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侯之女承恩露,玉帛金絲繡華服。
嬌若九重天仙子,實為殷商亡國狐。
炮烙熔骨鍛赤練,蠆盆噬魂化流毒。
引得鳳鳴徹岐山,摘星鹿台儘歸土。
這首詩,道儘了妲己那充滿爭議的一生。古往今來,妲己之名,幾乎成了紅顏禍水的代名詞,在曆史與傳說的交織中,被塗抹上了一層又一層神秘而又罪惡的色彩。但真實的妲己,究竟是怎樣一個女子?她真的是導致殷商覆滅的罪魁禍首嗎?讓我們撥開曆史的重重迷霧,走進那個風雲變幻的殷商末年,探尋妲己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
商朝末年,天下局勢暗流湧動。在眾多諸侯之中,有蘇氏一族,雖算不上實力最為雄厚,但也占據著一方土地,在冀州之地,也算小有名氣。這有蘇氏的首領,便是蘇護,此人性格剛直,在諸侯之中,也有著自己的一番威望。
當時的商朝,在位的君主乃是帝辛,也就是後世人們口中的紂王。這紂王,早年也曾展現出非凡的才能,他力大無窮,能徒手與猛獸搏鬥,軍事上也有一定的建樹,曾多次率軍出征,拓展商朝的版圖。可隨著時間的推移,紂王的性情逐漸發生了變化,權力與地位讓他變得越發驕奢淫逸起來。
這一年,紂王不知從何處聽聞了有蘇氏之女妲己的美貌,頓時心生向往,便下了一道旨意,要蘇護將妲己送入宮中。這在當時,對於許多諸侯來說,或許是一件求之不得的事情,自家女兒若能得到紂王的寵愛,那整個家族便會雞犬升天,享儘榮華富貴。可蘇護卻不這麼想,他本就對紂王日益荒淫的統治有所不滿,如今又要將自己的寶貝女兒送入那深似海的王宮,成為紂王的玩物,他如何能答應?
蘇護一怒之下,在朝堂之上,當著眾人的麵,公然拒絕了紂王的要求,甚至還題下了一首反詩:“君壞臣綱,有敗五常。冀州蘇護,永不朝商!”這一下,可算是捅了馬蜂窩。紂王本就是個暴脾氣,平日裡誰敢違抗他的命令?如今蘇護竟然如此大膽,簡直是不把他這個天子放在眼裡。紂王當即下令,派大軍前去討伐有蘇氏。
蘇護雖然有些實力,但與商朝的正規軍相比,還是相差甚遠。雙方軍隊一交戰,有蘇氏的軍隊便節節敗退。蘇護看著自己的士兵不斷倒下,心中滿是無奈與悲憤。他知道,照這樣下去,有蘇氏遲早要被紂王滅掉。
就在蘇護焦頭爛額之際,他的女兒妲己站了出來。妲己,這個在後世被傳得神乎其神的女子,此時還隻是一個天真爛漫的少女。她生得花容月貌,肌膚勝雪,眼眸猶如秋水一般清澈動人,舉手投足之間,都散發著一種獨特的魅力。妲己見父親為了自己與商朝對抗,心中十分不忍,她對蘇護說道:“父親,都是女兒不好,連累了您和整個有蘇氏。如今為了族人的安危,女兒願意前往朝歌,侍奉紂王。”
蘇護看著自己的女兒,心中滿是不舍,但他也明白,這或許是唯一的辦法了。無奈之下,他隻好答應了妲己的請求。於是,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裡,妲己告彆了自己的家鄉,告彆了自己的親人,踏上了前往朝歌的道路。這一路上,妲己的心中五味雜陳,她不知道等待自己的將會是什麼,但為了族人,她彆無選擇。
當妲己踏入朝歌王宮的那一刻,她就像是一隻誤入牢籠的小鳥,對周圍的一切都充滿了好奇與恐懼。王宮之中,金碧輝煌,雕梁畫棟,處處都彰顯著皇家的威嚴與奢華。但在這華麗的外表之下,卻隱藏著無數的勾心鬥角和陰謀詭計。
妲己的美貌,很快就傳遍了整個王宮。紂王第一次見到妲己時,就被她的美貌所驚豔,仿佛時間都在那一刻停止了。紂王心想,自己這一輩子見過的美女無數,可卻從未見過如此動人的女子。從那以後,紂王便對妲己寵愛有加,幾乎是形影不離。
為了博妲己一笑,紂王可謂是費儘了心思。他下令在王宮中修建了許多奢華的宮殿和園林,其中最著名的當屬鹿台。這鹿台規模宏大,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曆時數年才修建完成。鹿台之上,珍寶無數,紂王常常帶著妲己在這裡飲酒作樂,欣賞歌舞。
