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岐王李茂貞:曾執金戈護帝鑾,鳳翔煙雨葬龍顏_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 > 第40章 岐王李茂貞:曾執金戈護帝鑾,鳳翔煙雨葬龍顏

第40章 岐王李茂貞:曾執金戈護帝鑾,鳳翔煙雨葬龍顏(1 / 1)

曾執金戈護帝鑾,敢憑孤鎮抗強藩。

紫禁門前兵戈起,誰記?當年博野一營官。

鼎祚傾頹身是客,何擇?稱孤道寡亦求安。

青史是非誰與判,笑看,鳳翔煙雨葬龍顏。

公元880年的長安,堪稱晚唐版末日求生現場——黃巢帶著起義軍一路開掛,把唐僖宗嚇得打包行李就往四川跑,長安城裡亂成一鍋粥。這時候,沒人會注意到護駕隊伍裡一個叫宋文通的年輕人,就像沒人會想到,這個河北博野出身的普通士兵,將來能在關中大地當幾十年話事人。

宋文通的起步劇本其實很常規:農村青年參軍謀出路,靠著體格好、膽子大混上博野軍隊長,日常工作就是巡邏放哨,屬於軍隊裡的基層員工。但機會永遠留給有準備的人,龍尾坡一戰成了他的職場轉折點。當時黃巢麾下大將尚讓帶著部隊殺來,宋軍長刀揮舞如閃電,硬是把叛軍殺得落荒而逃。《舊五代史》裡那句敗尚讓於龍尾坡,以功遷神策軍指揮使,翻譯過來就是因業績突出,破格提拔為中央警衛團乾部,這波逆襲堪稱晚唐版士兵突擊。

真正讓宋文通逆天改命的是護駕之功。光啟元年885年),軍閥朱玫聯合李克用跟宦官田令孜火拚,唐僖宗又開啟逃亡模式,從長安一路跑到興元今陝西漢中)。宋文通帶著部下死死頂住追兵,堪稱僖宗的貼身保鏢。皇帝感動得不行,直接給了個大禮包:封武定軍節度使,賜姓名李茂貞,字正臣。這操作相當於不僅給升了高管,還賜了集團姓氏,瞬間從編外人員核心骨乾,宋文通自此正式解鎖李茂貞這個伴隨一生的。

光啟三年887年),李茂貞迎來職場天花板突破戰。護送僖宗回長安途中,鳳翔節度使李昌符突然叛變,放火燒了行宮,擺明了要皇帝。僖宗急得直跺腳,當即任命李茂貞為隴州招討使平叛。李昌符大概沒把這個新晉高管放眼裡,結果被李茂貞一頓胖揍,兵敗身亡。《新五代史》記載李昌符反,茂貞擊斬之,短短七個字背後,是李茂貞一戰定關中的霸氣。戰後論功行賞,他直接接掌鳳翔、隴右節度使,手握鳳翔這處關中咽喉,正式從打工仔一方諸侯。這一年,李茂貞剛滿31歲,比同時期的朱溫、李克用少走了十年彎路。

成為鳳翔節度使的李茂貞,立刻展現出超強的經營頭腦。鳳翔這地方太關鍵了,離長安就一百多公裡,相當於守在皇帝家門口,進可乾預朝政,退可據險自守。李茂貞深知地盤是硬道理,剛上任就搞起區域擴張計劃,把鳳翔打造成了晚唐版獨立王國。

大順二年891年),機會送上門來:宦官楊複恭得罪唐昭宗,帶著養子楊守亮跑到興元搞叛亂。李茂貞眼睛一亮,這可是吞並山南西道的絕佳借口。他立刻給朝廷上表,申請當山南西道招討使,嘴上說為陛下除賊,心裡早就把那塊地盤劃進自己版圖了。昭宗不傻,知道這是驅虎吞狼,果斷拒絕。但李茂貞根本不吃這一套,直接先斬後奏,帶著兵就打了過去。

