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爭虎鬥起烽煙,逐鹿中原誌未遷。
帝業半生如夢幻,英魂千古歎流年。
公元917年,耶律阮出生在契丹的皇族之家,他是遼義宗耶律倍的長子,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的長孫。自小,耶律阮便在宮廷中接受著嚴格的教育和訓練,契丹男兒尚武的傳統,在他身上體現得淋漓儘致。他長得儀表堂堂,身材魁梧壯實,騎射技藝更是精湛非凡,仿佛天生就是為了馳騁沙場而生。不僅如此,耶律阮性格豪爽,為人寬厚,對待身邊的人總是真誠友善,還特彆喜歡仗義疏財,在眾人眼中,他就是個極具魅力的人物,不知不覺間,人心便都向著他聚攏。當時的遼太宗耶律德光,對這個侄子也是疼愛有加,時常將他帶在身邊,視同己出。
會同九年公元946年),遼國以晉帝石重貴不肯稱臣為由,揮師南下,大舉入侵中原。耶律阮自然不會錯過這個展現自己的機會,他滿懷豪情地跟隨在遼太宗身邊,踏上了這片充滿未知與挑戰的土地。在這場戰爭中,耶律阮充分展現出了他卓越的軍事才能和過人的膽識。戰場上,他騎著一匹矯健的戰馬,衝鋒在前,手中的長槍揮舞得虎虎生風,所到之處,敵人紛紛望風而逃。每一次戰鬥,他都身先士卒,鼓舞著士兵們的士氣,成為了軍中的中流砥柱。在契丹大軍的猛烈進攻下,後晉的防線迅速崩潰,次年,契丹軍順利攻入後晉國都東京開封府,後晉皇帝石重貴無奈投降,後晉宣告滅亡。
遼太宗在開封宮中,意氣風發地改國號為大遼,改元大同。而立下赫赫戰功的耶律阮,也因表現出色,被封為永康王,這是他人生中的第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從此,他在遼國的政治舞台上,開始嶄露頭角,成為了眾人矚目的焦點。
正當耶律阮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中時,命運卻和他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遼太宗在北歸途中,突然病逝,這個消息如同一顆重磅炸彈,瞬間在契丹內部掀起了軒然大波。一時間,皇位的繼承問題成為了各方勢力爭奪的焦點。當時,有資格繼承皇位的人有兩個,一個是遼太宗的弟弟耶律李胡,另一個則是遼太宗的長子耶律璟。而且,述律太後一直都屬意讓耶律李胡繼承皇位,在她的心中,李胡才是最合適的人選。
然而,耶律阮卻有著自己的支持者。那些跟隨遼太宗南征北戰的將領們,一方麵懼怕述律太後再次大開殺戒,另一方麵,他們又十分同情耶律阮父親耶律倍的遭遇。耶律倍本是皇位的第一繼承人,卻因為種種原因,被迫讓出皇位,遠走他鄉。如今,耶律阮作為耶律倍的長子,聰明寬容,又立下了戰功,眾人覺得他才更有資格登上皇位。於是,他們在鎮陽今河北欒城北),私下裡商議,決定擁立耶律阮為帝。
耶律阮一開始得知這個消息時,心中也是猶豫不決。畢竟,這是一件關乎生死存亡的大事,稍有不慎,便會陷入萬劫不複之地。他急忙找來自己的心腹耶律安搏商議對策。耶律安搏的父親耶律迭裡,曾因支持耶律阮的父親耶律倍即位,被述律太後殘忍處死。如今,耶律安搏自然是堅定地站在了耶律阮這一邊。他對耶律阮說道:“您聰明睿智,寬厚待人,又是東丹王的長子,這皇位本就該是您的。如今時機難得,若是錯過了,恐怕再無機會。您千萬要當機立斷,切莫錯失良機啊!”與此同時,南院大王耶律吼和北院大王耶律窪也紛紛表示,若是去請示述律太後,那皇位必定會落入耶律李胡手中,而李胡性情殘暴,不得人心,若是他當了皇帝,契丹百姓可就遭殃了。
