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趙武靈王:胡服騎射開新局,一朝錯斷身後事!_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 > 第16章 趙武靈王:胡服騎射開新局,一朝錯斷身後事!

第16章 趙武靈王:胡服騎射開新局,一朝錯斷身後事!(1 / 1)

胡服騎射破雲中,邯鄲鼓角振邊風。

削平中山開疆土,錯信沙丘困病龍。

親骨肉,反戈鋒,英雄末路恨無窮。

若知身後身名裂,何惜權柄讓子通?

公元前326年,趙國都城邯鄲的氣氛比臘月的滏陽河還冷。老趙王趙肅侯剛咽氣,各國的吊唁隊伍就浩浩蕩蕩殺過來——表麵是哭喪,實則帶著軍隊,擺明了想趁趙國辦喪事的功夫,來個“群毆撿buff”。

這時候,剛繼位的趙武靈王才十五歲,換現在剛上高中,連月考排名都愁,他卻要麵對秦、楚、燕、齊、魏五國的“鴻門宴”。換旁人早嚇哭了,但趙武靈王遺傳了他爹趙肅侯的硬氣,沒慌。他跟大臣肥義一合計,搞了波騷操作:先讓趙國全境戒嚴,邊境軍隊全拉滿戰備,擺出“誰來誰死”的架勢;再派使者去燕國和韓國,跟這倆鄰居套近乎,結成“反五國聯盟”;最後自己穿著孝服,親自去邊境迎接各國使者,話裡話外全是“我知道你們想乾啥,彆逼我魚死網破”。

五國使者一看這陣仗,心裡直打鼓:這小年輕不像軟柿子啊,硬剛怕是討不到好。最後隻能乖乖吊唁完就撤,沒敢搞出半點小動作。這波“新手村反殺”,讓趙武靈王一戰成名,也讓趙國人鬆了口氣:“看來這屆趙王,有點東西!”

不過趙武靈王心裡清楚,這隻是暫時的。當時的趙國,處境比夾心餅乾還難:北邊有匈奴、林胡這些“草原老流氓”,動不動就來搶糧食牲口;南邊有魏國、韓國這些“中原老鄰居”,天天琢磨著怎麼占點便宜;西邊更要命,秦國已經開始崛起,像頭餓狼似的盯著趙國的地盤;中間還有個中山國,仗著有齊國撐腰,在趙國腹地當“釘子戶”,把趙國分成南北兩半,出門都得繞路。

趙武靈王每次看著地圖就頭疼:“再這麼下去,趙國遲早得被這幫家夥分了!”他知道,光靠硬氣沒用,得搞點實在的改革才行。

改革這事兒,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趙武靈王一開始也沒頭緒,直到他去邊境視察,才發現了問題的關鍵。

那天他跟著邊防軍巡邏,正好遇上一小隊匈奴騎兵來騷擾。隻見匈奴人穿著窄袖子的短上衣,下身穿著褲子,騎著馬跑得飛快,弓箭射得又準又狠。再看自己這邊的趙軍,穿著寬袍大袖的衣服,下身是裙子似的“深衣”,騎馬的時候裙子老纏馬腿,揮個兵器都費勁,追也追不上,打也打不著,隻能眼睜睜看著匈奴人搶完就跑。

趙武靈王當場就愣住了:“咱這衣服也太坑了吧!打個仗跟跳廣場舞似的,能贏才怪!”他再想想,趙國本來就有不少人是遊牧民族後裔,也會騎馬射箭,可就是因為穿著中原的寬袍大袖,把優勢全給廢了。

回來之後,趙武靈王就拍板:“改!咱也穿匈奴那樣的衣服,練騎馬射箭!”這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胡服騎射”。

可消息一放出去,趙國朝堂直接炸了鍋。以他叔叔公子成為首的老臣們,跳著腳反對:“我們是中原大國,怎麼能穿蠻夷的衣服?這不是丟祖宗的臉嗎?”還有人說:“寬袍大袖是禮儀的象征,穿褲子像什麼樣子?成何體統!”

