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路流亡十九載,飽嘗世間苦與辛。
六十二歲登君位,一鳴驚人震諸侯。
退避三舍守信義,城濮之戰定乾坤。
開創霸業成佳話,晉文之名萬古存。
公元前656年,晉國都城絳邑今山西翼城)的王宮,氣氛壓抑得能擰出水來。國君晉獻公坐在寶座上,臉色鐵青,手裡攥著一封“密信”——信裡說太子申生要下毒害死他。而這封信的背後,藏著一個女人的陰謀,她就是晉獻公的寵妃驪姬。
驪姬是驪戎部落送來的美人,長得傾國傾城,卻滿肚子算計。她給晉獻公生了個兒子叫奚齊,為了讓奚齊當太子,就開始處心積慮地陷害太子申生和另外兩個公子——重耳和夷吾。
先是太子申生。驪姬假裝關心太子,說晉獻公夢到了太子的母親齊薑,讓太子去曲沃今山西聞喜)的宗廟祭祀。太子老實,真就去了,祭祀完還把祭祀用的肉胙肉)送回都城給晉獻公。驪姬趁晉獻公外出打獵,偷偷在胙肉裡下了毒。等晉獻公回來要吃,驪姬又假惺惺地說:“這肉從外地送來,得先試試有沒有毒。”她把肉喂給狗,狗當場就死了;又讓太監嘗,太監也口吐白沫沒了氣。
晉獻公這下徹底怒了,認定太子要弑父。太子申生聽說後,嚇得不敢辯解——他怕連累母親,也怕驪姬再耍花招,最後竟在曲沃的宗廟裡上吊自殺了。
太子一死,驪姬又把矛頭指向重耳和夷吾。她跟晉獻公說:“太子下毒,重耳和夷吾肯定是同謀!他們早就想奪權了!”晉獻公這會兒已經被驪姬迷得暈頭轉向,當即下令逮捕兩個公子。
重耳當時正在蒲城今山西隰縣)駐守,聽到消息後,連夜帶著幾個親信逃跑。親信裡有五個人特彆有名,後來被稱為“五賢士”:狐偃重耳的舅舅)、趙衰、顛頡、魏犨、司空季子。這五個人,後來成了重耳逆襲路上的“黃金團隊”。
重耳剛跑到蒲城門口,晉獻公派來的追兵就到了。帶頭的叫勃鞮,是個狠角色,追上來就砍重耳的袖子。重耳躲得快,隻被砍斷了一隻袖子,狼狽地逃到了狄國——狄國是重耳母親的娘家,相對安全。
而夷吾則逃到了梁國今陝西韓城)。兄弟倆,一個逃到舅舅家,一個逃到鄰國,從此開始了漫長的流亡生涯。誰也沒想到,這場流亡,一逃就是十九年;更沒人想到,這個被砍斷袖子、狼狽逃竄的公子,將來會成為震動春秋的霸主。
狄國對重耳還算不錯,畢竟是“外甥”來了。狄國國君不僅給重耳安排了住處,還把兩個俘虜來的女子嫁給了他——一個叫季隗,一個叫叔隗。重耳娶了季隗,生下兩個兒子,伯鯈和叔劉;把叔隗嫁給了趙衰,趙衰也生了個兒子叫趙盾後來成了晉國權臣)。
這十年,重耳過得還算安穩,每天看看兒子,跟狐偃、趙衰他們聊聊天,日子過得像個普通百姓。可他心裡清楚,狄國太小,成不了大事,自己終究還是要回晉國的。
但危機很快就來了。公元前651年,晉獻公病重,臨死前把奚齊托付給大臣荀息,讓荀息輔佐奚齊繼位。可晉獻公一死,晉國就亂了——大臣裡克和邳鄭父不服驪姬,覺得奚齊是個小屁孩,沒資格當國君,就發動政變,殺了奚齊和驪姬。荀息又立驪姬的妹妹生的兒子卓子為君,結果裡克又把卓子和荀息也殺了。
晉國沒了國君,裡克就想請重耳回國繼位。重耳聽說後,心裡犯了嘀咕:裡克連殺兩個國君,手段太狠,自己回去說不定也會被他控製。狐偃也勸他:“現在晉國局勢太亂,回去風險太大,不如再等等。”重耳就拒絕了裡克,說自己流亡多年,已經習慣了狄國的生活,不想回去了。
裡克沒辦法,隻好去請夷吾。夷吾一聽能當國君,立馬就答應了,還偷偷跟秦國國君秦穆公聯係,說隻要秦國幫他回國,他就把晉國的河西之地今陝西、山西黃河西岸)割給秦國。秦穆公覺得劃算,就派兵護送夷吾回晉國,夷吾繼位,就是晉惠公。
可晉惠公是個忘恩負義的主。剛繼位,就翻臉不認賬,不僅不給秦國河西之地,還把裡克給殺了——理由是“裡克殺了兩任國君,是亂臣賊子”。裡克臨死前,對著天喊:“我殺奚齊、卓子,是為了迎立重耳,結果重耳不回來,夷吾卻殺我,天理何在!”
