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大唐的落寞:唐昭宗的掙紮與唐哀宗的宿命_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 > 第142章 大唐的落寞:唐昭宗的掙紮與唐哀宗的宿命

第142章 大唐的落寞:唐昭宗的掙紮與唐哀宗的宿命(1 / 2)

昭宗空懷中興誌,劍指藩鎮,奈何權柄失。

顛沛流離皆為恥,一生拚搏終成紙。

哀宗幼年登帝椅,身似浮萍,性命不由己。

大唐江山終易主,血淚染儘殘陽裡。

文德元年公元888年)三月,大明宮武德殿裡一片哭聲。二十七歲的唐僖宗剛咽氣,大臣們就圍著皇位犯了難——僖宗沒兒子,誰來當皇帝成了頭號難題。

這時候,宦官楊複恭站了出來,手裡攥著一份“假遺詔”,大聲說:“僖宗陛下遺命,立皇弟壽王李曄為帝!”

大臣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沒人敢反對。不是因為楊複恭多威風,而是這李曄,確實是當時最合適的人選。

李曄是僖宗的弟弟,這年二十二歲,跟僖宗的“玩主”性格完全相反。《舊唐書·昭宗紀》裡說他“攻書好文,尤重儒術,神氣雄俊,有會昌之遺風”——簡單說就是愛讀書、有骨氣,還帶著點唐武宗當年的英氣。以前僖宗在宮裡鬥雞賭鵝的時候,李曄就在王府裡埋頭讀《史記》《漢書》,還常跟身邊的人說:“大唐不能再這麼亂下去了,總有一天要撥亂反正!”

現在機會來了,可這機會,更像個燙手山芋。

李曄登基那天,看著太極殿裡稀稀拉拉的大臣,再想想宮外四分五裂的江山——李克用在河東擁兵自重,朱溫在宣武虎視眈眈,李茂貞在鳳翔說一不二,朝廷連長安城外的賦稅都收不上來。他深吸一口氣,對大臣們說:“朕定要重振大唐,不負列祖列宗!”

這話聽著提氣,可大臣們心裡都犯嘀咕:僖宗當年也說過類似的話,最後還不是玩垮了?可李曄不一樣,他是真的動了真格。

登基沒幾天,李曄就乾了第一件“大事”——收拾宦官。僖宗在位時,宦官田令孜專權,把朝廷搞得烏煙瘴氣。現在楊複恭又想走田令孜的老路,動不動就以“定策功臣”自居,連宰相都不放在眼裡。李曄早就看他不順眼,暗中聯絡了宰相韋昭度、杜讓能,還有一些對宦官不滿的將領,計劃著把楊複恭拉下馬。

大順元年公元890年),李曄抓住楊複恭私藏兵器、勾結藩鎮的把柄,直接下旨罷免了他的官職。楊複恭不服氣,帶著養子楊守信起兵造反,結果沒幾天就被李曄派去的軍隊打敗,最後在逃亡路上被斬殺。《資治通鑒》裡記載:“複恭奔興元,與其養子守信、守亮等舉兵拒命,上遣諸將討之,破其眾,複恭為其下所殺。”

解決了楊複恭,李曄又把目光對準了藩鎮——首當其衝的就是河東節度使李克用。

李克用是沙陀族人,手下的沙陀騎兵戰鬥力極強,當年鎮壓黃巢起義時立了大功,可也因此變得越來越囂張,動不動就率軍攻打周邊藩鎮,根本不把朝廷放在眼裡。李曄覺得,要想重振朝廷權威,就得先拿李克用開刀。

大順元年九月,李曄任命宰相張浚為帥,率領二十萬大軍討伐李克用。可他忘了,這二十萬大軍大多是臨時拚湊起來的,將領們各懷鬼胎,根本不是李克用的對手。結果,官軍在陰地關被李克用打得大敗,張浚帶著殘兵敗將逃回長安,連自己的官印都丟了。

李克用打贏了仗,更囂張了,直接給李曄寫了一封信,語氣傲慢得不行:“陛下要是信了奸臣的話,非要跟我作對,那我也沒辦法,隻能率軍去長安跟陛下‘理論理論’!”李曄看著信,氣得渾身發抖,可又沒轍——朝廷已經沒兵可派了,隻能派人去跟李克用道歉,還把張浚貶了官,這事才算不了了之。

第一次討伐藩鎮就栽了跟頭,李曄卻沒灰心。他知道,要想跟藩鎮抗衡,必須有自己的軍隊。於是,他開始在長安招募士兵,短短幾個月就組建了一支十萬人的“神策新軍”。可問題來了——這支軍隊大多是長安城裡的地痞流氓,平時欺負老百姓還行,打起仗來根本不行。而且,招募軍隊需要錢,朝廷沒錢,李曄就隻能下令搜刮長安的富商,結果把富商們逼得紛紛逃跑,長安的經濟更蕭條了。

大臣們勸李曄:“陛下,現在不是擴軍的時候,先把朝政整頓好,把百姓安撫好,才有希望啊!”可李曄已經急了——他怕再等下去,大唐就真的沒救了。

景福元年公元892年),鳳翔節度使李茂貞又跳了出來。

李茂貞本來是僖宗提拔起來的,可後來見朝廷軟弱,就開始擁兵自重,還多次乾預朝政。這年,李茂貞因為朝廷沒滿足他的要求,直接率軍進攻長安。李曄連忙派新組建的神策新軍去抵抗,結果這支軍隊剛跟李茂貞的軍隊接觸,就嚇得四散逃跑。

李曄沒辦法,隻能再次逃亡——這次逃到了華州,投靠了華州節度使韓建。

韓建表麵上對李曄很恭敬,每天都給李曄送好吃的好喝的,可暗地裡卻把李曄軟禁了起來。他怕李曄再搞出什麼“擴軍”“討藩”的名堂,還以“減少開支”為由,把李曄身邊的神策新軍解散了,連李曄的幾個皇子都被他殺了。《舊唐書·昭宗紀》裡說:“韓建幽帝於華州,殺諸王十餘人,儘散神策軍,帝威益弱。”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李曄在華州被軟禁了兩年,每天除了讀書,什麼也乾不了。有次,他登上華州的城樓,看著遠處的長安方向,忍不住哭了起來,提筆寫下:“何處是長安,深宮鎖暮煙。山河非舊主,桃李是新年。”詩裡滿是委屈和無奈——他想回長安,想重振大唐,可現在連自己的自由都保不住。

直到乾寧三年公元896年),李茂貞和李克用又因為爭奪地盤打了起來,韓建怕自己被卷入其中,才把李曄送回了長安。

可李曄剛回長安沒幾天,麻煩又找上門了——這次是宣武節度使朱溫。

朱溫本來是黃巢起義軍的將領,後來投降了唐朝,靠著鎮壓起義軍步步高升,成了宣武節度使。他比李克用、李茂貞更有心計,一邊擴充勢力,一邊假裝對朝廷忠心耿耿,還多次派人給李曄送錢送物,贏得了李曄的信任。


最新小说: 七罪贖命 重生官場:我從基層逆襲成王 我的青春戀愛絕不可能扭曲且胃酸 荒島求生美女投懷送抱 穿成棄子?帶異能下鄉囤貨虐渣爽 天下第一!小說版 醫道:中醫傳人在火影 無限世界:開局俘獲劍之聖女 重生官場之權力巔峰 三世輪回之涅盤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