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遼景宗耶律賢:大遼的"病秧子"皇帝,"大遼的中興之主"_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 > 第173章 遼景宗耶律賢:大遼的"病秧子"皇帝,"大遼的中興之主"

第173章 遼景宗耶律賢:大遼的"病秧子"皇帝,"大遼的中興之主"(1 / 1)

宮變血沾裳,幼主倉皇。

臥薪嘗膽少年郎。

病骨撐持家國事,力挽頹唐。

任賢整朝綱,遼宋初揚。

承前啟後奠鴻章。

若問中興誰是首,景宗當行。

遼應曆十九年公元969年),冬,火神澱今河北灤平一帶)的營帳外,北風卷著雪粒子,像刀子似的刮在人臉上。營帳內,卻比這寒冬更讓人脊背發涼——遼穆宗耶律璟,也就是那個史上有名的,正被幾個近侍按在案上,明晃晃的匕首剛捅進去,血就濺滿了桌案上的酒壺。

此時的耶律賢,剛滿十九歲,正縮在營帳角落的柴堆後,大氣都不敢喘。他是遼世宗的次子,穆宗的侄子,按說也是皇族近支,可這些年活得比普通人還憋屈。穆宗這人,嗜酒如命,還愛殺人,宮裡的侍從、朝中的大臣,說砍頭就砍頭,皇族宗室也沒少受牽連。耶律賢的老爹世宗,就是當年在祥古山之變中被人殺了的,他自己從小就寄人籬下,靠著小心謹慎才活到現在。

殿下,快跟我們走!兩個心腹侍衛衝過來,拉起耶律賢就往外跑。外麵一片混亂,穆宗的衛兵要麼在廝殺,要麼在逃命,誰也沒注意到這個穿著普通兵服的少年。他們借著雪夜的掩護,翻過高高的營牆,一路往南跑,直到跑不動了,才躲進一處廢棄的獵戶小屋。

耶律賢靠在冰冷的土牆邊,渾身止不住地發抖——不是冷的,是嚇的。他想起剛才營帳裡的血,想起穆宗臨死前的慘叫,胃裡一陣翻江倒海。侍衛遞過來一塊乾肉,他咬了一口,卻怎麼也咽不下去。咱們...咱們現在去哪?他聲音發顫地問。

殿下,穆宗已死,國不可一日無君!您是世宗陛下的嫡子,理應繼承大統!侍衛的話像一顆定心丸,讓耶律賢猛地抬起頭。是啊,老爹的仇還沒報,大遼不能再毀在穆宗這樣的昏君手裡。他攥緊拳頭,指甲深深嵌進掌心:好,咱們回上京!出自《遼史·景宗本紀》:應曆十九年,穆宗遇弑,賢率飛龍使女裡、侍中蕭思溫、南院樞密使高勳率甲騎千人馳赴。黎明,至行在,哭之慟。群臣勸進,遂即皇帝位於柩前。)

等耶律賢帶著人趕回上京今內蒙古巴林左旗)時,朝中大臣早就亂成了一鍋粥。有人想擁立新的宗室,有人怕惹禍上身躲在家裡,還有人在偷偷聯絡外地的將領。這時候,蕭思溫站了出來——他是朝中重臣,還是耶律賢未來的老丈人,手裡握著兵權。蕭思溫對著文武百官說:景宗殿下是世宗嫡子,仁德寬厚,又在危難中挺身而出,除了他,誰還能當這個皇帝?

