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亂世雄主柴榮:五代風雲中的傳奇篇章_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 > 第153章 亂世雄主柴榮:五代風雲中的傳奇篇章

第153章 亂世雄主柴榮:五代風雲中的傳奇篇章(1 / 1)

亂世烽煙起四方,柴榮奮起誌安邦。

高平捷報驚天地,南戰北征拓土長。

改革圖新施善政,心懷百姓意昭彰。

英年早逝留遺憾,青史長垂美譽揚。

在那五代十國的亂世之中,有一人如璀璨流星劃過曆史夜空,他就是後周世宗柴榮。

柴榮出生於公元921年,邢州之地,出身望族,自幼便“器貌英奇”,舉手投足間透著不凡。小時候的他,性格謹厚,常去姑父郭威家幫忙。郭威瞧這孩子踏實穩重,又機靈聰慧,打心眼裡喜歡,恰好自己沒兒子,就把柴榮收為養子,悉心培養。當時郭威日子過得不算富裕,柴榮為貼補家用,就跟著鄴都商人頡跌氏做起了茶貨生意,往返於江陵等地。這走南闖北的經曆,讓柴榮見了世麵,深入到社會底層,知曉民間百姓的疾苦,也熟悉了各地的風土人情,為他日後的政治生涯埋下了伏筆。成年後的柴榮,沉穩寡言,身形高大,相貌堂堂,不僅善於騎射,對書史及黃老之術也略通一二,妥妥的文武雙全,於是便跟著郭威從軍入仕,開啟了他在亂世中逐鹿的征程。

後晉天福十二年,劉知遠稱帝建立後漢,郭威因擁立有功,被任命為樞密副使,柴榮也跟著沾光,當上了左監門衛大將軍。後漢乾佑二年,郭威出任鄴城留守,柴榮則改任天雄軍牙內都指揮使,還兼任貴州刺史、檢校右仆射。誰能想到,僅僅過了一年,後漢就發生內亂,郭威率兵進軍京師。乾佑四年正月,郭威成功稱帝,國號“周”,史稱後周。柴榮被任命為澶州節度使、檢校太保,還受封太原郡侯。在鎮守澶州期間,柴榮把當地治理得井井有條,“為政清肅,盜不犯境”,百姓安居樂業,他的名聲也漸漸傳開。

廣順二年正月,泰寧節度使兼中書令慕容彥超叛亂,柴榮得知後,屢次請求率軍征討,這份積極主動讓周太祖郭威很是讚許。可當時樞密使王峻,這人貪權,一直忌妒柴榮,不僅多次阻礙柴榮入朝覲見郭威,這次也不想讓柴榮得到兵權,於是說服郭威親征,最終平定了叛亂。不過,柴榮的能力還是得到了認可,廣順二年十二月,他被加官檢校太傅、同平章事。到了廣順三年三月,柴榮改任開封府尹,還被加封為晉王,這一步步高升,讓柴榮離權力中心越來越近。顯德元年正月,郭威病重,柴榮被加授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太尉兼侍中,掌管國家軍事。沒幾天,郭威病逝,柴榮按照遺詔,順利即皇帝位,年號顯德,正式開啟了屬於他的時代。

新官上任三把火,柴榮剛登基,就麵臨著一個巨大的挑戰。顯德元年二月,北漢世祖劉崇瞅準後周國喪、新君初立的時機,聯合契丹,率兵進犯後周的潞州地境。這消息一傳到柴榮耳朵裡,朝堂上瞬間炸開了鍋,大臣們紛紛表示反對親征,覺得新皇帝剛上位,根基不穩,不宜冒險。可柴榮卻力排眾議,他深知這次要是退縮,以後就難以服眾,國家也將陷入危機。於是,柴榮親自率軍出征,在澤州的高平與敵軍展開激戰。

