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金筆下江山碎,靖康恥中帝夢殘。
父子囚途悲淚儘,空餘青史歎徽桓。
在華夏曆史的漫漫長河中,宋朝曾以其繁華的經濟、燦爛的文化獨樹一幟,可北宋末年的宋徽宗與宋欽宗父子,卻將這盛世拖入了無儘深淵,“靖康之恥”更是成為了宋朝乃至整個漢民族曆史上一道難以磨滅的傷疤。這對父子帝王的一生,猶如一場荒誕又悲愴的鬨劇,從權力巔峰轉瞬跌入屈辱穀底,其間種種,令人唏噓感慨。
宋徽宗趙佶,神宗第十一子,本與皇位無緣,卻因兄長哲宗早逝,幸運地登上了大宋皇位。他這一上位,就像是一個頂級畫家被強行拉去當ceo,結果公司被折騰得瀕臨破產。
趙佶在藝術領域堪稱全才,放到現代,那就是能拿遍藝術界所有大獎的超級巨星。書法上,他自創“瘦金體”,筆鋒瘦勁飄逸、如刀刻斧鑿,《穠芳詩帖》裡“穠芳依翠萼,煥爛一庭中”,每一筆都鋒芒畢露,儘顯獨特神韻,讓後世書法家們既羨慕又難以模仿;繪畫方麵,他更是一絕,花鳥魚蟲在他筆下栩栩如生,《瑞鶴圖》中,群鶴翱翔於宮殿之上,身姿優雅,色彩明麗,仿佛下一秒就要衝破紙麵飛向天際,妥妥的古代“神筆馬良”。他還熱衷於收藏古玩字畫,大力擴充翰林院畫院,把全國知名畫家都網羅進來,組織編纂《宣和書譜》《宣和畫譜》《宣和博古圖》等,對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貢獻巨大。
可惜啊,藝術上的滿分,卻成了治國理政的負分。趙佶在位期間,重用蔡京、童貫、高俅等一幫奸臣,這些人結黨營私、貪汙腐敗,把朝堂攪得烏煙瘴氣。《宋史》記載:“京天資凶譎,舞智禦人,在人主前,顓狙伺為固位計,始終一說,謂當越拘攣之俗,竭四海九州之財力以自奉。”蔡京這老狐狸,哄著宋徽宗儘情享樂,大興土木修建艮嶽,耗費大量人力物力,隻為滿足趙佶的園林藝術夢。園林裡怪石嶙峋、奇花異草遍布,宛如人間仙境,可百姓們卻被繁重的勞役和賦稅壓得苦不堪言,民間怨聲載道。
對外政策上,趙佶更是昏招頻出。他聽了蔡京的餿主意,和金國聯手攻打遼國,想趁機收回燕雲十六州。結果呢,派不懂軍事的童貫領兵,宋軍被遼軍打得落花流水,把宋朝軍事廢弛的老底全暴露給了金國。滅遼後,金國一看宋朝這麼弱,立馬翻臉,轉頭就攻打宋朝。這下好了,趙佶慌得不知所措,麵對金兵壓境,他沒有想著如何抵抗,而是趕緊把皇位甩給了兒子趙桓,自己當起了太上皇,妄圖置身事外。隻能說,他這逃避責任的本事,要是用在藝術創作上,說不定又能開創一種新流派。
宋欽宗趙桓,原本開開心心當著太子,沒想到老爹趙佶把皇位硬塞給他,還附贈一個爛攤子。他剛即位,金兵就已經兵臨汴京,這架勢,就像遊戲剛開場就碰上了終極boss。趙桓嚇得腿都軟了,第一反應就是收拾包袱南逃,幸虧太常少卿李綱站出來,苦苦勸阻,才讓他勉強留下。在軍民強烈要求抗戰的呼聲下,趙桓沒辦法,隻好啟用李綱主持城防。李綱那是真有本事,帶領軍民拚死抵抗,竟然真的擊退了金兵。趙桓這才稍稍鬆了口氣,可他骨子裡還是個膽小怕事的主。
金兵一退,趙桓就開始犯糊塗,聽了投降派的讒言,不僅割讓太原等三鎮,賠了幾十萬的巨款求和,還把李綱給罷免了。這下可把金國樂壞了,公元1126年底,聽說李綱被撤職,金軍再次大舉南侵。趙桓又慌了神,病急亂投醫,居然相信了龍衛兵小卒郭京的鬼話。郭京號稱能施六甲法,隻要7777個人就能活捉金軍統帥,打退金軍。趙桓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樣,授予他官職,賜給他金銀財帛,讓他招募六甲兵。結果郭京招募的都是些地痞無賴,一交戰就大敗而逃,金兵趁勢攻入汴京。
