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間的燈光隻開了一盞,柔和地籠罩著秦知語。
她沒有像往常一樣介紹產品,身前也沒有擺放任何樣品,隻有一本攤開的、邊緣已經磨損泛黃的筆記本。
攝像頭忠實地記錄下她清瘦卻挺拔的身影,仿佛一座在風暴中屹立的燈塔。
“大家好,我是秦姐。”她的聲音通過麥克風傳遍全網,帶著一絲不同以往的沙啞和鄭重,“很多人好奇,我是怎麼從一個金牌經紀人,變成今天這個泥腿子秦姐的。今晚,不賣貨,隻講故事。”
她低下頭,指尖輕輕拂過筆記本上早已褪色的字跡,像是觸摸一段塵封的時光。
彈幕開始滾動,充滿了好奇與期待。
“這本,是我十五年前的工作日誌。”秦知語抬起眼,目光穿透鏡頭,仿佛在看著遙遠的過去,“第一條,記錄的是一個麵試。”
她頓了頓,深吸一口氣,用一種近乎平靜的語調讀了出來:“沈昭岐,試鏡《山河老人》,男三號。眼神有土味,但真。”
短短一句話,像一顆投入平靜湖麵的石子,瞬間在直播間激起千層浪。
彈幕如瀑布般刷過,密密麻麻,幾乎覆蓋了整個屏幕。
“天啊!原來十五年前你們就認識了!”
“土味但真!這是什麼神仙形容詞!我磕到了!”
“所以,這根本不是什麼商業合作,是破鏡重圓的愛情故事!我宣布,你們早就相愛了!”
粉絲的狂熱猜測像潮水般湧來,秦知語卻隻是緩緩地搖了搖頭,眼底掠過一絲難以言說的痛楚。
“不是愛情。”她的聲音不大,卻清晰地壓過了所有的喧囂,“是職業尊嚴。作為一個經紀人,我的職責是發現璞玉,並讓他發光。我看到了他的‘真’,那是演員最寶貴的東西。但後來……”
她停住了,指尖微微顫抖,仿佛那本筆記有千鈞之重。
“後來,我親手毀了它,也毀了自己。”
話音落下的瞬間,林晚辦公室裡,數據監控係統發出了尖銳的警報。
屏幕上,代表負麵輿情的紅色曲線陡然拉升。
“晚姐,秦家的水軍下場了!”一個數據分析員緊張地喊道。
林晚的目光冷冽如冰,死死盯著屏幕上滾動的關鍵詞:“虛偽”“作秀”“洗白”“消費沈影帝”。
這些詞條像訓練有素的士兵,精準地衝擊著直播間的輿論陣地。
“啟動‘語義共振協議’。”林晚的聲音沒有絲毫波瀾。
指令下達,龐大的數據處理係統開始高速運轉。
秦知語直播中那幾個最紮心的詞——“土味”、“尊嚴”、“毀了”,被瞬間捕捉、剪輯。
人工智能在秒級時間內將這些片段生成了上萬個風格各異的短視頻切片。
下一秒,這些切片如蒲公英的種子,被精準地投放到了抖音三農領域幾乎所有頭部博主的最新視頻評論區。
每一個視頻切片下,都帶著同一句文案:“她說的,是不是你也在經曆?”
仿佛一道驚雷,劈開了沉默的大地。
三個小時後,當秦知預的直播仍在繼續,一個全新的詞條以不可阻擋之勢,碾壓了所有娛樂八卦和水軍的汙蔑,悍然登頂熱搜第一——土味尊嚴。
點開詞條,不再是粉絲的狂歡或黑粉的謾罵,而是一場前所未有的全民敘事。
一個種了一輩子地的老農,用粗糙的手指敲下評論:“城裡人嫌我們的菜有泥,說土。可沒有這土,他們吃什麼?”一個返鄉創業的養殖戶,對著鏡頭展示自己曬得黝黑的皮膚:“他們笑我一個大學生回來養豬,土。可我用科學養殖帶著全村脫貧,這叫尊嚴。”
百萬農民,千萬條樸素而滾燙的留言,彙成了一股洪流。
他們不再是被審視、被同情的對象,而是驕傲地站出來,講述自己被誤解、被輕視,卻依然堅守的“土味尊嚴”。
秦知語的個人故事,意外地引爆了一個群體的集體共鳴,她的直播間,成了無數普通人呐喊的廣場。
與此同時,昭品集團總部的後台休息室裡,沈昭岐正靜靜地看著屏幕上秦知語的側臉。
她的堅韌,她的脆弱,她每一個細微的表情,都清晰地倒映在他深邃的眼眸裡。
“小柯。”他忽然開口。
助理小柯立刻上前:“岐哥。”
“調出係統內的‘語言基因庫’。”
小柯愣了一下,隨即在麵前的虛擬光幕上迅速操作起來。
一個龐大的數據庫被打開,裡麵存儲著無數結構化的音頻、文字片段。
這是沈昭岐重生以來,動用係統權限,刻意收集、分析、編碼的,關於秦知語的一切——她所有公開的講話,內部會議的錄音,甚至是他曾經收到過的私人短信。
沈昭岐的視線在數據庫中快速掃過,最終停留在一句簡短的話上。
那是幾年前,秦知語在一個公益項目內部會議上,為了爭取資源分配而說的一句話。
“選中它,”他指著那行字,“植入‘共生模式’2.0版本,作為所有用戶終端的開機提示音。”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