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北王韋昌輝:散儘家財入教會,天京血淚盛轉衰!_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 > 第59章 北王韋昌輝:散儘家財入教會,天京血淚盛轉衰!

第59章 北王韋昌輝:散儘家財入教會,天京血淚盛轉衰!(1 / 1)

亂世風雲起金田,北王逐鹿誌衝天。

功過是非轉頭空,唯留史話後人傳。

韋昌輝,原名誌正,又名正,約出生於1826年,廣西桂平縣金田村人。他出身地主家庭,父親韋元玠辛勤經營,置下田地約二百六十畝,還搞起了高利貸、小生意、季節性榨油業和牛販等產業,家境還算殷實,屬於新晉地主。

在那個時代,有錢還得有勢,才能在社會上站穩腳跟。韋家雖然有錢,卻沒有權勢,常常遭受當地強宗豪右的嫉妒和欺負。韋元玠一心想讓家族躋身於大地主豪紳行列,於是把寶全押在了韋昌輝身上,著力培養他讀書,盼著他能中舉做官,給家族撐撐門麵。

韋昌輝也算是個勤奮好學的主兒,整日埋頭苦讀,一心想通過科舉改變命運。可命運這玩意兒就愛捉弄人,他多次參加科舉,連個秀才的功名都沒撈著。這對韋昌輝來說,無疑是個沉重的打擊。但韋元玠並不死心,既然考不上,那就走捷徑。當時清朝可以通過捐納獲得監生的資格,當地富商大戶子弟大多都這麼乾,捐個監生,好歹能和官府搭上點關係。韋元玠咬咬牙,給韋昌輝捐了個監生。

本以為捐了監生就能揚眉吐氣,可現實又給了他們父子倆狠狠一巴掌。韋昌輝憑借監生身份,卻依舊沒能結交上豪紳,也攀附不了官府,還是被那些有權有勢的人踩在腳下。就在韋昌輝一家滿心鬱悶的時候,一個改變他們命運的人出現了,這人就是馮雲山。

馮雲山當時正在桂平傳教,聽說了韋昌輝家的遭遇,覺得這是個可以爭取的對象。於是,他通過曾槐英的兒子了解到韋昌輝的為人後,便親自上門勸說韋昌輝加入“拜上帝會”。馮雲山告訴韋昌輝,加入拜上帝會,就不用再怕那些豪紳的欺負,要是能傾儘家產相助,將來還能化家為國,成就一番大事業。韋昌輝本就對現狀不滿,聽了馮雲山的話,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絲曙光,心中燃起了希望之火。

1848年,馮雲山在押解返回原籍途中,特意重返紫荊山區,路過金田村時,借宿在韋昌輝家。這一次深入的交談,讓韋昌輝徹底下定了決心,正式加入“拜上帝會”。

同年八月初六,貴縣形勢不太穩定,蕭朝貴和韋昌輝前往貴縣迎接洪秀全和馮雲山返回紫荊山區。初八,他們抵達貴縣石達開家,蕭朝貴假借“天兄下凡”的名義,宣稱韋昌輝和石達開為洪秀全胞弟。這一下,韋昌輝直接成了“拜上帝會”核心領導層的一員,這身份一下子就不一樣了。後來蕭朝貴又故技重施,再次假借“天兄下凡”,成功勸說韋昌輝的父親韋元玠,讓他心甘情願地傾儘家產投身革命。

“拜上帝會”有了韋昌輝家的資助,那可就鳥槍換炮了。為了準備起義,他們開始暗中打造兵器。韋昌輝在家中開設了十二座鐵爐,表麵上是在打造農具,實際上是在偷偷打造刀槍。為了不讓人發現,韋昌輝還想出了個絕妙的主意,他養了一大群鵝,那鵝叫聲此起彼伏,正好掩蓋了打鐵的聲音。打造好的兵器,全都藏在了村中的犀牛潭裡。