趙武靈王沒跟他們硬吵,而是親自去公子成家裡做思想工作。他說:“叔叔,咱趙國現在天天被人欺負,北邊匈奴搶我們,中間中山國攔我們,再不變法,咱趙家的江山就沒了!禮儀是為了方便生活,打仗是為了保護國家,現在穿寬袍大袖打不了仗,難道要抱著禮儀等死嗎?”

公子成被說得啞口無言,最後歎了口氣:“大王說得對,是老臣太固執了。”第二天,公子成就穿著胡服上朝了。其他大臣一看連老資格的公子成都服軟了,也不敢再反對,“胡服騎射”就這麼推了下去。

接下來就是練騎兵。趙武靈王親自當教練,每天穿著胡服跟士兵一起騎馬射箭,還從匈奴那邊學了不少騎兵戰術。他還規定,老百姓也可以報名參軍,隻要騎射厲害,就能當軍官、拿賞賜。這下趙國上下都瘋了,不管是農民還是牧民,都天天練騎馬射箭,沒多久就練出了一支精銳的騎兵部隊。

這支騎兵有多猛?公元前306年,趙武靈王帶著新練的騎兵去打中山國,以前打中山國跟啃硬骨頭似的,這次騎兵一衝,中山國軍隊根本擋不住,直接丟了好幾座城。後來又去打林胡、樓煩,把這些草原部落打得服服帖帖,不僅搶了他們的牛羊馬匹,還把他們的地盤納入趙國版圖,趙國的疆域一下子擴大了不少。

《清史稿·兵誌》裡說:“騎射,國之根本。”趙武靈王早就懂這個道理,他用“胡服騎射”把趙國從一個中等國家,變成了能跟秦國叫板的強國,這波操作,放在整個戰國時期都是天花板級彆的。

趙武靈王在戰場上順風順水,可在家庭問題上,卻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立儲。

一開始,他立了長子趙章為太子。趙章長得人高馬大,跟趙武靈王一樣能打,跟著他南征北戰,立了不少功勞,大臣們也都很認可他。可後來,趙武靈王寵上了一個叫吳娃的妃子,吳娃長得漂亮,又會來事,趙武靈王對她百依百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沒過多久,吳娃就生病了,臨死前拉著趙武靈王的手,哭著說:“大王,我沒彆的心願,就想讓我們的兒子趙何當太子。”趙武靈王被哭得心軟,也不管什麼規矩,就把太子趙章廢了,改立小兒子趙何為太子。

這還不算完,公元前299年,趙武靈王又乾了一件更離譜的事——他把王位傳給了趙何,自己當起了“主父”,也就是太上王。他的想法是:“讓趙何管國家內政,我專心帶著軍隊去打秦國、開拓疆土,父子倆分工合作,趙國肯定能更強大!”

可他沒想到,權力這東西,一旦交出去就收不回來了。趙何繼位後,在大臣肥義的輔佐下,把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大臣們也都開始聽趙何的話,沒人再把“主父”趙武靈王當回事。

這時候,趙武靈王又開始心疼長子趙章了。他看到趙章每天對著弟弟趙何磕頭行禮,心裡不是滋味:“趙章本來是太子,現在卻要受這委屈,都是我的錯啊!”於是他又想了個餿主意:把趙國分成兩半,一半給趙何當趙王,一半給趙章當代王,讓兄弟倆各管各的。

這個想法一提出來,大臣們都急了,肥義直接反對:“大王,國家哪能分成兩半?分了之後肯定會內亂,到時候趙國就完了!”趙何也不同意,畢竟誰也不想把自己的地盤分出去。

趙章本來就對廢太子的事耿耿於懷,現在看到父親心疼自己,還想給自己分地盤,心裡的野心一下子就冒了出來:“既然父親支持我,那我不如直接把趙何趕下台,自己當趙王!”