除了鹿台,紂王還為妲己修建了酒池肉林。所謂酒池,就是在王宮中挖了一個巨大的池子,裡麵注滿了美酒;肉林,則是在池子周圍的樹上掛滿了各種烤肉。紂王和妲己時常在酒池肉林之中嬉戲玩耍,他們讓宮女們赤身裸體地在酒池中遊泳,在肉林間追逐打鬨,而他們則在一旁看得哈哈大笑,以此為樂。這種荒淫無度的生活,在當時引起了軒然大波,許多大臣紛紛上書勸諫紂王,讓他不要再這樣沉迷下去,要以國家大事為重。可紂王根本就聽不進去,他依然我行我素,繼續和妲己過著奢靡的生活。
在紂王的寵愛之下,妲己在王宮中的地位也越來越高。她逐漸開始參與到朝政之中,對紂王的決策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不過,此時的妲己,還並未表現出後來人們所傳說的那般狠毒與殘忍,她更多的,隻是一個享受著愛情與榮華富貴的女子。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隨著時間的推移,妲己在王宮中的生活變得越來越複雜。她發現,這王宮之中,處處都是陷阱和陰謀,稍有不慎,就可能會陷入萬劫不複之地。為了保護自己,也為了保住自己在紂王心中的地位,妲己不得不學會一些生存之道。
在這個過程中,妲己逐漸變得有些心狠手辣起來。她開始利用紂王對自己的寵愛,打壓那些對自己有威脅的人。比如,當時王宮中的薑王後,她為人正直,看不慣紂王和妲己的荒淫生活,時常對他們進行勸諫。薑王後的存在,讓妲己感到了一種威脅,於是,她便想出了一個毒計,想要除掉薑王後。
妲己先是在紂王麵前誣陷薑王後,說她意圖謀反。紂王本就被妲己迷得神魂顛倒,對她的話深信不疑。於是,他下令將薑王後打入冷宮,並對她進行嚴刑拷打。薑王後哪裡受得了這樣的折磨,最終含冤而死。薑王後一死,妲己便順理成章地成為了王後,她的地位在王宮中更加穩固了。
除了薑王後,還有許多大臣也因為得罪了妲己而遭到了迫害。比如,當時商朝的太師聞仲,他是三朝元老,在朝中威望極高。聞仲看不慣紂王和妲己的所作所為,多次對紂王進行勸諫。妲己對此懷恨在心,便在紂王麵前說了許多聞仲的壞話。紂王漸漸對聞仲產生了不滿,後來,在一次戰爭中,紂王故意不派援兵,導致聞仲戰死沙場。
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隨著妲己的惡行越來越多,她在人們心中的形象也變得越來越惡劣。人們開始將她視為禍國殃民的妖姬,認為是她迷惑了紂王,才導致商朝陷入了如今的困境。而紂王,也因為對妲己的過度寵愛,變得越來越昏庸無道,他對百姓的疾苦不聞不問,隻顧自己享樂,使得民不聊生,社會矛盾日益尖銳。
就在商朝內部因為紂王和妲己的荒淫統治而陷入混亂之時,西方的一個諸侯國——西周,卻在悄然崛起。西周的首領是姬昌,也就是後來人們所說的周文王。姬昌是一個非常賢明的君主,他禮賢下士,重用人才,在他的治理下,西周的國力逐漸增強。
姬昌看到商朝的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心中十分不忍。他決定要推翻商朝的統治,建立一個新的王朝,讓百姓們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於是,姬昌開始暗中積蓄力量,招攬人才,為推翻商朝做準備。
在姬昌招攬的人才之中,最著名的當屬薑子牙。薑子牙,字子牙,號飛熊,他本是一個隱居在渭水之濱的老者,雖然年事已高,但卻有著非凡的智慧和才能。姬昌聽說了薑子牙的大名後,親自前往渭水之濱拜訪他,並邀請他出山相助。薑子牙被姬昌的誠意所打動,決定出山輔佐他。
在薑子牙的輔佐下,西周的實力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姬昌開始四處征伐,先後滅掉了周邊的一些小諸侯國,擴大了西周的版圖。同時,他還積極聯絡其他諸侯,共同對抗商朝。一時間,西周成為了商朝最大的威脅。
紂王得知西周在姬昌的帶領下逐漸崛起後,心中十分不安。他意識到,若不儘快采取措施,商朝的江山恐怕就要保不住了。於是,紂王下令將姬昌囚禁在羑裡。姬昌被囚禁後,西周上下一片恐慌,他們擔心姬昌的安危,同時也不知道該如何應對眼前的危機。
