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殿孤雛險象生,童年坎坷誌猶貞。
一朝登極施良策,弘治中興美譽成。
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一個小生命在冷宮中悄然誕生,他就是後來的明孝宗朱佑樘。他的母親紀氏,本是廣西紀姓土司的女兒,紀姓叛亂平息後,被俘入宮,負責管理皇上的私房錢。一次偶然的機會,憲宗見到紀氏美貌聰敏,便臨幸了她,不久後,紀氏就有了身孕。
當時,萬貴妃寵冠後宮,她自己不能生育,便對其他有孕的妃嬪充滿了嫉妒和怨恨,視如眼中釘、肉中刺。得知紀氏懷孕後,萬貴妃立刻命令宮女去為紀氏墮胎。幸運的是,紀氏平時人緣很好,宮女實在不忍心下手,就向萬貴妃謊報,說紀氏是得了子宮肌瘤,並沒有懷孕。可萬貴妃還是不放心,又下令將紀氏貶居冷宮。在這暗無天日的冷宮裡,紀氏躲躲藏藏,生下了朱佑樘。但紙終究包不住火,萬貴妃還是知道了這個孩子的存在,她又指使太監張敏去溺死新皇子。張敏看著這個無辜的小生命,心中實在不忍,冒著生命危險,幫助紀氏將嬰兒秘密藏了起來,每日用米粉哺養。被萬貴妃排擠且被廢掉的吳皇後,也加入到了哺養這個嬰兒的隊伍中。就這樣,朱佑樘在眾人的庇護下,吃著百家飯,在冷宮中艱難地長到了六歲。這六年裡,他連太陽都未曾見過,陪伴他的隻有無儘的黑暗與恐懼,可誰能想到,這個在冷宮中瑟瑟發抖的小生命,日後竟會成為明朝的中興之主呢?
直到有一天,張敏為憲宗梳頭,憲宗看著鏡子中自己逐漸衰老的麵容,不禁歎息道:“眼見著,我就要老了,還沒有兒子。”張敏覺得時機已到,連忙伏地說道:“萬歲,您已經有兒子了!”憲宗又驚又喜,忙問究竟,張敏便將朱佑樘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憲宗得知自己有個兒子,激動萬分,立刻派人將朱佑樘接到了身邊。當這個瘦弱的孩子出現在憲宗麵前時,憲宗看著他那怯生生的眼神,心中滿是愧疚與心疼。憲宗的母親周太後擔心萬貴妃會再次對太子下毒手,就親自將孫子抱養在自己的宮中,朱佑樘這才算是安全地活在了宮中。
成化十一年公元1475年),朱佑樘被立為太子。可他的生母紀氏卻在這一年暴死,年僅六歲的朱佑樘,雖然還不太明白死亡的含義,但看著母親冰冷的屍體,他的心中充滿了悲傷和無助,那哀傷的模樣,竟如同成年人一般。後來,他又經曆了無數次萬貴妃的刁難和陷害,可每次都在眾人的幫助下化險為夷。這些童年的經曆,在朱佑樘的心中種下了善良、堅韌和寬容的種子,也讓他對宮廷鬥爭的殘酷有了深刻的認識,為他日後的治國理政奠定了獨特的基礎。
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這一年對於明朝的曆史來說,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春天,萬貴妃病死,憲宗因悲傷過度,也在八月追隨她而去。九月,年僅十七歲的朱佑樘登上了皇位,次年改元弘治,是為明孝宗。
當朱佑樘站在皇位之上,俯瞰著這個龐大的帝國時,他看到的是一個朝政紊亂、國力凋敝的江山。成化年間,憲宗沉溺於女色,荒廢朝政,導致奸佞當道,宦官專權,方士妖僧充斥朝堂,忠直之士紛紛被貶。麵對這樣一個爛攤子,年輕的朱佑樘沒有絲毫退縮,他深知自己肩負著振興明朝的重任,決心以自己的力量,撥亂反正,讓這個國家重新煥發生機。
他一即位,便雷厲風行地展開了一係列改革措施。首先,他下令朝中不可崇佛信道,除掉了法王、佛子、國師、真人等封號,還處死了曾經妖言惑眾的妖僧繼曉,狠狠地打擊了那些借宗教之名行騙的不法之徒。同時,他斥退了因巧言僥幸受寵的侍郎李孜省、太監梁芳、外戚萬喜及其同夥,將內閣首輔萬安罷官,淘汰傳令官,罷免右通政任傑、侍郎蒯鋼等一千多人,這些人大多被判罪戍邊或者斥退。朱佑樘的這一係列舉措,可謂是大快人心,讓朝廷的風氣為之一新,就像是一陣狂風,吹散了籠罩在朝堂之上的陰霾。
