驪戎絕色傾晉土,一朝入宮,便把君心擄。
欲立親子施毒計,機關算儘終成誤。
太子冤亡公子逐,霸業飄搖,眾叛親離路。
千古罵名誰與訴?不過亂世棋子故。
公元前672年,晉國的軍隊像餓狼一樣撲向驪戎今山西晉城一帶)。驪戎是個小國,根本扛不住晉國的猛攻,沒幾天就舉白旗投降了。按當時的規矩,戰敗國得給戰勝國送“戰利品”,金銀珠寶、糧食牲畜都得往上堆,而驪戎最拿得出手的“寶貝”,是兩個姑娘——驪姬和她的妹妹少姬。
這驪姬可不是一般人,《左傳·莊公二十八年》裡說她“美而豔”,用現在的話講,就是顏值天花板級彆的大美女,放在短視頻平台能靠一張臉圈粉百萬那種。更絕的是,她不光長得美,還特彆會來事,情商高、嘴又甜,能把人哄得團團轉。
當時晉國的國君是晉獻公,這老爺子雖說打仗是把好手,但有個致命缺點——好色。他一見驪姬,眼睛都直了,當場就拍板:“這姑娘我要了!驪戎的事兒好說,以後咱們就是一家人!”
就這麼著,驪姬從一個亡國戰俘,搖身一變成了晉獻公的寵妃,直接跳過“答應”“常在”,一步到位成了“夫人”,簡直是春秋版“灰姑娘”的逆襲劇本。晉獻公對她寵到什麼程度呢?專門給她建了座豪華宮殿,叫“曲沃宮”,裡麵的裝修比國君的寢宮還講究;驪姬想吃啥、想要啥,晉獻公哪怕是天上的月亮,都得想辦法給她摘下來。
宮裡的人見驪姬這麼受寵,都忙著巴結她,隻有少數幾個老臣看不過去,比如大夫士蔿ei)。他私下裡跟人說:“這驪姬長得是美,但我總覺得她眼神裡藏著東西,咱們國君這麼寵她,以後怕是要出亂子啊!”
這話傳到驪姬耳朵裡,她非但沒生氣,反而主動去找晉獻公,梨花帶雨地說:“大王,士蔿大夫說得對,我一個亡國之女,能得到大王的寵愛已經很滿足了,您彆為了我跟大臣們鬨矛盾,要是影響了國家大事,我心裡會不安的。”
晉獻公一聽,更覺得驪姬懂事、善良,反過來把士蔿罵了一頓:“你個老東西,整天瞎琢磨,驪姬這麼好的姑娘,你也忍心詆毀?以後再敢胡說,我饒不了你!”
從那以後,再也沒人敢說驪姬的壞話。驪姬一邊享受著晉獻公的寵愛,一邊悄悄觀察著晉國的朝堂局勢——她知道,光靠美貌和寵愛是不夠的,要想在宮裡站穩腳跟,還得有自己的“靠山”。而這個“靠山”,很快就來了。
沒過多久,驪姬給晉獻公生了個兒子,取名叫奚齊。有了兒子,驪姬的野心徹底暴露了——她不光要當寵妃,還要讓奚齊成為晉國的太子,將來繼承國君之位。可當時晉國已經有太子了,名叫申生,還有重耳後來的晉文公)、夷吾兩個公子,這三個人都很有能力,尤其是申生,人品端正、戰功赫赫,深受大臣和百姓的愛戴。
要想讓奚齊當太子,就得把申生他們三個扳倒。這事兒聽起來比登天還難,但驪姬卻一點都不慌——她早就想好了一套“宮鬥劇本”,就等著慢慢上演了。
驪姬知道,晉獻公雖然寵她,但在立太子這件事上,還是很看重“嫡長子繼承製”的。要是直接跟晉獻公說“我想讓奚齊當太子”,肯定會被駁回,說不定還會引起晉獻公的懷疑。所以她決定,先從離間晉獻公和申生的父子情入手,用“溫柔刀”慢慢割掉申生的“靠山”。
她的第一步,是裝“賢良”。每次晉獻公想給驪姬和奚齊更多賞賜,驪姬都故意推辭:“大王,申生太子是國家的未來,您應該多賞賜他,這樣大臣們才會更擁護他,晉國才能更穩定。我和奚齊有您的寵愛就夠了,不用那麼多賞賜。”