就在西周眾人一籌莫展之時,薑子牙想出了一個辦法。他派人給紂王送去了大量的財寶和美女,希望能夠以此來換取姬昌的自由。紂王本就是個貪圖享樂之人,看到這麼多的財寶和美女,頓時心花怒放。他心想,姬昌不過是一個小小的諸侯,既然已經被囚禁起來,也翻不起什麼大浪了,不如就放他一馬,還能得到這麼多好處。於是,紂王便答應了西周的請求,將姬昌釋放了。
姬昌回到西周後,更加堅定了推翻商朝的決心。他在薑子牙的輔佐下,繼續積蓄力量,等待著時機的到來。而此時的商朝,卻依然沉浸在一片歌舞升平之中,紂王和妲己依舊過著荒淫無度的生活,絲毫沒有意識到危險正在一步步逼近。
公元前1046年,經過多年的準備,西周終於迎來了與商朝決戰的時刻。這一年,姬昌已經去世,他的兒子姬發繼承了王位,也就是周武王。周武王在薑子牙等一眾大臣的支持下,率領著西周的軍隊,聯合其他諸侯,浩浩蕩蕩地向商朝的都城朝歌進發。
紂王得知周武王率領大軍前來攻打朝歌後,這才如夢初醒。他急忙召集軍隊,準備迎戰。可此時的商朝,由於多年的荒淫統治,軍隊的戰鬥力已經大不如前,而且許多士兵都對紂王的統治心懷不滿,士氣十分低落。
雙方軍隊在牧野展開了一場激烈的大戰。這一戰,可謂是驚天動地,戰場上硝煙彌漫,喊殺聲震天。周武王的軍隊士氣高昂,他們在薑子牙的指揮下,如同猛虎下山一般,勇猛無畏地向商朝的軍隊發起了攻擊。而商朝的軍隊,由於士氣低落,再加上指揮不力,很快就陷入了混亂。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在這場戰鬥中,商朝的士兵紛紛倒戈,加入到了周武王的軍隊之中。紂王見大勢已去,心中懊悔不已。他知道,自己的統治已經走到了儘頭。於是,他帶著妲己等人,逃到了鹿台之上。在鹿台之上,紂王看著眼前的一切,心中滿是絕望。他知道,自己再也無法挽回敗局了。
最後,紂王在鹿台之上自焚而死,結束了他那充滿爭議的一生。而妲己,也在這場戰爭中被周武王的軍隊所擒獲。關於妲己的結局,傳說有很多種,有的說她被薑子牙下令斬首,有的說她被周武王賜死,還有的說她在被擒獲後,化作了一縷青煙,消失在了人間。但無論哪種說法,都無法改變妲己在曆史上那充滿爭議的形象。
妲己的故事,就這樣在曆史的長河中流傳了下來。在後世的史書和文學作品中,妲己幾乎成了紅顏禍水的代名詞,她被描繪成一個心狠手辣、妖媚惑主的女子,是導致殷商覆滅的罪魁禍首。但真實的妲己,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仔細研究曆史,我們就會發現,妲己的形象很可能被後人誇大和歪曲了。首先,從曆史背景來看,商朝末年,社會矛盾已經十分尖銳,紂王的荒淫統治隻是加速了商朝的滅亡,而不是商朝滅亡的根本原因。即使沒有妲己,商朝也可能會因為其他原因而走向衰落。
其次,關於妲己的一些惡行,比如發明炮烙之刑、建造酒池肉林等,在曆史上並沒有確鑿的證據。這些說法,大多出自後世的傳說和文學作品,很可能是為了突出妲己的罪惡形象而編造出來的。
再者,妲己作為一個弱女子,她在王宮中的地位雖然很高,但她的權力實際上是受到很大限製的。她的所作所為,很多時候可能都是在紂王的授意下進行的。將商朝滅亡的責任全部歸咎於她一人,顯然是不公平的。
那麼,為什麼妲己會被後人如此抹黑呢?這其中,既有曆史的原因,也有文化的因素。從曆史角度來看,勝利者往往會對失敗者進行抹黑和醜化,以彰顯自己的正義性。周武王推翻商朝後,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可能會有意誇大紂王和妲己的罪行,將他們塑造成反麵典型。從文化角度來看,中國傳統文化中一直存在著“紅顏禍水”的觀念,認為美女往往會給國家和社會帶來災難。妲己作為一個著名的美女,自然很容易成為這種觀念的犧牲品。
參考《史記》
喜歡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請大家收藏:()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