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孤煙卷甲兵,西行萬裡取真經。
劍挑諸國稱雄主,杯落殘陽誤帝名。
鐵騎曾踏流沙碎,荒墳空對暮雲平。
功過且憑青史論,河西舊夢幾人明。
話說公元337年,枋頭今河南浚縣)一戶將門家裡添了個大胖小子,爹是前秦名將呂婆樓,這孩子就是呂光。這小子打小就不一般,《晉書》說他沉毅凝重,寬簡有大量,喜怒不形於色,翻譯過來就是:看著悶葫蘆一個,心裡門兒清,再大的事兒臉上都不帶表情,典型的麵相。
但年輕時的呂光,其實是個標準的問題少年。他不愛讀書,就愛舞刀弄槍,跟一群紈絝子弟在街頭賽馬,差點沒把他爹呂婆樓氣暈過去。有回他跟人打架,把人家揍得鼻青臉腫,呂婆樓罰他跪祠堂,他梗著脖子說:大丈夫當提三尺劍定天下,跪在這裡算什麼本事?這話一出,呂婆樓反而愣了——這小子,好像有點野心。
後來呂光投奔了苻堅,才算真正走上正道。苻堅這人眼光毒,一看呂光身長八尺四寸,目有重瞳《晉書》),立馬覺得這是個奇才,讓他跟著自己南征北戰。呂光也確實能打,第一次上戰場就敢帶著幾十個騎兵衝人陣,把敵軍主將的頭盔都挑飛了,回來時戰袍上全是血,苻堅拍著他的肩膀說:你比當年的楚霸王還猛!
從此呂光成了苻堅的救火隊長:
平定苻洛叛亂時,他假裝戰敗,把敵軍引進山穀,一把火點燃早就備好的柴草,活活燒死三萬多人,《晉書》裡煙焰蔽日,賊眾大潰八個字,寫儘了這場仗的慘烈。
打張平的時候,對方有個猛將叫張蠔,據說能倒拽牛尾巴走,呂光跟他單挑,倆人從早上打到中午,最後呂光瞅準機會,一矛刺穿了張蠔的鎧甲,把人挑落馬下,從此萬人敵的名聲傳遍北方。
就這麼打了十幾年,呂光從一個愣頭青打成了前秦最能打的將領之一。可他自己也沒想到,苻堅接下來交給他的任務,會讓他這輩子都回不了中原。
公元383年,苻堅腦子一熱,想討伐東晉,也就是後來的淝水之戰。但出兵前,他還有個小目標——派人去西域把高僧鳩摩羅什請回來。這事兒聽起來簡單,實則比登天還難:西域諸國林立,路途萬裡黃沙,沒點硬實力根本辦不成。
找誰去呢?苻堅眼珠一轉,想到了呂光。你帶七萬兵,五千騎兵,去西域一趟,把鳩摩羅什給我接回來,順便讓那些小國知道大秦國威。呂光一聽就懵了:七萬大軍去接個和尚?這苻堅怕不是打仗打傻了?但君命難違,他隻能硬著頭皮領命。
這哪裡是,分明是。呂光的大軍剛到流沙今新疆塔克拉瑪乾沙漠),就遇到了麻煩:沙漠裡缺水,士兵渴得互相喝尿,戰馬渴死了一半。有部下勸他退兵,呂光拔出劍劈斷身邊的旗杆:苻堅陛下等著我們凱旋,誰敢說退,這旗杆就是榜樣!正說著,突然天降大雨,《晉書》載大雨滂沱,水深三尺,士兵們直呼天助我也,這才走出沙漠。
到了西域,第一個不服的是焉耆國。焉耆王覺得呂光是來送死的,聯合了周邊小國出兵抵抗。呂光根本不跟他廢話,白天假裝攻城,晚上派精銳繞到敵軍後方,一把火燒了他們的糧草。焉耆王第二天一看,糧倉沒了,嚇得光著腳跑來投降,呂光笑著說:早這樣不就省事了?
但真正的硬骨頭是龜茲國今新疆庫車)。龜茲王帛純底氣足,不僅自己有十萬大軍,還請來了獪胡、溫宿等國的援軍,號稱引諸胡來救,旌旗蔽野《晉書》)。呂光打了幾仗沒占到便宜,就想出個損招:他讓人在龜茲城外築了座土山,比城牆還高,士兵站在上麵往城裡射箭,把龜茲人嚇得不敢出門。
僵持了半年,呂光覺得差不多了,夜裡帶大軍偷襲。龜茲軍沒防備,被殺得屍橫遍野,帛純帶著家人連夜跑路。呂光進了龜茲城,才算開了眼:這地方比長安還繁華,宮殿全是玉石鋪的,老百姓穿的絲綢比前秦貴族還好。他一時沒忍住,把龜茲的財寶、美女搶了個遍,連鳩摩羅什都看不下去了,勸他:將軍是來請佛的,不是來搶劫的。呂光翻了個白眼:我大軍萬裡而來,拿點東西怎麼了?