1850年,“拜上帝會”決定起義。四月,楊秀清和蕭朝貴等人開始布置起義事宜,蕭朝貴多次假借“天兄下凡”發布命令,讓韋昌輝和他一起負責起義的布置工作。十月初一,金田團營起義正式打響,“拜上帝會”會眾與地主團練展開激戰,韋昌輝家成了謀劃起義和指揮團營起義的大本營。十一月二十四日,平南“迎主之戰”獲勝後,洪秀全、馮雲山進入金田,就住在韋昌輝家指揮誓師起義。

1851年1月11日,韋昌輝正式參與金田起義。由於金田是團營的中心,韋昌輝家又是起義的大本營,所以清廷一開始還以為韋昌輝是起義的一號頭目呢。

金田起義後,韋昌輝便跟著洪秀全、楊秀清等人四處征戰,開啟了他的軍事生涯。

1851年六月,太平軍從象州、武宣回師紫荊山、金田。韋昌輝與楊秀清、蕭朝貴率部進駐盤龍、安眾、金田、新圩等地,並占據了思盤江與鵬化水之間的幾十裡平川。韋昌輝親自率領兩千太平軍駐守安眾,和清軍隔江對峙。有一天,清軍趁著夜色渡江偷襲安眾,韋昌輝得到消息後,立刻率部抵抗。這突如其來的戰事打得太平軍有些措手不及,營寨都被清軍給焚毀了,還戰死了三十多人。但韋昌輝可沒被這點挫折嚇倒,他身先士卒,帶領太平軍奮起反擊,最終擊斃了清軍千總韋有聲。這一戰雖然損失不小,但也讓韋昌輝在太平軍中有了一定的威望。

同年八月,太平軍在平南官村大敗清軍,隨後兵分水陸向永安州進軍。韋昌輝和蕭朝貴、秦日綱、羅大綱等人負責統率陸上主力。一路上,他們過關斬將,順利抵達永安州。十月,太平軍攻克永安州後,洪秀全開始論功行賞,進行封王建製。韋昌輝被封為“北王”,稱六千歲,位居太平天國領導層第五位。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封王對韋昌輝來說,那可是人生的一大高光時刻。想當初,他在科舉路上屢屢受挫,被人看不起,如今卻成了太平天國的王爺,這身份地位的轉變,簡直就像坐火箭一樣。他心裡彆提多激動了,暗暗發誓一定要為太平天國的事業好好乾,不辜負洪秀全的信任。

自從1852年南王馮雲山和西王蕭朝貴相繼戰死後,韋昌輝在太平天國領導集團中的地位就蹭蹭往上漲,成了僅次於東王楊秀清的第三號人物,開始輔佐楊秀清處理太平天國內政。

1853年,太平軍一路勢如破竹,進駐江寧今江蘇南京)後,改名為“天京”,並定都於此。太平天國的軍政大事,基本上都由東王楊秀清主理,韋昌輝協助執行,名為“協理天事”。

當時保衛天京指揮部就設在北王府,韋昌輝主管軍事。每到敵軍攻城的時候,韋昌輝就會登上高塔紅望樓指揮作戰,白天吹角搖旗,夜晚懸燈傳令,全城太平軍民都以他的號令為準。將士們一看到號令,就會先來到北王府前,聽候分派前往各門拒敵。太平軍將士出征的事兒,也得先由東王楊秀清決定,然後再由韋昌輝的北王府傳布命令分遣軍隊。可以說,在軍事方麵,韋昌輝的權力還是挺大的。

太平天國定製後,諸王皆受東王楊秀清節製,政權由正軍師楊秀清掌控。所有的軍國事務,必須先稟報給北王韋昌輝、翼王石達開,韋昌輝認為可行後,再稟奏給東王楊秀清。也就是說,韋昌輝雖然權力不小,但上麵還有個楊秀清壓著,大事兒還得楊秀清說了算。

