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節:陰影迫近
趙小暖那邊暫時被火鍋與“耳光論”穩住,但林曉月自己的麻煩,卻如同滾雪球般越滾越大。她坐在辦公室裡,感覺自己像是個救火隊員,剛撲滅東邊的火苗,西邊又冒起了濃煙,而最讓她頭皮發麻的是,一場真正的森林大火,正以燎原之勢向她逼近。
“煌娛集團”——
這四個字,如同懸在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終於落下了。
當李秘書將那份製作精良、氣勢恢宏的《九州縹緲錄》概念宣傳冊放在她桌上時,林曉月隻掃了一眼,就感覺一股寒氣從腳底直竄天靈蓋。那熟悉的東方玄幻元素,那刻意營造的、與她《山海幻想錄》如出一轍的瑰麗與神秘感,甚至連宣傳語都帶著一股子模仿的酸味——“開啟屬於東方的史詩紀元”。
這已經不是簡單的跟風,這是赤裸裸的、有針對性的複製與圍攻!
更讓她心頭滴血的是,宣傳冊末尾公布的“核心美術團隊”名單裡,那兩個刺眼的名字——正是前幾天剛從星耀“因病辭職”的張設計師和李原畫師!他們帶走的,不僅僅是個人才華,更是《山海》項目前期大量未公開的設定思路和視覺雛形!
“叛徒!”一向好脾氣的趙小暖看到消息後,第一次在電話裡氣得聲音發抖。
老周更是直接衝進了林曉月的辦公室,這位平日裡沉默寡言的技術男,此刻眼圈泛紅,拳頭緊握,聲音沙啞:“沈副總!他們!他們連‘雲海鯤鵬’的羽毛漸變算法都抄了個七七八八!那是我們調試了上百次才得出的參數!”
林曉月看著激動的老周,又看了看屏幕上那刺眼的《九州》宣傳圖,感覺自己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那點“新文創”堡壘,正在被資本的巨錘一下下砸出裂痕。一股強烈的、想要撂挑子的衝動再次湧上心頭:“抄吧抄吧,最好抄得比我們還好,把市場都搶走,這樣我是不是就能順理成章地失敗,然後滾回去躺平了?”
這念頭如同誘人的毒蘋果,散發著香甜的氣息。
然而,它隻存在了一瞬。
因為內部的壓力,隨著煌娛的亮劍,瞬間達到了頂峰。
三叔公沈瀚海甚至懶得再搞什麼“小會議室緊急溝通”,直接帶著幾位董事,堵在了林曉月的辦公室門口。這一次,他們連表麵的客氣都省了。
“明薇!你看看!你看看!”三叔公將一份財經報紙拍在辦公桌上,頭版頭條正是煌娛《九州》項目的啟動新聞,配圖是煌娛那位氣場強大的女總裁司徒蘭意氣風發的照片,“人家煌娛,資金、資源、團隊,都是頂配!啟動就是s+級彆!我們拿什麼跟人家拚?就靠你那個還在啃方便麵、畫草稿圖的‘匠心’團隊嗎?”
“沈副總,不是我們不支持你,”王董事在一旁幫腔,語氣帶著毫不掩飾的焦慮,“現實擺在眼前!煌娛這一下,市場注意力會被大量分流!我們的《山海》還沒正式上映,就可能胎死腹中!前期所有投入都可能打水漂!我們必須立刻調整策略,收縮戰線,保住基本盤!”
“調整策略?怎麼調整?”另一位董事沒好氣地說,“難道也跟著去堆特效,跟煌娛拚燒錢?我們拚得過嗎?”
