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劉表:荊襄沃野控三江,宴罷空談天下事!_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 > 第28章 劉表:荊襄沃野控三江,宴罷空談天下事!

第28章 劉表:荊襄沃野控三江,宴罷空談天下事!(1 / 1)

太學英名早年揚,單騎平荊誌亦昂。

勸農興教民安樂,保境安民歲月長。

可惜胸無吞楚誌,奈何眼淺誤家邦。

襄陽城外江依舊,不見當年劉景升。

東漢末年,山陽高平今山東微山)有個叫劉表的讀書人,出身不算頂級豪門,但也是正經的官宦之後——他的祖父劉仁做過太守,父親劉不疑當過縣令,家裡有讀書的傳統,從小就把他往方向培養。

劉表年輕時,那可是洛陽太學裡的風雲人物。太學是東漢的最高學府,相當於現在的頂尖大學,能進去的都是各地的精英。劉表在太學裡,不僅成績好,還特彆會交朋友,跟當時的名士張儉、岑晊等人並稱東漢末年名士群體的稱號,指能以德行引導他人的人),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校園裡的意見領袖,走到哪兒都有一群人圍著。《後漢書·劉表傳》裡說他少知名,號八顧。長八尺餘,姿貌溫偉,意思是劉表年輕時就有名氣,位列,身高八尺多東漢一尺約23厘米,八尺就是1.84米以上),外形溫文爾雅,妥妥的高富帥+學霸配置。

不過,劉表的青年時代趕上了東漢最亂的黨錮之禍——宦官集團迫害正直官員和名士,很多太學生因為反對宦官被抓。劉表因為名氣大,也被列入了黑名單,隻能四處躲藏,差點丟了性命。直到公元184年黃巾起義爆發,朝廷為了穩定人心,才解除了,劉表這才敢出來做官,一開始被任命為北軍中候負責京城北部禁軍的官職),算是正式踏入了仕途。

要是換作彆人,經曆過黨錮之禍的驚嚇,可能會選擇安安穩穩混日子,可劉表不一樣。他雖然看著溫文爾雅,心裡卻藏著抱負——他想在這個亂世裡,找一塊屬於自己的地盤,乾出一番事業。而命運很快就給了他一個機會,一個去荊州當一把手的機會。

公元190年,董卓亂政,關東諸侯起兵討伐董卓,天下徹底亂了。當時的荊州刺史王叡被孫堅殺死,荊州群龍無首,各地豪強趁機割據,比如襄陽的蒯越、江陵的蔡瑁,還有南陽的張羨,互相搶地盤,把荊州搞得烏煙瘴氣。朝廷急需派人去穩定荊州,有人就推薦了劉表——說他是名士出身,有威望,又懂治理,是最合適的人選。

可當時的荊州,簡直是個火藥桶:外麵有諸侯虎視眈眈,裡麵有豪強割據,路上還有叛軍作亂。朝廷隻給了劉表一個荊州刺史的頭銜,連一兵一卒都沒派。很多人都覺得劉表這一去就是送人頭,可劉表偏不信邪,他決定單騎入荊州——隻帶了幾個隨從,就偷偷從洛陽出發,直奔荊州的治所襄陽今湖北襄陽)。

這一路有多驚險?據說劉表剛到荊州邊界,就遇到了叛軍,多虧他機智,假裝成商人,才躲過一劫。到了襄陽附近,他又不敢直接進城,怕被豪強們殺了,隻能先找當地的名士蒯良、蒯越兄弟和豪強蔡瑁幫忙。

劉表找到蒯越等人後,開門見山地說:現在荊州豪強割據,百姓不安,我想平定荊州,卻沒兵沒糧,你們有什麼辦法?蒯越笑著說:刺史您是名士,天下人都敬您,隻要您能拿出誠意,這些豪強根本不足為懼。他給劉表出了個主意:先派人去招撫那些小豪強,許給他們官職和好處;對於那些不聽招撫的大豪強,就設計把他們騙來殺掉,震懾其他人。

劉表覺得這個主意好,立刻照辦。他先是派人去招撫了五十多個小豪強,然後在襄陽擺了一場鴻門宴,把那些不聽話的大豪強騙來赴宴,趁他們喝酒的時候,埋伏好的士兵一擁而上,把三十多個大豪強全殺了。這下,荊州的豪強們都嚇傻了,紛紛表示願意歸順劉表。《後漢書·劉表傳》裡記載:越乃說表曰:誅其無道,施其才用,威德既行,繈負而至矣。表從之,遂斬宗賊帥十五人,皆襲取其眾。意思是蒯越勸劉表誅殺無道的豪強,任用有才能的人,威德施行後,百姓自然會來歸附,劉表聽從了他的建議,斬殺了十五個豪強首領,吞並了他們的部眾。

搞定了豪強,劉表又派兵平定了南陽、江夏等地的叛軍,隻用了一年多時間,就把荊州七郡南陽、南郡、江夏、零陵、桂陽、長沙、武陵)全部平定了。他不僅穩住了荊州的局勢,還把治所遷到了襄陽,開始用心治理荊州。從一個光杆刺史荊州霸主,劉表這波空手套白狼的操作,堪稱漢末亂世的創業教科書。

