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泥土記得誰流過汗_退圈後,我靠直播帶貨成了千億霸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14章 泥土記得誰流過汗(1 / 2)

會議室裡死一般寂靜。

秦知語站在巨大的投影屏幕前,冷漠地看著自己過去十五年的“傑作”——一幕幕精心策劃的人設崩塌案例,如同勳章般陳列,又像一道道罪證。

最後,畫麵定格在沈昭岐那張布滿血絲的憔悴麵容上,背景是瀑布般滾動的上千條惡毒評論,每一個字都像淬毒的鋼針。

“明星農場項目組,即刻解散。”她的聲音沒有一絲波瀾,卻像重錘砸在每個人的心上。

“公司全部資源,即刻轉入新成立的‘素人助農孵化基金’。”

旗下任何主播,凡帶貨農產品,必須提前在原產地駐村三十天。腳底沒沾過泥的,禁言一年,全平台封殺。”

話音剛落,台下一片嘩然。

助理臉色煞白,湊到她耳邊,聲音顫抖:“秦總,這……這等於每年放棄至少三億的營收啊!”

秦知語沒有看他,目光依舊鎖著屏幕上沈昭岐的臉,聲音低沉而堅定:“有些賬,不能隻用錢來算。”

散會後,她誰也沒見,獨自一人拖著行李箱走向機場。

箱子裡沒有華服,沒有文件,隻有一本邊角泛黃的日記。

那是她十九歲那年,在擁擠的試鏡後台,親手記下的沈昭岐第一次拿到角色的狂喜與青澀。

幾乎在同一時間,千裡之外的林晚拆開了一封來自貴州山區的掛號信。

牛皮紙信封裡,除了幾頁用鉛筆寫的歪歪扭扭的字,還有一小包曬乾的植物葉片。

信是村裡的老師寫的,說孩子們最近用這種當地人稱為“不謝花”的葉子泡水喝,背課文時似乎精神更集中,記憶力也變好了,“就像有人在耳邊輕輕幫他們讀一樣。”

林晚的心猛地一跳。

她立即組織團隊進行秘密采樣分析,結果讓她震驚——這種“不謝花”的揮發物中,竟然含有微量的、能有效舒緩神經疲勞的天然成分!

這簡直是足以改變整個健腦產品市場的巨大發現。

然而,就在她猶豫是否要立刻公開這項成果時,實驗室的最高級彆警報驟然響起。

係統監測到,一家擁有龐大法律團隊的境外資本,正在利用模糊的植物樣本信息,試圖通過快速通道搶先注冊“不謝花”的基因序列專利!

一旦成功,這片土地上生長了千年的植物,將成為他人的搖錢樹,而那些世代守護著它的山民,連采摘一片葉子都可能麵臨侵權指控。

“來不及了!”林晚雙眼赤紅,當機立斷。

她沒有選擇傳統的專利申請流程,而是連夜聯絡了國內十所頂尖農學院的植物基因實驗室,發動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公民科學”行動。

她通過加密渠道向山區發出緊急呼籲,鼓勵所有村民自主采集“不謝花”的樣本,附上獨一無二的dna標記,匿名寄往全國各地的實驗室。

七十二小時內,三萬份來自不同山頭、不同植株的匿名包裹,如同一場數據的洪水,瞬間湧入了各大高校的數據庫。

每一個樣本都帶著獨特的地理和基因信息,形成了一張複雜到任何單一主體都無法壟斷、無法溯源的基因數據洪流。

境外資本的專利申請,在這片汪洋大海麵前,成了一紙空談。

處理完這一切,林晚在自己的工作日誌上寫下了一行字:“這一次,知識屬於所有在土地上走路的人。”

而在京城,周執正在一場閉門聽證會上,為他參與修訂的《鄉村電商管理條例》做最後的辯護。

peg機構的激烈反對。

“若農產品出現質量問題,平台必須先行賠付消費者,再向供應鏈追責。”周執的聲音沉穩有力,“而參與帶貨的主播,隻要能提供完成‘產地沉浸期’的證明,即可減免大部分連帶責任。”