這場仗打得相當漂亮,李茂貞的軍隊堪稱特種部隊——常年守邊疆的老兵油子,比朝廷新募的市井少年能打十倍。《資治通鑒》裡說他連克鳳州、洋州、涇原三州,不到半年就拿下興元,把楊複恭叔侄趕得四處逃竄。打下來之後,李茂貞玩起了管理學套路:把新占領的地盤全派自家子弟鎮守,相當於安插親信高管,然後才慢悠悠上表朝廷要接管權。昭宗沒辦法,隻能任命他為山南西道兼武定節度使,等於默認了這波違規擴張。此時的李茂貞,已經手握十五個州以上的地盤,從關中小諸侯升級為西北一霸。

李茂貞的管理哲學很接地氣:對軍隊搞績效激勵,打勝仗就給賞錢給地盤;對百姓搞輕徭薄賦,畢竟亂世裡留住人口就是留住生產力。有史料說他轄境內民賴以安,這在軍閥混戰的晚唐簡直是一股清流。相比之下,朱溫在河南搞三光政策,李克用在河東天天打仗,李茂貞這波民心工程確實玩得溜,為他後來能守鳳翔幾十年打下了基礎。

但權力這東西就像毒品,一旦沾上就停不下來。隨著地盤擴大,李茂貞的心態開始飄了,對朝廷的態度從變成。昭宗想任命宰相徐彥若當鳳翔節度使,把他調走,李茂貞直接上表懟回去:如果我走了,軍心不穩出亂子,陛下您還能去哪避難?這話翻譯過來就是離了我你玩不轉,把昭宗氣得直拍桌子。君臣之間的矛盾,就此埋下導火索。

唐昭宗李曄堪稱晚唐最憋屈皇帝,空有重振朝綱的野心,手裡卻沒半點實權。麵對李茂貞的職場霸淩,他終於忍不住要一把,結果把自己坑得更慘。

景福二年893年),昭宗召來宰相杜讓能開會,拍著桌子說:朕不能坐受淩辱!非要派兵討伐李茂貞。杜讓能趕緊勸阻:鳳翔離長安太近,李茂貞的兵比咱們能打,這仗打不得啊!但昭宗鐵了心要找回麵子,硬是湊了三萬禁軍,讓覃王李嗣周當主帥。這波操作簡直是送人頭——禁軍全是新招的街溜子,連兵器都拿不穩,而李茂貞聯合邠寧節度使王行瑜,湊了六萬身經百戰的邊防軍。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戰鬥結果毫無懸念,禁軍一觸即潰,李茂貞的軍隊直接殺到長安城外,上演了晚唐版兵臨城下。李茂貞放出話來:這事兒不怪我,都是杜讓能挑唆的,殺了他我就撤兵。昭宗這下慌了,隻能犧牲宰相保自己,賜死杜讓能等人。《新五代史》記載茂貞逼帝殺宰相杜讓能,這一筆直接把李茂貞的忠臣人設撕得粉碎。經此一役,李茂貞徹底摸清了朝廷的底細:原來皇帝就是個軟柿子,想捏就捏。

乾寧二年895年),李茂貞又搞了波大動作。河中節度使王重盈去世,兩個兒子爭家產,李茂貞支持王珙,結果昭宗把職位給了李克用的女婿王珂。李茂貞氣得跳腳,聯合王行瑜、韓建兩個刺頭軍閥,帶著三鎮兵馬再次殺進長安,這次更過分,直接想廢了昭宗,改立吉王李保。昭宗嚇得從長安逃到南山,差點沒餓死在山裡。

關鍵時刻,李克用來了。李克用早就看李茂貞不順眼,帶著河東兵一路殺過來,先滅了王行瑜。李茂貞瞬間慫了,趕緊殺了自己的養子李繼鵬當替罪羊,向昭宗謝罪。李克用本來想一鼓作氣滅了李茂貞,結果朝廷大臣勸昭宗:殺了李茂貞,李克用更沒人能治了,不如留著互相牽製。昭宗一想有道理,就放過了李茂貞。這波極限逃生讓李茂貞撿回一條命,但也讓他明白:跟李克用、朱溫比,自己還是差點意思。不過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經此一戰,他反倒撿了河西不少州縣,實力沒降反升。

此時的李茂貞,已經從護駕忠臣徹底變成跋扈軍閥。《舊五代史》評價他淩弱王室,頗有問鼎之誌,說白了就是欺負皇帝,想當老大。但他的野心也就到此為止了,因為真正的終極boss朱溫,已經把目光投向了長安。

