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天光,尚未穿透雲南山村的濃霧,但木屋內的空氣,卻已被另一束光徹底點燃。
那光來自幾十台臨時征用來的二手手機屏幕,每一塊屏幕上,都映照著“昭品直連”那樸素到有些簡陋的後台界麵。
數據洪流,正以前所未有的狂暴姿態,衝擊著這個剛剛誕生不到兩小時的係統。
“不行了!昭岐!並發連接數突破八十萬,雲服務器的彈性擴容已經跟不上請求速度了!”小柯的吼聲帶著一絲被巨大幸福砸暈後的驚恐。
他眼眶通紅,十指在鍵盤上幾乎敲出了殘影,代碼窗口滾動的速度快得讓人眼花繚亂。
“晚姐!備用鏈路b段也開始告警了!”另一個負責網絡的年輕人喊道。
林晚的臉色在屏幕冷光下顯得有些蒼白,但眼神卻異常明亮。
她沒有絲毫慌亂,聲音沉穩得像一塊壓艙石:“小柯,放棄實時支付校驗,所有訂單先進緩衝池!網絡組,立刻啟用離線登記預案!在小程序前端掛出公告:係統繁忙,所有用戶可先行提交購買意向,我們承諾二十四小時內,由客服人工聯係補全支付流程!記住,強調‘人工’兩個字!”
“可是……這得多少人力去核對?”小柯愕然。
“那就全員上陣!”林晚斬釘截鐵,“我們關掉直播間,放棄平台,為的是什麼?不就是告訴所有人,我們和那些冷冰冰的大公司不一樣嗎?效率可以犧牲,但承諾必須兌現。我們賣的不是咖啡,是沈昭岐這個人,是我們和農戶站在一起的這份心!”
沈昭岐站在一旁,沒有插話,隻是默默地將一杯剛泡好的熱咖啡遞到林晚手邊。
他知道,這個由他親手點燃的戰場,現在需要林晚這樣的將領來穩住陣腳。
他信任她,一如信任身後那三十多戶把身家性命都押在他身上的農戶。
與此同時,千裡之外的都市叢林裡,這場源自田埂的風暴,正以幾何級數的速度擴散。
“我掃的不是碼,是給山裡孩子掙學費。”一位上海主婦在朋友圈曬出自己離線登記的截圖,配上了沈昭岐直播關閉賬號前,與一位農家小女孩互動的照片。
這條朋友圈在媽媽群、業主群裡被瘋狂轉發,半小時後,“掃碼進村”這個帶著泥土芬芳的話題,以一種不可理喻的姿態,碾壓了所有娛樂八卦,悍然登頂熱搜第一。
無數深夜未眠的網民,像是發現新大陸的哥倫布,湧入這個簡陋的小程序。
他們或許並不都懂咖啡,但他們看得懂沈昭岐眼中那份決絕,看得懂農戶們臉上那份質樸的期盼。
他們用一次次點擊,一次次分享,完成了一場數字時代的集體投票。
秦知語的辦公室裡,巨大的投影幕布上,正反複播放著沈昭岐點擊“永久停用賬號”的畫麵。
畫麵定格在他微笑的臉上,那笑容平靜,卻帶著一股焚燒一切的強大力量。
“瘋子。”周執站在一旁,喃喃自語,“他這是在賭,賭人心,賭輿論。這種事,一百次裡九十九次都會粉身碎骨。”
秦知語沒有回頭,她端起咖啡杯,卻久久沒有喝下,任由那昂貴的藍山咖啡漸漸冷卻。
她的聲音很輕,帶著一絲自己都未曾察覺的悵然:“你說……如果我們當初給他這個機會,給他一個公平的規則,他還會走嗎?”
周執沉默了。
他無法回答這個問題。
因為在秦禾農產的商業邏輯裡,從來就沒有“公平”這個選項,隻有“利益”和“掌控”。
沈昭岐就像一顆無法被棋盤規則束縛的棋子,他們想把他按死在格子裡,結果他掀翻了整個棋盤。
“通知法務部和公關部,”秦知語終於放下冰冷的咖啡杯,眼神重新變得銳利如刀,“密切關注‘昭品直連’的法律風險。這種野路子走不遠,隻要抓住他一個程序漏洞或者交易糾紛,就立刻給我往死裡打。”
她的話音未落,法務部總監的內線電話就打了進來,聲音帶著一絲急切:“秦總,出事了。老秦……就是那個最擅長寫商業評論的法律博主秦明山,剛剛發了一篇長文。”
秦知語點開周執遞過來的平板,標題赫然在目——《數字時代的良心契約》。
文章從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角度,深入剖析了“昭品直連”這種“先下單,後補碼”模式的法律本質。
秦明山指出,雖然這種模式在效率上倒退了十年,但在信任層麵上,卻構建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強綁定關係。
它將平台責任,直接轉化為發起人沈昭岐的個人無限責任。
這在現行監管體係下,是一個空白,卻也是一個極具價值的社會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