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孝文帝拓跋宏:狂熱的"漢文化博主",有沒有你的姓氏_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 > 第106章 孝文帝拓跋宏:狂熱的"漢文化博主",有沒有你的姓氏

第106章 孝文帝拓跋宏:狂熱的"漢文化博主",有沒有你的姓氏(1 / 1)

開篇詞·浪淘沙

紫宸換漢裳,胡樂停章,龍門佛影照洛陽。

萬裡江山歸一統,血火文章。

青史話倉皇,功過難量,鮮卑姓氏入殘陽。

最是癡情家國事,淚灑陵崗。

北魏的龍椅在公元471年迎來了一位特殊的主人——年僅五歲的拓跋宏。這孩子登基那天,平城今大同)的風沙比往常更烈,老臣們看著禦座上裹著鮮卑貂裘的小不點,心裡都犯嘀咕:這娃娃怕是坐不穩江山。誰也沒料到,這個奶聲奶氣的皇帝,後來會把整個鮮卑民族改造成漢服愛好者。

《魏書·高祖紀》裡說他生而潔白,有異姿,翻譯過來就是這小子皮膚白得不像鮮卑人,顏值逆天。更奇的是他打小就愛讀書,《五經》倒背如流不說,還總拿著漢書問太傅:為啥漢人皇帝都愛定都中原?當時的馮太後聽了直樂:這娃莫不是投錯了胎?

馮太後是個狠角色,既是拓跋宏的祖母,又是他的政治導師。這老太太搞起改革來比男人還猛,推行均田製時,把那些占著良田不納稅的鮮卑貴族罵得狗血淋頭:你們祖上騎馬打仗厲害,現在讓你們種地納稅就慫了?拓跋宏在一旁看得眼冒星星,心裡暗暗記下:改革這事兒,就得這麼乾。

有次朝會,一個老王爺當著小皇帝的麵抱怨:漢人禮節太麻煩,咱們鮮卑人就該騎馬射箭!拓跋宏奶聲奶氣地回了句:《禮記》裡說禮不下庶人,王爺您是貴人,咋能不講禮?氣得老王爺吹胡子瞪眼,卻被馮太後一句陛下說得對懟了回去。這孩子,打小就透著股的基因。

公元490年,馮太後駕崩,24歲的拓跋宏終於親政。他乾的第一件大事就讓滿朝文武驚掉了下巴——遷都洛陽。

當時的洛陽可不是現在的旅遊城市,經過多年戰亂,早就成了廢墟網紅打卡地。拓跋宏偏說這地方好:咱祖宗是黃帝後裔他自己認的),不回中原老家說不過去!大臣們集體反對,尤其是那些鮮卑勳貴,在平城住了幾十年,祖墳都在那兒,誰願意搬家?

《魏書》記載了這場拉鋸戰的名場麵:拓跋宏說要南征南齊,帶著文武百官和三十萬大軍浩浩蕩蕩南下。走到洛陽時恰逢秋雨連綿,道路泥濘,鮮卑貴族們個個叫苦連天。拓跋宏坐在馬背上慢悠悠地說:既然大家怕打仗,那咱就在這兒定都吧,也算沒白跑一趟。眾人這才明白,南征是假,遷都才是真。有個老臣哭著喊:平城的馬奶酒還沒喝夠啊!拓跋宏回了句:洛陽的杜康酒更帶勁。

遷都這步棋,堪稱神操作。洛陽是中原文化的中心,把都城放這兒,等於昭告天下:咱北魏不搞草原那套了,要學漢人治國。但這也捅了馬蜂窩,那些世代居住在平城的鮮卑貴族,利益受損,心裡早就把拓跋宏罵了千百遍。

拓跋宏的改革,可不是小打小鬨。他像個狂熱的漢文化博主,每天琢磨著怎麼讓鮮卑人徹底。

第一步是改穿漢服。鮮卑人傳統服飾是夾領小袖,方便騎馬射箭,但拓跋宏覺得太土。他下令:從今往後,大臣上朝必須穿漢人的寬袍大袖。有個老臣叫拓跋丕,死活不肯換,穿著鮮卑袍子就來上朝,結果被拓跋宏懟得下不來台:你這打扮,是想讓朕給你配個馬鐙嗎?《魏書》裡說國人多不悅,說白了就是一群大老爺們被迫穿漢服裙裝,心裡彆提多憋屈了。

