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60年前後,趙國都城邯鄲的風月場所裡,有個姑娘火得一塌糊塗——不是因為她背景硬,而是因為她的舞姿和顏值。這姑娘就是趙姬,出身沒啥可說的,大概率是家道中落的平民女子,為了謀生才進了歌舞坊。但她有個彆人比不了的優勢:長得媚而不妖,舞跳得行雲流水,尤其是那雙眼睛,像含著一汪秋水,看誰一眼都能讓人心裡發顫。
當時有個叫呂不韋的商人,正在邯鄲“搞投資”。這呂不韋可不是一般的商人,他眼光毒辣,專做“人無我有”的買賣,普通的珠寶玉石根本入不了他的眼。有一回,呂不韋去歌舞坊應酬,一眼就看中了趙姬,不是因為想娶她當小妾,而是覺得這姑娘“有投資價值”——他當時正在暗中扶持秦國的質子嬴異人,要是把趙姬送給嬴異人,說不定能成大事。
呂不韋的操作也很絕,他沒直接把趙姬打包送給嬴異人,而是先把趙姬接到自己府裡,教她禮儀、讀書,甚至還給她講秦國的曆史。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包裝改造”,把一個普通舞姬打造成“知書達理的大家閨秀”。幾個月後,呂不韋設了個飯局,請嬴異人來做客。酒過三巡,趙姬登場跳舞,嬴異人當場就看呆了——這姑娘也太好看了吧!比他在趙國見過的所有女人都強!
呂不韋一看嬴異人這反應,心裡樂開了花,當場就說:“公子要是喜歡,這姑娘就送給你了!”嬴異人感動得差點哭了,當場就拍胸脯保證:“以後我要是發達了,肯定忘不了呂先生!”
就這樣,趙姬從呂不韋的“藏品”,變成了嬴異人的夫人。《史記·呂不韋列傳》裡記載:“呂不韋取邯鄲諸姬絕好善舞者與居,知有身。子楚從不韋飲,見而說之,因起為壽,請之。呂不韋怒,念業已破家為子楚,欲以釣奇,乃遂獻其姬。”這裡說趙姬當時已經懷孕,但不管真假,趙姬的命運從這一刻起,就和嬴異人與呂不韋綁在了一起。
嫁給嬴異人後,趙姬的日子過得並不輕鬆。嬴異人是秦國派到趙國的質子,說白了就是“人質”,趙國對他並不好,有時候連飯都吃不飽。趙姬沒抱怨,反而跟著嬴異人一起吃苦,還把呂不韋教她的東西用上了,幫嬴異人打理生活,甚至還幫他分析局勢。嬴異人越來越依賴趙姬,兩人的感情也越來越好。
公元前259年,趙姬生下了一個兒子,取名叫嬴政——也就是後來的秦始皇。本來是件喜事,可當時秦國和趙國正在打長平之戰,趙國輸得很慘,趙人對秦國人恨之入骨,嬴異人一家的日子更不好過了,隨時都有被抓起來殺頭的風險。
公元前257年,秦國攻打邯鄲,趙國國君想殺了嬴異人泄憤。呂不韋得知消息後,趕緊帶著嬴異人逃跑,可情急之下,沒來得及帶上趙姬和嬴政。趙姬隻能帶著年幼的嬴政,在邯鄲東躲西藏,像老鼠一樣過了六年東躲西藏的日子。這段日子,也讓趙姬從一個嬌弱的舞姬,變成了一個堅韌的母親——她知道,自己要是倒下了,嬴政就活不成了。
公元前251年,秦昭襄王去世,嬴異人他爹安國君繼位秦孝文王),嬴異人被立為太子。趙國一看嬴異人要當秦國太子了,趕緊把趙姬和嬴政送回秦國,生怕得罪秦國。
趙姬終於回到了嬴異人身邊,可剛回來沒幾天,安國君就去世了,嬴異人繼位,也就是秦莊襄王。趙姬從太子夫人,一下子變成了秦國的王後,嬴政也被立為太子。這逆襲速度,比現在的爽文主角還快!
嬴異人當了國君後,沒忘了呂不韋,封他為丞相,還賞了他很多土地和錢財。趙姬作為王後,日子過得很風光,可她心裡總覺得少點什麼——嬴異人因為常年在趙國受苦,身體不好,當了國君後又忙著處理國事,陪她的時間很少。這時候,呂不韋經常以“商議國事”的名義進宮,一來二去,兩人就舊情複燃了。
《史記·呂不韋列傳》裡說:“秦王年少,太後時時竊私通呂不韋。”不過這裡的“秦王年少”是後來的事,嬴異人在位時,趙姬和呂不韋的私情應該就已經開始了。但當時沒人敢說什麼——呂不韋是丞相,權傾朝野;趙姬是王後,深得嬴異人信任,誰會去觸這個黴頭?
