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亂世紛紜的五代十國,有一位女子,她的命運猶如風中飄絮,卻又綻放出彆樣的光彩,她就是王淑妃,世人皆稱她“花見羞”。這名字,一聽就讓人浮想聯翩,仿佛一朵盛開的鮮花,嬌豔得連花兒見了都自慚形穢。
王淑妃出生在邠州今陝西彬縣)一個普普通通的糕餅店家庭,父母每日忙著做糕餅、賣糕餅,過著平凡的小日子。可誰能想到,他們家這個女娃娃,生得那叫一個標致,打小就像個粉雕玉琢的瓷娃娃,走在街上,回頭率爆表,街坊鄰居們都忍不住誇讚這孩子長得好看。
隨著年齡的增長,王淑妃出落得愈發亭亭玉立,她不僅有傾國傾城的容貌,還心靈手巧,幫著父母在店裡打理生意,那待人接物的模樣,透著一股機靈勁兒。更難得的是,她還自學了詩書文章、琴瑟音律,雖說出身市井,卻有著一股子彆樣的氣質,就像淤泥裡開出的蓮花,純淨又獨特。
十七歲那年,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後梁名將劉鄩偶然間見到了王淑妃,驚為天人,這世間竟有如此美貌的女子!他毫不猶豫地將王淑妃納為妾室。王淑妃就這樣從一個普通的糕餅店女孩,走進了將軍府,開啟了她截然不同的人生旅程。在將軍府裡,王淑妃跟著劉鄩,見識到了不一樣的世麵,也學會了更多為人處世的道理。劉鄩對她寵愛有加,她也儘心儘力地侍奉著劉鄩,兩人的日子雖說平靜,卻也溫馨。
然而,好景不長,龍德三年923年),劉鄩在戰場上不幸戰死。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讓王淑妃的世界瞬間崩塌,她失去了依靠,變得無依無靠。一個弱女子,在這亂世之中,該何去何從呢?守節的日子裡,她時常回憶起和劉鄩在一起的點點滴滴,那些美好的時光,如今都成了回憶。儘管有不少富家子弟覬覦她的美貌,想娶她回家,可她都一一拒絕了,她的心裡,還裝著劉鄩。
就在王淑妃以為自己會這樣孤獨終老的時候,命運又一次眷顧了她。此時,後唐明宗李嗣源的夫人夏氏去世了,他正想找個合適的人納為妾室。有人就向安重誨推薦了王淑妃,說這女子不僅長得美若天仙,還溫柔善良,知書達理。安重誨把這事告訴了李嗣源,李嗣源一聽,來了興趣,就把王淑妃納為妾。
王淑妃嫁入李嗣源府中後,展現出了她的高情商和智慧。她知道自己初來乍到,要想站穩腳跟,就得和大家搞好關係。於是,她把從劉鄩那裡得到的金銀財寶,都拿了出來,送給李嗣源身邊的人,還有李嗣源諸子的婦人。這一招可太妙了,大家收了她的好處,自然都在李嗣源麵前說她的好話。一來二去,李嗣源對她是越來越喜愛,走到哪兒都帶著她,簡直把她當成了心肝寶貝。
夫人曹氏為人老實本分,性格比較懦弱,不太愛管事。看到李嗣源這麼寵愛王淑妃,她也沒什麼意見,反而樂得清閒。漸漸地,王淑妃在府中的地位越來越高,成了實際上的當家主母,李嗣源府裡的大小事務,都由她一手操辦。
同光四年926年),李嗣源成功登上皇位,成了後唐明宗。這一下,整個後宮都熱鬨起來了,大家都在猜測,誰會成為皇後呢?曹氏作為李嗣源的原配夫人,按道理來說,這皇後之位非她莫屬。可曹氏卻對王淑妃說:“我身體不好,經常生病,性格又沒什麼耐心,妹妹你這麼能乾,這皇後之位,你就替我當吧。”王淑妃聽了,連忙推辭說:“皇後可是帝王的正妻,是至尊之位,我哪敢隨便代替姐姐呢?姐姐才是名正言順的皇後。”
一番推讓之後,曹氏還是被立為了皇後,王淑妃則被封為淑妃。雖然沒當上皇後,但王淑妃也沒有絲毫怨言,她依舊儘心儘力地侍奉著曹皇後和李嗣源。每天早上,李嗣源起床洗漱穿衣,都是王淑妃親自在一旁服侍,那細心周到的樣子,讓李嗣源心裡暖乎乎的。退朝之後,李嗣源和曹皇後吃飯,王淑妃也在一旁伺候著,等他們吃完了,自己才退下,從來沒有懈怠過。曹皇後看在眼裡,對她是越來越喜歡,整個後宮,在王淑妃的打理下,井井有條,一片和諧。