第二步是改說漢話。拓跋宏規定:三十歲以下的官員,必須說漢語,敢說鮮卑語的,直接下崗。他還親自抽查,有次聽到一個侍衛說鮮卑語,當場就把人貶去看城門。有大臣求情:老臣們年紀大了,學不會啊。拓跋宏放了鬆:老的可以慢慢來,但小的必須學,不然以後怎麼跟漢人打交道?這招夠狠,直接從語言上切斷了鮮卑人的文化鄉愁。

最狠的是改漢姓。拓跋宏帶頭把改成,還說:北方人把叫,叫,咱這姓聽著就像土包子,改了!他給鮮卑貴族們統一分配漢姓:丘穆陵氏改穆氏,步六孤氏改陸氏,賀賴氏改賀氏......有個貴族哭著說:祖宗的姓都沒了,這跟忘本有啥區彆?拓跋宏冷笑:能讓國家變強的本,才值得守。《魏書·官氏誌》裡記了一百多個改姓的例子,堪稱古代版百家姓大改造。

除此之外,他還鼓勵鮮卑人與漢人通婚,自己帶頭娶了漢族大臣的女兒;廢除鮮卑的原始祭祀,改用漢人的禮儀;甚至連官製、法律都照搬漢朝的......這哪是改革,簡直是文化換血。

改革從來都是要流血的,拓跋宏的改革,代價是親情和生命。

他的太子元恂,是個標準的鮮卑叛逆少年。這孩子胖,怕熱,洛陽的夏天讓他受不了,總念叨著回平城。有次他偷偷把漢服扒了,換上鮮卑袍子,還拉攏了一批反對改革的人,想逃回平城搞。拓跋宏知道後,氣得渾身發抖,親自拿著棍子打了元恂一百多下,邊打邊罵:你這逆子,對得起朕的苦心嗎?最後愣是把元恂廢為庶人,沒多久又賜死了。《魏書·廢太子恂傳》裡說高祖慟哭,群臣莫敢言,這哭聲裡,有父親的痛,更有改革者的無奈。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太子死後,反對聲浪更大了。平城的鮮卑貴族趁機作亂,拓跋宏不得不親自帶兵平叛。平叛回來後,他又馬不停蹄地南征南齊,想完成統一大業。常年的勞累和鬱結,拖垮了他的身體。公元499年,33歲的拓跋宏在南征途中病倒了,臨終前還惦記著改革:朕死之後,千萬彆改朕的製度。

他死後,諡號孝文皇帝。這個字,道儘了他的一生——用文治取代武功,用筆墨代替刀槍。但他沒想到,自己的改革太急太猛,沒來得及消化矛盾。他一死,那些被壓製的鮮卑舊勢力卷土重來,北魏很快陷入內亂,最終分裂成東魏和西魏。有人說他是亡國之君,可誰又能否認,正是他的改革,讓鮮卑族融入了中華民族,為後來的隋唐大一統埋下了伏筆?

後世對拓跋宏的評價,吵了一千多年。

司馬光在《資治通鑒》裡誇他:好賢樂善,仁孝聰敏,美須髯,善談吐。簡直是完美男神。但也有人罵他:數典忘祖,把鮮卑人的根都斷了。其實這事兒不難理解,就像現在有人瘋狂追捧外國文化,有人堅守傳統,拓跋宏不過是站在了全盤漢化的極端。

但平心而論,他的改革是有遠見的。當時的中原文化,在製度、科技、文化上確實比鮮卑的草原文化先進。拓跋宏就像一個敏銳的戰略投資者,果斷拋售落後的鮮卑股,重倉漢文化概念股。雖然短期內陣痛不斷,但從長遠看,加速了民族融合。現在咱們說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拓跋宏當年的折騰,也算是添了一把火。

他的一生,就像一場盛大的漢服秀,自己是主角,帶著整個鮮卑民族上台。秀場很精彩,代價很沉重,但終究在曆史的t台上,留下了驚豔的一瞥。

參考《魏書·高祖紀》《資治通鑒》

喜歡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請大家收藏:()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七罪贖命 重生官場:我從基層逆襲成王 我的青春戀愛絕不可能扭曲且胃酸 荒島求生美女投懷送抱 穿成棄子?帶異能下鄉囤貨虐渣爽 天下第一!小說版 醫道:中醫傳人在火影 無限世界:開局俘獲劍之聖女 重生官場之權力巔峰 三世輪回之涅盤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