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吳王孫權:江東版"創業風雲錄"_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 > 第34章 吳王孫權:江東版"創業風雲錄"

第34章 吳王孫權:江東版"創業風雲錄"(1 / 1)

要說三國裡最被低估的老板,孫權敢認第二,估計沒人敢認第一。這位江東集團的二代目,爹是江東猛虎孫堅,哥是小霸王孫策,自己卻活成了個大器晚成的典型。《三國誌》裡說他屈身忍辱,任才尚計,有勾踐之奇,英人之傑矣,翻譯過來就是:這哥們兒能裝孫子能扛事,會用人會算計,跟勾踐似的,是個人物。

孫權接班的時候,才十九歲,擱現在剛上大學。他哥孫策被刺客捅死了,江東這攤子剛搭起來,人心惶惶。《三國誌》裡說是時惟有會稽、吳郡、丹楊、豫章、廬陵,然深險之地猶未儘從,而天下英豪布在州郡,賓旅寄寓之士以安危去就為意,未有君臣之固,意思就是地盤雖有,但偏遠地方還沒歸順,各地豪族和外來人才都在觀望,沒把孫家當真正的主子。

這時候的孫權,表現得不像個毛頭小子。他沒哭天搶地,而是先把張昭、周瑜這倆老臣穩住。張昭是文臣領袖,周瑜是武將頭牌,這倆人一表態,其他人就不敢亂動了。周瑜更實在,直接從駐地帶兵回來護駕,等於給孫權撐了場子。

有個小插曲能看出孫權的少年老成。當時有個叫李術的太守,本來是孫策提拔的,見孫策死了就想跳槽,還敢收留孫策的叛徒。孫權先禮後兵,派人去要,李術還嘴硬說有德見歸,無德見叛,不應複還。孫權直接寫信給曹操,說這小子不地道,我要收拾他,你彆插手。然後親自帶兵攻城,把李術滅了,還把他部下三萬多人遷到自己地盤,一下子就立了威。

孫權真正在曆史上站穩腳跟,還得靠赤壁之戰。這仗打得,簡直就是一場豪賭。

當時曹操剛滅了袁紹、劉表,帶著號稱八十萬的大軍南下,寫信給孫權說近者奉辭伐罪,旄麾南指,劉琮束手。今治水軍八十萬眾,方與將軍會獵於吳,意思就是我要收拾你,咱約個地方比劃比劃。

江東朝堂上立馬炸了鍋。張昭這幫文臣天天勸孫權投降,說曹公豺虎也,挾天子以征四方,動以朝廷為辭,今日拒之,事更不順。且將軍大勢,可以拒操者,長江也。今操得荊州,奄有其地,劉表治水軍,蒙衝鬥艦,乃以千數,操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水陸俱下,此為長江之險,已與我共之矣。而勢力眾寡,又不可論。愚謂大計不如迎之,翻譯過來就是:曹操太猛,還打著朝廷旗號,咱以前靠長江天險,現在人家也有水軍了,打不過,投降吧。

這時候魯肅偷偷對孫權說,那些文官投降了還能當官,您投降了能有好果子吃?然後推薦周瑜回來主持軍事。周瑜一回來就給孫權打氣:操雖托名漢相,其實漢賊也。將軍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據江東,地方數千裡,兵精足用,英雄樂業,當橫行天下,為漢家除殘去穢;況操自送死,而可迎之邪?還分析曹操的短處:北方沒平定,馬超、韓遂在後麵盯著;曹軍都是北方人,不習水戰;冬天缺糧草,士兵肯定水土不服。最後拍胸脯說給我五萬兵,保證乾翻他。

孫權聽完,把桌子一拍可能是案幾),說老賊欲廢漢自立久矣,徒忌二袁、呂布、劉表與孤耳。今數雄已滅,惟孤尚存。孤與老賊,勢不兩立!君言當擊,甚與孤合,此天以君授孤也,還拔刀砍斷桌子角,說誰再敢提投降,就跟這桌子一樣。

接下來就是諸葛亮舌戰群儒、黃蓋苦肉計、龐統連環計這些名場麵。最後周瑜用火攻,把曹操的戰船燒了個精光,曹軍死傷大半,曹操灰溜溜地回了北方。這一仗,讓孫權徹底保住了江東,也讓天下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麵。

孫權治國,有點像個老中醫,能對症下藥。江東這地方,豪族勢力大,山越人當地少數民族)又經常鬨事,不好管。孫權的辦法是:聽話的給好處,不聽話的就揍。

對付豪族,他用的是拉攏加控製。比如陸家,陸遜他們家,是江東大族,孫權就把侄女嫁給陸遜,還讓他當大都督,等於把陸家綁在自己的戰車上。但要是豪族敢鬨事,孫權也不客氣。有個叫沈友的,有才但太狂,敢當眾頂撞孫權,還說要推翻孫權,孫權直接把他殺了,殺雞給猴看。