大臣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沒人敢反對。一來耶律賢的身份確實正統,二來蕭思溫的兵權擺在那,誰也不想硬碰硬。就這樣,耶律賢在穆宗的靈柩前,穿上了皇帝的龍袍。登基那天,上京飄著小雪,耶律賢站在宮殿的台階上,看著下麵跪拜的群臣,心裡暗暗發誓:我一定要讓大遼好起來,再也不能像穆宗那樣,讓百姓受苦,讓宗室擔驚受怕。

耶律賢當上皇帝後,才發現這大遼的爛攤子,比他想象的還難收拾。

首先是內部矛盾。穆宗殺了太多人,朝中的官員要麼是溜須拍馬的庸才,要麼是膽小怕事的老油條,能乾實事的沒幾個;宗室裡也不太平,有些親王覺得耶律賢年輕好欺負,暗地裡不服氣,甚至有人想搞政變;地方上的節度使,手裡握著兵權,時不時就鬨點小脾氣,不聽中央的號令。

然後是外部威脅。南邊的宋朝,趙匡胤剛建立政權沒幾年,正想著統一全國,對遼的燕雲十六州虎視眈眈;北邊的女真部落,雖然還沒成氣候,但也經常騷擾邊境,搶點糧食和牲畜。

更要命的是,耶律賢自己的身體還不好。他小時候經曆祥古山之變,受了驚嚇,又得了風寒,落下了病根,常年頭暈、咳嗽,稍微累一點就臥床不起。剛開始上朝的時候,他經常撐著桌子才能站穩,有時候說著話就開始咳嗽,得喝口藥才能繼續。

有大臣私下裡議論:這皇帝身子骨這麼弱,能撐多久啊?這話傳到耶律賢耳朵裡,他沒生氣,反而笑了笑。第二天上朝,他手裡端著一碗藥,當著群臣的麵喝了下去,然後說:朕是身體不好,但朕的腦子沒壞,大遼的事,朕一件也不會落下。出自《遼史·景宗本紀》:帝幼遭祥古山之變,養於永興宮,得風疾,多不視朝。然英睿明達,鑒悟弘遠,賞罰信明,知人善任。)

耶律賢知道自己身體不行,所以特彆會。他首先重用蕭思溫,讓他當北院樞密使,負責軍事;又提拔高勳、女裡等人,讓他們分管行政和監察,形成互相牽製的局麵。但他也不糊塗,知道這些人裡有私心重的,所以每次下命令前,都會找幾個心腹大臣商量,還經常派親信去地方上視察,防止官員貪汙腐敗。

有一次,南京今北京)留守韓匡嗣韓德讓的老爹)打了敗仗,損兵折將,按律該殺頭。韓匡嗣是耶律賢的老熟人,蕭太後當時還是皇後)也為他求情。耶律賢召集大臣開會,有人說:韓大人是老臣,就饒他一次吧。有人說:軍法如山,不能輕饒!耶律賢想了想,說:殺了他,確實可惜;但不罰他,軍法就成了擺設。這樣吧,把他貶為秦王,讓他去守邊疆,戴罪立功。既給了韓匡嗣麵子,又維護了軍法,大臣們都覺得這皇帝雖然年輕,卻很有分寸。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耶律賢還有個本事,就是會聽勸。他設立了登聞鼓,老百姓有冤屈可以擊鼓告狀,官員有好的建議也可以通過鼓院遞上來。有個小官叫馬得臣,膽子很大,直接上書說:陛下現在太依賴蕭思溫等人了,應該多提拔一些寒門出身的人才,這樣才能平衡朝中勢力。耶律賢看了奏折,不僅沒生氣,還把馬得臣召進宮裡,跟他聊了一上午,最後提拔他當了諫議大夫,專門負責給皇帝提意見。

耶律賢這輩子,最幸運的事,就是娶了蕭燕燕蕭綽)。

蕭燕燕是蕭思溫的女兒,從小就聰明伶俐,不像彆的貴族小姐那樣隻知道繡花喝茶,反而喜歡看兵書、學治國。耶律賢沒當皇帝的時候,就見過蕭燕燕幾次,覺得這姑娘不一般。登基後,他立馬下旨,把蕭燕燕封為皇後。

剛開始,大臣們還有點不服氣——一個小姑娘,能當好皇後嗎?可沒過多久,他們就服了。蕭燕燕不僅把後宮打理得井井有條,還經常幫耶律賢處理朝政。耶律賢身體不好,有時候不能上朝,就把奏折拿到後宮,跟蕭燕燕一起看。蕭燕燕總能一針見血地指出問題,還會提出自己的建議。

