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49年,司馬懿在高平陵搞了場大動作,把曹爽一夥打包送走後,曹魏的皇帝就成了帶薪坐牢的典範。從曹芳到曹髦再到曹奐,這三位少年天子加起來乾了二十多年,卻沒活出一天自己的劇本。今天咱們就扒一扒這三位人形圖章的辛酸史,看看當皇帝當到這份上,究竟是種什麼體驗。
曹芳繼位時才八歲,按說這年紀當皇帝不算離譜,畢竟有司馬懿和曹爽這倆監護人。可問題是,這倆監護人壓根不對付,整天明爭暗鬥,把朝堂搞得跟菜市場似的。
剛開始,曹爽還裝得人模狗樣,跟司馬懿共輔朝政。可沒過幾年,這家夥就飄了,不僅把司馬懿擠兌成了退休老乾部,還在宮裡搞起了一言堂。《三國誌》裡說他專擅朝政,多樹親黨,連小皇帝曹芳想認個奶奶追封郭太後的母親),都被他懟了回去:太後母喪,不宜加禮。搞得曹芳隻能在心裡翻白眼:我認我姥姥,關你屁事?
不過曹爽的囂張沒撐多久。正始十年249年),司馬懿趁著曹爽帶曹芳去高平陵掃墓,直接在洛陽發動政變,史稱高平陵之變。這時候的曹爽腦回路清奇,明明手裡有皇帝這張王牌,卻信了司馬懿隻免官,不殺人的鬼話,乖乖繳械投降。結果剛回洛陽,就被司馬懿按了個的罪名,全家老小加黨羽,一口氣殺了三千多人。《三國誌》記載得乾脆:誅曹爽之際,支黨皆夷及三族,男女無少長,姑姊妹女子之適人者皆殺之。司馬懿這狠勁,連曹操看了都得喊聲祖師爺。
曹芳本以為熬走了曹爽,自己能喘口氣,沒想到是剛出狼窩,又入虎穴。司馬懿父子比曹爽狠多了,表麵上對他畢恭畢敬,實際上把朝政攥得死死的。有回曹芳想任命自己的老丈人當高官,司馬懿的兒子司馬師直接跳出來反對,理由是外戚不得乾政。曹芳氣得直拍桌子:你們司馬家把朝廷都掏空了,還好意思說外戚?可罵歸罵,最後還得乖乖聽話。
到了嘉平六年254年),曹芳終於忍不住想搞點事情。他聯合幾個心腹,打算趁司馬師不在洛陽,發動政變奪權。結果計劃還沒實施,就被司馬師的眼線捅了出去。司馬師二話不說,帶著軍隊闖進皇宮,當著滿朝文武的麵,逼曹芳退位。《三國誌》裡寫這場景特諷刺:師以皇太後令,廢帝為齊王。連廢皇帝都得借太後的名義,司馬家的功底可見一斑。
被廢後的曹芳搬到了河內郡,過起了高級囚徒的生活。據說他後來每天就喝酒下棋,再也不談國事。想想也是,當了十幾年傀儡,換誰都得佛係。西晉建立後,他被改封為邵陵縣公,直到泰始十年274年)去世,活了四十三歲。這輩子就像一場鬨劇,開場時被寄予厚望,落幕時隻剩一地雞毛。
曹芳被廢後,司馬師挑來挑去,選中了十四歲的曹髦當新皇帝。這孩子是曹丕的孫子,按輩分是曹芳的叔叔,可歲數比曹芳還小。司馬師覺得這孩子年紀小、沒背景,肯定好拿捏,可他萬萬沒想到,自己挑了個。
曹髦剛繼位時還算低調,畢竟親眼見過曹芳的下場。他每天早睡早起,跟著大臣學《尚書》《禮記》,沒事就寫詩作文,看起來像個文藝青年。司馬師看了挺滿意:嗯,這孩子懂事。可沒過兩年,這的孩子就露出了獠牙。
正元二年255年),司馬師在平定毋丘儉叛亂時受了重傷,沒多久就死了。他弟弟司馬昭接班,比哥哥更囂張。有回司馬昭打了勝仗,曹髦得按照規矩派人去犒勞軍隊。可派去的使者回來報告:司馬昭根本不把陛下放眼裡,還說這是臣子該做的曹髦聽了,心裡的火地就上來了。
甘露元年256年),曹髦在太極殿宴請群臣,喝到興頭上,突然讓大臣們比誰的詩寫得好。有個叫成濟的武將,仗著是司馬昭的人,當眾嘲諷曹髦的詩不押韻。曹髦當場就拍了桌子:朕的詩再不濟,也是天子寫的,輪得到你插嘴?嚇得成濟趕緊磕頭認錯,可曹髦心裡清楚,這哪是成濟在囂張,分明是司馬昭在試探他的底線。
到了甘露五年260年),司馬昭的野心已經藏不住了。朝堂上到處都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議論,連街邊賣菜的大媽都知道,這司馬家遲早要篡位。曹髦覺得與其坐以待斃,不如拚一把。五月初六夜裡,他把尚書王經等三個心腹叫到宮裡,拍著桌子說:司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廢辱,今日當與卿等自出討之!