天複元年901年),李茂貞晉爵岐王,達到了人生巔峰。但這時候的晚唐,已經變成了三國殺局麵:河南的朱溫是氪金大佬,地盤最大兵最強;河東的李克用是老牌玩家,戰鬥力爆表;李茂貞則是中路霸主,守著關中關鍵位置。三個人互相打,誰也吃不掉誰。

李茂貞的生存策略很明確:抱緊皇帝大腿,以唐朝忠臣自居,跟朱溫對抗。這年十月,宦官韓全誨把昭宗劫持到鳳翔,投靠李茂貞。李茂貞高興壞了,這不就是挾天子以令諸侯嗎?趕緊把昭宗安置在鳳翔行宮,好吃好喝伺候著,然後以皇帝名義發號施令。但他沒想到,這波操作直接把仇恨值拉滿,朱溫帶著大軍就打過來了,把鳳翔圍了個水泄不通。

這場鳳翔之圍,堪稱李茂貞的至暗時刻。朱溫的軍隊是攻城專業戶,天天在城外挖壕溝、架雲梯,李茂貞隻能閉城死守。更慘的是,鳳翔被圍了一年多,城裡的糧草早就吃光了。《資治通鑒》裡記載城中食儘,凍餒死者不可勝計,連昭宗都隻能吃粥,宮女太監餓死一大堆。李茂貞的軍隊更慘,賣人於市,人直數百錢,簡直是人間地獄。

雪上加霜的是,蜀地的王建趁火打劫,派兵攻占了李茂貞的山南西道。王建這波操作太損了,本來還跟李茂貞稱兄道弟,結果趁人家被圍,直接搶地盤。李茂貞氣得跳腳,但也沒辦法,隻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西部門戶丟了。

到了天複二年902年)冬天,李茂貞實在撐不下去了,隻能跟朱溫議和,把昭宗交了出去。這波丟車保帥雖然保住了鳳翔,但李茂貞的實力大損,從此退出了爭霸賽,隻能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朱溫帶著昭宗回長安後,沒多久就殺了昭宗,立了個傀儡皇帝,晚唐的已經快到結局了。

李茂貞經此一役,算是徹底想明白了:爭霸天下不適合自己,能保住鳳翔就不錯了。他開始收縮戰線,把精力放在內部建設上,重修法門寺就是這時候搞的形象工程。據《大唐秦王重修法門寺塔廟記》記載,李茂貞前後花了二十多年,修了四百多間房舍,還鑄銅爐、修佛塔,說白了就是想靠給自己積點德,也給老百姓找點精神寄托。這波操作倒是挺成功,法門寺後來能成為名寺,李茂貞功不可沒。

開平元年907年),朱溫終於忍不住篡唐稱帝,建立後梁。消息傳到鳳翔,李茂貞氣得拍桌子,但也隻能罵兩句亂臣賊子,不敢真刀真槍跟朱溫乾。當時全國也就四個地方不服朱溫:河東的李克用、鳳翔的李茂貞、淮南的楊行密、西川的王建。王建乾脆在成都稱帝,建立前蜀,還勸李茂貞也稱帝。

李茂貞心裡癢癢的,但理智告訴他不行。自己就剩那麼點地盤,稱帝就是拉仇恨,朱溫肯定第一個打他。於是他搞了個折中方案:不當皇帝,但享受皇帝待遇。他把鳳翔王府擴建得跟皇宮一樣,設置文武百官,妻子稱皇後,部下上書叫,出入用天子儀仗。說白了就是過把皇帝癮,但不捅破那層窗戶紙,堪稱晚唐版精致利己主義者。

雖然當不成真皇帝,但李茂貞把鳳翔治理得還算不錯。他搞精細化管理,減少賦稅,鼓勵農桑,還建了鳳翔府學,培養人才。亂世裡的鳳翔居然有點世外桃源的意思,周邊逃難的人都往這跑。有史料說他治岐垂四十年,境內稍安,這評價在軍閥裡算是相當高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不過好日子沒過多久,麻煩又找上門了。貞明元年915年),李茂貞的養子李繼徽的假子李保衡投降後梁,把邠寧給丟了。緊接著,王建又派兵打過來,搶走了秦州、階州等幾個地方。更倒黴的是,彰義節度使劉知俊打了敗仗,居然投靠了王建。這波連環打擊下來,李茂貞的地盤隻剩鳳翔、涇原兩鎮七個州,從西北一霸變成了關中小地主。

