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墉城裡月如鉤,曾照龍袍幾日秋。
本是書齋閒散客,錯登帝位作俘囚。
三旬夢斷金陵路,一命魂歸鄴水流。
最笑權臣操廢立,史書輕筆記浮漚。
如果要在南朝的皇帝排行榜上評個最沒存在感獎,蕭棟大概率能斷層領先。這位梁朝的末代君主,人生巔峰期短得像夏天的雷陣雨——從登基到被廢,滿打滿算三十天,連給龍椅包漿的時間都不夠。
要論出身,蕭棟本該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貴公子。他爺爺是梁武帝蕭衍的大哥蕭懿,老爹是豫章王蕭歡,標準的皇親國戚。可架不住南北朝這攤渾水太亂,蕭懿早早就被齊東昏侯砍了頭,蕭歡也沒活到熬出頭的年紀。等到蕭棟長大,手裡攥著的隻剩個豫章王世子的空名頭,每天的日常就是在王府裡讀讀書、種種花,最多跟門客下盤棋,活脫脫一個南北朝版的佛係青年。
《南史》裡說他性怯懦,無他能,翻譯過來就是膽子比兔子小,本事比貓差。這評價聽著紮心,但放在那個刀光劍影的年代,說不定反而是種保命技能。畢竟當時的梁朝早就不是梁武帝早年的天監盛世了,老爺子晚年沉迷佛學,放著好好的皇帝不當,非要去同泰寺當,四次舍身出家,每次都得大臣們湊上億錢把他贖回來。國庫折騰光了不說,還養出了個白眼狼侄子——侯景。
侯景這號人物,堪稱南北朝的攪屎棍專業戶。本來是東魏的叛將,投奔梁朝後嫌梁武帝沒給夠好處,公元548年直接起兵反叛,史稱侯景之亂。叛軍一路殺到建康,把梁武帝困在台城,活活餓死。可憐這位活了八十六歲的老皇帝,最後連口蜂蜜水都喝不上,也算開創了帝王死法的新紀錄。
梁武帝一死,侯景先立了個傀儡皇帝蕭綱,也就是簡文帝。可蕭綱當了兩年皇帝,實在受不了每天被侯景當提線木偶使喚,偶爾想發句牢騷,結果被侯景派人用酒灌醉,再用土袋活活悶死。《梁書》裡寫帝崩於永福省,字裡行間全是遮遮掩掩的尷尬——畢竟被臣子弑君,實在不是什麼光彩事。
殺了蕭綱,侯景總不能自己直接稱帝,那樣吃相太難看。他眼珠一轉,盯上了一直躲在角落裡裝透明人的蕭棟。為什麼是蕭棟?史書沒明說,但用腳趾頭都能想明白:這小子膽小、沒背景、沒勢力,簡直是傀儡界的黃金人選。
公元551年八月,侯景派部將王偉帶兵去豫章王府蕭棟。當時蕭棟正在家裡種地——沒錯,你沒看錯,王爺親自扛鋤頭種蔬菜,這畫麵感也是沒誰了。聽說侯景派人來,蕭棟嚇得臉都白了,以為是來殺他的,當場哭暈過去。《南史》記載棟方與妃張氏鋤葵,聞兵至,驚匿於床下,這場景要是拍出來,估計能承包年度最搞笑曆史鏡頭。
被士兵從床底下拖出來的時候,蕭棟還在哭哭啼啼,連鞋子都跑丟了。王妃張氏更慘,披頭散發跟著哭,一家三口被塞進一輛破車,直奔皇宮。路上遇到的老百姓都看傻了:這哪是迎皇帝,分明是綁票啊!
