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政君出生在一個看似普通卻又暗藏波瀾的家庭。她的父親王禁,官職不高,隻是個廷尉史,但家中妻妾眾多,子女成群。王政君的母親李氏,懷著她的時候,做了一個奇特的夢,夢到一輪月亮撲入自己的懷中。在那個迷信天象命理的時代,這個夢被視為極不平凡的預兆,仿佛預示著這個即將出生的女孩,將會擁有一段與眾不同的人生。
隨著王政君漸漸長大,出落得亭亭玉立,性情也溫順可人。然而,她的感情之路卻一開始就充滿坎坷。先是許配給一戶人家,可還沒等過門,男方就突然死了。後來東平王看上了她,要納她為妾,結果同樣離奇,還沒入門,東平王也一命嗚呼。這接二連三的變故,讓王政君背上了“克夫”的名聲,一時間,她成了大家眼中的不祥之人。
王禁心裡又疑惑又著急,好好的女兒,怎麼就這麼坎坷呢?於是,他找來了江湖術士為女兒占卜。這術士端詳一番後,卻突然麵露驚喜之色,大聲說道:“恭喜大人啊,您這女兒可不是一般人,她是夢月入懷而生,貴不可言呐!日後必定會讓王家飛黃騰達。”王禁一聽,心中大喜,原本陰霾密布的心情瞬間豁然開朗。既然女兒命格如此尊貴,那自然不能隨意對待。於是,他開始重金聘請名師,教王政君讀書識字、彈琴作畫,悉心培養,就等著女兒有一天能鯉魚躍龍門。
公元前54年,十八歲的王政君,在父親的運作下,被送入宮中,成為了一名“家人子”。這“家人子”說白了,就是後宮中無品級的備選女子,在這深宮裡,那是一抓一大把,想要出頭,簡直比登天還難。王政君入宮後,每天就過著平淡無奇的日子,默默地等待著命運的垂青。
可命運這東西,有時候就是充滿戲劇性。當時的太子劉奭,正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他最寵愛的司馬良娣,突然暴病身亡。這司馬良娣臨死前,還哭哭啼啼地說自己是被後宮其他姬妾詛咒而死。這話可把劉奭刺激得不輕,他從此對其他姬妾恨之入骨,整天把自己關在寢殿裡,誰也不見,更彆說寵幸她們了。
漢宣帝劉詢一看,這可不行啊。太子可是“國本”,以後是要繼承大漢江山的,現在整天這樣消沉下去,連個子嗣都沒有,這怎麼能行呢?於是,他就讓皇後在後宮挑選一些合適的女子,送給太子,希望能讓太子開心起來,順便解決子嗣問題。皇後接到命令,不敢怠慢,精心挑選了五個女子,其中就有王政君。
這一天,皇後帶著這五個女子來到東宮。劉奭心裡其實一點興趣都沒有,但又不好違背皇後的心意,就隨口說了一句:“其中有一個人可以。”巧就巧在,王政君當時坐得離太子最近,而且她著裝素雅,在這五個人中顯得格外與眾不同。大家都以為太子說的就是她,於是,王政君就這樣被稀裡糊塗地送入了太子宮。
更神奇的是,之前太子的姬妾有十多人,可這麼多年來,愣是沒有一個人能懷孕。而王政君呢,就這麼一次被臨幸,居然就懷上了孩子。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她順利誕下一個兒子。漢宣帝高興得不得了,親自為皇孫取名劉驁,字太孫,還常常把這小皇孫帶在身邊,疼愛有加。母憑子貴,王政君在東宮的地位一下子就不一樣了,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家人子”,搖身一變,成了太子妃,開啟了她在後宮的傳奇之路。
黃龍元年公元前49年),漢宣帝駕崩,太子劉奭即位,是為漢元帝。王政君的兒子劉驁被立為太子,而她也順理成章地被封為婕妤。可這還沒完,僅僅三天之後,她又被冊立為皇後。這晉升速度,簡直比坐火箭還快。
