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王世充:亂世紛紜霸業空,暴虐終招眾叛凶!_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 > 第34章 王世充:亂世紛紜霸業空,暴虐終招眾叛凶!

第34章 王世充:亂世紛紜霸業空,暴虐終招眾叛凶!(1 / 2)

曾借隋風興洛下,權謀玩轉朝堂。

忽悠高手善偽裝。

瓦崗摧勁旅,短暫做君王。

可惜格局輸李唐,多疑終致崩盤。

洛陽城破路茫茫。

梟雄成笑柄,史冊記荒唐。

要是在隋末搞個“最會混職場排行榜”,王世充絕對能排進前三。這人祖籍西域,爺爺是個胡人,後來跟著北魏遷都洛陽,才改成了“王”姓。他爹王收早死,老媽帶著他改嫁隋朝官員張粲,王世充也就跟著姓張,直到後來發跡了才改回原姓。這種“寄人籬下”的童年,讓他從小就學會了察言觀色,練出了一身“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本事。

《舊唐書·王世充傳》裡說他“性多矯偽,詐善辯,頗涉書傳,尤好兵法”,翻譯過來就是:這人特彆能裝,嘴皮子溜得很,讀過點書,還尤其喜歡研究兵法。擱現在,就是個“精通職場話術+略懂專業知識”的複合型人才。不過王世充早期的職場路並不順,一開始隻在江都今江蘇揚州)當個小官,乾了十幾年才熬到“江都丞”的位置,相當於現在的副市長。

真正讓王世充“嶄露頭角”的,是他的“維穩能力”。隋煬帝楊廣特彆喜歡去江都巡遊,可江都附近總有些農民起義軍鬨事,楊廣就讓王世充負責鎮壓。王世充彆的本事可能一般,但“忽悠人”和“打順風仗”的本事絕對頂尖——他知道農民軍大多是被逼無奈,就故意放話:“隻要投降,既往不咎,還能給你們分土地!”很多農民軍信了他的話,紛紛投降,王世充就靠這招“不戰而屈人之兵”,很快就平定了江都附近的叛亂。

楊廣一看,這小子行啊,會辦事!就把他提拔成“江都通守”,讓他全權負責江都的防務。王世充也抓住機會,開始“刷存在感”——每次打了勝仗,他都不貪功,把功勞全推給手下和楊廣;每次楊廣有什麼需求,他都提前預判,比如楊廣想修宮殿,他就提前備好材料;楊廣想找美女,他就提前篩選好送過去。就這麼著,王世充成了楊廣身邊的“大紅人”,用現在的話說,就是“職場顯眼包”,深得領導歡心。

不過王世充心裡清楚,光靠討好楊廣沒用,還得有自己的“底牌”。他利用職務之便,偷偷招攬了一批流民和死士,編入自己的軍隊,還故意對士兵們好——士兵家裡有困難,他親自上門慰問;士兵受傷了,他親自送藥;甚至士兵犯了錯,他也會找理由從輕發落。時間一長,這些士兵都成了他的“死忠粉”,隻聽他一個人的命令。王世充這招,就像現在的公司領導,表麵上對員工好,實際上是在培養自己的“嫡係部隊”,為以後的“跳槽創業”做準備。

公元617年,瓦崗軍在李密的帶領下,成了隋末反隋勢力中的“頂流”,不僅攻占了興洛倉、回洛倉等大糧倉,還把洛陽團團圍住。洛陽是隋朝的“第二都城”,要是丟了,隋朝就徹底完了。楊廣當時正在江都,嚇得趕緊派王世充率領大軍去洛陽“救場”,還封他為“東都留守”,讓他負責洛陽的防務。

王世充接到命令後,心裡樂開了花——這可是個“割據一方”的好機會!他率領十萬大軍從江都出發,一路上磨磨蹭蹭,故意拖延時間,想看看洛陽的局勢再說。等他到洛陽的時候,瓦崗軍已經把洛陽圍得水泄不通,洛陽城裡的糧食也快吃完了,越王楊侗楊廣的孫子)和大臣們都快急瘋了。

王世充一到洛陽,就開始“秀操作”。他知道洛陽城裡的人都怕瓦崗軍,就故意在城外擺了個“大陣仗”,讓士兵們穿著嶄新的盔甲,拿著精良的武器,在城下耀武揚威,還喊口號:“我們是皇上派來的援軍,專門來打瓦崗賊的!”洛陽城裡的人一看,頓時有了信心,紛紛跑到城牆上給王世充加油。

可真打起來,王世充就露餡了。瓦崗軍畢竟是身經百戰的精銳,王世充的軍隊雖然人多,但大多是臨時拚湊的,戰鬥力根本不行。第一次跟瓦崗軍打仗,王世充就輸得很慘,損失了好幾萬人。他怕楊侗怪罪,就編了個理由:“不是咱們打得不好,是李密那小子會妖術,咱們得請神靈幫忙!”

