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東海鹽策,管仲問對_重生從三皇五帝開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重生從三皇五帝開始 > 第5章 東海鹽策,管仲問對

第5章 東海鹽策,管仲問對(1 / 1)

第五章:東海鹽策,管仲問對

鄭國內亂的煙塵尚未完全落定,中原的爭霸舞台便已悄然東移。齊國,這以太公望呂尚為始祖,坐擁魚鹽之利的東方大國,正孕育著一場更為深遠、更為有序的霸業變革。而燧燁的身影,也隨著這次時代浪潮的轉向,出現在了臨淄城喧鬨的市井之中。

他如今的身份,是一名來自洛邑王畿、家道中落卻頗有見識的士人,名曰“辛文”。憑借對天下大勢的敏銳洞察與經世致用的才乾,他很快在齊國的商貿圈中站穩了腳跟,尤其與幾位掌管鹽鐵事務的下層官吏交往甚密。他選擇的切入點,正是齊國命脈所係——海鹽。

這一日,臨淄城內最大的鹽商薑氏府邸中,一場關乎齊國鹽策的爭論正在進行。幾位老成持重的家老主張維持舊製,將煮鹽之權牢牢把控在幾家大族手中,以確保利潤。而燧燁辛文)作為被邀請來的“客卿”,則提出了截然不同的見解。

“諸位,”燧燁的聲音不高,卻清晰地將嘈雜的議論壓下,“鹽,乃國之重器,民之命脈。若隻圖一時之利,固守幾家之私,則鹽價高昂,民有淡食之患,國失廣袤之稅。且四方貧瘠之地,因缺鹽而民弱國疲,久之,必生邊患,或為他國所誘。此非長治久安之道也。”

他環視眾人,目光沉靜,繼續說道:“文以為,當變‘專營’為‘官營’。即由官府統一掌管鹽池、鹽場,招募民眾煮鹽,按量給值。再於各交通要道設立鹽官,統一收購、轉運、定價、銷售。如此,一則可使鹽價平抑,惠及庶民,穩固社稷;二則可將鹽利儘歸國庫,使國君有富國之資,練兵之餉;三則可控製鹽之流向,必要時,鹽亦可為結交諸侯、壓製對手之利器。此乃以鹽為綱,梳理天下之道。”

此言一出,滿座皆驚。這已不僅僅是經商之道,而是直指國家大政的方針。將鹽利從私家收歸國有,觸動的是無數權貴大家的根本利益。質疑與反對之聲頓時鵲起。

然而,這番宏論,卻通過特殊渠道,很快傳到了正為齊國內政外交焦頭爛額、求賢若渴的鮑叔牙耳中。鮑叔牙敏銳地察覺到,這“辛文”之策,雖顯激進,卻正與他的好友,那位尚在囚籠之中卻胸懷經緯之才的管夷吾管仲)所倡導的“官山海”之策不謀而合!

此時,正值齊國公子糾與公子小白即後來的齊桓公)爭奪君位的關鍵時期。鮑叔牙輔佐公子小白,而管仲則效力於公子糾。在公子小白最終勝出,即位為齊桓公後,鮑叔牙力薦管仲,不惜以自身性命和官職擔保。齊桓公摒棄前嫌,拜管仲為相,委以國政。

管仲執政,大刀闊斧地推行改革。而“官山海”,即由國家控製鹽鐵等山澤之利,正是其富國強兵的核心策論之一。然而,具體如何推行,尤其是如何將遍布齊地、關係盤根錯節的煮鹽業有效納入國家掌控,仍麵臨巨大阻力與實操難題。

在這一背景下,燧燁所化的“辛文”,因其先前那番關於鹽策的見解,被鮑叔牙引薦,得以在一個黃昏,踏入相國府邸,與那位被譽為“春秋第一相”的管仲,進行了一次長達半夜的對話。

書房內,油燈昏暗。管仲雖居高位,麵容卻帶著積勞的疲憊,唯有一雙眼睛,銳利如鷹,仿佛能洞穿人心與世事。

“辛先生於鹽策之論,叔牙已告知於我。”管仲開門見山,語氣平和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分量,“官山海之策,利國利民,然觸動甚廣,施行不易。先生既有高見,不妨詳述,這‘官營’之鹽,具體當如何‘營’之?”