有一次,宋朝派人來遼,想索要燕雲十六州,態度很傲慢。耶律賢氣得咳嗽不止,蕭燕燕一邊給她遞藥,一邊說:陛下彆生氣,宋朝現在剛平定南方,還沒能力跟咱們硬碰硬。咱們可以先跟他們談判,拖時間,同時抓緊訓練軍隊,等咱們準備好了,他們自然不敢再提。耶律賢覺得有道理,就按照蕭燕燕的辦法,派使者跟宋朝周旋,同時讓蕭思溫加強邊境防禦,果然宋朝沒敢輕舉妄動。

後來,蕭思溫被人暗殺,耶律賢很傷心,好幾天都沒上朝。蕭燕燕卻比他還冷靜,她對耶律賢說:父親被害,我也難過,但現在不是傷心的時候。凶手肯定是朝中的人,咱們得趕緊查清楚,不然還會有人作亂。耶律賢聽了,立馬振作起來,派親信去查案,最後查出是高勳和女裡乾的——這兩個人覺得蕭思溫權力太大,想除掉他自己上位。耶律賢果斷下令,殺了高勳和女裡,既為蕭思溫報了仇,又清除了朝中的隱患。出自《遼史·後妃傳》:景宗崩,尊為皇太後,攝國政。後明達治道,聞善必從,故群臣鹹竭其忠。雖為景宗崩後記載,然其理政之才,早於景宗朝已顯)

大臣們漸漸發現,這對皇帝夫妻,一個定方向,一個抓執行,配合得比誰都好。耶律賢雖然身體弱,但眼光準,能用人;蕭燕燕雖然年輕,但有能力,敢做事。有一次,耶律賢跟蕭燕燕在禦花園散步,他指著遠處的宮殿說:將來咱們的大遼,一定會比現在更強大。蕭燕燕笑著說:有陛下在,一定能做到。耶律賢搖搖頭:光靠我不行,得靠咱們倆,靠滿朝文武,靠天下百姓。

在耶律賢和蕭燕燕的共同努力下,遼的局勢慢慢穩定下來。農業有了收成,老百姓不用再餓肚子;軍隊戰鬥力提高了,邊境的騷擾少了;朝中的官員不敢再貪汙腐敗,辦事效率也高了。有人給耶律賢上奏折,說:現在大遼國泰民安,都是陛下的功勞啊!耶律賢卻把奏折拿給蕭燕燕看:這裡麵,也有你的一半功勞。

耶律賢當皇帝的時候,宋朝已經換了皇帝,趙匡胤死了,弟弟趙光義繼位,也就是宋太宗。趙光義比趙匡胤還想統一全國,剛登基沒幾年,就開始打遼的主意。

太平興國四年公元979年),宋太宗先派兵滅了北漢,然後趁著士氣正盛,直接率軍攻打遼的南京今北京)。南京是遼的重要城市,一旦丟了,燕雲十六州就危險了。消息傳到上京,耶律賢正在病床上喝藥,一聽這話,把藥碗往桌上一放:趙光義這是欺負朕身體不好啊!

他立馬召集大臣開會,商量對策。有人說:宋朝剛滅了北漢,士氣正旺,咱們還是先避避風頭,等他們疲憊了再打。有人說:南京不能丟,咱們得趕緊派兵去救!耶律賢看向蕭燕燕,蕭燕燕說:避風頭隻會讓宋朝更囂張,咱們得打,但不能硬拚。可以派耶律休哥和耶律斜軫率軍,從左右兩路包抄宋軍,同時讓南京守軍堅守,拖垮宋軍。

耶律賢采納了蕭燕燕的建議,任命耶律休哥為北院大王,耶律斜軫為南院大王,各率一萬騎兵,馳援南京。這兩個人都是遼的名將,耶律休哥擅長衝鋒,耶律斜軫擅長謀略,配合起來天衣無縫。