到了這時候,汴京軍民紛紛要求巷戰,和金兵拚個你死我活。可趙桓卻嚇得緊閉城門,派宰相何栗去金營求和。金國人哪會輕易放過他,要求趙桓親自去金營。趙桓沒辦法,隻能哭哭啼啼地帶著大臣去了金營,一到那就被扣押起來。接著,金軍開始大肆搜刮金銀財物,勒索巨額賠款,趙桓還乖乖派出官員幫著金兵在百姓家查抄,把汴京上下攪得雞飛狗跳。《二十四史》如實記錄下這段悲慘曆史,“靖康元年閏十一月丙辰,京城陷。帝出郊,至南薰門。十二月壬戌,上皇出居龍德宮。癸亥,帝至自金軍。二年正月丁卯,帝在青城,被留。二月丁卯,金人脅上皇北行。”公元1127年春,趙桓和他老爹趙佶一起被金兵押往北方,北宋宣告滅亡,這就是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恥”。堂堂一國之君,落得如此下場,實在是可悲可歎。
徽欽二帝被押到金國後,那日子過得比電視劇裡的苦情戲主角還慘。金太宗為了羞辱他們,先是封宋徽宗為“昏德公”,宋欽宗為“重昏侯”,這稱號一聽就充滿了嘲諷意味。接著,強迫他們穿上羊皮,去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的廟宇行“牽羊禮”。堂堂大宋皇帝,如今卻像牲畜一樣被牽著走,這對他們的尊嚴來說,無疑是致命的打擊。宋徽宗的妃嬪、公主們也慘遭毒手,被金軍肆意調戲,部分還被送入浣衣院,淪為金人發泄的工具。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被囚禁在五國城期間,父子倆住的是破房子,吃的是粗茶淡飯,生活條件惡劣到了極點。宋徽宗還曾試圖自縊,幸虧被宋欽宗及時發現救下。曾經在皇宮裡呼風喚雨、享儘榮華富貴,如今卻要在這苦寒之地受苦受難,巨大的落差讓宋徽宗精神崩潰,最終在公元1135年,因憂憤成疾,病逝於五國城。更慘的是,據說他的屍體還被金人焚燒,半焦時用水澆滅,取其屍油點燈,一代帝王,死後竟落得如此淒慘的下場。
宋欽宗又獨自熬了二十多年,公元1156年,金主完顏亮心血來潮,命他參加馬球比賽。此時的宋欽宗已經體弱多病,哪經得起這種折騰,在比賽中從馬上摔下,被亂馬踐踏而死,結束了他屈辱又悲慘的一生。徽欽二帝的故事,就這樣以悲劇落幕,留給後人的,隻有無儘的歎息和對曆史的深刻反思。
宋徽宗和宋欽宗,這對父子帝王,一個是被皇位耽誤的藝術家,一個是被命運捉弄的可憐蟲。他們的一生,見證了北宋從繁榮走向衰落的全過程,“靖康之恥”更是成為了他們永遠無法洗刷的恥辱。但換個角度看,假如宋徽宗沒有當皇帝,而是專心搞藝術,或許他會成為名垂青史的藝術大師;假如宋欽宗能有雄才大略,力挽狂瀾,北宋的命運又會如何呢?曆史雖不能假設,但他們的故事,卻時刻提醒著我們,居安思危、任人唯賢的重要性。
參考《宋史》
喜歡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請大家收藏:()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