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同時,他們在全球最大的開源社區發起了一場“清潔代碼運動”,號召所有正義的程序員共同抵製這種“數據寄生蟲”。
運動的高潮,是一場彆開生麵的直播。
林晚團隊邀請了幾位農戶代表,參與線上代碼審查。
鏡頭裡,一位來自陝省、戴著老花鏡的大叔,舉著一個碩大的放大鏡,幾乎把臉貼在屏幕上,吃力地辨認著一行行飛速滾動的代碼,嘴裡喃喃自語:“俺看不懂,但俺就是要盯著,看你們咋使壞!”
這個笨拙而執著的畫麵,瞬間衝上熱搜,引爆了全網輿論。
當晚,那家電商巨頭頂不住排山倒海的壓力,被迫公開道歉,並宣布永久下架相關產品線。
在內部總結會上,林晚對著一群年輕的程序員說:“記住,技術本身沒有善惡,它不怕被利用,最怕的,是被人當成一把看不見的刀,在無聲無息中宰割那些最信任我們的人。”
所有戰線上的勝利,最終彙集到了周執這裡。
他一手推動的《鄉村共治促進條例》,終於進入了最高級彆的立法聽證階段。
會上,爭議的焦點集中在“農戶一人一票的投票權,是否具備超越資本和行政指令的法律效力”。
一位資深法學專家提出了尖銳的質疑:“這種模式在理想狀態下是好的,但它缺乏足夠的實踐案例支撐,如何保證其普適性和嚴肅性?”
周執沒有直接辯駁。
他走上台,打開了投影。
一段清晰的視頻展現在會場所有人的麵前:雲南某個偏遠山村的年終分紅現場,禮堂裡坐滿了村民,每位村民手裡都捏著一張小小的紙質票根。
他們依次走上台,將票根上的二維碼對準一個簡易的掃描設備。
身後的大屏幕上,每一票的數據被實時錄入係統,分紅方案的支持率和反對率在眾目睽睽之下一秒一秒地跳動著。
整個過程公開、透明,又充滿了鄉土的儀式感。
視頻播放完畢,周執環視全場,聲音沉穩而有力:“各位,這,不是我們為了立法而設計的實驗,這是在過去的三年裡,在全國一千多個村莊,每一天都在發生的民主實踐。我們今天坐在這裡,不是在憑空創造一種新的權利,我們隻是在請求法律,去承認一個早已存在、並且充滿活力的事實。”
會場陷入了長久的寂靜。
隨後,不知是誰第一個站起來鼓掌,緊接著,掌聲如雷,經久不息。
盛夏的夜晚,蟬鳴如織。
沈昭岐推開一扇吱呀作響的木門,走進了昭品最初的那個直播間。
這裡已經很久沒人用過了,設備上蒙著一層薄薄的灰塵,鏡頭上積著細密的灰,像一層歲月的濾鏡。
他沒有開燈,隻是借著窗外透進來的月光,走過去,用指腹輕輕擦去屏幕上的痕跡,仿佛在喚醒一位沉睡的老友。
然後,他熟練地打開了攝像頭和電源。
柔和的補光燈亮起,照亮了他身後的那片空蕩。
他對著鏡頭,像是對著無數久違的朋友,緩緩開口,聲音沙啞而溫和:“各位觀眾,晚上好。今天不下單,我隻想……講個故事。”
他開始講述,從十五年前那個意氣風發的青年,如何在一夜之間被資本和輿論編織的巨網拖入深淵,被合約綁架,被資源封鎖,被全世界遺棄。
他又講,自己如何從泥沼中爬起,一步步走到今天。
“我回來,不是為了複仇,”他的目光穿透鏡頭,仿佛能看到屏幕前每一個人的眼睛,“複仇隻會帶來更多的仇恨。我回來,是為了建立一個係統,一個能讓下一個‘沈昭岐’,不必再經曆重生,就能堂堂正正站著說話的係統。”
“所以現在,”他慢慢站起身,臉上露出一抹釋然的微笑,像是放下了千鈞重擔,“我的故事講完了。我把話筒,還給土地。”
話音落下,他伸出手,決然地按下了直播間的總電源。
燈光熄滅的刹那,他身後的黑暗裡,手機屏幕陡然亮起,彈幕和後台消息如決堤的星河,瞬間炸裂。
那是全國各地的農戶,在同一時間自發發起的聽見土地話題,在華夏大地的每一個角落,同步點亮了整個夜空。
世界前所未有地喧囂,而這間小小的直播間裡,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寂靜。
沈昭岐站在黑暗中,沒有動。
他靜靜地聽著窗外的風聲、蟲鳴,還有遠處村莊傳來的幾聲犬吠。
這片喧囂之外的寧靜,仿佛有一種奇特的引力,將他所有的疲憊與榮耀,都輕輕地吸了進去,然後,歸於一種最原始的平和。
喜歡退圈後,我靠直播帶貨成了千億霸請大家收藏:()退圈後,我靠直播帶貨成了千億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