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孝明帝元詡:老媽的“一言堂”有多離譜!_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 > 第108章 孝明帝元詡:老媽的“一言堂”有多離譜!

第108章 孝明帝元詡:老媽的“一言堂”有多離譜!(1 / 1)

生在龍庭似困籠,親娘掌印斷長虹。

欲扶朝綱難抬手,空有雄心付晚風。

權柄落,性命終,史書一頁歎昏庸。

若非牝雞司晨亂,何至王朝霸業空。

延昌元年公元512年)的北魏皇宮,比過年還熱鬨——宣武帝元恪盼了十幾年的皇子,終於呱呱落地了。這孩子就是後來的孝明帝元詡,打出生起就自帶“國寶級”待遇,畢竟他爹之前生的幾個娃要麼早夭,要麼沒撐到成年,元詡的到來,直接給搖搖欲墜的北魏皇室續了口氣。

《魏書·孝明帝紀》裡寫得明白:“延昌元年十月乙亥,生於宣光殿。”就這麼簡單一句話,背後是滿宮人的狂喜和一個女人的野心膨脹——元詡的親媽,胡充華。

這胡充華可不是一般的後宮妃嬪,擱現在得算“狠人屆”的代表。按北魏老規矩,“子貴母死”,隻要兒子當了太子,親媽就得被賜死,目的是防著外戚乾政。可胡充華偏不信這個邪,不僅敢懷龍種,還敢在宣武帝麵前放話:“天子豈可無後?若我生的是兒子,就算死也值了!”這話聽得宣武帝心花怒放,再加上胡充華平時嘴甜會來事,硬是讓宣武帝破了祖製——不僅沒殺她,還封她為充華,後來元詡被立為太子,胡充華更是直接升級成“皇太妃”,離太後之位就差一步。

元詡這時候還是個繈褓裡的嬰兒,啥也不懂,隻知道哭和吃奶。可他不知道,自己從出生那天起,就成了老媽權力遊戲裡的“王牌”。宣武帝對這個獨苗寶貝得不行,《魏書》裡說“世宗尤愛之”,連帶著對胡充華也格外恩寵。彆的不說,就衝破了“子貴母死”的規矩,就能看出宣武帝對這娘倆的特殊。

可這份寵愛,沒持續多久。延昌四年公元515年),宣武帝元恪突然駕崩,年僅33歲。這一下,皇宮裡的天直接變了——三歲的元詡被推上龍椅,成了北魏的第九任皇帝,也就是孝明帝。而他的親媽胡充華,順理成章地以“皇太後”的身份,開始臨朝聽政。

一個三歲的娃娃,連字都認不全,哪懂什麼治國理政?說白了,元詡從登基那天起,就是個掛名皇帝,真正的權力,全攥在他老媽胡太後手裡。這時候的元詡,還不知道自己這輩子的悲劇,從這一刻就已經注定了。

胡太後剛掌權的時候,表現還像那麼回事。《魏書·皇後列傳》裡誇她“親覽萬機,手筆斷決”,意思是她親自處理朝政,批閱奏章都自己動手,看著挺能乾。而且她還挺懂收買人心,剛上台就下了道命令:“罷諸州鎮戍兵,以減其費”,又“詔造申訟車,聽訟於路”——簡單說就是減少軍費開支,還搞了個“流動法庭”,讓老百姓能在路上告狀,聽起來像個為民做主的好太後。

可沒撐多久,胡太後的本性就暴露了——貪權、奢靡,還特彆能折騰。

先說貪權。胡太後把朝堂當成自己的“後花園”,想提拔誰就提拔誰,想貶誰就貶誰。她的親戚朋友,不管有沒有本事,都跟著沾光。她的弟弟胡僧敬、胡祥,本來就是些沒讀過幾本書的紈絝子弟,硬是被提拔成了大將軍、尚書令,手握重權。朝廷裡的老臣看不過去,勸她幾句,她要麼不聽,要麼就找個理由把人擼下去。有個叫崔光的老臣,是三朝元老,說話還管用點,可崔光知道胡太後不好惹,也隻能“唯唯諾諾,不敢違逆”。

再說說奢靡。胡太後花錢的本事,在整個北魏曆史上都排得上號。她嫌皇宮不夠氣派,就下令大修宮殿,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永寧寺”。《洛陽伽藍記》裡專門寫過這永寧寺,說寺裡的佛塔高九十丈,塔頂的金刹又高十丈,加起來一百丈,站在塔上能看到幾十裡外的洛陽城。塔上還掛著一百二十個金鈴,風吹過的時候,聲音能傳到十幾裡地外。寺裡的佛像全是用金子和白玉做的,連柱子上都裹著錦緞。為了修這寺廟,胡太後幾乎掏空了國庫,老百姓的賦稅也跟著翻了好幾倍。