侯景給蕭棟辦的登基大典,大概是中國曆史上最糊弄的開國儀式。沒有祭天的太牢,沒有諸侯的朝賀,甚至連件像樣的龍袍都湊不齊。蕭棟穿著件臨時改的官服,被人推到太極殿上,嚇得渾身發抖,差點當場跪下給侯景磕頭。
《資治通鑒》裡寫棟即位,大赦,改元天正,看著挺像那麼回事,實際上連玉璽都是借來的。侯景大概覺得這皇位就是個臨時道具,沒必要花心思布置。果然,蕭棟剛坐上龍椅沒幾天,侯景就開始給自己加戲了——先是自封相國、漢王,接著又加,全套篡位流程走得比誰都熟。
當了皇帝的蕭棟,日子過得還不如以前當王爺自在。皇宮裡到處都是侯景的眼線,他連跟妃子說句悄悄話都得小心翼翼。有一次想出去透透氣,剛走到宮門就被侍衛攔下來:侯丞相有令,陛下不宜外出。氣得蕭棟直拍大腿,可除了罵兩句亂臣賊子,啥也乾不了。
最慘的是他的兩個弟弟——蕭橋和蕭樛。這哥倆本來在外地躲清靜,聽說哥哥當了皇帝,興衝衝跑來建康想沾點光,結果剛到就被侯景扣了下來,關在密室裡當人質。蕭棟每天看著弟弟們送來的求救信,急得滿嘴起泡,卻連派人送件棉衣的權力都沒有。
侯景這邊可沒閒著。他一邊讓蕭棟當幌子穩定人心,一邊抓緊時間給自己造輿論。當時有個叫眭昭達的術士,不知收了侯景多少好處,到處散播景當為帝的謠言,還說蕭棟的字拆開是木旁動,意思是在木旁要動刀,暗示蕭棟注定要被砍頭。這種現在看來漏洞百出的鬼話,在當時居然信者甚眾,可見侯景的宣傳工作做得有多到位。
到了十月,侯景覺得差不多該收網了。他先是逼著蕭棟給自己加殊禮,接著又讓人奏請。蕭棟哪敢說不,隻能哆哆嗦嗦地在禪讓詔書上簽字。據說簽字的時候,他手一抖,毛筆掉在地上好幾次,眼淚把詔書都浸濕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禪讓大典辦得比登基時還敷衍。侯景連客氣一下的功夫都省了,直接派人去皇宮拿玉璽。蕭棟穿著件便服,被兩個士兵架著走出太極殿,看到侯景的手下正在拆皇帝的儀仗,突然悲從中來,放聲大哭:臣陛下!臣陛下!周圍的人聽著都覺得心酸,可沒人敢吱聲——誰都知道,這時候同情蕭棟,等於跟侯景過不去。
被廢之後,蕭棟和妻子張氏、兩個弟弟一起被關進了密室。侯景還算,給他們留了點食物和水,就是不讓出門。密室裡暗無天日,蕭棟每天隻能靠著窗戶透口氣,看著外麵的飛鳥發呆。張氏忍不住抱怨:早知道當皇帝是這下場,還不如當初在王府裡種葵花呢!蕭棟歎口氣:是啊,那時候雖然清貧,至少睡得安穩。
可侯景顯然不打算讓他們安穩多久。公元552年三月,梁朝大將王僧辯、陳霸先就是後來陳朝的開國皇帝)率軍打敗侯景,收複建康。侯景倉皇出逃前,特地讓人去密室解決蕭棟一家——畢竟留著前皇帝,萬一被對手利用就麻煩了。
執行命令的是侯景的部將王偉和呂季略。這倆人帶兵衝進密室,二話不說就把蕭橋、蕭樛拉出去砍了。蕭棟和張氏嚇得抱在一起,以為下一個就是自己。沒想到王偉突然改了主意:留著他們,說不定還有用。於是把他倆轉送到京口看管。
按理說,王僧辯收複建康後,應該把蕭棟接回來複位才對。可這位蕭棟同誌實在太沒存在感,王僧辯壓根沒把他當回事,反而擁立了梁武帝的另一個孫子蕭淵明當皇帝。蕭棟聽說這消息,心裡拔涼拔涼的——合著自己連當傀儡的資格都沒了?
更倒黴的還在後麵。陳霸先和王僧辯後來因為立誰當皇帝的問題鬨翻了,陳霸先帶兵偷襲建康,殺了王僧辯,改立蕭方智為帝。這時候有人勸陳霸先:蕭棟還在京口呢,留著是個禍害。陳霸先本來就想自己當皇帝,正愁找不到理由斬草除根,一聽這話,立馬派人去京口蕭棟。
《南史》裡記載這段時,用了句棟與妃張氏並遇害,輕描淡寫得像在說天氣。但根據野史傳聞,蕭棟死得相當窩囊——他被人從船上推到長江裡,活活淹死的。臨死前還喊了句:早知道會這樣,當初還不如死在侯景手裡!
可憐蕭棟這一輩子,前半生當閒散王爺,中間三十天被迫當皇帝,最後落得個沉江而死的下場。他既沒乾過什麼壞事,也沒能力乾什麼好事,就因為生在皇族,稀裡糊塗地被卷進權力鬥爭,最後成了彆人案板上的魚肉。
蕭棟死後,梁朝也沒撐多久。公元557年,陳霸先廢了蕭方智,建立陳朝,梁朝正式滅亡。那些曾經在曆史舞台上蹦躂的人物,侯景被挫骨揚灰,王僧辯身首異處,陳霸先倒是當了皇帝,可也隻活了五十多歲。反倒是蕭棟這個三十天皇帝,像一粒被風吹走的塵埃,沒留下多少痕跡。
參考《梁書》《資治通鑒》
喜歡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請大家收藏:()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