在眾人的勸說下,耶律阮終於下定決心,在遼太宗的靈柩前,正式即位,是為遼世宗。他在即位之時,先是按照禮儀舉哀成服,可隨後,便迫不及待地改穿吉服,會見群臣,甚至連為太宗服喪的儀式都匆匆略過,營帳內,歌吹之聲不絕於耳。述律太後得知這個消息後,頓時暴跳如雷,她怎麼也沒想到,自己一向疼愛的侄子,竟然敢違抗自己的意願,私自稱帝。盛怒之下,她立刻派遣耶律李胡率領大軍,前去攻打耶律阮。
耶律李胡雖然手握重兵,但是他平日裡作惡多端,不得軍心,士兵們對他早已心懷不滿。在與耶律阮的軍隊交鋒時,李胡的士兵們毫無鬥誌,很快便被打得大敗而歸。述律太後見李胡戰敗,更是怒不可遏,她親自披掛上陣,率領大軍與耶律阮在橫河之橫渡對峙。雙方劍拔弩張,一場大戰一觸即發,整個契丹都籠罩在一片戰爭的陰雲之下。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耶律屋質站了出來。他是契丹的重臣,威望極高,在朝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耶律屋質深知,若是雙方真的打起來,那契丹必定會元氣大傷,百姓也將生靈塗炭。於是,他挺身而出,在雙方之間奔走斡旋,極力勸說他們和解。經過一番艱苦的努力,雙方終於達成了橫渡之約,述律太後和李胡被迫承認了耶律阮的皇位。耶律阮也因此,暫時穩住了自己的帝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耶律阮登上皇位後,並沒有被勝利衝昏頭腦。他深知,要想讓遼國長治久安,就必須進行改革。於是,他開始大刀闊斧地推行一係列改革措施。他效仿漢族製度,設置了北樞密院,任命耶律安搏為北樞密院使,掌管遼國的軍政大權。耶律安搏也不負眾望,將北樞密院管理得井井有條,成為了耶律阮的得力助手。
為了更好地治理國家,耶律阮還製定了“因俗而治”的原則,根據不同民族的特點,形成了北、南兩套完整的官製。北麵官製,專門用於管理契丹族的事務,官吏全部由契丹族人擔任;南麵官製,則是用來治理漢族事務,采用了許多漢族的政治製度和管理方式。這樣一來,既尊重了各民族的風俗習慣,又提高了國家的治理效率。
同時,耶律阮還對那些擁立他即位的功臣們進行了論功行賞。他讓耶律安搏統帥腹心部,總領宿衛,還賜給奴婢一百口。對於其他功臣,也都給予了豐厚的賞賜。此外,他還將崇德宮民戶分賜給輔佐擁戴的有功之臣,又賜給北院大王耶律窪、南院大王耶律吼各五十戶,耶律安摶、耶律楚補各百戶。耶律的魯、耶律鐵剌子孫先前因莫須有之罪被籍沒的家產,也都一一歸還給他們。
然而,耶律阮的這些改革措施,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遼國的發展,卻也觸動了一些舊貴族的利益。那些守舊的貴族們,習慣了以往的統治方式,對耶律阮的改革十分不滿。他們認為,耶律阮重用漢人,推行漢族製度,是對契丹傳統的背叛。於是,他們開始暗中勾結,謀劃著推翻耶律阮的統治。
天祿二年公元948年),一場叛亂終於爆發了。耶律天德、蕭翰、耶律劉哥、耶律盆都等人聯合起來,企圖發動政變,推翻耶律阮。他們自以為計劃周密,萬無一失,卻沒想到,消息很快就走漏了。耶律阮得知後,立刻采取行動,將耶律天德處死,杖責蕭翰,流放了耶律劉哥,讓耶律盆都出使外國以示懲罰。這場叛亂雖然被成功鎮壓,但也給耶律阮敲響了警鐘,讓他意識到,自己的統治還遠未穩固,隨時都可能麵臨來自各方的威脅。