質疑、恐慌、不滿……各種負麵情緒在小小的辦公室裡彌漫、發酵。人心浮動,之前那些被林曉月成績壓下去的不和諧聲音,此刻如同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甚至連一些原本支持她的中層,眼神裡也充滿了猶豫和動搖。
林曉月感覺自己像是被困在了一個無形的漩渦裡,四周是洶湧的暗流和嘈雜的指責,而她這個被迫坐在船長位置的菜鳥,連東南西北都快要分不清了。
她看著麵前這群或焦急、或冷漠、或等著看笑話的臉,內心深處那個渴望安寧的角落又在發出微弱的呼喚:放棄吧,太累了,不值得……
中節:逆向的刀鋒
混亂和壓力如同濃霧,幾乎要將林曉月吞噬。她借口需要冷靜思考,幾乎是逃也似的離開了令人窒息的辦公室,獨自一人來到了那個已經煥然一新、卻依舊能讓她感到一絲心安的地下室——新文創中心。
這裡安靜了許多,老周團隊的人大多在自己的工位上埋頭工作,但氣氛明顯有些壓抑,空氣中仿佛漂浮著看不見的塵埃。她走過蘇瑾的錄音棚,隔著隔音玻璃,看到蘇瑾正戴著耳機,閉著眼,手指在控製台上無意識地敲打著節奏,眉頭緊鎖。她走過趙小暖的排練室,裡麵空無一人,想必還在劇組承受著輿論的壓力。
最後,她停在了老周的創作間外。老周沒有在畫圖,而是對著電腦屏幕上《九州》的宣傳片反複播放,眼神裡充滿了憤怒、不甘,還有一絲……被褻瀆的痛苦。
林曉月沒有進去打擾他。她靠在冰冷的牆壁上,緩緩滑坐下來,抱緊了膝蓋。窗外是城市午後明亮的陽光,但她卻感覺周身冰冷。
“係統啊係統,如果你真的存在,能不能給我個‘一鍵擺爛’的選項?或者直接把我傳送回原來的世界也行啊……”她把臉埋在臂彎裡,自暴自棄地想著。這種高強度、高風險的商業對抗,真的不適合她這種骨子裡隻想追求“差不多就行”的鹹魚。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可是,當她抬起頭,目光再次掠過那些為了《山海》項目熬過無數個夜晚、眼睛裡閃爍著夢想光芒的團隊成員時,當她想起趙小暖在火鍋店裡一邊流淚一邊狠命吃毛肚的樣子時,當她回憶起顧雲深在畫廊裡那句“盯著你腳踝的人就越多”的冰冷警示時……
她知道,自己退無可退。
“唉……”她長長地、認命般地歎了口氣。既然無法躺平,那就……換個姿勢掙紮吧。
她強迫自己冷靜下來,像前世分析競品方案一樣,開始重新審視煌娛的《九州》項目。拋開憤怒和焦慮,她用一種近乎冷酷的理性去剖析。
啟動速度太快了!從立項到公布如此完整的宣傳物料,時間短得不合常理,除非……他們早就拿到了星耀前期的核心資料,並且擁有一個極其龐大、高效的“標準化”生產流程。
宣傳口徑高度統一,所有的焦點都集中在“頂級視效”、“巨額投資”、“全明星陣容”上,對於故事內核、文化底蘊、情感表達卻語焉不詳。這不像是在打造一個值得細品的“作品”,更像是在包裝一個用於資本市場炒作的“概念產品”。
還有那高得離譜的、幾乎是三倍市場價挖走核心美術的舉動……這不符合正常的商業邏輯,更像是……不計成本的狙擊和資源掠奪。
一個大膽的、近乎荒謬的猜測在她腦海中逐漸成形:煌娛,或者說它背後的資本,可能根本不在意《九州》最終能否成為一部真正的經典。他們的目的,或許隻是利用這個熱門概念,迅速拉高預期,撬動資本市場,完成一輪又一輪的融資和套現!《九州》本身,可能隻是一個華麗而昂貴的“誘餌”!
如果真是這樣……那她和星耀,如果跟著對方的節奏走,去拚投入、拚特效、拚速度,無異於以卵擊石,正好落入對方設下的資本陷阱,最終被拖垮、耗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