公元前295年,趙武靈王帶著趙何和趙章去沙丘今河北廣宗)遊玩,住在兩個相鄰的宮殿裡。趙章覺得這是個好機會,就跟自己的謀士田不禮商量,決定發動政變。

他假傳趙武靈王的命令,說“主父”有事要找趙何,讓趙何趕緊過去。肥義覺得不對勁,就對趙何說:“大王,我先去看看,如果我沒回來,你就趕緊派兵防備。”結果肥義一到趙章的宮殿,就被埋伏好的士兵殺了。

趙章一看肥義死了,知道事情敗露,就帶著人去攻打趙何的宮殿。可趙何早就有防備,他的手下大將李兌和公子成帶著軍隊趕來,跟趙章的人打了起來。趙章的人少,很快就被打敗了,他沒辦法,隻能逃到趙武靈王的宮殿裡,求父親救他。

趙武靈王看著兒子渾身是血,心又軟了,就把趙章藏了起來。李兌和公子成帶著軍隊追到宮殿門口,要求趙武靈王把趙章交出來。趙武靈王說什麼也不肯,李兌和公子成商量:“我們已經殺了肥義,又包圍了主父的宮殿,如果現在放了趙章,以後主父肯定會找我們算賬,不如一不做二不休!”

於是他們下令,把宮殿團團圍住,還對宮裡的人說:“誰要是敢出來,就殺誰!”趙武靈王在宮裡,眼睜睜看著李兌他們衝進來,把趙章殺了,卻連一句話都不敢說——他知道,自己已經沒有權力了。

更慘的還在後麵。李兌和公子成殺了趙章後,怕趙武靈王報複,就把宮殿的大門鎖了起來,隻留了一個小窗戶,每天從窗戶裡遞點食物進去。一開始還有點米飯饅頭,後來就隻剩野菜樹皮,最後連野菜樹皮都沒有了。

趙武靈王在宮裡餓了三個多月,把宮裡能吃的東西都吃了,甚至連屋簷上的鳥蛋都掏光了。最後,這位曾經叱吒風雲、帶領趙國走向強盛的“主父”,就這麼活活餓死在沙丘宮殿裡。

直到趙武靈王死了好幾天,屍體都發臭了,李兌和公子成才敢打開宮門,向趙何報告。趙何這才下令,以國王的禮儀把趙武靈王下葬。

《清史稿·諸王傳》裡說:“權柄下移,禍必及身。”趙武靈王就是因為太感情用事,先是廢長立幼,再是主動放權,最後又想分裂國家,一步步把自己推向了絕路。他一手締造了趙國的強盛,卻也親手毀了自己,這樣的結局,實在讓人唏噓。

他開拓了趙國的疆土,把趙國的勢力範圍擴展到了北方草原,為後來趙國成為“戰國七雄”之一奠定了基礎。如果沒有他,趙國可能早就被秦國或者其他國家吞並了,戰國的曆史說不定會是另一番樣子。

趙武靈王的一生,就像一場過山車,有過巔峰,也有過穀底。他的“胡服騎射”,不僅改變了趙國的命運,也影響了整個中國曆史——從那以後,騎兵逐漸成為古代戰爭的主力,寬袍大袖的服裝也慢慢被更方便的短衣長褲取代。

可他的結局,卻成了永遠的遺憾。他不是敗給了敵人,而是敗給了自己的感情用事和對權力的糊塗認知。他想讓兩個兒子都好,卻沒想到最後不僅害死了長子,也害死了自己,還讓趙國陷入了一段時間的內亂。

有人說他是英雄,因為他讓趙國強大;也有人說他是昏君,因為他晚年的糊塗賬。但不管怎麼說,趙武靈王都是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物。他敢打破傳統,敢改革創新,有勇有謀,可在家庭和權力問題上,卻犯了不該犯的錯。

這位穿胡服的改革者,用他的榮耀和悲哀,給後來的帝王將相們上了生動的一課。隻是可惜了,他自己沒能聽到最後的下課鈴。

參考《史記》《戰國策》

喜歡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請大家收藏:()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開局帶娃求生,萬倍資源反哺龍國 亮劍:旅長,求求你彆打劫了! 命犯桃花,逼我成為第一深情是吧 亮劍:開局獲得係統,橫掃全球 欺我沒背景?一鍵爆改老板變老婆 重生:我的腦機接口橫掃科技圈 三秒預知:從遊戲狗托到金融之巔 喝多了,我成了絕世天才 醉臥沙場君莫羨 煉獄資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