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衝天香陣透長安,滿城儘帶黃金甲。
這首霸氣側漏、殺氣騰騰的詩,便是黃巢一生的真實寫照。在那個風雨飄搖、腐朽不堪的唐末,他宛如一顆橫衝直撞的彗星,以最激烈的方式,在曆史的天空劃出一道令人震撼的軌跡。
黃巢出生在曹州冤句今山東菏澤西南)的一個鹽商家庭,家裡那是相當有錢,妥妥的富二代一枚。鹽這玩意兒,在古代可就跟現在的石油一樣金貴,是國家嚴格管控的物資。黃巢家靠販賣私鹽賺得盆滿缽滿,也正因如此,黃巢從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騎射、詩文樣樣精通,還特彆喜歡結交各路豪傑。
小時候的黃巢,就展現出了非凡的才華。五歲的時候,他就能夠和祖父、父親對詩,那敏捷的才思,常常讓大人們驚掉下巴。有一次,祖父以菊花為題聯句,思索半天也接不上來,黃巢卻在一旁脫口而出:“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瞧瞧,小小年紀,就有改天換地的氣魄,這要是放在現在,妥妥的天才兒童,說不定還能上《最強大腦》呢!
長大成人後,黃巢懷揣著滿腔的抱負,踏上了科舉之路。他滿心期待著能通過科舉,在官場大展宏圖,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可現實卻給了他沉重的打擊,唐朝的科舉那叫一個難考,一年就錄取那麼二十來個人,比現在考清華北大還難。黃巢考了一次又一次,每次都是信心滿滿地去,垂頭喪氣地回,屢戰屢敗,屢敗屢戰。
終於,在經曆了無數次的落榜後,黃巢的內心崩潰了,憤怒如同火山爆發一般噴湧而出。“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他寫下了那首著名的《不第後賦菊》,然後瀟灑地離開了長安。“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衝天香陣透長安,滿城儘帶黃金甲。”這首詩裡,滿滿的都是他對科舉製度的不滿,對唐朝統治的怨恨,那股子殺氣,隔著千年都能感受到。
既然科舉這條路走不通,黃巢索性回家當起了私鹽販子。可這私鹽買賣也是風險重重,唐代規定鹽隻能由國營企業經營,黃巢沒有許可證,那就是違法經營。有一次,他們的鹽巴被官府查封沒收,這可把黃巢氣得夠嗆。
恰在此時,關東地區發生了大旱,莊稼顆粒無收,百姓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可那些官吏們卻不管百姓死活,依舊催繳租稅、差役,把老百姓往絕路上逼。走投無路的百姓們,紛紛聚集到黃巢身邊,就像在黑暗中找到了一絲曙光。
乾符元年公元874年),全國各地水旱災害不斷,百姓流離失所。黃巢瞅準了這個時機,開始收攏難民,積蓄力量。而就在這一年底,濮州的名盜王仙芝在長垣揭竿而起,自稱“天補均平大將軍”兼海內諸豪都統,並傳檄諸道,痛斥唐政府的統治“貪遝,賦重,賞罰不平”。這檄文一傳出,就像星星之火,點燃了百姓心中的怒火,贏得了廣泛的擁護。
乾符二年875年)六月,黃巢與子侄黃存、黃揆和外甥林言等八人,聚眾數千人在冤句響應王仙芝。兩支農民軍會合後,那聲勢就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大。他們攻掠了十餘個州,橫行山東,那些被賦稅壓得喘不過氣來的窮苦百姓,紛紛歸附黃巢,短短數月之間,農民軍就發展到了數萬人。淮南和河南一帶的農民也群起響應,多的有千餘人,少的也有數百人,整個唐朝的東部地區,被攪得是天翻地覆。
黃巢和王仙芝並肩作戰,一路勢如破竹。乾符三年公元876年)七月,黃巢的農民軍在沂州被諸道行營招討使宋威打敗後,並沒有氣餒,而是轉而進軍河南。他們就像一群猛虎,連下陽翟、郟城,十日之內攻占了八縣,之後又攻下汝州,俘虜刺史王鐐,這一下,可把東都洛陽的官員們嚇得不輕,整個洛陽城都震動了。
黃巢乘勝追擊,率軍南下攻取唐州、鄧州,又轉戰於荊襄,攻下郢州、複州等城池。唐軍被打得節節敗退,唐廷一看這情況,慌了神,連忙想招安農民軍。唐僖宗下旨封王仙芝為左神策軍押衙,這王仙芝一聽,心裡就動搖了,想著能當個官也不錯啊,就打算放棄抵抗,接受朝廷的招安。
