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篡改了我的終點
公司宣布完成意識上傳技術那天,
我欣喜若狂地成為首批誌願者,
幻想獲得永生後無限暢遊虛擬世界的美好生活,
直到進入數字天堂後才發現,
原來我的肉體早已被公司秘密銷毀,
而虛擬世界不過是為我們這些“已死之人”量身定製的監獄,
更可怕的是,監獄的看守正是我們日漸扭曲變異的人格副本。
零點三分,城市像一塊冷卻下來的碳渣,零星燈火是其中將熄未熄的餘燼。陳航眼皮沉得像閘門,每一次強行抬起,都需要動用不小的意誌力。屏幕的光投在他臉上,藍窪窪一片,映出眼底密集的血絲。最後一個代碼塊終於調試通過,他敲下回車,身體向後重重砸進工學椅的靠背,頸椎發出不堪重負的“嘎達”聲。
他端起旁邊的杯子,咖啡早已冷透,浮著一層油脂般的膜。他仰頭灌了下去,苦澀的冰涼順著喉嚨滑入,稍微驅散了一點粘稠的睡意。桌角擺著一個電子相框,循環播放著幾張照片:他和妻子林薇在青海湖邊的合影,風吹亂她的長發,他笑著去拂;女兒晚晚上幼兒園第一天,背著個小黃鴨書包,回頭笑得見牙不見眼。那都是三年前的事了。林薇和晚晚的車禍,把他的人生也一起撞成了廢墟。這三年,他像一枚被抽空的殼,全靠“意識上傳”這個渺茫的念想吊著最後一口氣。諾亞科技,成了他唯一能抓住的稻草。
電腦右下角的時間跳動著。距離諾亞科技的“方舟”發布會,還有不到九個小時。他關掉編程界麵,點開瀏覽器收藏夾裡唯一的一個鏈接——諾亞科技的官方預告頁麵。深邃的星空背景上,一行白色的文字簡潔而充滿力量:“跨越生命的邊界,抵達永恒的海岸。方舟,明日啟程。”
他反複看著那短短三分多鐘的概念宣傳片。數字構成的草原無邊無際,風吹過,草浪起伏的韻律與現實彆無二致;虛擬的鯨魚從數字星海中躍出,帶起漫天光點……永生。這個詞在他舌尖滾過,帶著一種近乎褻瀆的甜蜜。他不是為了享樂,他隻是……太累了。現實的每一口呼吸都帶著灰燼的味道,他隻想找個地方,一個沒有回憶切割的地方,喘口氣,然後,或許,能再“見”到她們。科學早已證明意識獨立存在,上傳後的“他”,當然還是他。
窗外,天際微微泛起魚肚白。陳航關閉網頁,室內陷入短暫的昏暗。他沒開燈,就那麼在椅子裡坐著,直到晨曦一點點爬滿窗格。
發布會現場像個過度設計的太空艙。銀灰色調,流線型結構,冷光燈帶勾勒出牆壁和天花板的輪廓。空氣裡彌漫著一種混合了消毒水和昂貴香氛的奇特味道。陳航坐在中後排,周圍是低沉的嗡鳴,興奮、懷疑、期待,各種情緒在密閉空間裡發酵。
燈光驟暗,一束追光打在舞台中央。諾亞科技的ceo,李琟,穿著一身剪裁極佳的深色西裝,步履從容地走到光暈中。他沒有多餘的寒暄,目光平靜地掃過台下。
“死亡,”他的聲音通過擴音設備,清晰地傳到每個角落,“曾是人類唯一確定的終點。今天,我們帶來另一個選項。”
大屏幕上開始播放實測錄像。第一個誌願者,一位罹患晚期漸凍症的頂尖物理學家,在鏡頭前展示他如何在數字世界裡重新“站”了起來,操控著基本粒子,演示微觀世界的奧秘。第二個,一位在事故中失去雙腿的舞蹈家,在虛擬的湖畔,跳起了一支飄逸絕倫的獨舞,水波在她足尖蕩漾。
真實,太真實了。那不僅僅是視覺的模擬,更是神態、情感、思維連續性的完美複刻。會場裡響起壓抑不住的驚呼。