“這簡直是荒謬!這是在過度保護那些毫無經驗的素人!”一個利益集團的代表拍著桌子怒吼。

周執沒有與他爭辯,隻是平靜地打開了播放器。

一段粗糙的錄音在肅靜的會場裡響起。

那是深夜一個殘疾農戶的直播錄音,他一邊劇烈地咳著血,一邊用嘶啞的聲音介紹著自家的土蜂蜜:“我知道……咳咳……我知道你們可能不信我這個糟老頭子……但是我兒子……等著這單錢去做手術啊……”

全場瞬間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靜。

那一聲聲壓抑的咳血聲,比任何雄辯都有力。

最終,草案以三票的微弱優勢通過。

這一條款,後來被業界稱為“昭岐條款”。

表決當晚,周執回到辦公室,在牆上掛起了一幅巨大的中國地圖。

他拿出早已準備好的一盒紅色小旗,一麵一麵地插上去。

每一麵旗幟上,都用雋秀的字跡寫著一個村莊的名字——那些都是沈昭岐在過去十五年裡,曾用腳步丈量過、用生命幫助過的地方。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秦念慈主持的“流動記憶庫”二期工程,也進入了最後的驗收階段。

她引入了全新的“聲音拓撲技術”,將過去十年間采集的十萬場助農直播中,所有非人聲的背景環境音——風聲、水聲、蟲鳴、機器轟鳴——進行聲紋拚接,生成了一張能夠實時播放的“中國大地呼吸圖譜”。

在邀請盲人群體進行感官校準時,一位來自甘肅的老人,在聽到其中一段音頻時突然老淚縱橫。

他抓著工作人員的手,激動地說:“這風聲……這風刮過沙丘的聲音,和我爹當年趕著驢車進山販貨時的聲音,一模一樣!”

項目大獲成功。

驗收會上,有領導提議,為了增加項目的傳播度,可以加入一些“傑出貢獻者語音彩蛋”,比如沈昭岐直播時說過的某些金句。

秦念慈卻毫不猶豫地否決了:“不行。當我們開始挑選‘值得被記住的聲音’時,遺忘就已經開始了。每一個聲音,都平等。”

最終,這個龐大的聲音數據庫向全社會開放了交互接口。

任何用戶都可以上傳自己記錄下的、發生在身邊的勞作之聲,經過ai算法匹配,替換掉圖譜上任意一個區域的原有聲段。

項目上線第一天,有人找到了沈昭岐最後一次直播時,那段被劇烈咳嗽打斷的音頻坐標。

數小時後,那段令人心碎的咳嗽聲,被一段清脆的孩童笑聲和琅琅書聲所覆蓋——上傳者是花椒村小學的校長,那是孩子們在嶄新的操場上課間操的實錄。

昏睡中的沈昭岐,做了一個漫長的夢。

他夢見自己站在金碧輝煌的頒獎禮舞台上,台下坐滿了人,秦知語、林晚、周執、秦念慈……所有人都站起來為他鼓掌,但整個世界一片寂靜,他聽不到一絲聲響。

他想開口說聲“謝謝”,一張嘴,卻吐出了一把混合著草根的濕潤泥土。

猛地驚醒,刺目的白色天花板讓他一陣恍惚。

他已經不在那個簡陋的鄉衛生院,而是被轉移到了設施更好的縣中醫院。

一名年輕的護士見他醒來,輕聲說:“你真幸運。送你來的那三個采藥娃,輪流背著你走了整整十八裡山路,連口水都沒喝。他們說看你倒在坡上,就得救。”

