後,曆史進入東周,也就是春秋和戰國時期。這時候的周天子,慢慢成了擺設,“周室衰微,諸侯強並弱,齊、楚、秦、晉始大,政由方伯”。雖然還掛著“天下共主”的名頭,但沒人真把他當回事。到了周赧王時期,秦國已經強大到沒邊了,他想聯合諸侯抗秦,結果沒人響應,最後還欠了一屁股債,躲到高台上不敢下來,留下個“債台高築”的成語。

公元前256年,秦昭襄王派人滅了東周,周朝徹底退出曆史舞台。

從後稷種地到赧王亡國,周朝前後八百年,是中國曆史上最長壽的王朝。它既有周公製禮的輝煌,也有烽火戲諸侯的荒唐;既有成康之治的安定,也有戰國紛爭的混亂。就像一個大家族,創業時兢兢業業,守業時磕磕絆絆,最後還是沒逃過富不過n代的魔咒。

回頭看看周朝的故事,你會發現曆史真的很有意思:每個王朝興起時都差不多——領導人英明神武,老百姓安居樂業;可到了後期也都差不多——領導人荒淫無道,老百姓揭竿而起。難怪古人說以史為鑒,可惜真正聽進去的沒幾個。或許,這就是人性吧。

參考《周本紀》

喜歡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請大家收藏:()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瘋批魔尊從草包到滅世 苟道修仙:師姐你彆鬨! 我靠吞噬雷劫逆天改命 主角團有掛還這麼卷,不要命了? 重生七五:真千金她隻想搞錢暴富 星際戀愛法,男友是指揮官大人! 寒門的仕途傳奇 甜吻定製 重生手握靈泉獨寵青梅竹馬 血鑄:亡者之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