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昭睿順聖皇後:草原嬌女綻芳華,輔弼英主定邦家_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 > 第48章 昭睿順聖皇後:草原嬌女綻芳華,輔弼英主定邦家

第48章 昭睿順聖皇後:草原嬌女綻芳華,輔弼英主定邦家(1 / 1)

今天我們要講述的,便是一位堪稱蒙古草原上“女諸葛”的奇女子——察必皇後。她雖身為女子,卻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氣,在風雲變幻的政治舞台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深刻地影響了元朝的曆史走向。

察必出生於蒙古弘吉剌部的一個貴族家庭,那是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家族。她的祖父特薛禪,可是個了不起的人物,跟隨太祖成吉思汗起兵,立下赫赫戰功。成吉思汗也不含糊,大手一揮,賜下敕命,讓弘吉剌部與自己的黃金家族世代聯姻,這可真是莫大的榮耀。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察必,就像草原上的駿馬,天生聰慧勇敢,還帶著一種與生俱來的政治遠見。她的童年,或許是在廣袤無垠的草原上度過,藍天白雲下,看著父兄們縱橫馳騁,聽著他們講述先輩們的英雄事跡,小小的察必心中,也種下了一顆不凡的種子。

1240年,14歲的察必迎來了人生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她身披貂裘,騎著矯健的駿馬,從弘吉剌部的營帳出發,踏上了前往忽必烈王府的道路。這一年,忽必烈26歲,此時的他,還隻是蒙古帝國眾多宗王之一。但察必的婚姻,從一開始就肩負著“部落聯盟”的使命。她的到來,就像一陣春風,給忽必烈的王府帶來了新的活力。嫁入王府後,察必充分展現了草原兒女的豁達與聰慧。她深知丈夫的誌向遠大,而要實現這些誌向,就需要團結各方勢力。於是,她主動為忽必烈納側妃,以此拉攏蒙古各部勢力。這一招,可真是高瞻遠矚。她就像一個高明的棋手,在看不見硝煙的戰場上,一步步布局,為忽必烈的未來打下堅實的基礎。她還親手縫製皮靴贈予忽必烈麾下將領,這一針一線,都飽含著她的心意。將士們穿上她做的皮靴,心中暖意融融,自然對忽必烈更加忠心耿耿。就這樣,察必把“後院人情”轉化為了“前線軍心”,也因此備受忽必烈寵愛。在那些日子裡,察必與忽必烈攜手相伴,共同度過了許多美好的時光。他們一起在草原上騎馬馳騁,一起談論著未來的抱負,王府中充滿了歡聲笑語。

然而,命運似乎總喜歡給人出難題。1259年,察必24歲時,蒙古帝國發生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忽必烈的哥哥蒙哥汗在攻打南宋的戰場上戰死,一時間,蒙古帝國陷入了分裂的危機。這個消息傳來,整個王府都陷入了一片慌亂之中。有人勸察必帶孩子回弘吉剌部避難,畢竟那裡是她的娘家,相對安全。但察必卻沒有絲毫猶豫,她就像一位臨危不亂的將軍,做出了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決定。她將王府中的金銀全部分給士兵,當眾剪斷發髻,堅定地宣告:“我夫忽必烈在哪,我察必的家就在哪!”這一番話,猶如洪鐘般響亮,傳遍了整個王府。士兵們看到皇後如此堅定,心中的恐懼也漸漸消散,紛紛表示願意追隨忽必烈。

當時的局勢十分危急。忽必烈正在攻打南宋,而他的弟弟阿裡不哥留守和林。阿裡不哥的黨羽阿藍答兒等人,看到蒙哥汗戰死,便想趁機擁立阿裡不哥為汗。阿藍答兒甚至發兵漠北諸部,軍隊距離忽必烈所在的開平僅百餘裡。在這千鈞一發之際,察必挺身而出。她質問阿藍答兒:“發兵大事,太祖曾孫真金在此,何故不使知之?”這一問,問得阿藍答兒啞口無言,成功阻止了軍隊的異常調動。與此同時,察必快馬加鞭給忽必烈送信,建議他先回草原爭奪汗位,再圖中原。這一關鍵之舉,就像在黑暗中點亮了一盞明燈,為忽必烈指明了方向。忽必烈接到信後,恍然大悟,立刻改變戰略,回師草原。最終,忽必烈擊敗阿裡不哥,成功坐穩了蒙古大汗之位。這其中,察必的功勞不可磨滅。她在關鍵時刻的冷靜與果斷,展現出了超乎常人的智慧和勇氣。

忽必烈成為蒙古大汗後,並沒有滿足於此。他的目光,投向了更為廣闊的中原大地。在隨後的日子裡,忽必烈積極籌備,準備建立一個全新的王朝。而察必,始終陪伴在他身邊,為他出謀劃策。1271年,忽必烈正式建國號為“大元”,定都大都今北京)。這標誌著一個新的時代的開始。而察必,也從蒙古王妃,成為了元朝的皇後。