在這之後,朱佑樘又把目光投向了宦官乾政這個成化朝的大弊政。他深知宦官專權的危害,於是采取了種種限製、打擊宦官的措施。在他的治理下,東廠、錦衣衛再不敢像以前那樣任意行事,隻能奉守本職,幾任錦衣指揮也都能持法公允,用刑寬鬆,這在一定程度上遏製了明武宗時期劉瑾亂政的發生。
朱佑樘知道,要想讓國家真正強大起來,光靠懲治奸佞和限製宦官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任用賢才,廣納良言。於是,他開啟了自己的求賢之旅,在他的努力下,一大批以廉潔、勤奮、有事業心、以國為家的賢臣聚集在了他的身邊,如劉健、李東陽、謝遷等,這些人組成了後來被人們稱為“黃金內閣”的強大智囊團,為他出謀劃策,共同治理國家。
他勤於政事,每天早朝必到,從未缺席,還重開了午朝,就算有特殊情況沒去上朝,他也會向群臣說明原因。他常常召閣臣至文華殿,與大家共議大臣的章奏,寫出批詞後,自己再仔細批改頒發。為了更好地掌握官員動態,不受欺騙,他還將四品以上官員名單貼在宮內文華殿壁牆上,時刻關注著官員們的一舉一動。同時,他又重開了經筵侍講,向群臣虛心谘詢治國之道,與大臣們討論曆史上的興衰成敗,從中汲取經驗教訓。在任用官員上,朱佑樘始終堅持唯賢唯德的原則,大量重用賢才之士,注重政績和能力。在他的激勵下,新任官員們紛紛想建立功績來自我表現,成化以來奸佞當道的局麵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朱佑樘不僅重視政治上的改革,還十分關心百姓的生活。他深知“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所以他以民為本,采取了一係列措施來減輕百姓的負擔。他多次減免災區糧賦,隻要哪個地方發生了自然災害,他總是第一時間下令減免當地的賦稅,還會撥出大量的錢財和糧食去賑濟災民。他禁止宗室、勳戚侵占民田,保護了百姓的土地權益。他還注重發展農業,興修水利,解決了許多地方的水患問題,使得農田得到了有效的灌溉,糧食產量大幅提高。在他的努力下,明朝的經濟逐漸複蘇,國庫也日益充盈,從原來的隻有十萬兩白銀,到後來達到了六百萬兩,實現了經濟的大跨越。
在文化方麵,朱佑樘也有著卓越的貢獻。他組織編纂了《大明會典》,這部法典係統地整理了明朝的法律、法規和製度,為後世的治理提供了重要的依據。他還禦批了《本草品彙精要》,這是一部有著千幅彩繪的醫學典籍,對中國醫學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在他的倡導下,文化事業蓬勃發展,湧現出了許多優秀的文人墨客,文化氛圍十分濃厚。
在軍事上,朱佑樘也毫不含糊。當時,吐魯番地區的羽奴思開始與明朝爭奪對哈密地區的控製權。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朱佑樘令罕慎襲封哈密忠順王,可當年,土魯番就殺了忠順王罕慎,再次占據哈密。到了弘治六年公元1493年)四月五日,土魯番速檀阿黑麻襲擊並擒獲陝巴,占據哈密。麵對這樣的挑釁,朱佑樘沒有退縮,他主張堅決出兵收複哈密,並立即委派馬文升為元帥。馬文升不負眾望,他彙同河西諸衛及諸部落族數千人,襲哈密城,牙蘭等人逃跑,最終成功收複了哈密。這場戰役的勝利,不僅維護了明朝的領土完整,也展示了明朝的軍事實力,讓周邊的國家不敢輕易進犯。
在朱佑樘的努力下,明朝出現了“弘治中興”的繁榮局麵,國家政治清明、經濟繁榮、百姓富裕、天下小康,他本人也被譽為“中興之令主”,成為了明朝曆史上的一代英主。
在古代帝王中,朱佑樘絕對是一個另類,他一生隻娶了一個妻子,那就是張皇後。他和張皇後的感情,堪稱是帝王婚姻中的典範,就像是一對普通的夫妻,相濡以沫,攜手一生。
他從不納宮女,也不封貴妃美人,每日隻與皇後同起同居,過著平凡百姓的生活。他們一起吃飯、一起聊天、一起散步,分享著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在張皇後麵前,朱佑樘不是那個高高在上的皇帝,而是一個溫柔體貼的丈夫。他們的感情,沒有因為身份的懸殊而變得淡薄,反而在歲月的磨礪中愈發深厚。