好景不長,嬴異人當了三年國君就去世了,年僅十三歲的嬴政繼位,趙姬成了太後。這下趙姬徹底沒人管了,和呂不韋的來往更頻繁了。可呂不韋心裡開始慌了——嬴政雖然年紀小,但聰明過人,眼神裡有股狠勁,要是哪天他發現自己和太後的私情,肯定沒好果子吃。
呂不韋想擺脫趙姬,可又不敢直接說分手,怕趙姬生氣。怎麼辦呢?他想到了一個“金蟬脫殼”的辦法——找個替身。他聽說有個叫嫪毐的人,長得高大帥氣,能力還特彆強,就把嫪毐招到府裡,然後故意讓趙姬知道有這麼個人。
趙姬一聽,果然來了興趣,讓呂不韋把嫪毐送進宮。呂不韋又動了點心思,讓人給嫪毐定了個“腐刑”閹割)的罪,卻沒真的動手,隻是把嫪毐的胡子眉毛拔了,讓他假裝成太監,送進了宮。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趙姬見到嫪毐後,徹底淪陷了——這嫪毐不僅長得帥,還特彆會哄人,比呂不韋會來事多了。兩人很快就形影不離,趙姬甚至為了和嫪毐私會,以“養病”為由,搬到了雍城今陝西鳳翔)的宮殿裡,遠離了鹹陽的嬴政。
在雍城,趙姬徹底放飛自我了,不僅和嫪毐公開同居,還偷偷給嫪毐生了兩個兒子。嫪毐也借著趙姬的寵愛,開始膨脹起來——他不僅得到了很多土地和錢財,還被封為“長信侯”,家裡的仆人有幾千個,投靠他的賓客也有幾百個,勢力越來越大,甚至敢和呂不韋叫板。
嫪毐得意忘形,忘了自己的身份。有一回,他和大臣們喝酒,喝多了吵架,竟然大喊:“我是秦王的假父!你們誰敢惹我?”這話很快就傳到了嬴政的耳朵裡。嬴政當時已經二十二歲,早就不是當年那個任人擺布的小孩了,他聽到這話後,氣得渾身發抖,當場下令:“查!給我好好查嫪毐!”
嬴政的人一查,嫪毐的底全露了——不是太監,和太後私通,還生了兩個兒子,甚至想等嬴政死後,讓自己的兒子當秦王。嬴政怒不可遏,決定動手收拾嫪毐。
嫪毐得知消息後,也慌了,他知道自己要是被嬴政抓住,肯定會被五馬分屍。他決定鋌而走險,發動叛亂。他偷了趙姬的太後印璽和嬴政的禦璽,調動了雍城的士兵和宮裡的侍衛,想攻打嬴政所在的蘄年宮。
《史記·秦始皇本紀》裡記載:“長信侯毐作亂而覺,矯王禦璽及太後璽以發縣卒及衛卒、官騎、戎翟君公、舍人,將欲攻蘄年宮為亂。”這就是曆史上著名的“嫪毐之亂”。
可嫪毐根本不是嬴政的對手。嬴政早就做好了準備,派丞相呂不韋和昌平君、昌文君率領軍隊反擊。嫪毐的軍隊都是臨時拚湊的,沒打幾下就潰散了。嫪毐帶著幾個親信逃跑,可沒跑多遠就被抓了回來。
嬴政對嫪毐恨之入骨,下令對他處以“車裂”之刑五馬分屍),還把嫪毐的三族父族、母族、妻族)全部殺光。然後,嬴政又派人去雍城,把趙姬和嫪毐生的兩個兒子裝進袋子裡,活活摔死了。
處理完嫪毐和兩個私生子,嬴政把矛頭對準了趙姬。他雖然沒殺趙姬,但下令把她軟禁在雍城的萯陽宮,還說:“誰敢為太後求情,就殺誰!”一開始,有二十七個大臣不信邪,跑去勸嬴政,結果全被嬴政殺了,屍體還被掛在城牆上示眾。
趙姬這時候才徹底清醒過來——她以為自己能靠著寵愛掌控一切,卻沒想到,她的私情不僅毀了自己,還害死了兩個親生兒子,甚至差點毀了嬴政的江山。她在萯陽宮裡,天天以淚洗麵,後悔不已,可一切都晚了。
後來,有個叫茅焦的齊國人,膽子特彆大,還是跑去勸嬴政:“大王,您要是一直軟禁太後,天下人會說您不孝,諸侯們也會看不起秦國,這對您統一六國不利啊!”嬴政這才醒悟過來,為了大局,他下令把趙姬接回鹹陽,恢複了她的太後身份,但母子倆的關係,再也回不到以前了。