李茂貞倒是看得開,地盤丟了就丟了,隻要鳳翔還在就行。他每天在王府裡禮佛聽經,跟高僧聊天,活得像個退休老乾部。不過他也沒完全閒著,經常跟部下開會分析局勢,說白了就是苟著等機會。這一等,就等到了後唐滅梁。

龍德三年923年),李克用的兒子李存勖滅了後梁,建立後唐,定都洛陽。消息傳到鳳翔,李茂貞的心情很複雜:高興的是朱溫這個老對手終於沒了,擔心的是李存勖比朱溫更能打,自己能不能保住鳳翔還是個問題。

李茂貞先試探了一下,派人給李存勖送信,以的身份祝賀他滅梁。李存勖剛登基,不想樹敵,就客氣地回了信,沒提投降的事。但李茂貞心裡沒底,又派兒子李繼曮去洛陽進貢,實地考察後唐的實力。李繼曮回來後,跟李茂貞說:後唐的軍隊太厲害了,咱們根本打不過。

李茂貞徹底死心了,決定主動投降保平安。他再次上表,請求去掉封號,當個普通藩臣。李存勖倒是挺給麵子,下詔說:岐王是唐朝舊臣,不用去掉封號,就當秦王吧。這波操作給足了李茂貞麵子,既收編了鳳翔,又沒動用一兵一卒。

其實李茂貞的選擇很明智,晚唐的軍閥裡,能善終的沒幾個,朱溫被兒子殺了,王建病死但兒子丟了江山,李克用壯誌未酬早逝,隻有李茂貞靠著審時度勢,保住了自己和家族。這背後是他的生存智慧:該硬的時候硬,該慫的時候慫,從不跟大勢對著乾。

同光二年924年)四月十一日,李茂貞在鳳翔王府去世,享年六十九歲,諡號。這個諡號挺有意思,指他早年護駕有功,指他晚年俯首稱臣,算是對他一生的概括。他的兒子李從曮襲爵,繼續當鳳翔節度使,李家在鳳翔的影響力又延續了幾十年。

李茂貞死後葬在寶雞的大唐秦王陵,如今還保存完好。陵墓裡的壁畫和陪葬品,見證了這位末代岐王的輝煌與落寞。

李茂貞的一生,堪稱晚唐亂世的。從一個草根士兵到一方諸侯,他的職場逆襲足夠傳奇;從護駕忠臣到跋扈軍閥,他的人設反轉足夠唏噓;從割據稱王到俯首稱臣,他的生存智慧足夠現實。

後世對他的評價很分裂,有人罵他淩辱天子,實為奸臣,比如《新五代史》就說他劫遷車駕,賊害大臣;也有人誇他保境安民,頗有政績,認為他在亂世裡給了百姓一片安身之地。其實這兩種評價都對,因為亂世裡的人物本就沒有絕對的黑白。

如果用現代的眼光看,李茂貞絕對是個優秀的區域管理者:他懂激勵軍功賞罰分明),懂民心輕徭薄賦),懂戰略審時度勢苟著發育),但他不是個合格的天下霸主,缺少朱溫的狠辣和李克用的雄心。他的最高追求從來不是統一天下,而是保住自己的鳳翔地盤,這種小富即安的心態,注定了他隻能是個割據諸侯,而不是開國皇帝。

如今的鳳翔,早已沒有了當年的兵戈之聲,但大唐秦王陵的殘碑斷碣,還在訴說著這位末代岐王的故事。正如他開篇那首詞裡寫的,青史是非誰與判,或許亂世梟雄的功過,本就該留給時間去評說。

參考《新五代史》

喜歡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請大家收藏:()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七罪贖命 重生官場:我從基層逆襲成王 我的青春戀愛絕不可能扭曲且胃酸 荒島求生美女投懷送抱 穿成棄子?帶異能下鄉囤貨虐渣爽 天下第一!小說版 醫道:中醫傳人在火影 無限世界:開局俘獲劍之聖女 重生官場之權力巔峰 三世輪回之涅盤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