這楊秀清自恃功勞大,又掌握著軍政大權,漸漸變得飛揚跋扈起來。他不僅經常欺壓韋昌輝,連天王洪秀全也不放在眼裡,甚至還假借天父下凡,責罰天王。洪秀全雖然心裡不滿,但也不敢輕易發作。韋昌輝就更慘了,楊秀清三天兩頭找他麻煩,時不時就訓斥他一頓,當眾給他難堪。韋昌輝心裡恨得牙癢癢,但又不敢表現出來,隻能表麵上對楊秀清諂媚逢迎,每次楊秀清坐轎前來,他都親自扶轎迎接,談論政事不到三四句,就跪謝說:“非四兄教導,小弟肚腸嫩,幾乎不知道。”

1854年1月,楊秀清為了削弱韋昌輝的權力,命令他將主管軍事的權力移交給自安慶返回的石達開,同時把保衛天京指揮部改到了翼王府。這還不算完,同年五月,楊秀清又命令韋昌輝前往湖北督師,可韋昌輝剛準備出發,楊秀清又私下囑咐下屬稟奏挽留他,然後臨時改派韋俊、黃再興前往湖北。八月,楊秀清再次命令韋昌輝前往湖北、安徽督師,韋昌輝剛走到采石今安徽馬鞍山),就又被調回,改派石達開前往。這一來二去的,韋昌輝就像個被楊秀清隨意擺弄的棋子,心裡彆提多憋屈了。

更過分的是,因為韋昌輝部將張子朋引起水營兵變,楊秀清竟然親自到北府,當著眾人的麵杖責了韋昌輝幾百下,打得韋昌輝好幾天都下不了床。這還不算完,韋昌輝的哥哥與楊秀清妻兄爭奪房屋,楊秀清知道後大怒,要殺韋昌輝的哥哥,還把人交給韋昌輝處理。韋昌輝為了討好楊秀清,竟然說不以五馬分屍處置,不足以警示眾人。你說這韋昌輝得有多無奈,多憋屈啊!

但韋昌輝可不是個甘心被人拿捏的主兒,他表麵上對楊秀清服服帖帖,暗地裡卻在積蓄力量,等待著複仇的機會。

1856年,太平軍攻破清軍“江南大營”,太平天國的形勢一片大好。可就在這個時候,東王楊秀清卻飄得不知道自己是誰了,他逼迫洪秀全封其為“萬歲”,還預定於八月他生日的時候舉行受封典禮。這可把洪秀全給惹毛了,洪秀全心想,你楊秀清這是要騎到我頭上拉屎啊,我才是天王,你想當萬歲,那我算什麼?於是,洪秀全決定除掉楊秀清。

可這事兒得找個靠譜的人來乾啊,找誰呢?洪秀全思來想去,想到了韋昌輝。韋昌輝是金田首義的六王之一,而且長期受楊秀清的欺辱,對楊秀清那是恨之入骨,肯定能完成這個任務。於是,洪秀全秘密下詔,命令韋昌輝、石達開等人回京誅殺楊秀清。

正在江西督師的韋昌輝接到洪秀全的密詔後,那叫一個興奮,心裡想,老子等這一天好久了,終於可以報仇雪恨了。他當即統領三千太平軍,日夜兼程,從江西前線趕回天京。同時,他還與督師江蘇丹陽的秦日綱約定一同返回天京。這秦日綱也對楊秀清不滿,兩人一拍即合。

七月二十六日夜晚,韋昌輝率部抵達天京城外,和從丹陽返回的秦日綱彙合。在陳承瑢的接應下,他們打開了天京城門,軍隊悄悄進入天京城。韋昌輝等人按照預定計劃迅速布置,在不到兩個小時內,就將城內要害據點及通往東王府的街道全部攻占。隨後,韋昌輝親自率部攻入東王府,將楊秀清和他的家人及東王府內侍從全部殺死。這一夜,東王府血流成河,曾經不可一世的東王楊秀清,就這麼稀裡糊塗地丟了性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天京事變”發生後的第二天清晨,韋昌輝帶著楊秀清的首級前往天王府,請求洪秀全標榜公示罪狀。可這時候,天京城內東王府的官員士兵還有部分未被監視,韋昌輝擔心他們會報複,就想斬草除根,將他們一網打儘。於是,他想出了一個毒計,假稱洪秀全降詔,說他處置楊秀清超過了詔旨,應該承受杖刑四百,並讓所有楊秀清下屬全部去觀看他和秦日綱受刑。那些楊秀清的下屬們不知是計,紛紛前來觀看。結果,他們一到現場,就被韋昌輝的人解除了武裝,隨後全部被殺。這一場屠殺,足足殺了五千多人。

