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漢的曆史舞台上,有這樣一位傳奇女性,她從一個普通的宮女,一路逆襲成為皇後、皇太後、太皇太後,她就是竇太後。她的一生,可謂是一部精彩絕倫的宮廷奮鬥史,充滿了無數的機遇與挑戰,也對西漢的政治格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竇太後,名諱未詳,傳說有曰:漪、漪房。她出生於趙國清河郡觀津縣,也就是今天河北省衡水市武邑縣那旮旯兒。她的家庭條件那是相當貧寒,父親早死,家裡窮得叮當響,她和哥哥竇長君、弟弟竇少君相依為命。
竇太後小時候的經曆那也是相當坎坷,四五歲時,弟弟竇少君就因為家裡窮,被人給拐賣了,從此一家人天各一方。而竇太後呢,在12歲的時候,因為長得漂亮又聰明,被選入宮侍奉呂後,成了一名宮女。
在宮裡,竇太後就是個小透明,每天乾著各種雜活,日子過得那叫一個苦哈哈。但是呢,她也沒有放棄希望,一直默默努力著,等待著命運的轉機。
機會終於來了,呂太後為了籠絡諸侯王,決定挑選一些宮女賜予諸侯。竇太後一聽,覺得這是個離開皇宮的好機會,於是就想辦法賄賂了負責分配的宦官,希望能把自己分到離家近的趙國。
可是,沒想到啊沒想到,那個宦官居然是個“馬大哈”,把竇太後的請求給忘了,稀裡糊塗地就把她分到了代國。竇太後得知這個消息後,那是哭得稀裡嘩啦,心裡那叫一個絕望啊,覺得自己這是被命運給坑了。
但是,沒辦法,君命難違啊,竇太後隻好哭哭啼啼地跟著隊伍前往代國。可她萬萬沒想到,這一去,居然改變了她的一生。
竇太後到達代國後,一開始還有點不適應,但是很快她就發現,代王劉恒是個很不錯的人。劉恒對竇太後那是一見鐘情,覺得她長得漂亮又溫柔,於是就對她格外寵愛。
竇太後也很爭氣,沒過多久就為劉恒生下了女兒劉嫖,後來又生下了兒子劉啟和劉武。在代國的日子裡,竇太後可以說是過得相當幸福,她也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宮女,變成了代國的寵妃。
然而,命運總是充滿了驚喜。公元前180年,呂太後去世,大臣們發動政變,誅滅了呂氏集團,然後迎立代王劉恒為帝,這就是曆史上的漢文帝。
劉恒即位後,竇太後的地位也跟著水漲船高。漢文帝先是冊立竇太後的兒子劉啟為太子,然後又把竇太後冊立為皇後,竇太後的女兒劉嫖被封為長公主,小兒子劉武被封為代王,後來又改封到梁國,是為梁孝王。
就這樣,竇太後從一個代國的寵妃,一下子變成了母儀天下的皇後,這人生的轉變簡直比坐火箭還快。不過,竇太後並沒有被這突如其來的榮華富貴衝昏頭腦,她依然保持著自己的謙遜和善良,把後宮管理得井井有條。
但是,人生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的。後來,竇太後生病了,一場大病過後,她的眼睛居然失明了。這對於一個女人來說,簡直是晴天霹靂啊。但是,漢文帝並沒有因為竇太後失明而嫌棄她,依然對她相敬如賓,這也讓竇太後感到很欣慰。
公元前157年,漢文帝駕崩,太子劉啟即位,這就是漢景帝。漢景帝即位後,尊竇太後為皇太後。從此,竇太後開始了她長達二十多年的太後生涯。
竇太後這個人呢,那是相當有政治頭腦的,她在漢文帝時期就經常給漢文帝出謀劃策,參與朝政。現在自己的兒子當了皇帝,她就更加積極地乾預朝政了。
竇太後大力提拔外戚,她的哥哥竇長君雖然已經去世,但是漢景帝還是追封他為南皮侯,封他的兒子竇彭祖為南皮侯;竇太後的弟弟竇少君被封為章武侯;她的堂侄竇嬰因為平定七國之亂立功,也被封為魏其侯。
竇太後這一下子就讓竇氏一門三人封侯,開啟了漢代以姻親封外戚為侯的先河。她還多次提議讓漢景帝拜竇嬰為丞相,但是漢景帝一直沒有采納,這也讓竇太後有點不爽。
除了提拔外戚,竇太後還非常寵愛自己的小兒子梁孝王劉武。她覺得劉武聰明伶俐,很像自己,於是就想讓漢景帝在百年之後把皇位傳給劉武。
有一次,漢景帝在宴會上喝醉了酒,就對劉武說:“等我死了以後,就把皇位傳給你。”竇太後聽了這話,那是高興得不得了啊,覺得自己的願望就要實現了。
但是,這事兒可沒那麼簡單。漢景帝酒醒之後,就後悔了,而且大臣們也都反對把皇位傳給劉武,他們覺得這不符合祖宗家法。竇太後一看這情況,那是相當生氣啊,但是也沒辦法,隻好暫時把這事兒給放下了。
公元前154年,吳楚七國之亂爆發。這事兒的起因是漢景帝采納了晁錯的建議,實行削藩政策,結果惹得那些諸侯王們不高興了,於是就聯合起來造反了。
竇太後得知這個消息後,那是相當著急啊,她趕緊把漢景帝叫到跟前,對他說:“皇上啊,你可不能慌啊,一定要想辦法平定叛亂啊。”漢景帝也知道這事兒的嚴重性,於是就趕緊任命竇嬰為大將軍,讓他去平定叛亂。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竇嬰這個人還是很有本事的,他接到任命後,立刻就招兵買馬,組織軍隊去平叛。在平叛的過程中,竇嬰充分發揮了自己的軍事才能,他先是堅守不出,然後等到叛軍疲憊不堪的時候,突然發動進攻,一下子就把叛軍給打得落花流水。
