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梁武帝蕭衍:一半聖主,一半昏君_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 > 第64章 梁武帝蕭衍:一半聖主,一半昏君

第64章 梁武帝蕭衍:一半聖主,一半昏君(1 / 1)

袈裟難掩帝王身,四十年來夢未真。

曾執吳鉤平四海,終拋玉璽禮空門。

台城淚儘饑寒骨,寺宇香浮虛幻塵。

最是荒唐青史笑,江山換得幾聲佛。

南朝宋齊梁陳的更迭速度,快得像街頭雜耍的翻跟頭——前一個還在龍椅上喘粗氣,後一個已經提著刀在宮門口候著了。蕭衍就是在這麼個亂糟糟的時代裡,踩著前輩的屍骨,給自己掙了頂龍帽。

這位爺的出身相當體麵,蘭陵蕭氏,正經的門閥貴胄,按《梁書》說法是漢相國何之後也,雖然隔著八竿子打不著,但門閥時代講究這個,拚祖宗比拚政績還重要。他爹蕭順之是齊高帝的堂弟,官至領軍將軍,相當於首都衛戍區司令,家裡的銀子和人脈,夠普通人做夢笑醒三回。

可蕭衍偏不躺平,史載他少而篤學,洞達儒玄,意思是這哥們不僅能舞刀弄槍,還能吟詩作對,擱現在就是文武雙全的學霸校草。更絕的是他眼光毒,早年在竟陵王蕭子良門下當,跟沈約、謝朓這幫文壇大佬混得風生水起,暗地裡卻盯著齊朝那把搖搖欲墜的龍椅。

齊朝皇帝一個比一個能作,齊明帝蕭鸞殺起宗室來眼都不眨,臨終前還拉著兒子蕭寶卷的手說:作事不可在人後。結果這蕭寶卷把這話聽成了作死要趕早,在位三年殺了六個輔政大臣,連蕭衍的哥哥蕭懿都給剁了。《南史》裡記這哥們的愛好很清奇:在宮嘗夜捕鼠達旦,以為笑樂,放著國家大事不管,天天夜裡打老鼠玩,也是沒誰了。

蕭衍一看機會來了,公元501年在襄陽起兵,帶著幾千人就敢北伐。這仗打得堪稱魔幻,齊軍將領要麼臨陣倒戈,要麼望風而逃,蕭衍的軍隊跟旅遊似的進了建康。蕭寶卷還在宮裡醉生夢死,直到叛軍殺到宮門口,才慌慌張張喊人抵抗,結果被自己的宦官砍了腦袋,死時才十九歲。

公元502年,蕭衍逼著齊和帝禪位,改國號為梁,史稱梁武帝。登基那天,他穿著袞龍袍站在南郊祭天,估計心裡得默念三遍:老子可算熬出頭了!

剛當上皇帝的蕭衍,活脫脫一個勵誌模範。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辦公,《梁書》說他一冠三年,一被二年,帽子戴三年不換,被子蓋兩年不扔,擱現在能評上感動南朝十大人物。後宮嬪妃加起來不到十個,比起宋孝武帝三千粉黛的排場,簡直是苦行僧。

他還特愛管閒事。有回建康城發生火災,燒毀了幾千家民房,他愣是光著腳跑到太極殿上自責,說都是自己沒當好皇帝,嚇得大臣們集體磕頭勸他穿鞋。這種表演型勤政雖然有點刻意,但在那個皇帝普遍擺爛的時代,已經算相當靠譜了。

治國上,蕭衍玩的是儒法兼用。他親自給太學生講課,把儒家經典講得唾沫橫飛,還製定了《梁律》,首創製度——犯人不招供?那就站在水裡挨餓,餓到招為止。這招雖然缺德,但比之前的嚴刑拷打文明多了。

文化領域更是他的主場。他組織人編《通史》,自己寫序;還創立製度,把婚喪嫁娶、朝廷大典全給規範了一遍。當時的建康城,文人雅士紮堆,沈約的詩、謝朓的賦、範縝的《神滅論》,撐起了南朝文學的半壁江山。連北方的北魏孝文帝都羨慕,說江南多好臣,想抄作業都抄不來。

軍事上他也沒閒著,派韋睿打贏了鐘離之戰,把北魏軍隊殺得屍橫遍野,淮河都快堵上了。這仗之後,梁朝成了南朝疆域最廣的朝代,東起大海,西到巴蜀,南抵交趾,北接淮河,蕭衍站在城樓上往下看,估計得哼起小曲兒:咱老百姓,今兒真高興。

要是劇情照這麼發展,蕭衍妥妥是千古一帝的苗子。可誰也沒想到,這哥們晚年突然迷上了佛學,人生軌跡直接拐到溝裡去了。

大概是當皇帝太無聊,蕭衍中年突然迷上了佛教,而且迷得相當上頭。普通八年527年),他乾了件震驚朝野的事——跑到同泰寺當和尚,把龍袍一脫,換上袈裟就去給佛祖當服務生了。大臣們懵了,國不可一日無君啊,隻好湊了一億錢把他回來,這才算結束了三天的和尚生涯。