但韋昌輝還不滿足,接下來的兩個月裡,他和秦日綱等人在天京城內大肆搜捕殺害楊秀清的部屬,前後共計死了兩萬餘人。整個天京城都籠罩在一片恐怖的氣氛之中,人人自危。

石達開聽說天京事變後,急忙從湖北前線趕回天京。他一回到天京,就責備韋昌輝殺戮太甚,這樣會讓太平天國元氣大傷。韋昌輝本來就對石達開有些忌憚,聽他這麼一說,頓時大怒,心想你石達開算老幾,還敢來指責我,乾脆一不做二不休,連你也一起殺了。石達開見勢不妙,連夜縋城出走。韋昌輝沒抓到石達開,就把他在天京城中的妻兒老小全給殘忍殺害了。

石達開逃至安慶後,悲憤交加,他立即起兵靖難,上奏請殺韋昌輝。此時的洪秀全,看到事態越來越嚴重,韋昌輝的濫殺無辜已經引起了天京軍民的極大不滿,再加上石達開的討韋大軍壓境,他知道不能再任由韋昌輝胡作非為了,於是下令製止韋昌輝濫殺。

韋昌輝見洪秀全竟然站在了石達開那邊,徹底惱羞成怒,他覺得洪秀全是要拋棄他了。於是,他決定孤注一擲,率領三千部眾欲火攻天王府。這一下,可徹底激怒了洪秀全和天京城內的太平軍將士。大家紛紛起來反抗韋昌輝,經過一番激戰,終於打退了韋昌輝的進攻。

1856年11月2日太平天國“天曆”為九月二十七日),韋昌輝的部屬越來越少,最後隻剩下二百人。這些人也被太平軍將士全部殺死,韋昌輝本人也被活捉。洪秀全下令將韋昌輝“五馬分屍”,還割下他的肉懸掛於天京城內各處柵欄上示眾。曾經風光無限的北王韋昌輝,就這樣落得了一個悲慘的結局。

韋昌輝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和爭議。他早期為太平天國的創建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傾儘家產支持起義,在戰場上也屢立戰功,從一個受欺負的地主子弟,成為太平天國的重要領導人之一。他協助楊秀清處理政務,在太平天國定都南京最初兩三年間,貫徹執行政令,為創造清明政局付出了努力。

然而,在天京事變中,他的行為卻讓人瞠目結舌。他被仇恨蒙蔽了雙眼,大肆屠殺楊秀清及其部屬,手段極其殘忍,導致太平天國的高、中級骨乾力量被屠戮殆儘,嚴重削弱了太平天國的實力,成為太平天國由盛而衰的轉折點。他的所作所為,不僅讓無數太平軍將士失去了生命,也讓太平天國的前途變得黯淡無光。

曆史學家鐘文典認為,韋昌輝為太平天國的創建添磚加瓦,以功臣開始,在太平天國事業發展之際破壞革命,以罪人之身終止。他的一生,就像一場波瀾壯闊的大戲,有輝煌,有悲壯,有功也有過。我們在評價他的時候,不能簡單地將他定義為好人或者壞人,而應該從曆史的角度出發,客觀公正地看待他的所作所為。

參考《太平天國史》

喜歡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請大家收藏:()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重生官場:我從基層逆襲成王 我的青春戀愛絕不可能扭曲且胃酸 荒島求生美女投懷送抱 穿成棄子?帶異能下鄉囤貨虐渣爽 天下第一!小說版 醫道:中醫傳人在火影 無限世界:開局俘獲劍之聖女 重生官場之權力巔峰 三世輪回之涅盤重生 混沌神帝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