殺了裡克,晉惠公又開始擔心重耳。他怕重耳哪天回來搶他的國君之位,就派勃鞮就是當年砍重耳袖子的那個)去狄國殺重耳。勃鞮領了命令,晝夜兼程趕到狄國,還放出話來:“三天之內,重耳要是不離開狄國,我就動手了!”
重耳這下慌了,狄國待不下去了。他跟季隗告彆,說:“我要去其他國家看看,等我二十五年,要是我不回來,你就再嫁吧。”季隗笑著說:“我都二十五歲了,再等二十五年,都成老太婆了,還嫁什麼人?我等你回來就是了。”
重耳心裡一陣感動,又囑咐了兒子幾句,就帶著狐偃、趙衰他們,匆匆離開了狄國。這一次,他們的目的地是齊國——當時的齊國,在齊桓公的治理下,是中原霸主,重耳想投靠齊桓公,找個靠山。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從狄國到齊國,路途遙遠,重耳一行人走得很辛苦,有時候連飯都吃不上。有一次,他們路過衛國,衛國國君衛文公覺得重耳是個落魄公子,沒什麼利用價值,就沒招待他們。重耳沒辦法,隻能繼續往前走,走到五鹿今河南濮陽東南)的時候,實在餓得不行,就向路邊的農夫要飯。
農夫看著這群穿著破爛卻帶著一股貴氣的人,覺得好笑,就從地上撿起一塊土,遞給重耳,說:“沒飯,就吃土吧!”重耳氣得差點拔劍,狐偃趕緊拉住他,說:“農夫給您土,是好事啊!土代表土地,這是上天要賜給您晉國的土地啊!”重耳一聽,覺得有道理,還對著農夫作了個揖,把土收了起來。
好不容易到了齊國,齊桓公果然很給麵子。他不僅給重耳安排了豪華的住處,還把自己的女兒齊薑嫁給了重耳,送了他二十輛馬車。重耳一下子從落魄公子變成了“齊國女婿”,日子過得奢靡起來,每天喝酒吃肉,跟齊薑廝混,把回晉國的事拋到了九霄雲外。
這一待,就是五年。狐偃、趙衰他們急壞了,覺得再這麼下去,重耳就徹底廢了。有一天,他們偷偷在桑樹下商量,想把重耳騙出齊國,再勸他回晉國。可他們不知道,桑樹上有個采桑女,把他們的話全聽了進去,還告訴了齊薑。
齊薑是個有見識的女人,知道重耳不是池中之物,不能一輩子困在齊國。她不僅沒把狐偃他們的計劃告訴重耳,還主動找到重耳,說:“你是晉國的公子,應該回晉國乾一番大事業,怎麼能天天沉迷於溫柔鄉呢?要是你一直留在齊國,我都替你丟人!”