《資治通鑒》裡記載,王世充找了個叫桓法嗣的術士,讓他給自己算卦。桓法嗣早就被王世充收買了,就說:“我夢見一隻大兔子,被您的軍隊追得無路可逃,最後跳進了一個洞裡。這兔子就是李密,您就是追兔子的人,說明您這次一定能打敗李密!”王世充一聽,立馬讓人把這個“夢”畫下來,傳給全軍看,還說:“咱們有神靈保佑,肯定能贏!”士兵們被他這麼一忽悠,士氣果然提振了不少。

不過光靠忽悠沒用,王世充知道自己得想點“實際辦法”。他發現瓦崗軍雖然強大,但內部並不團結——李密殺了翟讓後,瓦崗軍的老部下對李密心存不滿,尤其是單雄信,跟李密的關係一直不好。王世充就抓住這個機會,偷偷派人去拉攏單雄信,許給他“高官厚祿”,還說:“隻要你幫我打敗李密,以後洛陽的兵權就歸你!”單雄信本來就對李密不滿,一聽王世充這麼說,當場就答應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除此之外,王世充還玩起了“心理戰”。他知道瓦崗軍的糧草主要靠興洛倉,就派人去偷襲興洛倉,雖然沒成功,但也讓李密不得不分兵防守糧倉,分散了兵力。同時,王世充還故意在洛陽城裡散布謠言:“李密要把洛陽城裡的人都殺了,搶光糧食!”洛陽城裡的人信以為真,都堅定了“跟王世充一起抵抗瓦崗軍”的決心。

就這麼著,王世充靠著“忽悠+拉攏+心理戰”,不僅穩住了洛陽的局勢,還慢慢掌握了洛陽的實權。楊侗雖然是名義上的“越王”,但實際上什麼都管不了,洛陽的軍政大權全在王世充手裡。王世充從一個“職場打工人”,搖身一變成了洛陽的“地方話事人”,離他的“帝王夢”又近了一步。

公元618年,隋末亂世發生了兩件大事:一是宇文化及在江都發動兵變,殺了隋煬帝楊廣;二是李淵在長安稱帝,建立了唐朝。這兩件事,徹底改變了王世充和李密的命運。

宇文化及殺了楊廣後,率領十萬大軍北上,準備返回關中,正好要經過瓦崗軍的地盤。李密為了避免腹背受敵,就跟王世充達成了“臨時同盟”——王世充答應李密,隻要他打敗宇文化及,就封他為“太尉、尚書令”,讓他執掌洛陽的朝政。李密信了王世充的話,率領瓦崗軍全力迎戰宇文化及,在童山跟宇文化及展開了一場大戰。

這場仗打得異常慘烈,瓦崗軍雖然最後打敗了宇文化及,但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很多猛將戰死,士兵也疲憊不堪。李密本以為王世充會兌現承諾,可他沒想到,王世充早就想趁機吞並瓦崗軍了。王世充趁著瓦崗軍元氣大傷的時候,突然撕毀盟約,率領大軍偷襲瓦崗軍。

李密因為剛打完仗,軍隊還沒休整過來,再加上他低估了王世充的實力,沒做什麼防備,結果被王世充打了個措手不及。更慘的是,單雄信在戰鬥中臨陣倒戈,率領自己的部隊投降了王世充,瓦崗軍一下子就亂了陣腳。王世充趁機率領大軍衝鋒,瓦崗軍節節敗退,最後隻剩下幾萬人,李密隻能率領殘兵敗將往長安投奔李淵。

王世充打贏了瓦崗軍後,徹底飄了。他覺得自己是“天命所歸”,就開始在洛陽城裡“作威作福”——他先是把洛陽城裡的美女、金銀財寶都搜刮到自己手裡,然後又隨意罷免、處死洛陽的官員,凡是不服從他的人,都沒有好下場。楊侗看王世充越來越過分,心裡很害怕,就想封王世充為“相國”,給他更高的爵位,想讓他收斂一點。可王世充根本不滿足,他想要的是“皇位”。

為了給自己“稱帝”找借口,王世充又玩起了“老套路”——忽悠。他找了個叫段達的大臣,讓他跟楊侗說:“現在天下大亂,隻有您把皇位禪讓給王世充大人,才能保住洛陽的平安。”楊侗當然不願意,可他手裡沒有兵權,隻能哭著說:“我本來就不想當這個越王,是你們非要讓我當,現在又要我禪讓,你們對得起先帝嗎?”

段達早就被王世充收買了,根本不管楊侗的感受,直接把王世充的人叫進皇宮,逼迫楊侗寫禪讓詔書。楊侗沒辦法,隻能答應。公元619年,王世充在洛陽稱帝,建立了“鄭”政權,改元“開明”。他封楊侗為“潞國公”,把他軟禁在皇宮裡,沒過多久,就派人給楊侗送了一杯毒酒,把他殺了。

王世充雖然當了皇帝,但他的“鄭”政權根本不得人心。首先,瓦崗軍的老部下雖然投降了王世充,但大多對他心存不滿——王世充稱帝後,並沒有兌現之前對單雄信等人的承諾,反而處處提防他們,還把他們的兵權收了回來。其次,洛陽城裡的老百姓也恨王世充——他稱帝後,為了擴充軍隊,到處抓壯丁,還加重了賦稅,老百姓被折騰得苦不堪言。最後,王世充的“忽悠”本事雖然厲害,但治國本事卻很差——他製定的法律又嚴又亂,老百姓稍微犯點錯就會被處死,官員們也因為害怕被治罪,不敢做事,整個“鄭”政權一片混亂。


最新小说: 年代,世家少爺自逍遙 風生水起,山海可平 高考失利,拜該隱為師穿越異界 收徒萬倍返還師傅我超厲害 重生異界,開局覺醒無限物資 你們有外掛?那我隻能上科技了 淩霄宗破產重組計劃 龍途重開 拆遷後,我家靠吃瓜暴富了 快穿:不當血包了,我創翻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