對付山越,孫權更直接:打服了再說。他派太史慈、呂蒙、諸葛恪這些大將輪番去打,打下來就把山越人遷到平原,強壯的當兵,弱的種地,既擴充了兵力,又增加了糧食產量。《三國誌》裡說恪以丹楊山險,民多果勁,雖前發兵,徒得外縣平民而已,其餘深遠,莫能禽儘,屢自求乞為官出之,三年可得甲士四萬,諸葛恪光在丹楊就招了四萬兵,可見這辦法有多管用。

孫權還特彆會用人,不管你出身如何,有本事就提拔。呂蒙原來是個大老粗,孫權勸他讀書,呂蒙還真讀進去了,後來成了一代名將,士彆三日當刮目相待說的就是他。還有潘璋,本來是個窮光蛋,還愛喝酒賒賬,孫權覺得他有本事,照樣重用,後來潘璋在擒殺關羽時立了大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孫權和劉備的關係,簡直比肥皂劇還曲折,好的時候能聯姻,壞的時候能刀兵相見。

赤壁之戰後,孫權把妹妹孫尚香嫁給劉備,還借了南郡給劉備,倆人好得跟穿一條褲子似的。但劉備後來占了益州,孫權想討回南郡,劉備說等我拿下涼州就還你,孫權氣得罵娘,說猾虜乃敢挾詐,直接派呂蒙去搶了長沙、零陵、桂陽三郡。

後來關羽北伐,圍了樊城,水淹七軍,威震華夏。孫權一看機會來了,偷偷跟曹操結盟,派呂蒙偷襲荊州,殺了關羽。這一下,孫劉徹底翻臉,劉備帶著大軍來報仇,結果在夷陵被陸遜用火攻打敗,沒多久就病死了。

劉備死後,諸葛亮掌權,派人跟孫權講和,孫權也覺得跟蜀漢鬥下去沒好處,就又和好,一起對付曹魏。這種沒有永遠的朋友,隻有永遠的利益的操作,孫權玩得比誰都溜。

孫權晚年,有點像變了個人,乾了不少糊塗事,最大的問題就是立太子。

他先立了長子孫登為太子,孫登挺賢明,可惜早死了。然後立了次子孫和,又封四子孫霸為魯王。這倆人明爭暗鬥,大臣們也分成兩派,互相攻擊。孫權越搞越亂,最後把孫和廢了,把孫霸殺了,立了小兒子孫亮當太子。

為了鞏固孫亮的地位,孫權還殺了不少功臣,比如陸遜,就因為卷入了太子之爭,被孫權活活氣死。《三國誌》裡說權累遣中使責讓遜,遜憤恚致卒,一代名將落得這個下場,也是夠冤的。

還有丞相顧雍的孫子顧譚,因為幫孫和說話,被孫權流放交州,死在那兒了。張昭的兒子張休,也被牽連進去,賜死了。本來好好的江東集團,被孫權這麼一折騰,元氣大傷。

公元252年,孫權去世,活了七十一歲,在三國時期算是高壽了。他在位二十四年,建立了吳國,是三國裡最後一個稱帝的公元229年稱帝)。

陳壽在《三國誌》裡評價他:孫權屈身忍辱,任才尚計,有勾踐之奇,英人之傑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業。然性多嫌忌,果於殺戮,暨臻末年,彌以滋甚。至於讒說殄行,胤嗣廢斃,豈所謂賜厥孫謀以燕冀於者哉?其後葉陵遲,遂致覆國,未必不由此也。

簡單說就是:孫權能忍能裝,會用人會算計,像勾踐一樣厲害,所以能在江東立足,成了三足鼎立之一。但他疑心重,愛殺人,晚年更嚴重,還搞廢了太子,後來吳國滅亡,跟這有很大關係。

總的來說,孫權就像個精明的商人,一輩子都在算計利益,有時候顯得有點小家子氣,不如曹操大氣,不如劉備會裝仁義,但他能在亂世中守住江東,還建立了吳國,讓江南地區得到開發,也算是個了不起的人物了。

要是給孫權發個獎狀,估計得寫:最佳守業獎兼最佳創業者——畢竟他爹和哥打了基礎,但真正把這份家業做大做強,還得靠他自己。

參考《晉書》《資治通鑒》《三國誌》

喜歡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請大家收藏:()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七罪贖命 重生官場:我從基層逆襲成王 我的青春戀愛絕不可能扭曲且胃酸 荒島求生美女投懷送抱 穿成棄子?帶異能下鄉囤貨虐渣爽 天下第一!小說版 醫道:中醫傳人在火影 無限世界:開局俘獲劍之聖女 重生官場之權力巔峰 三世輪回之涅盤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