隨著時間的推移,李嗣源年紀越來越大,身體也大不如前,經常生病臥床。這時候,王淑妃和宦官孟漢瓊就成了他身邊最親近的人,兩人整日在李嗣源身邊伺候著。權力這東西,就像一把雙刃劍,一旦沾染上,就很難放下。王淑妃在李嗣源的寵愛下,逐漸開始參與到朝政中來,她的權力越來越大,野心也越來越大。
當時,朝堂上有個叫安重誨的大臣,手握重權,飛揚跋扈,很多人都對他不滿。王淑妃也覺得安重誨礙眼,於是就和孟漢瓊等人合謀,找機會除掉了安重誨。這一下,王淑妃在朝堂上的威望大增,很多大臣都開始討好她,希望能得到她的支持。
除了安重誨,還有一個人也讓王淑妃十分頭疼,那就是秦王李從榮。李從榮是李嗣源的大兒子,野心勃勃,一直想當皇帝。他手握兵權,在朝堂上也有自己的勢力。王淑妃擔心李從榮當了皇帝之後,會對自己不利,於是就和孟漢瓊等人一起,暗中對付李從榮。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有一次,李嗣源病重,李從榮以為自己的機會來了,就想帶兵入宮,奪取皇位。王淑妃得知消息後,立刻和孟漢瓊等人商量對策。他們一邊派人通知李嗣源,一邊調集宮中的侍衛,準備抵抗李從榮。李從榮帶兵來到宮門口,卻遭到了侍衛的阻攔。雙方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戰鬥,李從榮沒想到自己的計劃會失敗,最終被亂軍殺死。
這場爭鬥,王淑妃大獲全勝,但也讓她徹底卷入了宮廷的權力鬥爭之中。她的手上,沾滿了鮮血,可在那個亂世,為了生存,為了保住自己和養子的地位,她又能有什麼辦法呢?
在這複雜的宮廷生活中,王淑妃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收養了許王李從益。李從益本是後唐明宗後宮中一個宮女所生,李嗣源覺得王淑妃沒有孩子,就把李從益交給她撫養。王淑妃對這個養子視如己出,疼愛有加,她把自己所有的母愛,都傾注在了李從益身上。
李從益漸漸長大,聰明伶俐,十分討人喜歡。可他的乳母司衣王氏,卻是個不安分的人。她看到李嗣源年事已高,秦王李從榮手握兵權,就想為自己以後的日子打算。當時李從益隻有四歲,司衣王氏就教他說想見秦王李從榮。李嗣源也沒多想,就派司衣王氏帶著李從益去秦王府。一來二去,司衣王氏竟然和李從榮私通了,李從榮還讓她幫忙觀察宮中的動靜。
後來,李從榮謀反被殺,司衣王氏心裡不服氣,她覺得李從榮是被冤枉的,就口出怨言。這話傳到了湣帝李從厚的耳朵裡,李從厚大怒,立刻下令賜死司衣王氏。因為這件事和王淑妃也有牽連,李從厚對王淑妃也產生了不滿,甚至想把她遷到至德宮去。幸好曹太後和王淑妃關係一直很好,在曹太後的勸阻下,李從厚才沒有這麼做,但對王淑妃的態度,明顯冷淡了很多。
王淑妃心裡明白,自己和養子在這宮中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了。但她沒有放棄,為了保護李從益,她更加小心翼翼地生活著,時刻留意著宮中的一舉一動,生怕再出什麼意外。
後唐的局勢越來越動蕩,沒過多久,後唐廢帝李從珂即位。李從珂對王淑妃和李從益母子還算客氣,但王淑妃卻預感到,這宮中已經不再是他們的容身之所了。有一次,李從珂在妃院設宴,王淑妃突然舉起酒杯,對李從珂說:“陛下,我想辭彆您,去當尼姑。”李從珂聽了,大吃一驚,連忙問她為什麼。王淑妃哭著說:“我這孩子能活下來,本就是僥幸。如果陛下您容不下我們,等我死了,我有什麼臉麵去見先帝呢?”李從珂聽了,也覺得很傷感,他安慰王淑妃說:“太妃放心,我不會為難你們母子的。”
然而,王淑妃的擔心還是變成了現實。石敬瑭為了當上皇帝,勾結契丹,進攻京城。後唐廢帝李從珂見大勢已去,絕望之下,聚族準備自焚。王淑妃得知消息後,連忙跑去勸曹太後:“太後,現在事情緊急,我們還是先躲一躲吧,等姑夫指石敬瑭)來了再說。”曹太後卻絕望地說:“我家已經到了這種地步,我不忍心一個人活著,你自己保重吧。”說完,曹太後就和李從珂一起自焚而死。