與此同時,梁孝王劉武也在梁國堅守城池,他帶領著梁國的軍隊,多次擊敗了叛軍的進攻,為平定七國之亂做出了重要貢獻。
七國之亂平定後,竇嬰因為戰功被封為魏其侯,梁孝王劉武也因為堅守城池有功,得到了竇太後和漢景帝的嘉獎。竇氏家族在這次叛亂中那是出儘了風頭,竇太後也覺得臉上有光啊。
但是,七國之亂也讓竇太後和漢景帝之間的關係出現了一些裂痕。因為在平叛的過程中,竇嬰曾經多次向漢景帝請求支援,但是漢景帝卻沒有及時給他派兵,這讓竇嬰心裡很不爽。而竇太後呢,又覺得漢景帝對竇嬰不夠重視,於是就經常在漢景帝麵前說竇嬰的好話,希望漢景帝能重用竇嬰。
漢景帝呢,心裡其實也明白竇太後的意思,但是他又不想讓竇氏家族的勢力太大,於是就一直對竇嬰采取一種既重用又打壓的策略。這也讓竇太後和漢景帝之間的關係變得有點微妙起來。
竇太後這個人呢,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她非常尊崇黃老之學。黃老之學主張“無為而治”,竇太後覺得這玩意兒很不錯,於是就想把它作為西漢的治國思想。
在竇太後的影響下,漢景帝和那些諸侯們也都紛紛追讀《黃帝》《老子》,尊崇道家思想。而對於儒家學說呢,竇太後那是相當不感冒,她覺得儒家學說太過於繁瑣,而且還經常提倡一些禮儀製度,這讓她覺得很不舒服。
有一次,漢景帝召見了一個儒家學者轅固生,問他對《老子》一書的看法。轅固生這個人呢,也是個直性子,他就毫不客氣地說:“這《老子》一書啊,也就是普通人家隨便看看的書,沒什麼特彆之處。”竇太後聽了這話,那是氣得七竅生煙啊,她覺得轅固生這是在故意貶低黃老之學,於是就想狠狠地懲罰他一下。
竇太後想了想,然後就對轅固生說:“你不是覺得自己很有本事嗎?那好啊,我就讓你去豬圈裡和野豬搏鬥,看看你到底有多大的能耐。”說完,就派人把轅固生給扔進了豬圈裡。
轅固生一看這情況,那是嚇得魂飛魄散啊,他沒想到竇太後居然這麼狠,居然要讓他和野豬搏鬥。但是,沒辦法啊,他也不能就這麼坐以待斃啊,於是就隻好撿起一根棍子,和野豬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搏鬥。
還好啊,轅固生命不該絕,他在豬圈裡和野豬搏鬥了一會兒後,漢景帝看不下去了,就派人給了他一把利刃,轅固生這才勉強把野豬給殺死了。竇太後一看轅固生還沒死,也就不再追究了,但是她對儒家學說的厭惡之情那是更深了。
公元前141年,漢景帝駕崩,他的兒子劉徹即位,這就是漢武帝。漢武帝即位後,尊竇太後為太皇太後。
漢武帝這個人呢,那是雄心勃勃,他一即位就想乾一番大事業。於是,他就任命魏其侯竇嬰為丞相,武安侯田蚡為太尉,讓他們倆一起推行建元新政,打算改革一些舊的製度,加強中央集權。
但是,竇太後對漢武帝的建元新政那是相當不滿意,她覺得漢武帝這是在挑戰她的權威。而且,竇嬰和武安侯田蚡又都是儒家學說的支持者,這就更讓竇太後不爽了。
於是,竇太後就開始出手乾預了。她先是找了個借口,把竇嬰和田蚡給罷免了,然後又把新政的成員趙綰、王臧給抓了起來,最後還把他們給殺了。漢武帝一看這情況,那是嚇得不得了啊,他沒想到自己的奶奶居然這麼厲害,居然敢這麼明目張膽地反對自己的新政。
沒辦法,漢武帝隻好暫時把新政給停了下來,一切都按照竇太後的意思來辦。竇太後這才算是滿意了,她覺得自己又一次成功地掌控了朝政。
但是,竇太後的好日子也沒過多久。公元前135年,竇太後去世,享年約70歲。她去世後,與漢文帝合葬於霸陵。竇太後的一生,就這樣畫上了一個句號。
竇太後從一個普通的宮女,一路走到太皇太後的位置,她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她在政治上有著敏銳的洞察力和果斷的決策力,她通過提拔外戚、乾預朝政等方式,鞏固了自己的地位,也對西漢的政治格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但是,她也有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她過於寵愛自己的小兒子,試圖讓他繼承皇位,這也引發了一些政治風波;她尊崇黃老之學,打壓儒學,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西漢文化的發展。
總的來說,竇太後是一個既有功又有過的曆史人物,她的一生值得我們去深入研究和探討。
參考《史記》
喜歡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請大家收藏:()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