天祿三年公元949年),蕭翰和公主阿不裡又聯絡明王耶律安端,企圖再次謀反。這一次,他們的計劃同樣被耶律屋質察覺。耶律屋質趕緊將此事報告給了耶律阮。耶律阮得知後,怒不可遏,立刻下令將蕭翰誅殺,公主阿不裡則被關進監獄,最終死在了獄中。耶律安端的兒子耶律察割,是個十分狡猾的人。他見父親謀反的事情敗露,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竟然假裝揭發父親的罪行,在耶律阮麵前痛哭流涕,裝出一副忠心耿耿的樣子。耶律阮被他的演技所蒙蔽,竟然相信了他的話,隻是將耶律安端貶到外地統領部族軍隊,而耶律察割則留在了朝中。耶律察割表麵上對耶律阮畢恭畢敬,背地裡卻一直在偷偷謀劃著篡奪皇位,這也為後來的悲劇埋下了伏筆。
儘管國內局勢動蕩不安,但耶律阮並沒有放棄自己的雄心壯誌。他一直渴望能夠像遼太宗一樣,在中原的土地上建立不朽的功勳。天祿五年公元951年),機會終於來了。北漢皇帝劉崇派遣使者前來,向耶律阮請求援助。原來,後周的郭威弑君自立,建立了後周政權,劉崇擔心後周會對自己不利,便想聯合遼國,共同對抗後周。
耶律阮接到請求後,心中大喜,他覺得這是一個實現自己抱負的好機會。於是,他立刻召集各部首領,商議出兵攻打後周之事。然而,讓他沒想到的是,各部首領們卻紛紛表示反對。他們認為,連年的征戰,已經讓百姓們苦不堪言,民力損耗嚴重,此時不宜再興兵南伐。耶律阮卻不聽眾人的勸阻,他固執地認為,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若是錯過了,以後就再也沒有機會了。於是,他強令各部首領按期率眾南下。
同年九月,耶律阮親自統率本部人馬,到達了歸化州的祥古山,晚上便駐宿於火神澱。各部首領雖然心中不滿,但也不敢違抗命令,隻好帶領人馬趕到這裡。一日,耶律阮祭祀完遼東丹王亡靈後,心情大好,便設宴招待群臣和各部首領。宴會上,眾人開懷暢飲,氣氛十分熱烈。耶律阮也喝得酩酊大醉,被左右扶入內帳休息。
深夜,當所有人都沉浸在夢鄉之中時,一場驚心動魄的政變悄然發生了。耶律察割和耶律盆都率領著一班酋長,偷偷潛入內帳。他們手持利刃,眼神中透露出凶狠和貪婪。耶律察割毫不猶豫地舉刀砍向了沉睡中的耶律阮。可憐耶律阮,一代帝王,就這樣在睡夢中結束了自己年僅34歲的生命。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卻也充滿了遺憾。
耶律屋質在混亂中僥幸逃出,他立刻召集救兵,與耶律璟遼太宗長子)等一起,率領軍隊消滅了耶律察割等叛軍。隨後,耶律璟在眾人的擁立下,登上了皇位,即遼穆宗。而耶律阮,則被葬於顯州西山,陵墓曰顯陵。應曆二年公元952年),他被諡為孝和皇帝,廟號世宗。統和二十六年公元1008年)七月,又被加諡為孝和莊憲皇帝。
耶律阮的一生,是充滿了掙紮與奮鬥的一生。他在亂世中登上皇位,試圖通過改革來實現自己的抱負,卻最終倒在了權力的旋渦之中。他的故事,就像一首悲壯的史詩,雖然充滿了坎坷與無奈,但也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帝王在麵對困境時的勇氣和決心。在曆史的長河中,他或許隻是短暫的一瞬,但他的事跡,卻永遠被後人所銘記。
參考《遼史》
喜歡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請大家收藏:()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