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後秦文恒帝姚興:一半菩薩心腸,一半霸王手段_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 > 第98章 後秦文恒帝姚興:一半菩薩心腸,一半霸王手段

第98章 後秦文恒帝姚興:一半菩薩心腸,一半霸王手段(1 / 1)

關中曾起烽煙,長安又換人間。

興師隻為續前緣,誰料功過參半。

禮佛偏逢亂世,崇儒難止兵燹。

一生忙碌轉頭空,留與青史笑談。

公元393年,後秦的開國皇帝姚萇快不行了。這位靠背叛前秦苻堅發家的梟雄,臨終前拉著兒子姚興的手,斷斷續續說了句掏心窩子的話:你哥姚興注:此處原文記載姚萇長子早逝,姚興為太子,此處為戲說)要是能穩住關中,咱老姚家就算燒高香了。

《晉書》裡說姚興少而岐嶷,有誌操,性至孝,翻譯過來就是這小夥子從小聰明懂事,孝順還特有骨氣。但當時的局麵,擱誰手裡都得頭皮發麻——老爹姚萇跟苻堅的侄子苻登打了整整八年,關中地區早就被折騰得千裡無煙,戶不盈百,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經濟崩盤,人口銳減。更要命的是,苻登還在前線虎視眈眈,天天喊著報仇雪恨的口號。

姚興剛繼位那會兒,連辦喪事的功夫都沒有。苻登聽說姚萇死了,立馬帶著大軍撲過來,聲稱要趁你病要你命。這時候姚興乾了件讓所有人跌破眼鏡的事:他沒哭喪,沒發喪,反而穿上鎧甲跑到前線,對著苻登的軍隊喊:老苻家的,有種單挑!

《資治通鑒》記載這一戰:興潛軍夜襲,登戰敗,奔平涼。簡單說就是姚興玩了把偷襲,把苻登打跑了。這波操作直接讓後秦的將士們服了——原來這新老板不是溫室裡的花朵,是個敢打敢拚的狠角色。

不過姚興跟他老爹姚萇最大的不同,是他不喜歡打打殺殺。苻登後來又來挑釁,姚興沒跟他硬剛,反而派使者去說:咱倆彆打了,你看關中都窮成啥樣了,老百姓都快吃土了。苻登不聽,結果被姚興按在地上摩擦,最後腦袋都被砍了下來。《晉書》裡寫興既敗登,鹹謂威德已振,天下可定,但姚興卻歎了口氣:打勝仗容易,治天下難啊。

搞定苻登後,姚興開始專心搞建設。他知道後秦這攤子太爛,得一點點修補。首先是減稅,《晉書》記載他蠲除租稅,令百姓安業,意思就是讓老百姓先喘口氣,彆逼太緊。然後他又把因戰亂失散的流民找回來,給他們分土地、發種子,相當於現在的扶貧攻堅。

但光靠種地不夠,姚興還搞了個人才引進計劃。當時有個叫尹緯的謀士,前秦末年就很有名,但一直沒被重用。姚興聽說後,連夜把他請來,倆人聊了一整夜。第二天姚興宣布:尹緯同誌任尚書仆射,負責全國政務。底下人都懵了——這尹緯以前就是個小吏,怎麼突然成了二把手?姚興說:亂世用人才,彆管出身。

事實證明姚興沒看錯人。尹緯上台後,搞了一係列改革:整頓吏治、興修水利、開辦學校,甚至還製定了新的法律。《十六國春秋》裡說,那幾年後秦關中豐實,百姓樂業,連周邊的少數民族都跑來歸附。有一次姚興去長安郊外視察,看到老百姓田裡的麥子長得好,高興得當場把自己的馬送給了種地的老農,嚇得老農差點跪下。

除了搞經濟,姚興還是個文化迷。他特彆推崇儒學,下令在長安開辦太學,聘請當時最有名的學者來講課。有個叫薑龕的大儒,講課的時候能吸引上千人來聽,姚興聽說後,專門給他送去了一車好酒,還說:先生好好教學生,學費我包了。

更有意思的是,姚興還信佛。他聽說龜茲有個叫鳩摩羅什的高僧,精通佛經,就派大軍把人家請到長安。為了讓鳩摩羅什安心翻譯佛經,姚興專門給他建了座寺廟,還親自去聽他講經。《晉書》記載興如逍遙園,引諸沙門於澄玄堂聽鳩摩羅什演說佛經,意思就是姚興沒事就往寺廟跑,跟和尚們一起討論佛法。有一次鳩摩羅什說自己翻譯的佛經不夠精準,姚興立馬組織了八百個和尚來幫忙校對,堪稱古代版翻譯攻堅小組。

姚興這人有個毛病:心太軟。他總覺得大家都是親戚,沒必要下死手,結果好幾次被人坑得差點亡國。

最典型的就是他對赫連勃勃的態度。赫連勃勃是匈奴人,爹死了之後來投奔姚興。姚興見他長得帥、又能打仗,就特彆喜歡,不僅給他封了官,還撥了三萬軍隊讓他帶。大臣們都勸:這赫連勃勃不是省油的燈,您可得防著點。姚興說:人家孤兒寡母的,我不幫他誰幫他?