可黃巢卻不樂意了,他心想:“咱們辛辛苦苦起義,不就是為了推翻這腐朽的唐朝嗎?你王仙芝說招安就招安,把兄弟們都當什麼了?而且朝廷隻封你,不封我,這不是明擺著欺負人嗎?”於是,在招安這件事上,黃巢和王仙芝發生了激烈的爭論。爭論中,黃巢氣得不行,直接把王仙芝給打傷了。
在黃巢的堅決阻止下,王仙芝最終拒絕了唐廷的招安。但這次事件,卻像一道裂痕,讓黃巢和王仙芝之間產生了隔閡,兩人也因此分道揚鑣,各自作戰。
乾符四年公元877年)二月,黃巢獨自領導農民軍攻陷了鄆州,斬殺了唐天平軍節度使薛崇。三月,又攻陷了沂州,勢力得到了進一步壯大。但此時的黃巢孤軍作戰,勢單力薄,在攻打宋州的時候,再次和王仙芝會合。可圍攻宋州失敗後,黃巢決定向南發展,與王仙芝南北呼應,互相配合,攻打郡縣,抗拒官軍。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兩人就像一對“攪屎棍”,把唐朝的軍隊攪得是精疲力竭。但王仙芝這家夥,就像宋江一樣,老是想著招安,幾次三番想接受朝廷的招撫,他這種妥協的態度,嚴重動搖了農民軍的鬥誌。
乾符五年公元878年)二月,申州黃梅之役,王仙芝戰敗被殺。這對農民軍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但王仙芝的餘部由將領尚讓率領,北上投依黃巢,與黃巢會師於亳州。大家一看,群龍不能無首啊,於是就推舉黃巢為王,稱“衝天太保均平大將軍”,改元“王霸”,並設官分職,建立了統一的領導機構。從此,黃巢正式成為了農民軍的老大,開啟了他更加波瀾壯闊的征程。
成為老大後的黃巢,野心勃勃,想要乾一番大事業。乾符五年公元878年)三月,他想進攻東都洛陽,唐廷得知消息後,急忙命左神武大將軍劉景仁率兵五千救援,命河陽節度使鄭延休率兵三千駐守河陰。
可這時候,黃巢的農民軍卻遇到了一些挫折。在江西的兵馬,被鎮海節度使高駢消滅;攻打新鄭、郟、襄城、陽翟的軍隊,被崔安潛擊退;在浙西的部眾,也被節度使裴璩打敗。農民軍士氣低落,陷入了困境。
黃巢一看這情況,心想:“這樣下去可不行,得想個辦法。”於是,他決定向唐軍投降。唐廷一看黃巢投降了,還挺高興,就詔命黃巢為右衛將軍。可黃巢哪是真心投降啊,他心裡打著自己的小算盤呢。他發現藩鎮之間各自為戰,根本不足為懼,於是沒過多久,就又反叛了唐朝。
黃巢複叛後,立刻揮師渡江,進攻江南地區。他就像一陣旋風,接連攻下虔、吉等州,又攻打浙江東西部。為了避免與勁敵唐鎮海節度使高駢決戰,黃巢還想出了一個奇招,他從衢州到建州開辟山路700裡,挺進福建,攻下了福州城。這一招可把唐朝的官員們給驚呆了,紛紛感歎:“這黃巢,真是個不按常理出牌的家夥!”
唐僖宗一看黃巢這麼能折騰,又想招安他,委任黃巢為率府帥。可黃巢根本不買賬,直接拒絕了。乾符六年公元879年)九月,黃巢指揮農民軍南下向廣州進軍,經過一番激烈的戰鬥,攻占了廣州城。
攻下廣州後,黃巢自稱“義軍百萬都統”,還發布檄文,斥責朝廷朝政由宦官把持,把唐朝的那些醜事都給抖了出來。這檄文一發布,就像一顆炸彈,在唐朝的官場炸開了鍋,那些官員們氣得是咬牙切齒,可又拿黃巢沒辦法。
在廣州休整之後,黃巢率軍向西北進軍,十月,攻取桂州,占據了嶺南的大部分地區。廣明元年公元880年),正好遇到湘江水高漲,黃巢抓住這個機會,揮師自桂林順湘江乘船北上,連下永州、衡州、潭州,滅敵十萬,李係潰逃。這一係列的勝利,讓黃巢的名聲大振,農民軍的士氣也達到了頂點。
廣明元年公元880年)五月,黃巢率軍在信州殲滅高駢的大批精銳,接著又連下睦州、婺州等地。十一月,黃巢率領農民軍北渡淮河,進潁、宋、徐等州境內,縱橫千裡。沿途的農民看到黃巢的隊伍這麼厲害,紛紛踴躍加入,農民軍迅速擴展到六十萬人。這時候的黃巢,那是意氣風發,仿佛天下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農民軍進入汝州後,黃巢向唐軍傳檄,讓他們不要抵抗農民軍先鋒。然後,兵臨東都洛陽。唐東都留守劉允章一看這架勢,嚇得腿都軟了,哪還敢抵抗啊,趕緊率領文武官員開城向黃巢投降。黃巢不費一兵一卒,就拿下了洛陽,這可把他給樂壞了,他自稱“率土大將軍”,在洛陽城裡好好地風光了一把。
