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明太祖朱元璋:功過是非任憑說,千古一帝朱洪武。_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 > 第208章 明太祖朱元璋:功過是非任憑說,千古一帝朱洪武。

第208章 明太祖朱元璋:功過是非任憑說,千古一帝朱洪武。(1 / 2)

濠州布衣起寒微,亂世求生誌不違。

龍戰江南驅暴元,劍指中原定華夷。

鐵腕治國安黎庶,嚴法整綱肅吏司。

功過千秋誰與論?大明基業自君基。

在中國曆史上,若論出身最草根的皇帝,明太祖朱元璋認第二,沒人敢認第一。這位從濠州鄉下走出來的放牛娃,當過和尚,討過飯,最終卻在元末的亂世中殺出一條血路,建立了享國近三百年的大明王朝。他的人生,就像一部情節跌宕起伏的逆襲爽文,充滿了太多不可思議——而這一切,都要從那個連名字都沒有的少年說起。

元文宗天曆元年元朝1328年),濠州鐘離今安徽鳳陽)的一個貧苦農民家裡,一聲嬰兒的啼哭劃破了夜空。這孩子就是後來的朱元璋,但此時的他,連個正經名字都沒有。按照家裡的排行,父母給他起了個簡單粗暴的名字——朱重八。

為啥叫這名?不是因為他排行第八,而是元朝有個規矩,老百姓沒文化又沒官職的,就用父母年齡相加或出生排行當名字。朱重八的爺爺叫朱初一,爸爸叫朱五四,到了他這兒,就成了重八八八相加)。從這名字就能看出,這家人是真是底層中的底層。

朱重八的童年,用一個字形容就是。家裡租種地主的田,一年到頭忙下來,交完租子連糠都剩不下。他從小就跟著大人放牛,最大的夢想不是當皇帝,而是能吃上一頓飽飯。有一次,他和同村的小夥伴周德興、徐達沒錯,就是後來那些開國功臣)放牛時,實在餓得受不了,竟把地主家的小牛犢殺了烤著吃。吃完了怕被發現,還把牛尾巴插進石縫裡,謊稱牛掉進山洞了。結果當然是被地主一頓暴揍,丟了放牛的差事——這大概是他人生第一次抗剝削,雖然代價有點大。

本以為日子再苦,總能熬下去,可命運偏要跟他開玩笑。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濠州遭遇大旱,緊接著又鬨蝗災和瘟疫,短短半個月,朱重八的父親、母親、大哥相繼去世。《明史》裡寫至正四年,旱蝗,大饑疫。太祖時年十七,父母兄相繼歿,寥寥數語,藏著無儘的悲涼。

更慘的是,家裡窮得連塊下葬的地都沒有。朱重八跪求地主給塊地埋親人,被罵著趕了出來。最後還是鄰居劉繼祖可憐他們,給了一小塊荒地,這才讓親人入土為安。多年後,朱元璋當上皇帝,沒忘了這份情,追封劉繼祖為義惠侯,子孫世襲——這大概是曆史上最劃算的一次善舉投資。

親人都沒了,家也散了。為了活下去,朱重八去了附近的皇覺寺當和尚。他本想混口飯吃,可寺廟也不是世外桃源,沒過多久就因為饑荒,和尚們被打發出去化緣。就這樣,17歲的朱重八,拿著一個破碗,開始了他的討飯生涯。

“在朱元璋討飯的時候,每敲開一扇門,對他來說都是一種考驗,因為麵對他的往往是白眼,冷嘲熱諷,敲開那扇門可能意味著侮辱,但不敲開那扇門就會餓死。朱重八已經沒有了父母,沒有了家,他所有的隻是那麼一點點可憐的自尊,然而討飯的生活使他失去了最後的保護。要討飯就不能有尊嚴。”——當年明月《明朝那些事》

這三年討飯路,他走遍了淮西的山山水水,見了太多人間疾苦:貪官汙吏欺壓百姓,富家子弟作威作福,災民們賣兒賣女...這些都深深烙印在他心裡。後來他回憶這段日子時說:我何異於牧兒?然時遭喪亂,父母兄弟皆亡,身為人奴,遍曆艱辛。正是這段經曆,讓他對貪官汙吏恨之入骨,也讓他懂得了民間的不易——這為他後來的治國理念埋下了伏筆。

至正八年公元1348年),朱重八回到皇覺寺,可寺廟早已破敗不堪。就在他迷茫之際,收到了兒時夥伴湯和的信。湯和此時已是紅巾軍的小頭目,勸他投奔郭子興的起義軍。

朱重八本來還在猶豫,可有人告密說他私通起義軍,再不走就要掉腦袋。被逼到絕路的他,一咬牙一跺腳:去他的,反了!