重耳卻搖搖頭,說:“我現在過得挺好,不想回晉國了,我就想跟你在齊國過一輩子。”齊薑沒辦法,隻好跟狐偃商量,設了個計——她請重耳喝酒,把重耳灌醉,然後讓狐偃他們把重耳抬上馬車,連夜離開了齊國。
等重耳醒過來,發現自己已經在離開齊國的路上,氣得差點拔劍殺了狐偃,罵道:“你們這群人,把我騙出齊國,要是將來我成不了事,我一定殺了你們!”狐偃笑著說:“要是成不了事,您殺了我們也沒關係;要是成了事,您還會感謝我們呢!”重耳沒辦法,隻能繼續往前走。
接下來,他們去了曹國。曹國國君曹共公是個奇葩,聽說重耳的肋骨是連在一起的史稱“駢脅”),就想看看。他趁重耳洗澡的時候,偷偷躲在簾子後麵偷看。重耳知道後,氣得不行,覺得曹共公太不尊重人,心裡暗暗記下了這筆賬。
曹國的大夫僖負羈是個好人,覺得曹共公這麼做太過分,就偷偷給重耳送了一盤食物,還在食物下麵放了一塊玉璧。重耳收下了食物,把玉璧還給了僖負羈,說:“多謝大夫好意,玉璧太貴重,我不能收。”後來重耳當上國君,攻打曹國,唯獨沒傷害僖負羈的家人,就是因為記著這份情。
離開曹國,重耳又去了宋國。宋國國君宋襄公剛打了敗仗泓水之戰輸給楚國),國力不行,但還是很客氣地招待了重耳,送了他二十輛馬車。宋襄公跟重耳說:“我現在沒力氣幫你回晉國,你還是去楚國吧,楚成王是個有遠見的人,說不定能幫你。”
重耳聽從了宋襄公的建議,又前往楚國。這一次,他遇到了一個真正能改變他命運的人——楚成王。
楚國是當時的南方大國,楚成王聽說重耳來了,親自到郊外迎接,用招待諸侯的禮儀招待重耳。重耳受寵若驚,每次吃飯的時候,都很恭敬地向楚成王行禮。
有一次,楚成王跟重耳喝酒,喝到高興處,就問重耳:“要是將來你能回晉國當國君,你會怎麼報答我呢?”
重耳想了想,說:“楚國有的是美女、寶玉、絲綢,這些我都沒法給您。要是將來晉楚兩國打仗,我一定讓晉國軍隊退避三舍一舍三十裡,三舍就是九十裡),要是還不能得到您的原諒,再跟您交戰。”
楚成王聽了,沒覺得有什麼,可旁邊的楚國大臣子玉卻急了。子玉覺得重耳太狂了,將來肯定是楚國的威脅,就勸楚成王殺了重耳。楚成王搖搖頭,說:“重耳流亡十九年,受儘苦難,卻還能得到這麼多人追隨,說明他是個有本事的人,將來肯定能成大事。上天要幫他,我怎麼能殺他呢?”
就在重耳在楚國待著的時候,晉國又出大事了。晉惠公病重,他的兒子太子圉yu)在秦國當人質之前晉惠公跟秦國鬨矛盾,秦國把太子圉抓去當人質),聽說父親病重,就偷偷跑回晉國,繼位當了國君,就是晉懷公。
秦穆公本來想讓太子圉當晉國國君,好控製晉國,結果太子圉竟然偷偷跑了,秦穆公氣得不行,覺得晉惠公父子都是忘恩負義的東西,就想找個人代替晉懷公,這時有人推薦了重耳。秦穆公覺得重耳比太子圉靠譜,就派人去楚國,邀請重耳去秦國。
重耳跟楚成王告彆,楚成王說:“秦國離晉國近,秦穆公又願意幫你,你趕緊去吧,將來彆忘了我就行。”還派了人護送重耳去秦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到了秦國,秦穆公對重耳那叫一個熱情,不僅給重耳送了很多禮物,還把自己的五個女兒嫁給了重耳——其中一個還是太子圉的前妻懷嬴太子圉跑回晉國的時候,把懷嬴扔在了秦國)。重耳一開始不想娶懷嬴,覺得娶侄子的前妻太丟人。狐偃勸他:“您現在要靠秦國回晉國,娶懷嬴就是跟秦國拉關係,彆在乎這些小節!”重耳想通了,就娶了懷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