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家天子號曜煌,即位登基臨八荒。
年少英姿承大統,龍顏鳳姿鎮朝堂。
勵精圖治安社稷,謀臣勇將保邊疆。
可憐一朝遭變故,功過是非付蒼茫。
在東晉那個風雲變幻、門閥林立的時代,晉孝武帝司馬曜終於登場了,他的人生仿佛一場高潮迭起的大戲,有輝煌逆襲,也有荒唐落幕,絕對能讓你驚掉下巴。
司馬曜生於公元362年,他的出生就帶著點傳奇色彩。他爹晉簡文帝司馬昱四十好幾還沒合適繼承人,找相士挑來挑去,選中了膚色黝黑的李陵容,這才有了司馬曜。他出生前,母親夢到雙龍枕腿,出生時東方剛亮,就取字昌明。他爹還看到“晉祚儘昌明”的讖言,當時心裡估計就“咯噔”一下。
公元372年,才十歲的司馬曜就被推上了皇位。這可不是什麼美差,當時權臣桓溫在朝中一手遮天,就差沒把“我要篡位”寫在臉上了。司馬曜就是個有名無實的傀儡,每天估計都在擔心桓溫哪天不高興把他趕下台。好在桓溫還沒來得及篡位就因病去世了,司馬曜這才暫時鬆了口氣。但緊接著,崇德太後褚蒜子臨朝聽政,權力還是沒落到他手裡。
熬過了最初的艱難歲月,司馬曜迎來了人生高光時刻——淝水之戰。當時前秦苻堅野心勃勃,率領號稱百萬的大軍南下,打算一舉吞並東晉。東晉這邊呢,滿打滿算才八萬人馬,雙方實力懸殊,東晉朝廷裡不少人都嚇得想收拾包袱跑路。
關鍵時刻,司馬曜展現出了遠超年齡的果敢,力挺主戰派。他重用謝安、謝玄等人,組建了戰鬥力爆表的北府兵。謝安在後方鎮定自若地指揮,謝玄則在前線衝鋒陷陣。這一戰,可謂是險象環生。苻堅本想著人多勢眾,穩操勝券,沒想到東晉軍隊巧用計策。先是朱序這個“臥底”在前秦軍中搗亂,大喊“秦軍敗了”,搞得秦軍軍心大亂。接著東晉軍隊趁勢出擊,苻堅的百萬大軍瞬間土崩瓦解,他自己也灰溜溜地逃了回去。
這一戰的勝利,簡直是奇跡。司馬曜不僅保住了東晉的江山,還讓自己的威望達到了頂點。《晉書·謝玄傳》記載:“玄等乘勝追擊,至於青岡。秦兵大敗,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其走者聞風聲鶴唳,皆以為晉兵且至,晝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饑凍,死者十七八。”淝水之戰成了中國曆史上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司馬曜也從一個被人忽視的小皇帝,變成了拯救國家的英雄。
淝水之戰後,司馬曜可不甘心隻當一個掛名皇帝。他深知東晉一直被門閥士族把持,皇權被架空,自己想要真正掌權,就得打破這個局麵。於是,他開啟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權力遊戲。
司馬曜想到的第一個辦法,就是重用自己的弟弟司馬道子,讓他進入中樞,分割謝安的權力。這一招就像在平靜的湖麵投下了一顆巨石,激起了千層浪。謝安作為東晉的頂梁柱,在淝水之戰中立下了赫赫戰功,威望極高。但司馬曜可不管這些,他要的是自己說了算。在司馬道子的運作下,朝廷裡逐漸形成了一股新的勢力,開始和門閥士族分庭抗禮。
隨著謝氏家族的逐漸衰落,其他門閥士族也因為人才斷層,難以對皇權構成威脅。司馬曜趁機一步步收回權力,終於成為了東晉開國以來最有實權的皇帝。他這一番操作,就像是一個在困境中掙紮的創業者,終於成功逆襲,走上了人生巔峰。《晉書·孝武帝紀》評價他:“帝聰明,多聞博涉,溫嶠嘗稱其有君人之德。”可見,他在政治上還是很有手腕的。
然而,人生就像坐過山車,有高峰就有低穀。司馬曜在權力的誘惑下,漸漸迷失了自我。他忘記了創業的艱辛,開始沉迷於酒色,過上了紙醉金迷的生活。
每天,司馬曜不是在喝酒,就是在準備喝酒的路上。他經常和司馬道子一起,從早到晚縱酒狂歡,把朝廷的政事拋到了九霄雲外。朝堂上的事務,全都交給司馬道子處理。而司馬道子也是個不靠譜的主,他重用王國寶等小人,賣官鬻爵,搞得朝廷烏煙瘴氣。
除了喝酒,司馬曜還沉迷女色。他的後宮佳麗無數,但他還是不滿足。太元二十一年公元396年)的一天,司馬曜和寵妃張貴人一起喝酒。喝得酩酊大醉後,他竟然口無遮攔地對張貴人說:“你年紀大了,姿色也不如從前,明天我就把你廢了,再找個年輕漂亮的。”這話可把張貴人給惹惱了,她越想越氣,心想:“你這個沒良心的,竟敢這樣對我!”於是,一不做二不休,張貴人趁著司馬曜熟睡,指使婢女用被子把他活活捂死了。一代帝王,就這樣因為一句酒後戲言,丟了性命,實在是讓人哭笑不得。
司馬曜的死,就像推倒了多米諾骨牌,引發了一係列連鎖反應。他的兒子司馬德宗是個癡呆兒,根本無法治理國家。司馬道子又昏庸荒淫,東晉的朝政變得更加混亂。
在朝廷內部,各方勢力爭權奪利,互相傾軋。外部呢,前秦雖然在淝水之戰後元氣大傷,但其他少數民族政權又開始崛起,對東晉虎視眈眈。社會矛盾也日益尖銳,百姓生活困苦,民不聊生。不久之後,孫恩、盧循起義爆發,給了東晉沉重一擊。再後來,劉裕崛起,掌握了東晉的軍政大權,最終取代東晉,建立了劉宋政權,東晉宣告滅亡。
參考《晉書》《資治通鑒》
喜歡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請大家收藏:()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