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邸三十有九春,龍袍加身僅月輪。
紅丸一粒魂歸處,空留是非付史臣。
在明朝的皇帝圈裡,朱常洛絕對是個特殊的存在。他爹萬曆皇帝創下了二十多年不上朝的紀錄,而他自己則創下了另一個紀錄——在位時間最短的成年皇帝,滿打滿算也就一個月。這位苦熬了三十九年才坐上龍椅的皇子,人生就像一場倉促上演又倉促落幕的大戲,剛要進入高潮,鑼鼓點就戛然而止,隻留下一堆讓後人猜不透的謎團。
朱常洛的出生,本身就是個意外。他爹萬曆皇帝本來瞧不上他娘王氏——一個偶然被臨幸的宮女,要不是太後抱孫心切,這孩子能不能順利生下來都得兩說。更要命的是,萬曆心裡裝著鄭貴妃和她生的三兒子朱常洵,打從一開始就沒想讓朱常洛當太子。
於是,明朝曆史上最磨人的國本之爭拉開了序幕。大臣們捧著立嫡以長的祖訓跟萬曆死磕,萬曆則用儘各種招數拖延,一會兒說朱常洛年紀小,一會兒又搞三王並封的幺蛾子。這場拉鋸戰足足耗了十五年,直到萬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朱常洛才勉強被立為太子,這年他都十九歲了,放在民間孩子都能打醬油了。
可當上太子不等於萬事大吉,鄭貴妃那夥人就沒放棄過搞事情。萬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五月初四,一個叫張差的壯漢拿著根棗木棍,居然就從東華門溜進了太子住的慈慶宮,一路打到殿前才被拿下。這事兒說出來都沒人信——皇宮侍衛是放假了還是集體睡過頭了?
審訊結果更是離譜。張差供認是受鄭貴妃宮裡的太監龐保、劉成指使,說打死小爺指太子),有吃有穿。這案子一出來,滿朝嘩然,明眼人都知道是怎麼回事。可萬曆皇帝呢?他拉著朱常洛的手跟大臣們說:這是我兒子,我疼著呢,你們彆瞎猜。然後就把張差淩遲,龐保、劉成秘密處死,硬是把這事兒壓了下去。《明史》裡就記了句獄具,磔張差於市,斃龐保、劉成於內廷,至於真相?誰也不敢再問了。
朱常洛經此一嚇,在太子位上過得更憋屈了。老爹不待見,鄭貴妃盯著,大臣們雖然支持他,可遠水救不了近火。他就這麼夾著尾巴做人,每天戰戰兢兢,生怕哪天真被人暗算了,這一忍又是十幾年。
萬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七月,萬曆皇帝駕崩,當了三十九年皇儲的朱常洛終於熬出了頭。八月初一,他正式登基,改元泰昌。
登基那天,朱常洛表現得那叫一個精神。《明史》裡說他光宗嗣位,慨然有興作之誌,意思是他一上台就想乾番大事業。確實,新皇帝剛即位,就下了幾道讓大臣們拍手叫好的聖旨:先是給遼東前線的士兵發了一百萬兩銀子的軍餉,解決了拖欠多年的問題;然後罷免了萬曆時期讓人恨得牙癢癢的礦稅、榷稅,把那些橫行霸道的稅監全都召回京城;還重用了之前因為國本之爭被罷官的大臣,像鄒元標、王德完這些有名的直臣都被請了回來。
大臣們一看,這新皇帝不錯啊,有魄力,懂民生,看來明朝有救了!連宮裡的太監都說,皇上每天處理奏折到深夜,有時候飯都顧不上吃。誰都沒想到,這位盼了一輩子皇位的皇帝,身體早就被多年的壓抑和煎熬掏空了。
可就在這時候,鄭貴妃跳出來刷存在感了。她給朱常洛送了一份——八個長得如花似玉的美女。要說朱常洛也是凡人,苦了這麼多年,突然有權有勢,難免把持不住。《國榷》裡就隱晦地寫了句是時,貴妃進侍姬八人,上疾始憊。意思就是,自從收了這八個美女,皇帝的身體就不行了。
本來就虛弱的身子,加上登基大典的勞累,再被這八個美女一折騰,朱常洛很快就病倒了。剛開始他還硬撐著上朝,後來實在起不來了,隻能讓大臣們到宮裡奏事。
