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稽山下辱身降,嘗膽臥薪誌未亡。
十年生聚民力蓄,一朝亮劍吳軍亡。
霸業終成吞吳越,功成卻把功臣傷。
是非功過千載論,忍字心頭刻霸王。
勾踐這輩子,開局其實相當不錯。他爹允常是越國國君,把家底給他攢得還算厚實,雖說跟隔壁吳國比起來差點意思,但在東南一帶也算是一號人物。公元前496年,允常去世,勾踐順理成章接班,成了新越王。
按說新官上任,先得穩定內部,可勾踐年輕氣盛,覺得自己是天選之子,上來就想搞波大的。恰逢吳王闔閭趁越國國喪來挑事,勾踐一怒之下,派出了一支特種部隊——一群光著膀子的死士,衝到吳軍陣前哇哇叫著自刎。吳軍哪兒見過這陣仗,當場看懵了,勾踐趁機率軍衝殺,愣是把闔閭給打傷了。闔閭回去沒多久就咽了氣,臨死前抓著兒子夫差的手喊:彆忘了勾踐這小子!
這梁子算是徹底結下了。夫差繼位後,天天擱那兒練兵,發誓要報仇。勾踐聽說了,覺得先下手為強,不聽大夫範蠡的勸,非要主動出擊打吳國。結果呢?公元前494年,吳越在夫椒開打,吳軍跟打了雞血似的,把越軍摁在地上摩擦。勾踐帶著殘兵五千人逃到會稽山,被夫差團團圍住,插翅難飛。
到這兒,勾踐才明白自己把牌打爛了。範蠡給他出主意:要不咱投降吧,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勾踐咬咬牙,認了。他派文種去吳國求和,夫差本來想宰了他,可被吳國大夫伯嚭給勸住了——這伯嚭收了越國不少好處,成了勾踐安插在吳國的。
於是,勾踐開啟了他的階下囚生涯。他帶著老婆和範蠡,到吳國給夫差當奴仆。夫差故意羞辱他,讓他住石頭房子,喂馬,甚至自己出門打獵時,讓勾踐牽著馬在前麵走,還讓老百姓指指點點:瞧,這就是那越王勾踐!
最狠的是有一回,夫差生病了,勾踐為了表忠心,竟然主動要求嘗夫差的糞便,還點頭哈腰地說:大王的糞便味道不錯,看來病快好了。這操作把夫差都整不會了,覺得勾踐這小子是真服了,沒多久就把他放回國了。《史記》裡寫這事兒:越王勾踐臣事吳,三年,吳王乃歸越王。這三年,勾踐把字訣練得爐火純青,心裡卻憋著一股火——這筆賬,遲早要算!
回國後的勾踐,那叫一個發奮圖強。他怕自己日子過好了就忘了在吳國受的罪,特意把席子撤了,睡在柴草堆上,還在屋裡掛了個苦膽,每天吃飯前都得舔一舔,問自己:你忘了會稽山的恥辱嗎?這就是臥薪嘗膽的由來,擱現在絕對能評上年度最勵誌人物。
光自己勵誌還不夠,勾踐還得搞事業。他重用範蠡和文種,這倆人堪稱越國臥龍鳳雛。範蠡懂軍事,負責練兵;文種懂內政,負責搞經濟。君臣三人組目標一致:乾翻吳國!
勾踐搞經濟有一套。他親自帶頭種地,讓老婆織布,給老百姓做榜樣。還出台政策:生孩子給獎勵,生男孩獎兩壺酒一頭豬,生女孩獎兩壺酒一隻雞;誰家糧食多了,國家幫忙儲存;誰家有困難了,官府給補助。這政策一出來,越國老百姓乾勁兒十足,糧食堆成山,人口蹭蹭漲,國力一天天強起來。
軍事上,範蠡也沒閒著。他訓練士兵時特彆狠,搞魔鬼訓練,還發明了不少新戰術。比如讓士兵們平時拿著劍耕地,一有警報扔下鋤頭就能上戰場,妥妥的耕戰結合。越國的軍隊戰鬥力越來越強,就等著找機會跟吳國比劃比劃。
但勾踐知道,現在還不是時候。吳國畢竟是老牌強國,夫差雖然有點驕傲,但手下還有個厲害角色——伍子胥。伍子胥是堅定的反越派,總勸夫差早點乾掉勾踐,可惜夫差聽不進去。勾踐和文種、範蠡合計:要不咱先把伍子胥搞掉?