戰鬥一開始,形勢對後周極為不利,後周將領樊愛能、何徽率部竟然不戰而潰逃,這可把柴榮急壞了。但他沒有慌亂,反而果斷親上前線,冒著敵軍的炮火,親自督戰。將士們看到皇帝都如此拚命,士氣大振,個個奮勇殺敵。在柴榮的帶領下,後周軍隊大破後漢敵陣,原本在一旁觀望的契丹軍隊,見勢不妙,也趕緊撤退。隨後,柴榮與河陽節度使劉詞的援軍會合,乘勝追擊,劉崇嚇得丟棄大量輜重,倉皇北逃。柴榮率軍一路勢如破竹,斬獲頗豐。

高平大捷後,柴榮率軍進入潞州,開始安撫軍民,大行賞罰。他毫不留情地處死了樊愛能、何徽等一批臨陣脫逃的將士,這一舉動震懾了全軍,讓所有人都明白,在他手下,可容不得貪生怕死之輩。經此一役,柴榮鞏固了帝位,北漢的幾位守將官員也陸續以鎮守的州城歸順,後周的威望大增。

五月,柴榮不顧眾人反對,再次親征劉崇,目標直指北漢都城晉陽。可這次就沒那麼順利了,由於糧餉不足,再加上連日下雨,士兵疲憊不堪,患病的也不少,攻打晉陽受阻。而且在忻口阻擊契丹的部隊作戰不利,大將史彥超恃勇戰死,這讓士氣大挫。無奈之下,柴榮隻好被迫下詔班師。雖說這次沒能徹底拿下北漢,但柴榮的雄心壯誌並未被澆滅,反而更加堅定了他統一中原的決心。

回到都城後,柴榮開始思考如何實現自己的宏偉目標。他深知,要想統一天下,光靠武力可不行,還得從內政入手,讓國家強大起來。於是,柴榮開始了一係列大刀闊斧的改革。

在軍事上,柴榮深知軍隊是國家的根本。他募集天下壯士,組建了一支精銳部隊。這支部隊訓練有素,戰鬥力極強,後來在他南征北戰中,立下了赫赫戰功,“征伐四方,所向皆捷”。柴榮對軍隊的管理也十分嚴格,他親自訓練士兵,製定嚴格的軍紀,對於違反軍紀的人,絕不姑息。有一次,一名士兵在戰場上擅自脫離隊伍,柴榮得知後,二話不說,直接將其斬首示眾。這一下,全軍上下都不敢再有絲毫懈怠,大家都知道,跟著柴榮打仗,就得拚命。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政治上,柴榮廣開言路,虛心納諫。他下詔鼓勵文武百官直言進諫,並將其作為考核官員的重要依據之一。他常說:“朕之闕失,卿等當直言無隱。”有一次,柴榮征伐南唐時,向宰相李穀請教計策,李穀提出了自己的見解,柴榮聽後覺得很有道理,便采納了他的建議。攻克淮南後,柴榮還將李穀的奏章用錦囊盛裝,放在自己座位旁,時常拿出來閱覽,時刻提醒自己。柴榮用人不拘一格,隻要有才能,不管出身如何,都能得到重用。他準備任命魏仁浦為樞密使時,有人提出反對意見,認為魏仁浦不是科第出身。柴榮卻不以為然,他說:“自古以來的文武韜略,並非都出自科第人才。”在柴榮的領導下,政府部門的辦事效率大大提高,國家機器開始高效運轉。

經濟上,柴榮采取了一係列措施來恢複和發展經濟。他降低稅收,減輕農民的負擔,讓百姓能夠安居樂業。他還整頓錢幣,規範市場秩序,讓商業活動能夠順利進行。此外,柴榮十分重視水利工程,他組織人力治理黃河、汴河等,疏浚漕運水路,興修水利。這些舉措,不僅提高了農業生產,還促進了商業的繁榮,使後周的經濟實力逐漸增強。