劉表治理荊州的本事,在漢末諸侯裡絕對能排進前三。他知道,亂世裡老百姓最想要的就是安穩,所以他把保境安民當成首要任務,不主動跟其他諸侯打仗,而是專心發展生產、興辦教育。

首先是搞經濟。荊州地處長江中遊,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特彆適合種地。劉表下令鼓勵農民開墾荒地,還興修水利,比如修複了襄陽附近的灌溉工程,讓糧食產量大大提高。沒過幾年,荊州就成了漢末的,不僅能滿足自己的需求,還能接濟周邊的災民。當時很多中原地區的百姓因為戰亂逃到荊州,劉表都派人給他們分土地、送種子,讓他們能安居樂業。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然後是興教育。劉表是讀書人出身,特彆重視教育。他在襄陽創辦了荊州官學,邀請當時的大儒宋忠、司馬徽等人來當老師,教授學生儒家經典和兵法、曆法等知識。荊州官學規模很大,最多的時候有上千名學生,不僅培養了很多人才,還吸引了天下的名士來荊州避難,比如諸葛亮、徐庶、龐統等人,都曾在荊州遊學或隱居。可以說,劉表把荊州打造成了漢末的文化中心。

最後是強軍事。劉表雖然不喜歡打仗,但也知道沒有軍隊就守不住荊州。他任命蔡瑁、張允為水軍統帥,訓練了一支強大的水軍——有戰船上千艘,士兵十幾萬,是當時南方最厲害的水軍。他還在荊州的邊境修建了很多防禦工事,比如在南陽、江夏等地駐紮重兵,防備曹操和孫權的進攻。

在劉表的治理下,荊州成了漢末亂世裡的桃花源:老百姓能吃飽飯,孩子能上學,路上沒有劫匪,晚上睡覺不用關門。當時的人都羨慕荊州的百姓,說:天下大亂,唯荊州安耳。就連曹操、袁紹這樣的大諸侯,都不敢輕易招惹劉表。比如,袁紹曾派人來拉攏劉表,想讓他一起攻打曹操,劉表表麵上答應,卻不出兵;曹操也派人來勸劉表歸順,劉表也不答應,就這麼地守著自己的荊州,過著安穩日子。

雖然劉表把荊州治理得很好,但漢末亂世裡,想獨善其身根本不可能。當時天下主要有三股勢力:北方的曹操、江東的孫權、還有後來投奔劉表的劉備,這三股勢力都盯著荊州這塊肥肉,劉表夾在中間,隻能小心翼翼地夾縫求生。

先說說跟曹操的關係。曹操在官渡之戰打敗袁紹後,統一了北方,開始把目光投向荊州。他多次派人來荊州,想讓劉表歸順,可劉表知道曹操野心大,一旦歸順就會失去權力,所以一直拖著不答應。但他也不敢得罪曹操,隻能表麵上跟曹操保持友好,比如派人給曹操送點糧食和特產,假裝臣服。曹操知道劉表沒什麼野心,暫時也沒精力攻打荊州,就暫時放過了他。

再說說跟孫權的關係。孫權的父親孫堅就是被劉表的手下黃祖殺死的,所以孫權跟劉表有殺父之仇。孫權繼位後,多次派兵攻打荊州的江夏郡,想為父親報仇,還想奪取荊州的地盤。劉表派黃祖駐守江夏,多次打敗孫權的軍隊,可黃祖是個莽夫,不僅不會打仗,還經常虐待士兵,最後在公元208年,被孫權的大將呂蒙殺死,江夏郡也被孫權攻占了一部分。劉表雖然很生氣,卻因為年紀大了,不想跟孫權拚命,隻能眼睜睜看著江夏被孫權奪走。

最後說說跟劉備的關係。劉備在官渡之戰後,被曹操打敗,走投無路,隻能投奔劉表。劉表知道劉備是個有本事的人,也知道他是漢室宗親,所以很客氣地接待了他,把新野今河南新野)給劉備當地盤,還撥了一些兵馬給劉備,讓他幫自己防守荊州北部。可劉表也不信任劉備,怕劉備在荊州發展勢力,威脅自己的地位,所以一直提防著劉備。比如,劉備想勸劉表趁曹操攻打烏桓的時候,出兵攻打許昌,劉表不同意;劉備在荊州廣納人才,劉表也暗中限製他。後來,劉表的兒子劉琦跟劉備走得很近,劉表還擔心他們聯手,想把劉琦調到外地。

劉表在曹、劉、孫之間的牆頭草操作,雖然暫時保住了荊州的安穩,卻也埋下了隱患。他既不敢跟曹操翻臉,也沒能徹底打敗孫權,還不信任劉備這樣的潛在盟友,導致荊州在他晚年的時候,已經陷入了四麵楚歌的境地。很多謀士都勸劉表:要麼跟曹操結盟,要麼跟孫權議和,要麼重用劉備,一起對抗曹操,可劉表優柔寡斷,一直沒做出決定,就這麼拖著,直到自己生病。

