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先嘮嘮唐朝這位“頂流公主”——太平公主。要論古代“投胎界天花板”,她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爹是唐高宗李治,媽是武則天,哥是唐中宗、唐睿宗,這配置簡直是自帶“皇家vip終身套餐”,《舊唐書》都直接蓋章“特承恩寵”。不過這位公主的人生劇本,可比現在的宮鬥劇刺激多了,堪稱“大唐權力遊戲實戰教程”,就是結局有點潦草。
太平公主剛出生就站在了彆人的人生終點線。她小時候還有段“出道即歸隱”的操作:外婆榮國夫人去世,武則天心疼小女兒,就讓她以“道士”身份為外婆祈福——這波操作純屬走個形式,畢竟真讓公主當道士,武則天第一個不答應。
真正讓她初露鋒芒的是“紫袍求婚”名場麵。儀鳳年間,吐蕃跑來求親要娶太平,武則天舍不得寶貝女兒遠嫁,又不好直接拒絕,就真給她建了道觀,裝模作樣搞齋戒,硬是把和親這事拖黃了。過了陣子,太平穿著紫袍玉帶,戴著武官帽子,在爸媽麵前又唱又跳。李治和武則天笑得直不起腰:“閨女你又不當武官,穿成這樣乾啥?”太平立馬接話:“那把這身行頭賜給駙馬行不行?”李治秒懂,這是女兒春心萌動想嫁人了,趕緊給她挑了表哥薛紹當老公。
這場婚禮排場大到離譜,直接把萬年縣衙門當婚館,大門太窄容不下公主的翟車,官府隻能拆牆讓路。從興安門到婚禮現場,一路燈火通明,連路邊的樹都被烤枯了——這陣仗放在現在,相當於全城交通管製辦婚禮,熱搜能掛三天三夜。
可惜太平的第一段婚姻沒能善終。薛紹受親戚謀反案牽連被處死,武則天心疼女兒守寡,又不想她受委屈,乾脆殺了武攸暨的妻子,硬把太平塞給了這位武家侄子。這波操作徹底打碎了太平的“戀愛腦”,她算是看明白了:在皇權麵前,愛情就是個擺設,隻有手握權力才是真安全。
武則天見女兒這股狠勁,越看越順眼,直言“類我”——這評價可太致命了,相當於給太平刻上了“權謀接班人”的標簽。不過太平早期特懂“藏拙”,表麵上隻管裝修豪宅、享受生活,暗地裡卻跟著老媽學權謀,《新唐書》說她“內與謀,外檢畏”。
在待遇方麵,太平更是“超標選手”。按照規矩,公主最多食實封三百戶,她卻額外多了五十戶;到了聖曆年間,直接漲到三千戶,比親王還滋潤。這就好比公司規定普通員工月薪三萬,她直接拿十萬,妥妥的“老板親閨女待遇”。
如果說婚姻是太平的“黑化契機”,那兩場政變就是她的“封神之戰”。
第一場是神龍政變。武則天晚年,張易之、張昌宗兄弟仗著是女帝男寵,在朝堂上作威作福。太平瞅準時機,直接參與謀劃誅殺二張,事後被加封為“鎮國太平公主”,食實封漲到五千戶,連薛、武兩家的女兒都跟著沾光拿俸祿。此時的她已經不是單純的公主了,出門有衛士護駕,十步一個崗哨,排場和皇宮沒啥區彆,《舊唐書》形容“同於宮禁”。
第二場是唐隆政變。中宗李顯駕崩後,韋後想當第二個武則天,立溫王當傀儡。太平一看“這劇本我熟啊”,立馬跟侄子李隆基聯手搞事情,派兒子薛崇簡參戰。政變成功後,她直接闖進皇宮,把年幼的溫王從龍椅上拉下來,對著大臣喊:“天下該歸相王睿宗),這小孩坐不穩”,親手把哥哥李旦扶上皇位。
這波操作直接讓她站到了權力巔峰:食實封漲到一萬戶,三個兒子全封王,最差的也是九卿三品官。每次上朝奏事,能跟皇帝聊到下班,說的話沒有不聽的;要是哪天懶得上朝,宰相們得組團去她家彙報工作,皇帝基本就是“一鍵同意”的工具人。當時朝廷七個宰相,五個是她的人,左羽林大將軍這些掌兵權的職位,也全被她的親信霸占——這權力,說是“二皇帝”都謙虛了。
權力這東西,就像奶茶裡的糖,一旦上癮就戒不掉。太平巔峰期有多囂張?《新唐書》記載她“田園徧近甸,皆上腴”,京城周邊的肥田全是她家的;吳蜀嶺南的工匠給她造奢侈品,州縣派人護送,路上絡繹不絕;家裡的珍寶堆成山,歌舞班子跟皇宮一個規格,侍兒幾百個,奴仆上千人,隴右的牧馬就有一萬匹——這日子比皇帝還滋潤。
更離譜的是她包庇情人胡僧慧範。這和尚家裡有千萬家產,跟太平關係不一般,太平直接把他提拔成三品禦史大夫。有人彈劾慧範貪贓四十萬,要求處死,太平一句話就給壓了下去,反而讓彈劾的禦史遭了殃。這操作放在現在,就是頂流耍大牌包庇劣跡藝人,早被網友罵上熱搜了。
但太平忘了,她的侄子李隆基不是省油的燈。睿宗想傳位給李隆基,太平慌了——這侄子年輕有為,肯定不會像哥哥那樣慣著她。於是她開始搞事情:散播“李隆基不是長子,沒資格當太子”的謠言,甚至坐著轎子闖進宮,想逼宰相們廢太子。李隆基表麵不動聲色,心裡早就把小本本記滿了。
先天二年,太平決定“先下手為強”,聯合竇懷貞等大臣,讓左羽林大將軍常元楷帶兵殺進武德殿,想一舉除掉李隆基。可惜她的計劃早就被泄露,李隆基直接先動手,帶著人把她的黨羽全砍了,史書記載“梟元楷、慈於北闕下,縛膺福內客省,執羲、至忠至朝堂斬之”。
太平聽到消息,嚇得鑽進南山躲了三天,最後還是被找了出來。李隆基沒給這位親姑姑留情麵,直接賜死在家中。抄家的時候更震驚:“瑰寶若山,督子貸凡三年不能儘”——家裡的寶貝堆得像山,光盤點家產就用了三年,堪稱“大唐首富落馬現場”。
太平公主的一生,完美詮釋了“成也權力,敗也權力”。她有武則天的權謀手腕,卻沒有老媽的格局;有攪動朝局的能力,卻不懂“見好就收”的道理。
不過平心而論,在男權至上的古代,太平公主能憑著自己的本事,活出“權傾朝野”的模樣,已經足夠傳奇。隻是她到死都沒明白:權力這把雙刃劍,既能讓人站在巔峰,也能讓人摔得粉身碎骨。正如古人所言“高飛之鳥,死於美食;深泉之魚,死於芳餌”,這話用在她身上,再合適不過了。
參考《唐書》
喜歡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請大家收藏:()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