在文化方麵,柴榮也沒有忽視。他重視教育,恢複科舉製度,選拔人才。他還組織學者校定曆法,撰成《欽天曆》,讓百姓能夠更好地安排生產生活。柴榮對佛教也進行了整頓,規範寺院及僧尼,既避免了佛教過度發展對國家經濟造成的負麵影響,又保留了佛教在文化傳承方麵的積極作用。

除了內政改革,柴榮還積極對外擴張,他製定了“先南後北”的戰略。顯德二年五月,柴榮派向訓、王景率軍西征後蜀,目標是收複秦州、鳳州。剛開始,戰事陷入僵局,後周軍隊因軍糧運輸不便,進展緩慢。柴榮派趙匡胤作為特使到前線視察戰局,趙匡胤回來後,詳細彙報了前線情況,堅定了柴榮繼續作戰的信心。柴榮拒絕朝臣的罷兵建議,督促軍隊奮戰,最終在十一月,成功收取秦、鳳、成、階四州,後周的版圖得到了進一步擴大。

嘗到甜頭的柴榮,在顯德二年十一月,又準備親征南唐。他派李穀為先頭部隊,繼而詔令吳越王錢弘俶出兵,牽製南唐軍力。顯德三年三月,柴榮率軍親征,一路勢如破竹,攻取了南唐的滁州、揚州、泰州、光州、舒州等州。可隨著雨季來臨,道路泥濘,行軍困難,柴榮隻好於五月班師回京,留下部分軍隊繼續攻打南唐。然而,沒過多久,所得諸州大多又被南唐收複。

柴榮哪能咽下這口氣,顯德四年二月,他第二次親征南唐。這次,柴榮率軍在紫金山寨大敗南唐軍隊,斬獲無數。三月,南唐壽州守軍被迫投降。四月,柴榮班師回京。可柴榮覺得還不夠,十月,他第三次親征南唐。這一次,後周軍隊接連攻取泗州、濠州、泰州。顯德五年正月,又攻取海州、楚州。二月,攻取雄州。南唐元宗李璟這下徹底慌了,趕忙遣使求和,獻江北四州之地,以求罷兵,還與後周以江為界,每年進獻貢物數十萬。李璟甚至去帝號,隻稱“唐國主”,天子儀製皆有降損。至此,柴榮三征南唐,使後周得到十四州、六十縣,版圖從淮河南擴張至長江北,後周的國力達到了鼎盛。

搞定了南方,柴榮把目光投向了北方的遼國。顯德六年四月,柴榮率軍親征遼國。大軍一路勢如破竹,遼國寧州刺史、益津關守將、瓦橋關守將、莫州刺史、瀛州刺史,紛紛舉州城)歸順投降。柴榮看到形勢一片大好,計劃乘勢繼續北伐,攻取幽州。可命運似乎跟他開了個殘酷的玩笑,就在他躊躇滿誌之時,卻突然患病,無奈之下,隻能被迫班師回京。

回到開封後,柴榮的病情日益加重。顯德六年六月十九日,這位壯誌未酬的一代英主,在國都開封病逝,年僅三十九歲。他的一生雖然短暫,但卻充滿了傳奇色彩。他在位期間,勵精圖治,改革內政,南征北戰,為後來北宋結束割據、開創統一局麵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柴榮的諡號睿武孝文皇帝,廟號世宗,葬於慶陵。他就像一顆劃破夜空的流星,雖然短暫,卻留下了無比耀眼的光芒。他的故事,被後人傳頌,成為了五代十國這段亂世曆史中最精彩的篇章之一。在那個英雄輩出的時代,柴榮以他的雄才大略、果敢堅毅,書寫了屬於自己的傳奇,也為中國曆史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參考《舊五代史》《資治通鑒》

喜歡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請大家收藏:()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邪帝歸來後遇見前女友了?! 變強,從諸天世界開始! 逆世緝影 刑偵檔案:情迷真相 為解鬼妻封印,我帶兄弟笑鎮邪祟 奪我身份?玄門神女你高攀不起 我在人間點燈,鬼神皆為食客 成語大搞笑 多子多福,開局就送絕美老婆 駿馳青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