結果呢?赫連勃勃一拿到兵權,轉頭就叛變了,還建國稱,天天在後秦邊境燒殺搶掠。有一次赫連勃勃打下了後秦的城池,把城裡的人全殺了,還把屍體堆成小山,美其名曰。姚興氣得吐血,親自帶兵去討伐,結果被赫連勃勃打得大敗,連自己的女婿都被俘虜了。《晉書》裡說姚興深悔之,但後悔也晚了——這赫連勃勃就像塊狗皮膏藥,粘上就甩不掉,後來還成了後秦的頭號敵人。

還有一次,西秦的乞伏乾歸被人打敗,跑來投奔姚興。姚興不僅收留了他,還讓他繼續當西秦的老大。有人勸姚興:乞伏乾歸這人反複無常,您把他放回去,他肯定會反。姚興說:我待他不薄,他怎麼會反呢?結果乞伏乾歸回去沒多久,果然叛變了,還搶走了後秦不少地盤。姚興氣得拍桌子:我這是養了個白眼狼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其實姚興也不是沒硬氣過。有一年,東晉的劉裕北伐,打下了後秦的許昌。姚興派人去談判,劉裕說:關中本來就是漢人的地方,你們胡人該回老家了。姚興聽了大怒,立馬派兒子姚泓帶兵去打,結果被劉裕打得大敗。這時候姚興才明白:有時候講道理沒用,拳頭硬才是硬道理。

到了晚年,姚興的身體越來越差,腦子也不如以前靈光了。他最大的煩惱就是繼承人問題——大兒子姚泓性格懦弱,小兒子姚弼卻野心勃勃,總想奪權。

姚弼為了當太子,到處拉幫結派,甚至買通了姚興身邊的太監。有一次姚興生病,姚弼居然帶兵包圍了皇宮,想趁機篡位。幸好姚泓及時帶人趕到,才沒讓他得逞。按理說,姚弼這種謀反的行為,砍頭都不為過,但姚興居然隻是把他罵了一頓,沒舍得殺。《資治通鑒》裡說興不忍誅,免弼官而已,意思就是姚興心太軟,隻是免了姚弼的官。

這件事之後,後秦的皇子們開始互相殘殺。姚興的侄子姚耕兒想殺姚泓,結果被姚泓反殺;姚弼的黨羽又想作亂,最後也被鎮壓。短短幾年,後秦因為內鬥損失了大量兵力,國力一天不如一天。

這時候,外部的敵人也開始蠢蠢欲動。赫連勃勃天天在北邊騷擾,劉裕在東邊虎視眈眈,連西秦的乞伏熾磐都敢來搶地盤。姚興想派兵去打,結果將士們都不願意賣命——畢竟皇帝家裡都亂成一鍋粥了,誰還願意為他們打仗?

公元416年,姚興病重。他躺在床上,看著窗外的落葉,突然歎了口氣:我這輩子,想當個好皇帝,卻沒護住老百姓;想當個好父親,卻沒管好兒子們。說完這句話,就咽了氣。《晉書》記載興薨,年五十一,在位二十二年,一代梟雄,就這樣帶著遺憾離開了。

姚興死後,他的兒子姚泓繼位。但這時候的後秦已經是個爛攤子,沒過兩年就被劉裕滅掉了。有人說,如果姚興晚年不那麼糊塗,後秦也許不會亡得那麼快;也有人說,在那個亂世,就算姚興再厲害,也擋不住曆史的車輪。

其實姚興這個人,就像一麵鏡子。他仁慈、好學、重視民生,是個難得的好皇帝;但他優柔寡斷、婦人之仁,又給後秦埋下了滅亡的種子。《晉書》評價他興始崇儒術,留心政道,慨然有吞山河之誌,然仁而無斷,屢為強臣所製,算是比較中肯的評價。

參考《資治通鑒》《晉書》《十六國春秋》

喜歡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請大家收藏:()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絕世血脈:廢柴千金殺回來了 京華異饌錄 救命,大佬他會哄會誘還會撩 濁世清蓮 深空紀元:從末世到星穹 進擊的城市 冰封之燼 從龍族開始重新做人 我,曆史唯一仙! 血色東莞:姐姐的致命溫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