然而,這皇後的寶座,可不是那麼好坐的。漢元帝對王政君,本就沒有什麼深厚的感情,當初寵幸她,也隻是個意外。現在她成了皇後,漢元帝卻對她越來越冷淡。這後宮之中,從來不缺年輕貌美的女子。很快,傅氏和馮媛這兩位妃子,就成了漢元帝的新寵。
傅氏聰明伶俐,能歌善舞,特彆會討漢元帝歡心。她還給漢元帝生下了一個兒子劉康,這劉康從小就聰明過人,多才多藝,深得漢元帝的喜愛,早早地就被封為定陶王,還常常和漢元帝“坐則側席,行則同輦”,那待遇,簡直比太子劉驁還要好。馮媛呢,也毫不遜色,同樣為漢元帝生下了皇子,在後宮中也有著相當高的地位。
再看看王政君這邊,兒子劉驁雖然被立為太子,可隨著年齡的增長,卻越來越不成器。他整天沉迷於玩樂,花天酒地,完全沒有一點太子該有的樣子。有一次,劉驁的小叔叔中山哀王劉竟去世,他去吊唁的時候,居然一滴眼淚都沒流。這可把漢元帝氣得不輕,心想這太子如此薄情寡義,以後怎麼能治理好國家呢?再看看定陶王劉康,越看越覺得滿意,於是,漢元帝就動了廢太子,改立劉康的念頭。
王政君和劉驁得知這個消息後,嚇得魂飛魄散。他們深知,如果太子之位被廢,那他們母子倆以後的日子可就慘了。於是,他們趕緊四處尋求幫助。好在他們找到了漢元帝的近臣史丹。史丹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極力為劉驁說好話。他對漢元帝說:“太子仁厚孝順,這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之前的事情,可能隻是一時疏忽,不能因為這一點就否定他啊。而且,先帝漢宣帝)生前對太子也是寵愛有加,您要是輕易廢了太子,恐怕會違背先帝的意願,引起朝臣的不滿啊。”漢元帝聽了史丹的話,心裡也有些猶豫。畢竟,劉驁是先帝認可的繼承人,輕易廢立,確實會有很多麻煩。再加上其他一些朝臣也紛紛表示反對,漢元帝最終還是放棄了廢太子的想法。王政君母子這才算是有驚無險,保住了太子之位和皇後之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在這之後的日子裡,王政君雖然還是皇後,但日子過得並不舒心。她知道漢元帝對她和太子不滿,隻能小心翼翼地在後宮中生活,努力維持著自己和兒子的地位。而漢元帝呢,對她更是不聞不問,整天和傅氏、馮媛等寵妃在一起,儘情享受著後宮的奢靡生活。王政君就像一個被遺忘的人,在這深宮裡,孤獨地守著自己的皇後之位,等待著命運的下一次轉折。
竟寧元年公元前33年),漢元帝終於結束了他那充滿風流韻事的一生,駕崩於長安未央宮。太子劉驁順利即位,是為漢成帝。而王政君,也終於迎來了她人生的又一個高光時刻,從皇後升級為皇太後。這一下,她可算是熬出頭了,多年的媳婦終於熬成婆。
王政君當上太後之後,首先想到的就是要報答自己的娘家人。她覺得自己之前在宮中不受寵,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娘家勢力太弱。看看那些受寵的妃子,哪個背後沒有強大的家族支持呢?所以,她決定要讓王氏家族崛起,成為朝堂上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於是,她開始大肆分封自己的娘家。大哥王鳳被封為大司馬大將軍領尚書事,統管朝政,一下子成了朝堂上最有權勢的人。其他兄弟如王譚、王音、王崇、王商、王根等也都紛紛封侯,食邑萬戶。這還不夠,她連家裡的子侄都不放過,能封的都封了個遍。甚至連同母異父弟苟參,她也想封個侯。一時間,王氏家族在朝廷中勢力滔天,“王氏子弟皆卿大夫侍中諸曹,分據勢職”,幾乎把朝廷的重要職位都占了個遍。