趙姬回到鹹陽後,雖然還是太後,但沒了權力,也沒了愛情,隻能在深宮裡孤獨地活著。她看著嬴政一步步消滅六國,統一全國,成為始皇帝,心裡既驕傲又難過——驕傲的是自己的兒子成了千古一帝,難過的是自己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樣,和兒子親近了。
趙姬的一生,充滿了爭議。曆史上很多人罵她“淫亂後宮”“禍亂秦國”,把她當成和夏桀的妺喜、商紂的妲己一樣的“妖後”。甚至有人說,要是沒有趙姬的私情,嬴政就不會經曆那麼多波折,秦國統一六國的進程可能會更快。
可真的是這樣嗎?咱們不妨客觀地看看趙姬的一生。她一開始隻是個想活下去的舞姬,被呂不韋當成“投資品”送給嬴異人,她沒得選;在趙國帶著嬴政東躲西藏六年,她靠自己的堅韌保護了嬴政,這是她作為母親的偉大;嬴異人去世後,她作為太後,在嬴政年幼時,雖然沒直接參與朝政,但也沒給嬴政添太多麻煩,反而在一定程度上穩定了後宮。
至於她的私情,確實是她一生的汙點,但我們也要考慮到當時的時代背景。戰國時期,社會風氣相對開放,寡婦再嫁或者有私情,並不是什麼特彆罕見的事。而且,趙姬作為太後,年紀輕輕就守寡,內心的孤獨和寂寞,也是可以理解的。她錯就錯在,不該過分寵愛嫪毐,讓嫪毐有機會膨脹,甚至發動叛亂,更不該生下兩個私生子,觸碰了嬴政的底線。
還有人說,趙姬是“自私的母親”,為了自己的私情,不顧嬴政的感受。可實際上,趙姬對嬴政的愛,是毋庸置疑的。在趙國的六年,她拚儘全力保護嬴政;嬴政繼位後,她雖然和呂不韋、嫪毐有私情,但也沒做出危害嬴政的事。她隻是一個普通的女人,有七情六欲,有自己的弱點,她不是完美的太後,也不是十惡不赦的“妖後”。
而且,趙姬對秦國,也不是一點貢獻都沒有。她生下了嬴政,要是沒有她,就沒有後來統一六國的秦始皇,也就沒有中國曆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從這個角度來說,趙姬是秦國統一大業的“間接貢獻者”。
當然,我們也不能否認趙姬的過錯。她的私情確實給秦國帶來了混亂,“嫪毐之亂”也讓秦國損失了不少人力物力,甚至差點讓嬴政陷入危險之中。但我們不能把所有的責任都推到趙姬身上——呂不韋為了權欲,把嫪毐送給趙姬,這是他的錯;嫪毐野心勃勃,發動叛亂,這是他的錯;嬴政一開始對母親的私情視而不見,直到事情鬨大才出手,這也有他的責任。
公元前228年,趙姬在鹹陽的宮殿裡去世,享年大約五十歲。嬴政按照太後的禮儀,把她和秦莊襄王嬴異人合葬在了芷陽今陝西西安臨潼區)。
趙姬去世後,嬴政雖然沒有表現出太多的悲傷,但他心裡對母親的感情,應該是複雜的——有恨,恨她的私情和糊塗;有怨,怨她差點毀了自己的江山;但更多的,應該是理解和釋然。畢竟,趙姬是他在這個世界上唯一的親人,是她在最艱難的日子裡保護了自己。
如今,兩千多年過去了,秦始皇陵依然矗立在西安的土地上,而趙姬的墓,早已淹沒在歲月的風沙裡。但她的故事,卻一直被人們津津樂道。有人罵她“淫亂”,有人同情她的遭遇,有人把她當成“紅顏禍水”的典型,有人則把她當成亂世女性的縮影。
參考《史記》
喜歡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請大家收藏:()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