他們再次用上了糖衣炮彈,給伯嚭送了更多金銀財寶和美女,讓他在夫差麵前說伍子胥壞話。伯嚭收了好處,天天給夫差吹耳邊風:伍子胥這老東西,仗著自己是老臣,根本不把大王放眼裡,說不定想造反呢!夫差本來就對伍子胥的嘮叨煩得慌,聽伯嚭這麼一說,火氣上來了,直接賜給伍子胥一把劍,讓他自殺。伍子胥臨死前喊:把我的眼睛挖出來,掛在城門上,我要看著越國軍隊進城!
伍子胥一死,吳國就少了個明白人。夫差徹底放飛自我,一邊大修宮殿,一邊帶兵攻打齊國、晉國,想當霸主,把國內搞得烏煙瘴氣,老百姓怨聲載道。勾踐看在眼裡,樂在心裡:機會,終於來了!
公元前482年,夫差帶著精銳部隊去黃池跟諸侯會盟,想當武林盟主,國內隻留了些老弱病殘。勾踐一看,這不就是教科書級彆的偷襲良機嗎?他立馬派範蠡率軍偷襲吳國,一仗就打下了吳國都城,還殺了夫差的兒子。
夫差在黃池正得意呢,聽說老家被端了,差點暈過去,趕緊帶兵回國求和。勾踐覺得現在還沒把握徹底滅吳,就答應了,撈了點好處就撤兵了。這就好比打遊戲,先搶對方一波野怪,等自己裝備更好了再來推水晶。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又過了幾年,越國實力更牛了,而吳國經過折騰,已經元氣大傷。公元前478年,勾踐覺得時機成熟,再次出兵伐吳。兩國在笠澤展開決戰,越軍跟潮水似的湧過去,吳軍根本擋不住,被殺得大敗。
接下來幾年,越軍對吳國圍而不攻,慢慢耗。吳國的糧食吃完了,士兵也打不動了,都城姑蘇成了一座孤城。公元前473年,勾踐下令總攻,一舉攻破姑蘇城。夫差逃到姑蘇山上,派人向勾踐求和,說想當年我可是放你一馬的。
勾踐想起以前的事,心裡有點動搖,範蠡在旁邊提醒他:大王忘了臥薪嘗膽的日子了?現在放了他,將來肯定後悔!勾踐一咬牙,拒絕了夫差的請求。夫差沒辦法,隻好自殺了,臨死前用布把臉蒙上,說:我沒臉見伍子胥啊!
就這樣,勾踐滅了吳國,報了會稽山之仇。之後,他又帶兵渡過淮河,跟齊國、晉國這些中原大國會盟,周天子還派人給他送了祭肉,承認他是霸主。越國一下子成了當時的超級大國,勾踐也成了春秋五霸之一,完成了從階下囚到霸主的逆襲,這劇本比現在的爽文還帶勁!
當了霸主的勾踐,心態有點變了。以前他還能聽進勸,現在總覺得自己最牛,對功臣也開始猜忌起來。範蠡是個聰明人,看出勾踐這人可共患難,不可共富貴,就找了個機會辭職,帶著西施傳說中他獻給夫差的美女,後來跟範蠡私奔了)泛舟五湖,做生意去了,成了富甲一方的陶朱公,堪稱古代辭職創業天花板。
範蠡臨走前勸文種:趕緊跑路吧,不然要出事。文種不信,覺得自己功勞大,勾踐不會虧待他。結果呢?沒過多久,勾踐就給文種送了一把劍,說:你以前給我獻了七條滅吳的計策,我用了三條就成功了,剩下的四條,你去地下跟我先王說說吧。文種一看,得,這是要自己死啊,隻好拔劍自殺了。
勾踐這麼做,其實也能理解。他從社會最底層爬上來,心裡總有點不安全感,怕功臣功高蓋主。但這麼一搞,也寒了不少人的心。不過不管怎麼說,他滅吳稱霸的功績是實打實的。
晚年的勾踐,忙著治理他的大國,把越國搞得有聲有色。公元前465年,勾踐去世,他的兒子繼承王位。雖然越國後來慢慢衰落了,但勾踐臥薪嘗膽的故事,卻一直流傳下來,成了的代名詞。
回頭看看勾踐的一生,就像一場跌宕起伏的大戲。有過慘敗被俘的低穀,有過忍辱負重的蟄伏,有過勵精圖治的奮鬥,最終迎來了稱霸天下的高光。他告訴我們:人生不怕輸,就怕輸了之後不敢站起來;不怕受辱,就怕受辱之後忘了恥辱。就像他掛在屋裡的苦膽,苦過之後,才能嘗到勝利的甜。這大概就是這位忍辱霸主留給我們最寶貴的遺產吧。
參考《史記》
喜歡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請大家收藏:()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