王淑妃見此情景,悲痛欲絕,但她知道,自己不能死,她還要保護李從益。於是,她帶著李從益和他的妹妹,藏在了鞠場內,這才躲過了一劫。後晉高祖石敬瑭即位後,王淑妃自知無力反抗,就主動請求去當尼姑。可石敬瑭卻沒有答應,他把王淑妃母子遷到了至德宮居住。後來,後晉遷都到汴州,王淑妃母子也跟著一起去了,石敬瑭的皇後對王淑妃十分敬重,把她當成母親一樣對待。
天福四年939年),石敬瑭為了安撫人心,詔以郇國三千戶封李從益為郇國公,讓他主持後唐的祭祀,還規定他的服色、旌旗都依照後唐的舊製。王淑妃看著兒子有了這樣的待遇,心裡稍微踏實了一些,她知道,這是石敬瑭在利用他們,但隻要能保住兒子的性命,她也就滿足了。
後晉的日子也不好過,沒幾年,契丹就開始大舉進攻。後晉出帝石重貴即位後,和契丹的關係越來越緊張。最終,契丹大軍攻破了京城,後晉滅亡。這時候,王淑妃和李從益母子又一次陷入了困境。
契丹人耶律德光率軍進入京城後,看到了後唐明宗的畫像,他竟然焚香禮拜,對王淑妃說:“明宗和我約為弟兄,你就是我的嫂嫂。”王淑妃沒想到耶律德光會對他們這麼客氣,心裡既驚訝又感激。原來,耶律德光早就聽說過王淑妃的美貌和賢德,對她十分敬重。
當時,趙延壽所娶的後唐明宗公主已經去世了,耶律德光就為趙延壽娶了李從益的妹妹,稱永安公主。永安公主的生母不詳,一直是由王淑妃撫養長大的。王淑妃為了女兒的幸福,親自到京城主持了婚禮。婚禮結束後,耶律德光想讓李從益當彰信軍節度使,李從益心裡害怕,推辭不肯當官。耶律德光也沒有勉強,就讓他們母子回到了洛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本以為日子就這樣平靜地過下去了,可誰能想到,更大的危機還在後頭。耶律德光北歸後,留下蕭翰守汴州。這時候,後漢高祖劉知遠在太原起兵,勢力越來越大。蕭翰見勢不妙,想北去,可又不想把中原就這樣拱手讓給劉知遠。他思來想去,想到了李從益,就派人召李從益來,想把中原委托給他,讓他當傀儡皇帝。
李從益母子接到消息後,嚇得不輕,他們知道這是個燙手的山芋,一旦接下來,肯定沒有好下場。於是,他們逃到徽陵去躲避使者。可使者哪肯善罷甘休,硬是強迫他們回來。無奈之下,李從益隻好權知南朝軍國事。他坐在崇元殿上,蕭翰率領契丹諸將在殿上參拜,後晉的群臣在殿下參拜。看著這一切,王淑妃心裡充滿了無奈和悲哀,她對群臣說:“我家母子孤弱,被蕭翰強迫,這哪裡是什麼福氣呀!大禍馬上就要臨頭了!”
李從益當上這個傀儡皇帝後,日子並不好過。他派人召高行周、武行德等人前來抵抗劉知遠,可這些人都不願意趟這趟渾水,根本就不來。李從益沒辦法,隻好和王鬆商議,想用燕兵閉城自守。王淑妃知道後,連忙阻止說:“我們是亡國之後,怎麼敢和彆人爭天下呢?”於是,她派人上書迎接後漢高祖劉知遠,希望他能放過他們母子。
然而,劉知遠並沒有打算放過他們。他聽說李從益曾召高行周抵抗自己,心裡十分惱怒,就派郭從義先率兵進入京城,要殺了王淑妃母子。郭從義帶著士兵來到王淑妃麵前,王淑妃知道自己的死期到了,但她不甘心就這樣死去,她臨死前大喊道:“我家母子有什麼罪?為什麼不留下我的兒子,讓他每年寒食節拿一盂飯酒,到後唐明宗的墳上祭祀呢?”周圍的人聽了,都忍不住流下了眼淚,他們為這對母子的悲慘命運感到惋惜。
李從益死的時候,年僅十七歲。王淑妃一生坎坷,從一個普通的賣餅女,到成為後唐明宗的寵妃,再到曆經後唐、後晉、後漢等朝代的更迭,最終卻落得個母子被殺的悲慘結局。她的一生,就像一場夢,一場繁華過後的噩夢。在那個亂世之中,她雖然有著傾國傾城的容貌和聰明才智,卻也無法掌控自己的命運。她的故事,被後人傳頌,成為了五代十國曆史中一段令人唏噓的傳奇。
參考《舊五代史》
喜歡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請大家收藏:()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