當然在這裡我們一筆帶過,作為一個正常人來說,放著順明不當,誰願意頭頂反賊的帽子,過著殺人鐵血的日子,相信,我們的朱同誌在這一晚肯定經曆了常人難以企及的困苦,左思右想,最後在百般權衡之下,做出這一抉擇。這一年,他25歲,放現在就是我們大學剛畢業。從此世上再無朱重八,隻有朱元璋。

投奔郭子興的隊伍後,朱元璋很快就顯露出與眾不同。彆人當兵是為了搶錢搶糧,他卻規規矩矩,不拿群眾一針一線;彆人打仗隻顧往前衝,他卻懂得觀察地形,分析敵情。郭子興見他又能乾又沉穩,心裡很是喜歡,不僅提拔他當親兵隊長,還把自己的養女馬氏後來的馬皇後)嫁給了他。

這下,朱元璋從一個窮和尚,成了起義軍首領的女婿,算是站穩了腳跟。但他知道,這隻是開始。當時的濠州城除了郭子興,還有三大義軍,幾個頭領互相拆台,成不了大事。於是,他決定自己拉隊伍。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朱元璋回老家招兵,兒時夥伴徐達、周德興、郭英等人紛紛來投,一下子就召集了七百多人。但他沒把這些人交給郭子興,而是挑選了二十四位心腹史稱淮西二十四將),帶著他們南下定遠,開辟自己的根據地,也正時候這淮西二十四將為後來大明王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戰功。

在定遠,朱元璋上演了一出空手奪白刃的好戲。他聽說有支三千人的地主武裝軍紀渙散,就帶著幾個人上門,一番慷慨陳詞,硬是把這支隊伍給策反了。接著,他又用這三千人,打敗了一支元軍,收編了兩萬多人。就這樣,短短幾個月,他從一個小隊長,變成了手握數萬人馬的將領。

更重要的是,朱元璋懂得得民心者得天下。他規定,軍隊所到之處,不許燒殺搶掠,還開倉放糧救濟百姓。老百姓見他的隊伍紀律嚴明,都紛紛擁護,喊著朱公子仁義。相比之下,其他起義軍燒殺搶掠,跟土匪沒啥區彆——這就是朱元璋能脫穎而出的關鍵。

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郭子興去世,朱元璋成了這支隊伍的實際掌權者。他采納謀士朱升的建議,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悄悄積蓄力量。這一招非常高明:不急於稱帝樹敵,而是先鞏固根據地,發展生產,讓老百姓有飯吃。

這期間,他還遇到了一個影響他一生的人——李善長。李善長是個落魄的讀書人,見朱元璋氣度不凡,就來投奔。兩人第一次見麵,李善長就說:秦末大亂,劉邦出身布衣,卻知人善任,不濫殺無辜,五年就平定天下。現在元朝亂成這樣,您隻要學劉邦,天下不難平定。朱元璋聽了,眼睛一亮:你說得對!從此,李善長成了他的,負責後勤和政務。

有了根據地和班底,朱元璋把目光投向了江南。當時的江南,主要有三股勢力:占據南京的元軍,占據蘇州的張士誠,占據江西、湖廣的陳友諒。這三股勢力中,陳友諒最強,張士誠最富,元軍最腐朽。

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朱元璋親自率軍攻打南京當時叫集慶)。他對將士們說:打下集慶,不許燒殺,百姓安堵如故。果然,大軍進城後秋毫無犯,百姓們夾道歡迎。朱元璋把集慶改名為應天府,作為自己的都城——這一步,他走對了。南京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又有長江天險,成了他日後爭霸的根基。

接下來,就是和陳友諒、張士誠的較量了。朱元璋的策略是:先打陳友諒,後打張士誠。為啥?因為陳友諒野心大,實力強,不打他,他遲早會來打你;而張士誠小富即安,隻要你不惹他,他就不會動。

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陳友諒果然來了。他率領數十萬大軍,幾百艘巨艦,順江而下,直撲應天。消息傳來,應天城裡一片恐慌。有的將領說要逃跑,有的說要投降,朱元璋卻很冷靜。他問謀士劉基劉伯溫):先生有何妙計?