燧燁深知眼前之人乃不世出的奇才,任何虛言浮詞皆難入其眼。他收斂心神,將自己結合了數千年文明管理經驗與對此時代深刻體察的思考,娓娓道來:

“相國明鑒。文以為,可分三步而行。其一,‘立製’。頒布法令,明確齊地所有鹽灘、鹵井皆為國有,民間不得私占。設立鹽官署,專司鹽務,於沿海及各產鹽要地分設鹽場,派官吏管理。”

“其二,‘統產’。廢止大族私煮,改由鹽場招募流民或貧苦灶戶,官府提供標準鍋釜,按戶分配煮鹽額度,所產之鹽悉數上交鹽場,官府按量發放錢糧或布帛作為工酬。此舉可安撫流民,控製鹽源,亦能統一鹽質。”

“其三,‘榷賣’。鹽官署統一定價,於境內各城邑設立官鹽鋪,憑引官方憑證)銷售。同時,組建官營商隊,將齊鹽大量運往內陸不產鹽之諸侯國,如梁、趙、衛、宋等地,高價售之。彼等國君貴族,雖知鹽利為我所奪,然民生所需,不得不買。如此,天下財富,將如百川歸海,彙於齊國。”

他稍作停頓,觀察著管仲的神色,見其凝神靜聽,便繼續深入:“此外,還可行‘鹽引’之法。允許部分有實力的商人,向官府繳納重金,購買鹽引,憑引領鹽,運至指定地域銷售。此舉既可預先收取巨額鹽稅,充盈國庫,又可借助商人之力,將齊鹽行銷更遠,且便於官府掌控鹽之流向,避免奸商囤積居奇。”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管仲的手指在案幾上輕輕敲擊,眼中光芒閃爍。燧燁的策略,不僅提供了宏觀框架,更給出了極具操作性的細節,尤其是“鹽引”之策,將國家專營與商人資本巧妙結合,可謂老辣。這遠非一個普通沒落士子所能企及的見識。

“先生之策,環環相扣,思慮周詳,非洞悉世情、深諳經濟者不能為也。”管仲緩緩開口,語氣中帶著一絲探究,“隻是,如此推行,國內豪強必然反彈,先生可知其中險阻?”

燧燁坦然應對:“豈能不知?然非常之時,當行非常之法。相國輔佐君上,誌在霸業。霸業之基,在於國富兵強。國富需財源,兵強需糧餉。鹽策一行,則財源廣開,府庫充盈,練兵選將,皆有了根基。至於豪強反彈……相國手握變法大義,君上賦予權柄,隻需拉攏一批,打壓一批,再以鹽利分出部分安撫一批,分化瓦解,徐徐圖之,則大事可成。且鹽利歸於公室,君上之權愈重,亦是對抗國內世卿掣肘之利器。”

這一番話,不僅回答了問題,更點明了鹽策背後的政治意義,即加強中央集權,削弱地方豪強。管仲聞言,沉默良久,方才長歎一聲:“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先生大才,屈居商賈之間,實在可惜。若不棄,願請先生暫居府中,為我鹽鐵諸事,參讚謀劃,如何?”

燧燁心中明了,這是招攬,亦是試探。他起身,鄭重一揖:“文,謹遵相國之命。”他需要這個身份,這個能夠近距離觀察並影響這位偉大改革者的位置。

也正是在這次深夜長談中,燧燁敏銳地捕捉到,當提及利用鹽策控製他國、彙聚天下財富時,管仲眼中除了政治家對權力的追求,更深處,似乎還隱藏著一絲對某種更高秩序、更強力量的渴望。而那絲渴望的儘頭,燧燁仿佛嗅到了一縷極其淡薄、卻與黑曜石同源的冰冷氣息。難道,西方主人的觸角,已經悄然接近了這位齊國的擎天之柱?

燧燁知道,他在齊國的布局,才剛剛開始。引導這即將崛起的霸業走向正軌,並抵禦黑暗中無形的侵蝕,將是他接下來漫長歲月中,又一場無聲卻至關重要的戰役。而曆史的車輪,正伴隨著東海濤聲,滾滾向前。

喜歡重生從三皇五帝開始請大家收藏:()重生從三皇五帝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千金的救贖 我的當鋪通陰陽,顧客皆權貴 白袍與骨 天眼建築師 學貸壓身?我靠捉鬼實現財富自由 假扮臣妻的丈夫 春風驟 日曜南明 寧得歲歲吵 朕,朱厚照,開局大殺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