王經趕緊勸他:陛下,司馬家掌權這麼久,軍隊都在他們手裡,咱們就這點人,出去就是送人頭啊!可曹髦已經鐵了心,他從懷裡掏出早就寫好的詔書,往地上一摔:朕意已決!死也要死得像個皇帝!說完,他帶著宮裡的侍衛、太監,加起來也就幾百人,拿著武器就衝出了皇宮。
這場景想想都魔幻:一個二十歲的皇帝,帶著一群連刀都沒摸過的太監,去挑戰掌控全國兵權的權臣。剛出皇宮沒多久,就碰上了司馬昭的弟弟司馬伷帶著一隊禁軍。曹髦仗著皇帝身份,大聲嗬斥:我是天子,你們敢攔我?司馬伷的手下畢竟是正規軍,哪見過這陣仗,嚇得紛紛後退。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可沒等曹髦衝過去,司馬昭的親信賈充就帶著人來了。賈充可比司馬伷狠多了,他對士兵喊:司馬公養你們,就是為了今天!還愣著乾嘛?這時候,之前被曹髦懟過的成濟跳了出來,問賈充:要不...把他抓起來?賈充眼一瞪:廢立之事,何必有疑!
成濟也是個狠人,聽完這話,直接拿起長戈衝上去,一戈就刺穿了曹髦的胸膛。《三國誌》裡寫得很簡略:五月己醜,高貴鄉公卒,年二十。可《魏氏春秋》裡記載了曹髦死前的最後一句話:賊臣弑君!這一聲喊,成了曹魏王朝最悲壯的絕響。
曹髦死後,司馬昭還假惺惺地哭了一場,然後把鍋全甩給了成濟,下令夷其三族。成濟臨死前在刑場上大罵司馬昭,可再罵也沒用,畢竟刀握在人家手裡。這位史上最剛的皇帝,用自己的命,給曹魏的尊嚴畫上了一個血淋淋的句號。
曹髦死後,司馬昭吸取教訓,挑了個更的皇帝——曹奐。這孩子是曹操的孫子,繼位時才十五歲,比曹髦還小。司馬昭對他千叮萬囑:好好當你的皇帝,彆學你那死鬼叔叔。曹奐點頭如搗蒜:放心吧,我懂。
事實證明,曹奐是真懂。他在位五年,除了蓋章簽字,基本啥也不管。司馬昭想封晉公,他趕緊說應該的;司馬昭想加九錫,他馬上說早就該加了。有回司馬昭假意推辭,曹奐還專門派使者去勸進:您要是不受,我這皇帝當得不安心啊。搞得司馬昭都有點不好意思了。
景元四年263年),司馬昭派鐘會、鄧艾去打蜀國。這仗打得驚心動魄,鄧艾偷渡陰平,直接逼得劉禪投降。消息傳到洛陽,曹奐第一時間下詔:晉公司馬昭功勞太大了,加封晉王!司馬昭樂嗬嗬地接受了,心裡想:這孩子,懂事。
可司馬昭沒等到篡位那天就病死了,他兒子司馬炎接班。這司馬炎比他爹直接多了,剛掌權沒多久,就暗示曹奐該了。曹奐哪敢說不,趕緊寫禪位詔書。鹹熙二年265年)十二月,曹奐把皇位讓給了司馬炎,西晉正式建立。
禪位那天,司馬炎還假惺惺地跟曹奐說:放心,我會像曹丕對待漢獻帝那樣對你的。曹奐連忙說:陛下說笑了,能給您當臣子,是我的榮幸。《三國誌》記載他被封為陳留王邑萬戶,居於鄴宮,待遇確實不錯,比漢獻帝還好。
曹奐就這麼安安穩穩地當了三十七年陳留王,直到太安元年302年)去世,活了五十八歲。他這輩子沒乾過啥大事,卻成了曹魏三少帝裡結局最好的一個。有人說他窩囊,可在那樣的亂世,能保住小命善終,又何嘗不是一種智慧?
曹魏三少帝,就像三台被人操控的木偶。曹芳想反抗卻沒能力,曹髦有勇氣卻沒腦子,曹奐識時務卻沒尊嚴。他們的悲劇,不是個人的錯,而是皇權旁落的必然。
司馬懿父子用權謀和屠刀,一步步掏空了曹魏的根基。可諷刺的是,司馬家費儘心機奪來的天下,後來比曹魏還亂。八王之亂、五胡亂華,把中原大地攪得雞犬不寧。不知道司馬昭在九泉之下看到這些,會不會後悔當初對曹髦那一刀?
《三國誌》裡說:三少帝在位,權歸司馬氏,綱紀紊亂,國祚遂移。短短幾句話,道儘了這段曆史的無奈。
參考《晉書》《資治通鑒》《三國誌》
喜歡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請大家收藏:()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