就這樣,呂光在西域待了一年多,把諸國收拾得服服帖帖,連波斯國今伊朗)都派人來送貢品。他覺得差不多了,帶著鳩摩羅什和搶來的財寶,準備回長安複命。可他不知道,這時候的前秦,已經亂成一鍋粥了。
呂光的大軍走到涼州今甘肅武威),就收到了消息:苻堅在淝水之戰中大敗,被姚萇殺了,前秦已經沒了。這消息如同晴天霹靂,七萬大軍瞬間成了沒家的孩子。
部下都慌了,有人說回中原找機會,有人說乾脆投降後秦。呂光卻異常冷靜,他站在涼州城頭,看著腳下的土地,突然一拍大腿:苻堅沒了,這涼州沃野千裡,又有黃河天險,咱們乾嘛要走?於是他乾脆率軍攻下涼州,自封涼州刺史,成了割據一方的軍閥。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但涼州這地方不好占,周邊全是虎狼:東邊有後秦姚萇,西邊有西秦乞伏國仁,南邊還有禿發烏孤後來南涼的開國君主)。呂光的辦法就一個字:打。
他先收拾了涼州本地的反抗勢力。張掖太守彭晃不服,呂光親率三萬大軍攻城,《晉書》說他身先士卒,登城大呼,三天就攻破張掖,把彭晃全家砍了頭。這一下,涼州境內再沒人敢說個字。
然後他又跟禿發烏孤死磕。禿發烏孤是個狠角色,帶著鮮卑騎兵天天騷擾涼州邊境。呂光派兒子呂纂出戰,結果呂纂被打得大敗而回,還丟了戰馬。呂光氣得把呂纂關了三天禁閉,自己親自帶兵出征,把禿發烏孤趕到了青海湖以西,才算暫時穩住了南線。
公元386年,呂光覺得時機成熟了,正式稱帝,國號,史稱。登基那天,他穿著搶來的波斯錦袍,戴著綴滿寶石的王冠,接受百官朝拜,鳩摩羅什站在人群裡,看著他得意的樣子,輕輕歎了口氣——這和尚大概已經預料到,這個靠武力起家的皇帝,恐怕坐不穩這龍椅。
當了皇帝的呂光,好像變了個人。年輕時的勇猛果決沒了,取而代之的是猜忌和暴躁。他總覺得有人要謀反,動不動就殺人,連跟他出生入死的老部下都不放過。
尚書沮渠羅仇後來北涼開國君主沮渠蒙遜的伯父)打了場敗仗,呂光二話不說就把他砍了。這一下徹底捅了馬蜂窩,沮渠蒙遜打著為伯父報仇的旗號,聯合羌人起兵反涼,短短一個月就聚集了十萬大軍,把後涼攪得雞犬不寧。
更要命的是,他的幾個兒子也不爭氣。大兒子呂纂是個莽夫,天天喝酒打獵,喝醉了就跟人打架;二兒子呂弘野心勃勃,總想奪權;小兒子呂紹懦弱無能,根本鎮不住場子。呂光想立呂紹為太子,又怕呂纂不服,就讓呂纂發誓永遠輔佐弟弟,還把呂弘外放當刺史,以為這樣就能高枕無憂。
可他忘了,在權力麵前,親情根本不值錢。
晚年的呂光,身體越來越差,腦子也越來越糊塗。他聽不進任何勸諫,整天躲在宮裡喝酒,有時候喝多了,就對著苻堅的畫像哭:陛下,我對不起你啊,沒能把鳩摩羅什送到長安......哭完了又繼續喝,把朝政全拋到了腦後。
鳩摩羅什勸他:陛下年紀大了,要少喝酒,多關心國事。呂光卻瞪著眼睛說:你一個和尚懂什麼?我打了一輩子仗,現在享受享受怎麼了?後來他甚至因為鳩摩羅什名氣太大,怕他影響自己的統治,把這高僧關了起來,直到死都沒放。
公元399年,呂光病重,他躺在病床上,看著圍在身邊的兒子們,想說些什麼,卻隻能發出含糊的聲音。最終,這位征戰一生的梟雄,在悔恨和糊塗中咽了氣,享年63歲。
呂光一死,後涼立刻就亂了。呂纂果然沒遵守誓言,殺了弟弟呂紹,自己當了皇帝;沒過多久,呂弘又起兵反呂纂,被呂纂鎮壓;最後呂纂被堂兄呂隆所殺,後涼陷入無休止的內鬥。
短短十年後,後涼就被後秦和南涼聯手滅掉了。這個由一支遠征軍建立的王朝,像一顆流星,在十六國的亂世中劃過,留下的隻有涼州大地上的斷壁殘垣,和呂光那充滿爭議的一生。
有人說呂光是英雄,他萬裡西征,把西域重新納入中原版圖,《晉書》讚他威震西陲,聲播殊俗;也有人說他是暴君,靠殺戮和掠奪起家,晚年昏聵誤國,導致後涼短命而亡。就像那首詩裡寫的:鐵騎曾踏流沙碎,荒墳空對暮雲平,功過是非,終究隻能留給青史去評說。
參考《晉書》
喜歡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請大家收藏:()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