劉基說:陳友諒驕橫,輕敵冒進,我們可以誘敵深入,設下埋伏。朱元璋聽了,一拍大腿:就這麼辦!他讓陳友諒的老友康茂才寫信詐降,說願意做內應,讓陳友諒率軍從江東橋來攻。

陳友諒果然上當,帶著大軍來到江東橋,卻發現根本沒人接應。正納悶呢,朱元璋的伏兵四起,陳友諒的軍隊大亂。這一戰,陳友諒損失慘重,狼狽逃回江西——這就是著名的龍灣之戰。

但陳友諒沒死心。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他傾全國之力,造了數百艘巨艦最大的能載三千人),號稱六十萬大軍,圍攻洪都今南昌)。洪都守將是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這小子平時吃喝玩樂,沒人看得起他,可到了關鍵時刻,卻硬得像塊石頭。他率領全城軍民,死守洪都八十多天,愣是沒讓陳友諒前進一步。

朱元璋得知洪都被圍,親率二十萬大軍來救。雙方在鄱陽湖展開了一場決定性的大戰——這是中國曆史上規模最大的水戰之一。

陳友諒的船大,朱元璋的船小,剛開始朱元璋很吃虧。有一次,朱元璋的坐船被陳友諒的軍隊包圍,眼看就要完蛋,多虧部將韓成穿上他的衣服,假裝投水自殺,吸引了敵軍注意力,他才趁機突圍。

但朱元璋很快就找到了破敵之法:火攻。他選了一批敢死隊,駕駛著裝滿火藥的小船,趁著風勢衝向陳友諒的巨艦。陳友諒的船太大,不好轉彎,一著火就連成一片,頓時火光衝天,慘叫連連。

混戰中,陳友諒探頭出來指揮,被一箭射中眼睛,當場斃命。主帥一死,陳軍徹底崩潰。朱元璋大獲全勝——這一戰,奠定了他統一江南的基礎。《明史》裡說友諒中流矢死,其眾大潰,簡單幾個字,寫儘了這場戰役的慘烈與關鍵。

打敗陳友諒後,朱元璋轉過頭來收拾張士誠。張士誠這人,確實如朱元璋所料,隻會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朱元璋打他的時候,他既不主動出擊,也不聯合彆人,就縮在蘇州城裡等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朱元璋率軍包圍蘇州。張士誠率軍民死守了八個月,最後彈儘糧絕,城被攻破。張士誠被俘後,不肯投降,在押往應天的路上自殺了。

搞定了江南,朱元璋終於可以騰出手來對付元朝了。這一年十月,他任命徐達為大將軍,常遇春為副將軍,率領二十五萬大軍北伐。出兵前,他發布了一篇《諭中原檄》,裡麵有句名言:驅逐胡虜,恢複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這話太提氣了,一下子就激起了中原百姓的共鳴——畢竟,誰也不想被外族統治。

徐達、常遇春都是能征善戰的猛將,北伐大軍勢如破竹。他們先取山東,再攻河南,然後直逼元大都今北京)。元順帝見大勢已去,帶著老婆孩子連夜逃出大都,回蒙古老家去了。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八月,徐達率軍進入大都,元朝在中原的統治宣告結束。

這一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應天登基稱帝,定國號為,年號。從放牛娃到皇帝,他用了十六年——這逆襲的速度,簡直比坐火箭還快。


最新小说: 重生官場:我從基層逆襲成王 我的青春戀愛絕不可能扭曲且胃酸 荒島求生美女投懷送抱 穿成棄子?帶異能下鄉囤貨虐渣爽 天下第一!小說版 醫道:中醫傳人在火影 無限世界:開局俘獲劍之聖女 重生官場之權力巔峰 三世輪回之涅盤重生 混沌神帝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