宋軍圍攻南京一個多月,沒攻下來,士兵們已經很疲憊了。這時候,耶律休哥和耶律斜軫的軍隊到了,他們趁著夜色,從宋軍的兩側發起進攻。宋軍沒想到遼軍來得這麼快,一下子亂了陣腳。耶律休哥一馬當先,拿著長槍衝進宋軍陣中,左衝右突,殺得宋軍哭爹喊娘。宋太宗嚇得趕緊坐上驢車,往南逃跑,連盔甲都丟了。出自《遼史·景宗本紀》:秋七月癸未,耶律沙等及宋兵戰於高梁河,少卻;休哥、斜軫橫擊,大敗之。宋主僅以身免,至涿州,竊乘驢車遁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高梁河之戰,遼軍大獲全勝,不僅保住了南京,還繳獲了大量的武器和糧草。消息傳到上京,耶律賢雖然還在病床上,但笑得特彆開心。他讓人把繳獲的宋軍旗幟掛在宮殿門口,對大臣們說:朕早就說過,咱們大遼不是好欺負的!

不過,耶律賢也沒得意忘形。他知道宋朝雖然打了敗仗,但實力還在,不能掉以輕心。他讓耶律休哥繼續守南京,加強邊境防禦;又讓蕭燕燕負責安撫百姓,鼓勵農民種地,儲備糧食,為將來可能發生的戰爭做準備。

果然,過了幾年,宋太宗又想報仇,派大軍分三路攻打遼。耶律賢還是用老辦法,派耶律休哥和耶律斜軫率軍抵抗,自己則在後方調度糧草和援軍。這一次,遼軍還是贏了,宋軍損失慘重,從此再也不敢輕易攻打遼了。出自《遼史·景宗本紀》:雍熙三年春正月,宋遣曹彬、崔彥進、米信由雄州道,田重進由飛狐道,潘美、楊業由雁門道來攻。三月,休哥敗宋兵於涿州東,殺獲殆儘。)

耶律賢當了十四年皇帝,這十四年裡,他把穆宗留下的爛攤子收拾得乾乾淨淨,大遼從混亂走向穩定,從衰弱走向中興。曆史學家說他是遼朝的中興之主,這話一點都不假。

但他的身體,卻越來越差了。到了後期,他幾乎天天都在病床上,連批閱奏折都得讓蕭燕燕念給他聽,然後他口述,蕭燕燕代筆。有時候,他會看著窗外發呆,蕭燕燕問他在想什麼,他說:朕要是能多活幾年,就能把大遼治理得更好,就能看到遼宋和平相處,百姓安居樂業了。

雍熙二年公元985年),耶律賢感覺自己快不行了,他把蕭燕燕和耶律休哥、韓德讓等心腹大臣召到床邊,說:朕死後,讓太子耶律隆緒繼位,他還小,你們要輔佐他。然後,他拉著蕭燕燕的手,聲音很輕:以後大遼的事,就拜托你了。

沒過多久,耶律賢就在上京的宮殿裡去世了,享年三十五歲。出自《遼史·景宗本紀》:雍熙二年九月壬子,崩於雲州行宮,年三十五。廟號景宗,葬乾陵。)

他死的時候,太子耶律隆緒才十二歲,根本沒法處理朝政。蕭燕燕按照耶律賢的遺願,以太後的身份攝政,繼續治理大遼。她沒有辜負耶律賢的信任,重用耶律休哥、韓德讓等人,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發展經濟,訓練軍隊。後來,遼和宋簽訂了澶淵之盟,兩國和平相處了一百多年,老百姓再也不用受戰爭之苦。

參考《遼史·景宗本紀》《遼史·後妃傳》

喜歡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請大家收藏:()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重生官場:我從基層逆襲成王 我的青春戀愛絕不可能扭曲且胃酸 荒島求生美女投懷送抱 穿成棄子?帶異能下鄉囤貨虐渣爽 天下第一!小說版 醫道:中醫傳人在火影 無限世界:開局俘獲劍之聖女 重生官場之權力巔峰 三世輪回之涅盤重生 混沌神帝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