劉表的晚年,最大的煩惱就是立嗣之爭。他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劉琦,小兒子劉琮。劉琦是嫡長子,本來應該是荊州的繼承人,可劉表的後妻蔡氏蔡瑁的姐姐)更喜歡小兒子劉琮,想讓劉琮繼承荊州,所以經常在劉表麵前說劉琦的壞話。

蔡氏不僅自己說劉琦壞話,還聯合弟弟蔡瑁、外甥張允等人,一起排擠劉琦。他們先是把劉琦身邊的親信都調走,然後又勸劉表把劉琦調到江夏當太守,讓他遠離襄陽的權力中心。劉琦知道自己被排擠,心裡很害怕,就去找劉備和諸葛亮幫忙。諸葛亮給劉琦出了個主意:讓他主動請求去江夏駐守,遠離襄陽的紛爭,保住自己的性命。劉琦聽從了諸葛亮的建議,趕緊向劉表請求去江夏,劉表也覺得兩個兒子待在身邊容易吵架,就答應了。

劉琦走後,蔡氏和蔡瑁更加肆無忌憚地扶持劉琮。他們不僅讓劉琮擔任重要官職,還在劉表生病的時候,不讓劉琦回襄陽探望父親,怕劉琦趁機爭奪繼承權。劉表雖然知道蔡氏和蔡瑁的陰謀,可他年紀大了,身體又不好,已經沒力氣管這些事了,隻能眼睜睜看著家庭內鬥愈演愈烈。

公元208年,劉表病重,他想召見劉琦,讓他回來繼承荊州,可蔡瑁和張允卻攔住劉琦,說:你父親正在養病,你回來會打擾他休息,還是先回江夏吧。劉琦沒辦法,隻能哭著離開襄陽。沒過多久,劉表就病逝了,享年六十七歲。劉表一死,蔡氏和蔡瑁就立刻立劉琮為荊州牧,還派人去通知劉琦,讓他承認劉琮的地位。劉琦當然不答應,想率軍攻打襄陽,可還沒等他出兵,曹操就率領大軍南下,攻打荊州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劉表死後,荊州的局勢立刻變得緊張起來。曹操率領二十萬大軍號稱八十萬)南下,直逼襄陽,而劉琮手裡雖然有十幾萬軍隊,卻根本沒信心抵抗曹操。

蔡瑁、張允等人早就想投降曹操了,他們勸劉琮說:曹操是朝廷丞相,咱們抵抗他就是反抗朝廷,而且曹操兵力強大,咱們根本打不過,不如早點投降,還能保住性命和官職。劉琮本來就沒什麼主見,被蔡瑁等人一勸,就動心了。他雖然也想過抵抗,可一想到曹操的大軍,就害怕了,最後還是決定投降。

當時劉備正駐守在樊城今湖北襄樊),他不知道劉琮已經投降曹操,直到曹操的大軍快到樊城了,才知道消息。劉備又生氣又無奈,隻能率軍向南逃跑,想退守江陵。曹操知道劉備想占領江陵,趕緊派騎兵追擊,在長阪坡今湖北當陽)追上了劉備,把劉備的軍隊打得大敗,還搶走了劉備的妻子和兒子後來被趙雲救回)。

劉琮投降曹操後,曹操並沒有善待他,雖然封了他一個青州刺史的虛職,卻把他送到了許昌軟禁起來,再也沒讓他回荊州。蔡瑁、張允雖然因為投降有功,被曹操封為水軍將領,可後來曹操中了周瑜的反間計,誤以為他們想背叛自己,把他們殺了。而劉琦則在江夏病逝,他的部眾後來歸順了劉備。

劉表辛苦一輩子打下的荊州,就這樣在他死後短短幾個月內,就被曹操、劉備、孫權三家瓜分了:曹操占領了南陽、南郡等地;劉備占領了零陵、桂陽、長沙、武陵四郡;孫權占領了江夏郡的一部分。劉表要是泉下有知,看到自己的荊州被瓜分,兒子們落得這樣的下場,肯定會後悔不已——後悔自己當初優柔寡斷,沒能早點確定繼承人,沒能好好防備曹操,更沒能重用劉備這樣的盟友。

劉表死後,他在荊州的功績和遺憾,都被曆史銘記。他創辦的荊州官學,培養了很多人才,對後來的文化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他治理荊州時的保境安民政策,也成為了後世統治者學習的榜樣。

參考《三國誌》

喜歡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請大家收藏:()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早知天下事,買儘世間田 卷不動了,回村種田放鬆一下 驚!我在高武用煉妖壺修仙 重生1973:AI重構香江商業 退婚後,我是全球最強富二代 穿越後我靠略懂成了文娛 異能讓我成為職業釣魚佬 平庸的人逆襲了 我家後門通未來垃圾場 亮劍抗美援朝我李雲龍逆天改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