有一次,張皇後生病了,朱佑樘親自在床邊照顧她,為她煎藥、喂藥,噓寒問暖,無微不至。他甚至不讓宮女和太監插手,生怕他們照顧不好皇後。在朱佑樘的悉心照料下,張皇後的病很快就好了。他們的愛情故事,在宮中傳為佳話,讓人們看到了帝王也有如此深情的一麵。
在那個三宮六院、妻妾成群的時代,朱佑樘能堅守自己的愛情,一生隻愛張皇後一人,這份專情實在是難能可貴。他和張皇後的愛情,就像是黑暗宮廷中的一束光,照亮了人們的心靈,也為他的一生增添了一抹浪漫而溫馨的色彩。
然而,人生總是充滿了波折,即使是英明神武的明孝宗朱佑樘也不例外。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朱佑樘開始寵幸宦官李廣。李廣這個人,善於用符錄法術和祈禱祭祀來蠱惑朱佑樘,朱佑樘被他迷惑,對他十分寵信,甚至假借詔旨授予他傳奉官。李廣仗著朱佑樘的寵信,禍亂朝政,廣施淫威,收受賄賂,擅自奪占民田,壟斷販鹽之利,引起了朝臣們的強烈不滿。他們紛紛奏章彈劾李廣,可朱佑樘卻置之不問,這讓朝廷中的一些奸臣看到了可乘之機,他們紛紛勾結李廣,妄圖在朝中謀取更多的利益。
直到弘治十一年公元1498年),毓秀亭建成,小公主夭折,太後嚴責朱佑樘寵信李廣,李廣得知後畏罪自殺。朱佑樘派人搜查李廣的家時,發現了他受賄的賬本,這才如夢初醒,意識到自己被李廣欺騙了。他開始反思自己的過錯,重新整頓朝綱,任用賢臣,遠離奸佞之臣。他下令群臣都要修身反省,進直言,禁止內外奢侈超過規定,因清寧宮火災赦免天下,重新回歸到了他剛即位時的那種勤政愛民的狀態。
除了寵信宦官這個波折外,朱佑樘還沉迷過齋醮。他即位三年都未有子嗣,於是在弘治三年公元1490年)下令在內庭建祈聖嗣醮,以祈求子嗣誕生。禮部給事中韓鼎上疏請求他廣納嬪妃,遠離齋醮方術,可他卻以自有分寸、決不為齋醮所惑為由,拒絕了韓鼎的請求。同年九月,韓鼎再次上疏,請他選良家女為妃嬪以充六宮,他依舊不為所動。後來,張玄慶天師為他和張皇後舉行了盛大的祈嗣科儀,不久後,張皇後就身懷六甲了,到了弘治四年公元1491年),皇太子朱厚照出生,朱佑樘非常高興。從那以後,他對於道教的崇尚程度逐年上升,廣建齋醮,朝臣們請求他實行節儉,減免獎賞,推崇正道,他都不聽。到了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他更是在武當山玉虛宮修建“吉祥好事”齋醮,長達四十九晝夜。弘治十七年公元1504年),他還命道士崔誌端為尚書,他的這種沉迷佛道之術的行為,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朝政。
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四月二十九日,朱佑樘突然感到身體不適,他本以為隻是小毛病,休息幾天就會好,可沒想到病情卻越來越嚴重。到了五月初六日,他已經病危,急召閣臣劉健、李東陽、謝遷等入乾清宮接受顧命,他看著這些陪伴他多年的大臣們,眼神中充滿了信任和囑托,他命傳位於皇太子朱厚照,並告誡太子要遵守祖製,任用賢能,善待百姓。五月七日,這位年僅三十六歲的皇帝,帶著對這個國家的不舍和牽掛,永遠地閉上了眼睛。他的一生,就像一首激昂的樂章,雖然短暫,卻奏響了明朝曆史上最輝煌的旋律。
明孝宗朱佑樘的一生,是充滿傳奇色彩的一生。他從冷宮中的遺孤,一步步成長為一代中興之主,憑借的不僅僅是他的智慧和才能,更是他那堅韌不拔的意誌和寬厚仁慈的胸懷。他在政治上的勵精圖治,讓明朝重新煥發出了生機與活力;他在感情上的專一,成為了古代帝王中的一股清流;他在麵對晚年波折時的反思和改過,更是展現了他作為一個君主的擔當和勇氣。他的故事,將永遠被人們銘記在心中,成為曆史長河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激勵著後人不斷追求進步和美好的生活。
參考《明史》
喜歡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請大家收藏:()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