皇帝病了,總得找太醫來看。可負責診治的司禮監秉筆太監崔文升,不知道是真沒本事還是彆有用心,居然給朱常洛開了一服瀉藥。結果呢?皇帝一天拉了三四十次,本來就虛,這麼一折騰,直接就臥床不起了,連說話的力氣都沒了。
大臣們急得團團轉,這時候,鴻臚寺丞李可灼跳了出來,說他有,叫紅丸,能治皇帝的病。大臣們都覺得不靠譜,哪有什麼仙藥?可朱常洛病急亂投醫,非要試試。
八月二十九那天,李可灼先給朱常洛吃了一粒紅丸。彆說,吃完之後皇帝還真感覺舒服點了,甚至能坐起來說話了,還誇李可灼是忠臣,讓他再拿一粒來。
第二天,也就是九月初一,朱常洛又吃了一粒紅丸。結果這次出事了——當天下午,這位剛當了一個月皇帝的朱常洛,突然駕崩了。《明史》裡寫得很簡單:九月乙亥朔,崩於乾清宮,在位一月,年三十有九。
皇帝死了,麻煩就來了。這紅丸到底是什麼做的?李可灼為什麼要獻藥?崔文升之前開瀉藥是不是故意的?鄭貴妃在裡麵有沒有插手?大臣們吵翻了天,有人說崔文升是鄭貴妃的人,故意下瀉藥害皇帝;有人說李可灼的紅丸是仙丹,是皇帝自己身體不行;還有人把這事兒跟梃擊案聯係起來,說就是鄭貴妃一黨策劃的陰謀。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最後,天啟皇帝即位,把崔文升發配到南京,李可灼充軍,這案子就算結了。可紅丸案梃擊案一樣,成了明朝曆史上又一個解不開的謎。
朱常洛的一生,就像一場哭笑不得的鬨劇。他當了三十九年太子,其中有二十多年都在跟老爹和鄭貴妃鬥,好不容易熬到登基,卻隻當了一個月皇帝就莫名其妙地死了。
說他是昏君吧,他上台後的幾道聖旨都挺實在,解決了不少積弊,大臣們也都盼著他能中興明朝;說他是明君吧,他又沒能抵擋住美色的誘惑,最後還吃什麼紅丸,把自己作死了。
《明史》裡評價他:光宗潛德久彰,海內屬望,而嗣服一月,天不假年,措施未展,三案構爭,黨禍益熾,可哀也夫!意思就是,這皇帝本來有潛力,可惜命太短,沒來得及乾事,還留下了一堆麻煩事,真是讓人可惜。
他留下的最大麻煩,就是移宮案。他剛死,鄭貴妃就想趁機控製朝政,把他的寵妃李選侍人稱)捧出來,讓李選侍住在乾清宮裡,挾製即將即位的天啟皇帝。大臣們當然不答應,楊漣、左光鬥這些人跟太監們據理力爭,硬是把李選侍從乾清宮趕了出去。這事兒雖然解決了,可大臣之間的矛盾卻越來越深,後來的東林黨閹黨之爭,跟這都有著扯不清的關係。
朱常洛的泰昌年號,其實沒怎麼用上。因為他八月登基,九月就死了,等天啟皇帝即位,大臣們一算,萬曆四十八年下半年就算泰昌元年,第二年才改元天啟。所以這位泰昌皇帝,連一個完整的年號年都沒趕上,也是夠悲催的。
不過話說回來,朱常洛雖然在位時間短,可他至少讓當時的人們看到了一點希望。在萬曆皇帝幾十年的糊塗統治之後,大家都盼著能有個正經皇帝來撥亂反正,朱常洛的出現,就像黑夜裡的一點光,雖然很快就滅了,但至少亮過。
曆史有時候就是這麼幽默,一個苦熬了一輩子的人,剛摸到幸福的邊兒就沒了;一個本該大有作為的皇帝,卻因為幾粒藥丸成了千古笑談。朱常洛大概到死都沒想明白,自己到底是贏了還是輸了——贏了皇位,卻輸了性命;贏了大臣的支持,卻沒贏過命運。
或許,這就是人生吧,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顆紅丸...哦不,下一顆巧克力是什麼味道。而朱常洛的味道,大概就是又苦又澀,還帶著點說不清道不明的荒誕。
參考《明史》
喜歡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請大家收藏:()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