斧鑿聲中帝座空,朝堂權落宦官峰。
百工技藝驚神鬼,一代江山付亂風。
寵信閹黨忠良去,邊塵四起國庫空。
廿三春秋如一夢,史筆堪憐亦堪痛。
在明朝的皇帝堆裡,朱由校絕對是個非主流。彆人當皇帝,要麼琢磨著怎麼治國,要麼盤算著怎麼享樂,他倒好,一門心思撲在刨子、鑿子上,把皇宮變成了自己的木工坊。這位在位七年的皇帝,用一把斧頭劈出了明朝最荒誕的一段曆史,也把自己活成了史書裡一個尷尬的注腳。
萬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朱由校出生的時候,沒人覺得這孩子能當皇帝。他爹朱常洛是萬曆皇帝的意外之子,因為老媽是個宮女,打小就不受待見,連帶著朱由校也成了皇宮裡的邊緣人。萬曆老爺子眼裡隻有福王朱常洵,對這個皇長孫幾乎懶得正眼瞧,彆說請名師教他讀書了,能讓他平安長大就不錯了。
於是,朱由校的童年基本處於狀態。彆的皇子在書房裡背《論語》,他在宮裡追太監玩;彆的皇孫跟著太傅學治國,他拿著小刀在木頭塊上刻小人。等他長到十多歲,還是個半文盲,連奏折都認不全——這為他後來的奇葩操作埋下了伏筆。
誰也沒想到,命運這玩意兒比木匠的墨線還沒準頭。萬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當了四十八年皇帝的萬曆爺駕崩,朱由校他爹朱常洛總算熬出了頭,登基成了明光宗。可這位光宗皇帝是個短命鬼,剛坐上龍椅一個月,就因為吃了暴斃,史稱紅丸案。
一個月內,爺爺和爹先後駕崩,十六歲的朱由校被大臣們架到了龍椅上。《明史》裡寫這事兒特簡單:九月乙亥,光宗崩,遺詔皇長子嗣皇帝位。可當時的場麵亂得像一鍋粥——光宗的寵妃李選侍把朱由校扣在乾清宮,想當垂簾聽政的呂後,大臣們跟搶孩子似的把他從宮裡抬出來,折騰了好幾天才穩定住局麵。
登基那天,朱由校穿著不合身的龍袍,站在太和殿上,看著底下黑壓壓的大臣,估計心裡還在琢磨:這木頭椅子沒我做的結實啊。他大概沒意識到,自己接手的不僅是一把龍椅,還有一個爛到根兒的大明王朝。
朱由校當上皇帝後,乾的第一件不是批閱奏折,而是給自己建了個木工坊。他對朝政的興趣,還不如對一塊上好楠木的興趣大。史書記載他性喜營造,自操斧鋸鑿削,巧匠不能及,意思是這哥們兒拿起斧頭鋸子,比專業木匠還牛。
他的木工活到底有多牛?說出來能讓現在的非遺傳承人都汗顏。宮裡的宮殿壞了,他不用工匠動手,自己帶著工具就上,從設計到施工全程包辦。他做的小木頭人,穿著彩衣,手腳能動,五官逼真,放到市場上能賣大價錢。最絕的是他做的折疊床,又輕又結實,還能帶著走,比現在的行軍床還高級。
有一次,他做成了一座微縮宮殿模型,高三尺多,亭台樓閣、花草樹木樣樣俱全,連房梁上的花紋都刻得清清楚楚。太監們拍馬屁說:皇上,這手藝能賣一萬兩銀子!朱由校聽了特得意,居然真的讓人去賣,還說:你們彆說是我做的,看看能不能賣出去。結果還真有人出高價買,樂得他好幾天都泡在工坊裡。
可皇帝總不能天天刨木頭吧?大臣們急得跳腳,天天上奏章勸他理政。朱由校的應對辦法很絕:讓太監念奏折,他一邊聽一邊刨木頭,聽到不耐煩了就揮揮手:知道了,你們看著辦吧。《明史》裡說他章奏多不省,意思是大臣的奏折他大多不看,全憑彆人說了算。
這就給了一個人可乘之機——魏忠賢。
魏忠賢本來是個街頭混混,賭錢輸光了家產,乾脆自閹進宮當太監。這人沒彆的本事,就會拍馬屁,尤其會拍朱由校的奶媽客氏的馬屁。客氏是朱由校從小依賴的人,在宮裡地位比皇後還高,魏忠賢搭上她這條線,等於拿到了通往權力中心的門票。
朱由校天天在木工坊忙得滿頭大汗,魏忠賢就專挑他乾活最投入的時候去彙報工作。朱由校手裡拿著刨子,頭也不抬地說:你處理了就行,彆煩我。一來二去,朝廷大權全落到了魏忠賢手裡。
這魏忠賢可真不是省油的燈。他給自己起了個外號叫九千歲——皇帝是萬歲,他比皇帝就差一千歲,囂張到了極點。他拉幫結派,把反對他的大臣都叫做東林黨,天天琢磨著怎麼收拾他們。