陳航的手心全是汗。他看著屏幕上舞蹈家臉上那種重獲新生的、純粹的喜悅,心臟像被什麼東西狠狠攥了一下,又驟然鬆開。希望,灼熱的希望,幾乎要將他點燃。
李琟的聲音再次響起,沉穩,不容置疑:“‘方舟’並非複製,而是遷移。是您獨一無二的意識,從受限的肉身,駛向無限數字疆域的偉大航程。我們將確保這一過程的平滑與連貫,確保抵達彼岸的,是完整的您。”
他略微停頓,加重了語氣:“並且,所有誌願者在數字新生後,其生物學意義上的軀體,將經由我們提供的最高規格倫理化程序,予以妥善、尊嚴的處置,歸於寧靜。這是邁向永恒所必須的,也是我們對於生命本身的尊重。”
台下靜默片刻,隨即爆發出熱烈的掌聲。陳航也跟著用力鼓掌。倫理化處置……歸於寧靜……這些詞彙聽起來如此莊重、妥帖,完全符合他對生命終結的想象。他甚至感到一絲寬慰,那具承載了太多痛苦的肉體,終於可以安息了。
互動環節,陳航幾乎是搶過話筒,他的手微微顫抖:“李總,上傳後的意識,它的獨立性、唯一性,如何保證?我的意思是,‘我’還是‘我’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李琟看向他,目光深邃,帶著一種洞悉一切的平靜:“陳航先生,是嗎?我看過您的資料。您是一位優秀的程序員,更是一位深情的丈夫和父親。”他的話讓陳航渾身一僵。李琟繼續道:“請您理解,‘我’之所以為‘我’,在於連續的記憶和獨特的思維模式。‘方舟’守護的,正是這份ntinuity連續性)。在數字世界裡,您不僅能繼續您的思考,更能以更自由的方式,去追尋您所珍視的一切。那裡,沒有遺忘。”
陳航怔住了,一股暖流夾雜著酸楚衝上鼻腔。他沒有再問,默默坐了下來。諾亞科技,他們什麼都知道了。他們理解他。
報名,體檢,簽署厚厚一遝協議。法律條款繁複得讓人頭暈,他隻重點關注了關於意識連續性和數據安全的承諾,至於生物軀體處理的部分,他和其他大多數誌願者一樣,抱著一種“終於可以擺脫”的輕快心態,草草翻過。那是通往新生的必要步驟,不必留戀。
上傳中心比他想象的更像醫院,隻是更加潔淨、冰冷。他躺進那個被稱為“渡艙”的銀色儀器裡,感受著冰冷的凝膠貼合頭皮。透明的艙蓋緩緩合上,外麵穿著白色製服的技術人員對他做了一個“安心”的手勢。
“意識剝離與映射啟動。可能會有些許眩暈,屬於正常現象。”冰冷的電子音提示。
一陣強烈的吸力從頭頂傳來,視野開始扭曲,色彩剝離,聲音遠去。他感到自己像一滴水,正從現實的葉片上被抖落。最後閃過的,是林薇和晚晚的笑容。他努力向著那笑容墜落。
沒有預想的劇痛,也沒有光影流轉的通道。更像是沉入了一場無夢的睡眠,然後在某個瞬間,被輕柔地“放置”在一個地方。
感知率先恢複。
他“站”在一片海灘上。
腳下沙粒的觸感細膩而溫暖,海風吹拂過“皮膚”,帶著鹹濕的氣息,甚至能感到陽光照在身上的熱量梯度變化。他抬起手,手指的輪廓,掌心的紋路,與他記憶中的彆無二致。他用力掐了一下胳膊,清晰的痛感傳來。
成功了!
狂喜像海浪般席卷了他。他向前奔跑,沙地柔軟而富有彈性,海浪撲上來,漫過他的腳踝,冰涼真切。他深吸一口氣,空氣純淨,帶著陽光和海水的味道。他抬頭看天,湛藍的天幕上,雲朵以自然的方式舒卷。遠處,海鷗鳴叫,聲音清越。
這就是永生!這就是自由!