可他顯然沒玩夠。大通三年529年),蕭衍又去同泰寺舍身,這次更絕,連宮裡的儀仗、車馬都捐給寺廟了。大臣們沒辦法,又花了兩億錢贖人。中大同元年546年),他第三次舍身,在廟裡住了三十七天,最後朝廷掏了一億錢才把這位佛皇帝請回宮。

這三次舍身,光贖金就花了四億錢,相當於梁朝好幾年的財政收入。更離譜的是他為了弘法,下令全國僧人不用交稅,還能免徭役。結果老百姓紛紛出家,寺廟占的土地越來越多,國家的勞動力和稅源全跑廟裡去了。《南史》裡說當時都下佛寺五百餘所,窮極宏麗。僧尼十餘萬,資產豐沃,佛寺成了國中之國,皇帝成了最大的佛門讚助商。

他還搞出個斷酒肉的規定,說和尚必須吃素,自己帶頭每天隻吃一頓飯,菜裡連點油星都沒有。有次宮裡設宴,他盯著滿桌的雞鴨魚肉直皺眉,說:這些都是眾生肉,吃了要下地獄的。搞得大臣們吃飯跟受刑似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最要命的是他用治國,對親戚和權貴那叫一個縱容。弟弟蕭宏窩藏殺人犯,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侄子蕭正德叛逃北魏又跑回來,他不僅不罰,還封官許願。大臣們勸他彆太心軟,他卻說:我待人以誠,人必待我以忠。結果呢?這幫親戚把他的話當耳旁風,該貪的貪,該反的反,把梁朝的家底都快敗光了。

蕭衍晚年乾的最作死的事,就是收留了侯景。這侯景是北魏的叛將,長得歪瓜裂棗,右腳短,弓馬非其長,但打仗狠得像瘋狗。他先投西魏,又來降梁,大臣們都勸蕭衍:這小子是個白眼狼,不能要!可蕭衍偏信佛渡眾生,說:朕收了他,能讓他改邪歸正。

結果剛過半年,侯景就反了。這哥們帶著八千殘兵從壽陽起兵,一路殺向建康,沿途的梁朝將領要麼投降,要麼逃跑,就跟約好了似的。為啥?因為蕭衍把官爵當蘿卜發,將軍們大多是靠關係上位的草包,平時欺負老百姓還行,真見了叛軍腿都軟了。

叛軍圍城的時候,蕭衍還在同泰寺講經,聽到消息居然說:侯景一小豎,何足為患?等叛軍打到宮門口,他才慌了神,可這時候誰還肯賣命?他寄予厚望的侄子蕭正德,早就和侯景勾結,裡應外合打開了城門。

公元549年,侯景攻入台城,把八十多歲的蕭衍軟禁起來。這時候的蕭衍才算看清人心——平時圍著他念經的大臣跑光了,天天喊他菩薩皇帝的宗室躲起來了,隻有一個老太監陪著他。

被軟禁的日子相當淒慘。侯景不給吃的,蕭衍想吃口蜂蜜都得不到。《梁書》記載他臨終前口苦,索蜜不得,再曰荷!荷!,大概是在感歎自己這一生,像個笑話。八十六歲的老頭,就這麼活活餓死在宮殿裡,臨死前可能還在想:佛祖咋不顯靈救我呢?

蕭衍在位四十八年,是南朝在位最久的皇帝。他的人生像坐過山車,前半生是勵精圖治的明君,後半生是糊塗透頂的昏君,連司馬光在《資治通鑒》裡都吐槽他:梁武帝之失,在於愛民而不用法,信佛而廢政務。

他確實創造過盛世,梁朝的文化、經濟在他手裡達到頂峰,連李白都寫過小邑藏萬家,百室連阡陌來誇江南的富庶。可他晚年的迷之操作,親手把這一切毀了。侯景之亂後,江南千裡沃野變成白骨露於野,千裡無雞鳴,梁朝也名存實亡,十幾年後就被陳朝取代了。

有意思的是,蕭衍到死都覺得自己沒錯。他曾對大臣說:朕於佛教,自謂無愧。或許在他眼裡,當皇帝隻是渡劫,當和尚才是歸宿。可對天下百姓來說,他們需要的是能讓大家吃飽飯的君主,不是整天念經的。

千年之後再看這位梁武帝,隻能說人生太複雜,不能簡單用或來評價。他是詩人,是學者,是虔誠的佛教徒,也是失敗的政治家。就像他寫的詩裡說的:人生忽如寄,壽無金石固。他想靠佛法求長生,結果連口蜂蜜都沒撈著;想靠慈悲留美名,結果成了青史笑柄。

參考《梁書》《資治通鑒》

喜歡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請大家收藏:()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七罪贖命 重生官場:我從基層逆襲成王 我的青春戀愛絕不可能扭曲且胃酸 荒島求生美女投懷送抱 穿成棄子?帶異能下鄉囤貨虐渣爽 天下第一!小說版 醫道:中醫傳人在火影 無限世界:開局俘獲劍之聖女 重生官場之權力巔峰 三世輪回之涅盤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