同年十二月初,農民軍自洛陽西進攻克潼關,唐僖宗一看大事不妙,嚇得趕緊攜帶文武百官南逃。這皇帝都跑了,長安城裡的官員們更是亂成了一鍋粥。不久,黃巢親率農民軍進入長安,百姓們夾道歡迎,都盼著黃巢能給他們帶來好日子。
黃巢帶領的農民軍,剛開始紀律還挺嚴明,不掠奪百姓的財產,將士們在街道上每遇到貧民,往往還會對他們加以施舍。百姓們一看,這和之前的官軍完全不一樣啊,都覺得黃巢是個好領導,對他充滿了期待。
黃巢占領長安後,於十二月十三日正式建立農民政權,國號“大齊”,黃巢稱帝,年號為“金統”。這一下,黃巢可算是實現了自己的皇帝夢,當年那個落第書生,如今竟然登上了皇位,這簡直就像一場傳奇的逆襲大戲。
可這大齊政權建立後,黃巢等人就開始安於現狀,麻痹輕敵了。他們沒有乘勝追擊殘餘唐軍,給了唐廷重新調兵遣將的機會。廣明二年公元881年)三月,唐僖宗任命鄭畋為京城四麵諸軍行營都統,程宗楚為副都統,負責進攻農民軍。
黃巢派尚讓、王璠帶兵五萬攻打鄭畋,可他們太輕敵了,結果中了鄭畋的埋伏,損失兩萬餘人。四月,鄭畋指揮唐軍從四麵圍困住長安城。黃巢一看這情況,覺得守在長安城裡不是辦法,於是主動把農民軍撤出長安,東屯灞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唐軍進入長安後,就露出了他們的真麵目,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把長安城裡搞得是烏煙瘴氣。百姓們這才發現,原來官軍比農民軍還可怕。農民軍偵察到唐軍入城後的混亂情況後,分兵數萬重新殺進長安城,唐軍被打得措手不及,死傷慘重。程宗楚、唐弘夫這兩個指揮唐軍入城的將領,也被農民軍殺死。
雖然農民軍重新奪回了長安,但他們的處境卻越來越艱難。中和二年公元882年)正月,唐僖宗任命王鐸為宰相,兼任諸道行營都統,統帥各路唐軍將黃巢困於長安城。黃巢的軍隊沒有糧食,隻能以樹皮等物充饑,日子過得那叫一個慘。
與此同時,黃巢任命的同州防禦使朱溫叛變,這對黃巢的大齊政權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朱溫這家夥,本來是黃巢的得力乾將,可他一看黃巢的形勢不妙,就腳底抹油,投降了唐朝。唐僖宗還賜名朱溫為“全忠”,可這朱溫一點也不忠,後來還成了唐朝的掘墓人。
中和三年公元883年)四月,黃巢實在是撐不下去了,隻好主動把農民軍撤出長安,轉入河南。他以尚書左仆射孟楷為先鋒進攻陳州,可沒想到,陳州刺史趙犨早有準備,他堅壁清野,還公開說:“吾家久食陳祿,誓與此州共存亡。”
趙犨的頑強抵抗,讓黃巢的農民軍吃儘了苦頭。他們圍攻陳州近三百天,卻始終沒能攻下陳州。這陳州之戰,讓黃巢喪失了尋求發展的大好時機,而朱溫、沙陀貴族李克用卻迅速集結重兵,向黃巢發起了進攻。農民軍在內外夾擊之下,大部被唐王朝消滅。
中和四年公元884年)五月,尚讓等一部分農民軍將領向朱全忠和武寧節度使時溥投降。黃巢僅率千餘人敗走山東,兵敗如山倒。最後,黃巢退至泰山狼虎穀,關於他的結局,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自殺,另一種是被其甥林言所殺,時年六十五歲。黃巢死後,首級被時溥送入長安表功,曾經不可一世的黃巢,就這樣落幕了。
黃巢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他從一個落第書生,成為了唐末農民起義的領袖,建立了大齊政權,差點推翻了唐朝的統治。他的起義,雖然最終失敗了,但卻給唐朝帶來了沉重的打擊,加速了唐朝的滅亡。
他提出的“均平”口號,反映了當時百姓對公平、平等的渴望,在中國農民戰爭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他還橫掃大江南北,打擊了那些腐朽的官僚、地主,讓他們知道,老百姓不是好欺負的。
但黃巢的起義軍也有很多殘忍的行為,比如攻占廣州時的屠城,還有史書中記載的以活人為軍糧等。這些行為,讓他成為了一個備受爭議的人物。有人說他是英雄,有人說他是殺人魔王,褒貶不一。
參考《新唐書》
喜歡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請大家收藏:()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