當時的朝堂上,簡直成了魏忠賢的戲台。他的親信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兒、四十孫,在朝廷裡橫著走,誰敢說個字,立馬就被羅織罪名,要麼流放,要麼殺頭。左副都禦史楊漣看不下去,上奏章列舉魏忠賢二十四大罪,結果被魏忠賢扔進大牢,活活折磨死。《明史》裡寫漣死,士民莫不悲憤,可見當時老百姓有多恨魏忠賢。
可朱由校呢?他還在木工坊裡忙得熱火朝天。有一次,魏忠賢故意在他麵前哭訴,說東林黨人欺負他。朱由校一邊削木頭一邊安慰:彆哭了,我知道了,他們再鬨就收拾他們。他大概覺得,這些大臣還不如他手裡的木頭聽話。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皇帝忙著做家具,太監忙著搞迫害,大明王朝的日子可想而知。遼東的努爾哈赤趁機崛起,明朝軍隊打一次敗一次,丟了大片土地。可魏忠賢還在謊報軍情,說打了大勝仗,朱由校居然信了,還賞給他一堆東西。
朱由校雖然沉迷木工,但也得按規矩娶皇後。他的皇後張氏是個難得的明白人,不僅長得漂亮,還識大體,經常勸他彆老跟魏忠賢混在一起。有一次,張氏把魏忠賢的罪狀寫在紙上,想讓朱由校看看,結果被魏忠賢的人截胡了。魏忠賢跑到朱由校麵前哭哭啼啼,朱由校居然還安慰他:皇後年輕,不懂事,你彆往心裡去。
除了皇後,朱由校還有幾個妃子,其中一個叫張裕妃。這張裕妃懷孕了,到期沒生,魏忠賢和客氏就誣陷她假孕,把她關進冷宮。冷宮連口飯都不給,張裕妃渴得不行,下雨的時候爬到屋簷下接雨水喝,最後活活餓死了。朱由校知道了這事兒,居然沒當回事,繼續做他的木頭活。
說來也怪,朱由校雖然有不少妃子,卻隻有一個兒子,還是個早產兒,沒活多久就死了。後來他又有過幾個孩子,不是夭折就是胎死腹中,有人說是客氏和魏忠賢搞的鬼,怕有皇子出生會威脅他們的地位。朱由校自己好像也不在乎,有沒有兒子,對他來說可能還不如一塊好木頭重要。
天啟七年公元1627年)夏天,朱由校帶著太監去西苑劃船。他大概覺得工匠做的船不夠好,自己設計了一艘遊船,樣子挺彆致。結果劃到湖中間,一陣大風刮過來,船翻了,朱由校掉進水裡,雖然被救了上來,卻受了驚嚇,落下了病根。
病了之後,朱由校還是改不了老毛病,不愛吃藥,偏偏信那些道士的。他吃的藥叫靈露飲,據說是用五穀雜糧蒸餾出來的,喝了能長生不老。結果越喝身體越差,才二十三歲就臥床不起了。
臨死前,朱由校總算做了件靠譜的事——把皇位傳給了弟弟朱由檢,也就是後來的崇禎皇帝。他拉著朱由檢的手說:弟弟,我不行了,大明就交給你了。魏忠賢是個忠臣,你要好好用他。這話把朱由檢聽得一愣一愣的——估計心裡在想:哥,你怕不是被木頭砸壞腦子了?
天啟七年八月,朱由校駕崩,在位七年,享年二十三歲。《明史》對他的評價就八個字:在位七年,婦寺竊權。意思是他當了七年皇帝,權力全被女人客氏)和太監魏忠賢)偷走了。
朱由校這一生,就像曆史開的一個大玩笑。他要是生在木匠世家,說不定能成為一代宗師,留下無數傳世佳作。可偏偏讓他當了皇帝,結果既耽誤了國家,也耽誤了自己的手藝。
他在位的七年,明朝加速下滑:朝廷裡,魏忠賢一手遮天,忠良被殺;邊境上,努爾哈赤步步緊逼,失地千裡;民間,賦稅越來越重,老百姓怨聲載道。這些爛攤子,最後都扔給了他弟弟崇禎。
有人說,朱由校是故意裝糊塗,用沉迷木工來躲避朝政。可從他的所作所為來看,他更像是真的熱愛木工,對當皇帝這事兒完全提不起興趣。就像一個被迫學鋼琴的孩子,心裡隻想去踢足球,最後鋼琴沒學好,足球也沒踢出名堂。
不管怎麼說,這位木匠皇帝都在明朝的曆史上留下了一道奇特的印記。他做的木頭活早就化成了灰燼,可他留下的那個爛攤子,卻讓後來的崇禎皇帝頭疼了十七年,最後陪著大明王朝一起走向了滅亡。
如果有下輩子,朱由校大概隻想做個安安靜靜的木匠,手裡拿著斧頭,而不是那枚沉甸甸的玉璽吧!
參考《明史》
喜歡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請大家收藏:()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