更離譜的是,胡太後還特彆喜歡“作秀”。有一次,她帶著文武百官去永寧寺拜佛,突然說要“出家為尼”,嚇得大臣們趕緊跪地上求情,求了半天,她才“勉為其難”地留下來,還順便讓大臣們捐了一大筆錢給寺廟。還有一次,她在皇宮裡辦宴會,讓大臣們“擲骰子賭官”,誰贏了就給誰升官。結果一個叫元叉的宗室子弟,憑著運氣贏了,直接被提拔成了侍中——相當於皇帝的貼身秘書,權力極大。

這時候的元詡,已經從三歲娃娃長成了十幾歲的少年。他雖然沒實權,但也慢慢懂事了,看著老媽這麼折騰,心裡肯定不舒服。《魏書·孝明帝紀》裡說他“雅愛文學,每親覽典籍,有疑義,輒召儒者解之”,意思是元詡喜歡讀書,遇到不懂的地方還會找儒生請教,看起來是個想有作為的皇帝。可問題是,他老媽根本不給她掌權的機會。

有一次,元詡想提拔一個自己信任的官員,跟胡太後說了,結果胡太後當場就給否決了,還訓了他一頓:“朝堂之事,有我在,你安心讀書就好。”元詡碰了一鼻子灰,心裡更憋屈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時候,朝廷裡的矛盾也越來越深。胡太後的親信們仗著她的勢力,貪汙受賄,欺壓百姓,而那些反對她的大臣,要麼被排擠,要麼被陷害。有個叫於忠的大臣,曾經因為反對胡太後的政策,被她貶到外地,後來乾脆被賜死了。朝野上下,敢說真話的人越來越少,大家都隻能看著胡太後把北魏往火坑裡帶。

正光元年公元520年),元詡已經十歲了,雖然還沒到親政的年紀,但心裡已經開始盤算著怎麼把權力從老媽手裡拿回來。而胡太後這邊,也感覺到了兒子的“威脅”,對他的控製越來越嚴——不僅不讓他接觸朝政,連他身邊的太監、宮女,都是胡太後的人,元詡的一舉一動,都在胡太後的眼皮子底下。

這時候,有個叫元叉的人,看出了元詡的心思,也想借著元詡的名義,扳倒胡太後,自己掌權。元叉是胡太後的妹夫,本來是胡太後的親信,可後來因為分贓不均,跟胡太後鬨了矛盾,就轉過來跟元詡結盟了。

元叉聯合了幾個對胡太後不滿的大臣,還有一個叫劉騰的大太監,一起策劃了一場政變。他們趁著胡太後在後宮設宴的機會,帶兵控製了皇宮,然後以“太後穢亂宮闈,乾預朝政”為由,把胡太後軟禁在了北宮,還殺了幾個胡太後的親信。這就是北魏曆史上的“元叉、劉騰政變”。

政變成功後,元叉和劉騰成了朝廷的實際掌權者。他們表麵上尊元詡為皇帝,實際上跟胡太後沒兩樣,也是貪汙受賄,專橫跋扈。元詡本來以為自己能借這個機會親政,結果沒想到,剛擺脫老媽的控製,又落入了元叉和劉騰的手裡,還是個傀儡。

《魏書·元叉傳》裡說,元叉掌權後,“常直禁中,明帝不能見左右”,意思是元叉整天待在皇宮裡,連元詡想見自己的親信都不行。劉騰更是過分,他把皇宮的鑰匙都攥在自己手裡,連胡太後被軟禁的北宮,都不讓元詡去探望。元詡心裡那個氣啊,可又沒辦法,誰讓自己手裡沒兵沒權呢?

這種日子過了五年,到了正光五年公元525年),劉騰病死了。元叉沒了幫手,警惕性也放鬆了。胡太後趁機聯係了幾個舊部,還有元詡身邊的一些太監,策劃了一場反擊。他們趁著元叉外出打獵的機會,重新控製了皇宮,然後以“元叉謀反”為由,把元叉抓了起來,後來賜死了他。

胡太後重新掌權後,比以前更變本加厲了。她知道元詡曾經跟元叉合作過,對兒子也越來越不信任,甚至覺得元詡是個“隱患”。她不僅繼續把持朝政,還變著法地打壓元詡身邊的人——隻要是元詡信任的大臣或太監,要麼被調走,要麼被害死。