這番話傳到申生耳朵裡,申生還真以為驪姬是個善良的人,對她沒了戒心。可他不知道,驪姬這是在“捧殺”他——表麵上誇他,實際上是在讓晉獻公覺得,申生的威望已經太高了,再這麼下去,可能會威脅到國君的地位。
接下來,驪姬開始耍“陰招”。她找了個機會,對晉獻公說:“大王,申生太子在曲沃晉國的舊都)待了這麼久,威望很高,老百姓都很擁護他。不如讓他去鎮守蒲城今山西隰縣)吧,那裡是邊境重鎮,讓他去鍛煉鍛煉,也能為國家出力。”
晉獻公一開始沒多想,覺得驪姬說得有道理,就真的把申生派到了蒲城。可他沒意識到,驪姬這是在把申生從權力中心趕走——申生一走,朝堂上就少了一個能製衡驪姬的人,驪姬就能更方便地安插自己的人手。
與此同時,驪姬還把重耳派到了蒲地,把夷吾派到了屈地,美其名曰“讓公子們為國家鎮守四方”,實際上是把晉獻公的三個兒子都調離了都城,讓他們無法互相聯係,也無法接觸到晉獻公。
士蔿看到驪姬這麼操作,急得直跺腳,又去找晉獻公進諫:“大王,您把太子和公子們都派到外地,這不符合規矩啊!太子應該留在都城輔佐您,公子們也應該在身邊學習治國之道,您這麼做,以後朝堂上沒人能牽製驪姬,怕是要出大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可這時候的晉獻公,早就被驪姬迷昏了頭,根本聽不進士蔿的話,反而把他貶到了外地當官。從此,朝堂上再也沒人敢反對驪姬,驪姬的“宮鬥計劃”進展得越來越順利。
有一回,申生從蒲城回都城朝見晉獻公,順便去拜見驪姬。驪姬表麵上熱情招待,還特意準備了一桌好酒好菜,可暗地裡卻在酒裡下了藥。等申生走後,驪姬故意對晉獻公說:“大王,申生太子今天來見我,還特意給我帶了酒,說要孝敬我。我不敢喝,想先請大王嘗嘗。”
晉獻公拿起酒杯,剛想喝,驪姬突然攔住他:“大王,等等!現在人心叵測,還是先讓小臣嘗嘗吧,免得有人害您。”說完,她讓一個小臣把酒喝了下去。沒過多久,那個小臣就口吐白沫,倒在地上死了。
晉獻公嚇得臉色慘白,驪姬趁機哭著說:“大王,我真沒想到申生太子會這麼狠心!他肯定是覺得我和奚齊礙了他的事,想害死我,然後再害您啊!您可得為我和奚齊做主啊!”
晉獻公本來就對申生有點懷疑,現在看到“證據”,更是火冒三丈,當場就下令:“申生這個逆子,竟敢謀害我和夫人,我一定要殺了他!”
驪姬見晉獻公上了鉤,又趕緊“勸”道:“大王,您彆生氣,要是現在殺了申生,大臣們肯定會說我是禍水,說您偏心。不如先把他放回蒲城,看看他接下來怎麼做,要是他真有反心,再殺他也不遲。”
晉獻公覺得驪姬說得有道理,就把申生放回了蒲城。申生回到蒲城後,才知道自己被驪姬陷害了,心裡又委屈又憤怒,可他又不敢去找晉獻公辯解——他知道,晉獻公現在隻相信驪姬的話,自己說什麼都沒用。
申生回到蒲城後,驪姬並沒有放過他,反而加快了“宮鬥計劃”的步伐。她知道,申生一日不死,奚齊就一日當不上太子,所以她必須儘快除掉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