漢成帝劉驁對母親的這些做法,心裡其實是有些不滿的。畢竟,王氏家族的勢力太大,已經威脅到了他的皇權。但是,他又不敢輕易得罪母親。一來,這些掌權的人都是他的舅舅、表兄弟,都是自己的親人,牽一發而動全身;二來,王氏家族的“五將十侯”一個個氣焰囂張,勢力龐大,他也沒有那個能力去撼動他們。
就拿王太後的弟弟成都侯王商來說吧。有一次,王商生病,居然伸手向漢成帝要來宮殿避暑,想享受皇帝待遇,這簡直就是不把皇帝放在眼裡。漢成帝心裡當然不痛快,果斷拒絕了他。可王商倒好,你皇帝不給,我自己想辦法。他直接派人鑿穿長安城,引渭水到自家莊園。這可不得了,不僅壞了長安城的風水,還嚴重僭越了規矩。漢成帝知道後,氣得暴跳如雷,決定要好好懲治一下這個舅舅。
還有曲陽侯王根,那就更過分了。他直接在自己府邸裡原樣複刻了未央宮白虎殿,這不是公然謀反是什麼?漢成帝實在忍無可忍,決定要給這倆舅舅一點顏色瞧瞧。可是,還沒等他動手,這倆國舅就得到了消息,搶先跑到太後宮中去告狀。王政君一聽,這還了得,自己的弟弟怎麼能被皇帝欺負呢?於是,她把漢成帝叫到宮中,狠狠地訓斥了一頓。漢成帝麵對母親的威嚴,也隻能無奈地低下頭,這件事情就這樣不了了之。
從這以後,漢成帝對朝政越來越失望,也越來越厭倦。他覺得自己這個皇帝當得太窩囊,什麼事情都做不了主。既然不能好好當執政,那我就寵幸後宮,過過逍遙自在的日子吧。於是,他開始整天沉迷於酒色,不理朝政,把國家大事都扔給了王氏家族。而王政君呢,她還是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夠在舅舅、老表們的幫襯下,處理好政務的。
在趙飛燕、趙合德姐妹倆出現以前,漢成帝還喜歡過一個男寵張放。《漢書》說張放平日裡“與上臥起,寵愛殊絕”,皇帝出巡都帶著他,還以家人相稱。本來在漢朝,皇帝喜歡男寵也不是什麼稀奇事,漢文帝有鄧通,漢武帝有韓嫣,大家都見怪不怪了。隻要不影響傳宗接代,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可是,王政君卻不這麼想。她覺得張放是漢成帝的“枕邊人”,很有可能會獲得後宮中的部分權力,這對她和王氏家族來說,是一個潛在的威脅。於是,她找了個“莫須有”的罪名,把張放流放到了外地,讓他離開了漢成帝。
就這樣,在王政君的扶持下,王氏家族的勢力越來越大,幾乎掌控了整個西漢朝廷。而王政君,也成為了西漢末年實際上的掌權者,她的一舉一動,都影響著這個龐大帝國的走向。
漢成帝劉驁雖然貴為皇帝,但在母親和王氏家族的壓製下,他的一生過得並不如意。他沉迷酒色,放縱自己,最終也為此付出了代價。綏和二年公元前7年),酒色侵骨的漢成帝劉驁在趙合德的宮中暴死,年僅四十六歲。
漢成帝沒有子嗣,這可讓朝廷上下亂了套。在經過一番激烈的爭奪後,定陶王劉康的兒子劉欣被立為皇帝,是為漢哀帝。而王政君呢,也跟著水漲船高,晉升為太皇太後。
漢哀帝劉欣即位後,他可不甘心被王氏家族繼續壓製。他想要擺脫王政君和王氏家族的控製,重新奪回屬於自己的權力。於是,他開始大力扶持自己的祖母傅氏和母親丁氏家族,打壓王氏外戚勢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