沈昭岐轉過頭,望向窗外。

晨霧尚未散儘,遠處學校的教學樓裡,隱約傳來一陣陣整齊的朗讀聲。

那聲音稚嫩而充滿力量,念誦的內容他再熟悉不過——正是他當年為了幫助農民們更好地直播,親手編寫的《助農口語百句》。

他緩緩抬起那隻枯瘦如柴的手,在空中,對著那片虛無,輕輕地、用力地一握,仿佛終於抓住了什麼一直想抓住的東西。

那一刻,床頭的生命體征監測儀上,他的心跳曲線陡然飆升至一個驚人的峰值,隨即又迅速回落,變得如古井般平穩、規律,仿佛剛剛完成了一次無聲而鄭重的交接。

與此同時,遠在北京的林晚在數據中心發現了驚人的異常:全國範圍內,超過兩千個位於偏遠鄉村的直播間,在同一時間開啟了靜音模式,持續了整整十分鐘。

她立刻調取監控回放,畫麵讓她不寒而栗——無數正在田間、果園、作坊裡勞作的農民,不約而同地停下了手中的活計,默默地望向鏡頭,嘴唇無聲地翕動著,像是在進行一場盛大的集體默念。

林晚立刻讓係統調取其中一百個隨機節點的地理定位,當這些點在地圖上被連接起來時,一條貫穿中國南北的巨大弧線赫然出現——那正是十五年前,沈昭岐第一次自駕巡訪貧困縣時,車輪碾過的路線。

而在秦知語的總裁辦公室裡,一陣微風從半開的窗戶吹入。

保險櫃旁那個鐵盤裡,本已燒成死灰的日記殘骸,竟被風卷起,在半空中短暫地凝聚成一個模糊的形狀,像一隻展翅欲飛的鳥,隨即又散作塵埃。

秦知語若有所感,抬頭望向窗外,初升的太陽正穿透雲層,金色的光芒精準地灑在樓下花園裡,那片剛剛栽下不久、正努力生長的“不謝花”幼苗之上。

縣醫院的病房裡,沈昭岐緩緩睜開了眼睛。

窗外的讀書聲、遠方的喧囂、這個世界所有為他而起的波瀾,似乎都已沉澱。

那雙曾經看過無數山川河流的眼睛裡,沒有了彌留之際的混沌,也沒有了劫後餘生的慶幸,隻燃起了一簇平靜而決絕的光。

那簇光芒,是焚儘一切舊日枷鎖後,靈魂赤裸的顏色。

“不,我不去。”沈昭岐的聲音輕得像風,卻帶著山岩般的重量,砸碎了醫護人員所有勸說的言語。

他拔掉了手背上的輸液針,不顧眾人驚駭的目光,執意要司機將車開回他最初倒下的那片山坡。

那裡,是他選擇的終點。

車輪碾過泥土,停在山腳。

他推開車門,拒絕了所有攙扶,一步一步,像一個虔誠的朝聖者,獨自走向那片枯黃的草坡。

夕陽將他的影子拉得極長,仿佛一條通往大地深處的路徑。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在枯草叢中坐起,身軀的衰敗已無法支撐他站立。

冷風穿過他單薄的病號服,帶走他身上最後一絲餘溫,他卻毫不在意。

他用儘最後的力氣,從懷裡掏出那本早已被汗水浸透、邊角卷曲的破舊筆記本。

這是一切的起點,也該是一切的終點。

他緩慢而鄭重地翻開第一頁,那上麵是他初次直播時手忙腳亂寫下的流程,字跡潦草又充滿渴望。

他笑了笑,撕下,扔進麵前的窪地。

第二頁,與平台簽訂的合約草稿,密密麻麻的修改痕跡記錄著一次次的妥協與抗爭。

撕下。

第三頁,為某個角色撰寫的人物小傳,旁邊用紅筆批注著“此處應有三年邊寨生活體驗”。

撕下。


最新小说: HP白眼給你頂級魔藥天賦 重生秦建國 穿成惡毒雌性被全星際覬覦 直播忽悠異界,你管這叫吸血鬼? 封殺十年,棄女逆襲成國際巨星 七零斷親改嫁,懶美人養崽躺贏 一章極速快穿,炮灰們崛起了 八零改嫁絕嗣大佬,隨軍後成團寵 末世海上堡壘 榴蓮味的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