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威王懵了——自己的馬明明更好,怎麼會輸?田忌趕緊把孫臏推出來:不是臣厲害,是這位孫臏先生的計謀高。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齊威王這才注意到孫臏。一聊之下,發現這瘸腿孫臏被龐涓陷害受了臏刑)的先生竟是個軍事天才,當場任命他為軍師。後來孫臏輔佐田忌,打了兩場改變戰國格局的大勝仗。
當時魏國是霸主,國君魏惠王就是那個問孟子何以利吾國的主)派龐涓帶兵打趙國,把邯鄲圍得水泄不通。趙國向齊國求救。
齊威王召集大臣開會,鄒忌說彆管,田忌說必須管。齊威王拍板:救!但不能硬拚,得玩陰的。
他派田忌、孫臏率軍救趙,孫臏卻不直奔邯鄲,反而帶大軍去打魏國都城大梁。龐涓一聽老家要被端,趕緊從邯鄲撤軍回救。結果在桂陵今河南長垣)被齊軍埋伏,打得大敗。這就是圍魏救趙的典故。
過了十幾年,魏國又派龐涓打韓國,韓國也向齊國求救。齊威王故技重施,還是派田忌、孫臏出兵,還是直奔大梁。
龐涓上回吃了虧,這次學精了,帶著大軍回來堵截。孫臏就用了減灶計——第一天挖十萬個灶,第二天五萬,第三天三萬。龐涓一看樂了:齊軍果然膽小,才三天就跑了一大半!於是帶著精銳輕裝追擊。
追到馬陵今山東莘縣)時,天已經黑了。前麵的士兵報告:路被一棵大樹擋住了,樹上好像有字。龐涓讓人點火把一看,樹上寫著龐涓死於此樹之下。
他剛想罵娘,兩邊山上突然箭如雨下,魏軍死傷慘重。龐涓知道自己跑不掉了,拔劍自刎前吼了句:遂成豎子之名!成就了這小子的名聲!)
經此兩戰,魏國元氣大傷,齊國一躍成為新的霸主。諸侯們再也不敢小看齊國,紛紛派使者來朝拜。齊威王召集諸侯會盟徐州,大家公認他為,這就是徐州相王——戰國時期第一次諸侯互相承認王號,意義重大。
齊威王最讓人佩服的,是他聽得進批評。鄒忌就用一件挺逗的事勸過他。
鄒忌身高八尺多,長得挺帥。有天他問老婆:我和城北徐公當時著名帥哥)誰帥?老婆說:你帥,徐公哪能跟你比!
他又問小妾,小妾也說他帥。客人來做客,他又問,客人也說他帥。結果第二天徐公來了,鄒忌一看,自己比徐公差遠了。
他就把這事兒告訴齊威王:我知道自己不如徐公帥,但老婆偏愛我,小妾怕我,客人有求於我,都騙我。大王你坐擁齊國,宮女偏愛你,大臣怕你,諸侯有求於你,騙你的人肯定更多啊!
齊威王一聽,覺得太有道理了,立馬下了道令:誰能當麵罵我,受上賞;上書勸我的,受中賞;在街頭巷尾議論我,被我聽到的,受下賞。
命令剛下,大臣們天天往宮裡跑,批評建議堆成山,宮門口跟菜市場似的熱鬨。過了幾個月,偶爾才有幾個人來提意見。一年之後,就算有人想提意見,都找不著茬了。
燕、趙、韓、魏等國聽說這事兒,都派使者來齊國學習。《戰國策》裡說:此所謂戰勝於朝廷。這就是所謂的在朝堂上戰勝彆國)
齊威王晚年沒再犯年輕時的糊塗,把齊國治理得井井有條。他還建了稷下學宮,招攬天下學者,像孟子、淳於髡這些名人都在這兒待過。那時候的稷下學宮,相當於戰國版的頂級智庫+名牌大學,學術氛圍濃厚得很。
有回淳於髡用隱語問他:國中有大鳥,止王之庭,三年不蜚飛)又不鳴,王知此鳥何也?國中有隻大鳥,在您院子裡待了三年,不飛也不叫,大王知道這是啥鳥不?)
齊威王笑了:此鳥不飛則已,一飛衝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這句話後來成了千古名句,精準概括了他的一生。
公元前320年,齊威王去世,兒子田辟疆繼位,就是齊宣王就是那個喜歡聽竽合奏,鬨出濫竽充數典故的主)。齊威王留下的,是一個強盛的齊國,和一套賞罰分明、納諫如流的治國模板。
縱觀齊威王的一生,開局確實有點,沉迷享樂差點把國家玩廢。但他牛就牛在能及時醒悟,而且一旦認真起來,就把勁兒用在正道上——對奸臣狠,對敵人狠,對自己的錯誤更狠。
他不像秦孝公那樣靠變法徹底革新,也不像楚莊王那樣天生自帶霸主氣場,但他用最接地氣的方式聽勸、賞罰、抓重點),把一個瀕臨下滑的國家硬生生拉回巔峰。這種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的特質,放在今天看,依然夠硬核,夠傳奇。
正如史書評價:齊威王之時,諸侯朝齊。一個曾經的夜店咖,最終活成了讓諸侯都得點頭哈腰的霸主,這逆襲之路,比任何爽文都精彩。
參考《史記》
喜歡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請大家收藏:()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