這時候的元詡,已經十八歲了,早就到了親政的年紀。他看著老媽越來越瘋狂,看著北魏的局勢越來越糟——外麵有六鎮起義,內部有貪官汙吏,老百姓怨聲載道,心裡急得像火燒。他知道,再這麼下去,北魏就完了。於是,他決定冒險一搏,找外援來幫自己奪權。

找誰呢?元詡想到了鎮守晉陽的爾朱榮。爾朱榮是當時北魏最有實力的軍閥,手裡有一支戰鬥力極強的騎兵,而且對胡太後的專權也很不滿。元詡偷偷給爾朱榮寫了一封信,讓他帶兵進京,逼迫胡太後交權,幫自己親政。

可元詡千算萬算,沒算到自己的老媽有多狠。胡太後通過身邊的太監,知道了元詡給爾朱榮寫信的事。她怕爾朱榮進京後自己會完蛋,竟然動了殺心——她要先下手,除掉自己的親生兒子。

武泰元年公元528年)二月,一個看似平常的日子,北魏皇宮裡卻彌漫著一股不祥的氣氛。胡太後先是把元詡身邊的幾個親信太監都叫了過去,隨便找了個理由就殺了,然後又讓人給元詡送去了一碗“湯藥”。

元詡那時候已經感覺到不對勁了,可他身邊連個能保護他的人都沒有。他看著那碗黑漆漆的湯藥,心裡又怕又恨,可還是被逼著喝了下去。沒過多久,元詡就腹痛難忍,口吐鮮血,年僅十九歲就被自己的親媽毒殺了。

《魏書·孝明帝紀》裡對這件事的記載很隱晦,隻寫了“武泰元年二月癸巳,帝崩於顯陽殿,時年十九”,沒說怎麼死的。但《魏書·皇後列傳》裡卻暗示了真相:“太後乃害帝,立臨洮王子釗為主,年三歲。”意思是胡太後殺了元詡後,為了繼續掌權,又立了元詡的侄子元釗為皇帝,這時候的元釗才三歲,還是個不懂事的娃娃。

胡太後以為自己能像以前一樣,靠著立幼帝繼續把持朝政,可她忘了,爾朱榮已經收到了元詡的信,正在帶兵往洛陽趕。爾朱榮聽說元詡被毒死了,還立了個三歲的娃娃當皇帝,氣得火冒三丈,立刻打著“為孝明帝報仇”的旗號,率領大軍向洛陽進發。

胡太後這時候才慌了神,她趕緊召集大臣們商量對策,可那些大臣要麼是她的親信,沒什麼本事,要麼就是早就對她不滿,根本不願意幫她。胡太後沒辦法,隻能派軍隊去抵擋爾朱榮,可她派出去的軍隊,早就因為長期的腐敗和克扣軍餉,沒什麼戰鬥力了,剛跟爾朱榮的軍隊一碰麵,就潰不成軍。

爾朱榮很快就打到了洛陽城外,胡太後為了活命,竟然把自己的頭發剃了,假裝成尼姑,躲到了寺廟裡。可爾朱榮根本不吃這一套,他進城後,先是找到了元釗,把這個三歲的小皇帝殺了,然後又派人把胡太後從寺廟裡抓了出來。

爾朱榮看著胡太後,想起了被她毒殺的元詡,心裡的火氣就不打一處來。他沒跟胡太後廢話,直接把她和元釗的屍體一起扔進了黃河裡。就這樣,曾經權傾朝野的胡太後,最終落了個葬身黃河的下場。

而孝明帝元詡,這個可憐的傀儡皇帝,到死都沒能實現自己親政的願望。他的一生,就像一場悲劇——出生時被當成權力的籌碼,登基後被老媽控製,想反抗卻無力回天,最後還被自己的親媽毒殺,連個像樣的葬禮都沒有。

元詡死後,北魏的局勢更加混亂。爾朱榮掌握了朝政大權,後來又引發了一係列的戰亂和政變,北魏的統治也開始土崩瓦解,沒過多久就分裂成了東魏和西魏。可以說,元詡的死,不僅是他個人的悲劇,也是北魏王朝走向滅亡的開始。

參考《魏書·孝明帝紀》《魏書·皇後列傳》《魏書·元叉傳》

喜歡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請大家收藏:()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七罪贖命 重生官場:我從基層逆襲成王 我的青春戀愛絕不可能扭曲且胃酸 荒島求生美女投懷送抱 穿成棄子?帶異能下鄉囤貨虐渣爽 天下第一!小說版 醫道:中醫傳人在火影 無限世界:開局俘獲劍之聖女 重生官場之權力巔峰 三世輪回之涅盤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