成為皇後的察必,並沒有因為身份的改變而驕傲自滿。相反,她更加關注國家大事,時刻想著為百姓謀福祉。元朝統一全國後,蒙古貴族“悉空其人以為牧地”的毀農政策時有發生。有一次,四怯薛官奏請劃京城附近農地為牧馬場,忽必烈竟然應允了。察必得知後,心急如焚。她深知,這樣做會使大量漢族農民流離失所,激化民族矛盾。於是,她決定想辦法阻止這件事。一天,趁太保劉秉忠在忽必烈身邊,察必故意責備劉秉忠:“你是漢人中的聰明謀臣,為何不加勸阻。過去初定都時,劃農地為牧地尚可,如今各有定業,還侵奪農田,實在不合理。”忽必烈聽後,默不作聲。他心裡明白,察必說得有道理。就這樣,這件事就此擱置。察必的這一諫言,不僅體現了她的智慧,更展現了她對百姓的關懷。元初農業生產能迅速恢複,察必善諫功不可沒。後來忽必烈下令建“司農司”,大力發展農業生產,這其中也有察必的一份功勞。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至元十三年1276年)正月,元軍攻占南宋都城臨安。這是元朝統一進程中的一個重要裡程碑。五月,南宋宋恭宗到上都朝見忽必烈,滿朝慶賀,一片歡騰。然而,察必卻滿心憂慮。忽必烈看出了她的心思,詢問緣由。察必道:“自古無千歲之國,勿使吾子孫及此,幸矣。”她的話,猶如一盆冷水,澆醒了沉浸在勝利喜悅中的眾人。察必深知,朝代的興衰更替是曆史的必然,她希望元朝能夠吸取南宋滅亡的教訓,長治久安。隨後,忽必烈讓察必挑選南宋戰利品。察必看後,什麼都沒拿。她說:“宋朝曆代皇帝貯存這許多東西留給子孫,而子孫卻保不住,才落入我朝手中,我怎忍心取走這些寶貝!”這番話,體現了察必的仁慈和遠見。她明白,財富並不能帶來真正的幸福,一個國家的繁榮昌盛,靠的是民心所向。

南宋全太後被俘到大都後,水土不服,長期患病。她的宮人甚至不堪忍受,選擇自縊。察必得知後,心中十分不忍。她在忽必烈麵前求情,希望放全太後回南宋故土。忽必烈告知她留在北方是對宋人保全的道理。察必聽後,雖然心中有些遺憾,但她理解了忽必烈的苦心。此後,她在生活起居上更加厚待宋太後。察必的善良和寬容,贏得了眾人的讚譽。在她的影響下,元朝對待南宋皇室和百姓,也多了一份仁慈和寬容。

除了在政治上的貢獻,察必在生活中也是一個崇尚節儉的人。她雖然貴為皇後,但卻保持著勞動本色。她就像一個普通的草原女子,喜歡自己動手。她根據蒙古騎射的特點,發明設計了“比甲”。這種衣服後襟比前襟長一倍,無衣領衣袖,改衣扣為係襟,非常適合騎馬射箭。“比甲”一經推出,便迅速流行開來,成為了蒙古人喜愛的服飾。胡帽原本無帽簷,影響射箭。察必心思細膩,對胡帽進行改造,增加了前帽簷。忽必烈試戴後,讚賞不已,下令推廣。她還“變廢為寶”,收集廢弓弦蒸煮加工,編織成布匹製作衣服。這種布匹的韌性和密實度,可比上好的絲織品。看到宣徽院製鼓棄用羊前腿,她命宮人拾回,糅製加工縫為彩色地毯。察必的這些舉動,不僅體現了她的心靈手巧,更展現了她勤儉節約的美德。在她的帶動下,整個宮廷都形成了一種節儉的風氣。

察必皇後一生雖沒有親自上陣殺敵,卻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氣,輔佐忽必烈建立了元朝,穩固了江山。她在關鍵時刻的每一個決策,都深刻地影響了元朝的曆史走向。她的善良和仁慈,讓百姓感受到了溫暖;她的節儉和勤勞,為宮廷樹立了榜樣。正如史書所言,她“稟性明敏,善於把握時機,元朝初建時,諫言匡正時弊”。

至元十八年1281年),察必皇後走完了她波瀾壯闊的一生。她的離去,讓忽必烈悲痛萬分。忽必烈追諡她為“貞懿昭聖順天睿文光應皇後”。後來,察必皇後的孫子元成宗鐵穆耳即位後,又追諡她為“昭睿順聖皇後”,供奉於元世祖廟祭祀。元成宗在祭文裡對祖母察必皇後的豐功偉績進行了追憶,盛讚其“虎變之秋洞識時機”“多輔佐之謀,左右聖祖建帝王功業”“周知生民疾苦勸勞灼見”。

參考《元史》

喜歡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請大家收藏:()二十四史原來這麼有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瘋批魔尊從草包到滅世 苟道修仙:師姐你彆鬨! 我靠吞噬雷劫逆天改命 主角團有掛還這麼卷,不要命了? 重生七五:真千金她隻想搞錢暴富 星際戀愛法,男友是指揮官大人! 寒門的仕途傳奇 甜吻定製 重生手握靈泉獨寵青梅竹馬 血鑄:亡者之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