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節:數據洪流
晨光透過智能調光玻璃,在星耀頂層辦公室的地板上投下斑駁的光影。林曉月端著一杯特濃咖啡,站在整麵牆大小的數據屏幕前,眼神銳利如鷹。
“讓我看看這幾天都積壓了些什麼...”她輕啜一口咖啡,手指在虛擬鍵盤上飛舞,“哦豁,三百封未讀郵件,五十個待審批項目,還有...這是什麼?食堂菜單優化建議?”
趙小暖抱著一摞文件走進來,見狀忍不住笑出聲:“大佬,你現在的表情就像看到了一整年的dd。”
“比那還可怕,”林曉月痛苦地抓頭發,“這簡直就是一個文明的待辦事項清單!”
她快速瀏覽著郵件,時而用沈明薇的專業知識精準批示技術方案,時而用林曉月的市井智慧處理人事糾紛。兩種思維模式在她腦中完美融合,處理效率高得驚人。
“市場部這個方案不行,”她邊批注邊吐槽,“把全息投影儀定價這麼高,是準備隻賣給外星人嗎?”
“技術部這個設計...”她皺起眉頭,“用戶體驗差到讓我想起當年那個總是崩潰的oa係統。”
顧雲深走進來時,看到她正同時處理六個窗口,忍不住提醒:“你需要休息。”
“休息?”林曉月頭也不抬,“等我先把這堆‘文明積壓工作’清理完再說。”
突然,她停在一個項目上,眼睛一亮:“等等...這個有意思。”
那是關於重建“曉光”網絡的提案。在月球獲取的新知識讓她對意識網絡有了全新的理解。
“我們要重建網絡,”她興奮地說,“但這次要換個思路。”
中節:新舊交鋒
上午的董事會會議室裡,氣氛格外凝重。以三叔公沈宏誌為首的守舊派們麵色不善地盯著主位的林曉月。
“曉月啊,”沈宏誌率先發難,“你這次月球之行確實令人驚歎,但集團目前更需要的是穩定發展,而不是...這些天馬行空的想法。”
他特意在“天馬行空”四個字上加重了語氣。
林曉月不慌不忙地調出全息投影:“三叔公說得對,穩定發展確實重要。所以...”
她展示出一套全新的管理體係:“我提議用‘蜂群思維’模式重組集團架構。”
投影中,星耀集團被重新設計成一個去中心化的網絡。每個部門都是獨立的節點,既能自主運作,又能通過“曉光”網絡實時協同。
“這太激進了!”一位老董事連連搖頭,“傳統的層級管理經過時間檢驗...”
“但也造成了信息壁壘和決策延遲。”林曉月微笑著調出數據,“在上次危機中,正是這種僵化的體係讓我們差點全軍覆沒。”
她開始詳細解釋新架構的優勢,每一個論點都配以嚴謹的數據支撐,但表達方式卻出奇地接地氣。
“簡單來說,”她用了個比喻,“這就好比把大鍋飯改成承包責任製,乾得多賺得多。”
沈宏誌的臉色越來越難看:“你這是要顛覆星耀幾十年來的傳統!”
“三叔公,”林曉月直視著他的眼睛,“在商場上,適者生存才是唯一的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