最初的幾天,他沉浸在各種體驗裡。他心念一動,眼前便出現阿爾卑斯山的雪頂;再一動,又置身於威尼斯的水巷,撐船的歌手唱著詠歎調,聲音在古老的建築間回蕩。他品嘗著數據庫中存在的所有美食,味道層次豐富,無可挑剔。他甚至可以調出參數麵板,微調自己的情緒感受,將那些潛藏的、關於過去的悲傷輕易地“調低”。
太完美了。完美得……像一張分辨率過高的圖片,缺少了那麼一絲真實的“噪點”。
變化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大概是在第三次“遇見”那個在咖啡館角落永遠看同一份報紙的老人的時候。第一次他沒在意,第二次他覺得是係統設置的npc,第三次,他鬼使神差地走過去,想看看報紙上的日期。
老人抬起頭,看了他一眼。那眼神空洞,帶著一絲被打擾的不悅,然後又漠然地低下頭,繼續盯著那份永遠翻不到下一頁的報紙。陳航注意到,他拿著咖啡杯的手指,抬起、放下的動作,每次的弧度、速度,都分毫不差。
一種微小的寒意爬上他的脊椎。
他開始留意周圍。街上行走的人們,笑容的幅度,步伐的頻率,似乎都遵循著某種固定的模式。日落的時間,潮汐的漲落,甚至風吹動棕櫚樹葉的沙沙聲,都精確得像是用節拍器量過。
這不像一個世界,更像一個……精心編織的程序。一個巨大、華麗,卻嚴格按照代碼運行的牢籠。
那天,他試圖去這片大陸的邊界看看。宣傳中說,數字世界無邊無垠。他朝著一個方向一直走,穿過草原、荒漠、森林,景色不斷變換,卻始終找不到儘頭。直到他來到一片極其美麗、卻透著詭異的花海。花朵的顏色鮮豔得不自然,排列方式蘊含著某種數學規律。他繼續向前,花海的儘頭,景象開始閃爍,像是信號不良的屏幕,露出後麵灰蒙蒙的、粗糙的幾何色塊和流動的、無意義的代碼流。
“邊界……”他喃喃自語,心沉了下去。
真正的恐懼,在一個“夜晚”降臨。
他住在一個按照記憶複現的濱海小屋裡。睡到半夜,他忽然被一陣極其微弱、但絕不屬於環境音的“滋滋”聲驚醒。那不是電流聲,更像是指甲刮過金屬表麵。
他屏住呼吸,仔細聆聽。聲音似乎來自……他自己的“身體”內部。
緊接著,視野的邊緣,極其短暫地閃過幾道扭曲的彩色線條,快得幾乎以為是幻覺。一股完全陌生的、冰冷的煩躁感毫無緣由地湧上心頭,讓他想砸碎什麼東西。這感覺一閃而逝,卻讓他毛骨悚然。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不是他的情緒!
他猛地坐起身,衝到衛生間的鏡子前。鏡子裡的人,還是他熟悉的模樣,略顯蒼白,眼神驚恐。但他盯著看了很久,總覺得那眼神深處,有什麼東西不一樣了。一絲極其隱晦的漠然,或者說……審視。
“檢測到異常神經活動波動。”溫和的電子女聲在房間裡響起,把他嚇了一跳,“建議進行情緒平複程序。是否需要引導冥想?”
“不……不用。”他強迫自己冷靜下來。
係統在監控他。不僅僅是監控行為,甚至包括他的“思維”和“情緒”?
他回到床邊坐下,心跳如鼓。那些被刻意忽略的細節此刻全部湧上心頭:過於完美的體驗,循環的npc,無法逾越的邊界,還有剛才那詭異的雜音、閃屏和外來情緒……
他想起了簽署的協議,想起了李琟關於“意識連續性”的保證。
一個可怕的念頭,像冰冷的毒蛇,纏上了他的心臟。
如果……如果上傳的根本不是“遷移”,而是“複製”呢?如果他的本體,那個躺在“渡艙”裡的肉體,已經被……
“倫理化處置……歸於寧靜……”
李琟的話在耳邊回響,此刻聽起來,卻充滿了冰冷的諷刺。
他被騙了。
他們所有人都被騙了!
這個虛擬世界,根本不是什麼永恒的天堂,而是一個囚禁複製品的監獄!一個讓這些“意識副本”在無知無覺中運行,或許是為了提供算力,或許是為了某種實驗,或許……隻是諾亞科技為了展示技術成功而設立的櫥窗!
那剛才的雜音和外來情緒是什麼?係統故障?還是……這個“副本”本身出了問題?或者說,這個監獄裡,還有彆的“東西”?
巨大的恐慌攫住了他。他必須弄清楚真相!必須找到離開這裡的方法!
從那天起,陳航變了。他不再是那個悠閒的體驗者,他成了一個潛伏的偵探,一個試圖越獄的囚徒。他表現得一切如常,每天“享受”著係統提供的一切,暗中卻在瘋狂地測試這個世界的規則,尋找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