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等人開口_退圈後,我靠直播帶貨成了千億霸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90章 等人開口(2 / 2)

沈昭岐告彆了擺渡人,將帆布包的肩帶勒緊,一步一步踏上了新的征程。

他走了整整三天。

腳下的路從泥土變成了碎石,空氣愈發稀薄,帶著雪山與草木混合的凜冽氣息。

這條路仿佛沒有儘頭,通向世界的邊緣。

直到第四天黃昏,當最後一絲光線即將被巨大的山影吞沒時,他終於翻過一道山梁。

前方,星星點點的火光下,整個山穀都醒著。

山穀徹底沸騰了。

火把一根接著一根被點亮,映紅了每一張飽經風霜卻又欣喜若狂的臉。

村長幾乎是搶過那部發燙的二手手機,手指顫抖著反複確認後台那串不斷跳動的數字,嘴裡翻來覆去隻有三個字:“我的天……”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剛剛還因為脫稿而手足無措的青年阿牛,此刻被村民們像英雄一樣舉了起來,他漲紅著臉,目光在人群裡瘋狂搜尋,最後死死盯住那個蹲在角落裡,默默幫著捆紮紙箱的男人。

“是他!是沈先生教我的!”

轟的一聲,人群調轉方向,潮水般湧向沈昭岐。

“沈先生!您是財神爺下凡嗎?”

“那句話到底有什麼魔力?再教我們幾句吧!”

“您是不是認識什麼大老板?給我們透個底!”

七嘴八舌的追問像滾燙的土豆一樣砸過來,沈昭岐卻隻是拍了拍手上的泥土,緩緩站起身,臉上掛著一貫溫和而疏離的笑。

他沒有回答那些關於“魔力”和“秘訣”的問題,隻是看著大家被火光照亮的、充滿渴望的眼睛,用一種比山風更沉穩的聲音說:“話要貼著泥土說,彆怕笨,笨話才鎮得住場子。”

說完,他便撥開人群,不顧眾人的挽留,獨自走進了深沉的夜色裡。

村民們愣在原地,咀嚼著這句同樣聽著簡單卻又似乎蘊含深意的話。

興奮的喧囂漸漸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更為踏實的、充滿力量的安靜。

後半夜,當整個山穀終於在疲憊與希望交織中沉沉睡去時,沈昭岐的身影再次出現在村口。

他撿起半截粉筆,在那塊被雨水衝刷得斑駁的黑板上,一筆一劃,留下了三行字。

天氣+品質+承諾=信任。

天亮時,當第一縷晨光照亮黑板,全村的人都圍了過來。

沒人知道是誰起的頭,很快,家家戶戶的牆上、門板上,甚至是田埂邊的木牌上,都抄滿了這三行樸素的公式。

它像一道神諭,宣告了一個新時代的到來。

而山穀裡的回聲,早已通過無形的網絡,傳到了千裡之外。

林晚的指尖在屏幕上飛速劃過,眼前的數據流像一條奔騰的瀑布。

全國“回聲計劃”社區的服務器正承受著前所未有的壓力,一個名為“我今天成了沈昭岐”的話題,以病毒式的速度占據了所有版塊的頭條。

點開熱帖,撲麵而來的是一股混雜著泥土芬芳和樸素模仿的熱潮。

西北的果農,在鏡頭前先學著一聲標誌性的輕咳,再介紹自家又沙又甜的蘋果;江南的茶農,複刻著他低頭翻看賬本的沉靜姿態,緩緩講述著明前龍井的來曆;最讓她忍俊不禁的,是一個戴著草帽、穿著雨靴的小學生,在自家院子裡對著一個玩具喇叭,煞有介事地練習著:“各位叔叔阿姨,我家的小番茄,熟透了,保證甜!”

起初,技術部門將此定義為“偶像崇拜回潮”,建議啟動關鍵詞屏蔽和流量限製。

但林晚盯著屏幕上那張97的數據分析圖,陷入了沉思。

圖表清晰地顯示,絕大多數模仿者並非複刻外形,而是在竭力捕捉“那種讓人安心的說話方式”——不疾不徐,言之有物,字字句句都透著一股讓人信服的力量。

“不能封。”在內部緊急會議上,林晚一錘定音,“我們要做的是疏導,不是堵截。”她提出了一個大膽的策略:“立刻停止對‘冒名’行為的封禁,技術部馬上開發一個新標簽,就叫‘精神繼承者’,凡是內容符合‘真誠、質樸、有承諾’原則的,全部給予官方認證和流量扶持。”

會議室裡一片嘩然,有人質疑這會稀釋沈昭岐本人的品牌價值。

一直沉默的周執卻抬起了頭,鏡片後的目光銳利如刀:“我同意。製度的意義,從來不是為了守護神壇,而是要讓每一個普通人,都能有機會站在巨人的語氣裡說話。”

一語驚醒夢中人。

幾乎在同一時間,小柯正坐在“金話筒少年賽”的決賽評委席上,眉頭微蹙。

舞台上,十名經過層層選拔的孩子,正用華麗的辭藻和嫻熟的技巧播報著農產品信息,一切都完美得無可挑剔,卻也完美得有些空洞。

最後一輪的即興挑戰題,讓現場的氣氛瞬間凝固:“如果沈昭岐是你爺爺,你會怎麼勸他彆退休?”

孩子們麵麵相覷,有的說要幫他分擔工作,有的說要用高科技讓他更輕鬆。

直到最後一個小女孩走上台,她沒有看評委,而是望向台下的觀眾,用清脆而認真的聲音說:“我不勸。我會抱抱他,然後告訴他,爺爺,我已經學會用你的聲音,說我自己的話了。”

全場靜默了足足三秒,隨即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

小柯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在評分表上寫下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滿分。

比賽結束後,他當場宣布,將以個人名義設立“昭岐青年獎”,獎勵標準極其特殊:不是流量,不是銷量,而是“是否創造了新的、能夠傳遞信任的表達範式”。

當晚,獲獎名單在全網公布,高居榜首的,是一個由五名聾啞少年組成的團隊。

他們用充滿力量和節奏感的手語直播賣深山蜂蜜,屏幕上的字幕,其停頓、轉折、強調的結構,竟與沈昭岐的語言邏輯如出一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無聲的直播間裡,信任像蜜一樣流淌。

這場由民間自發掀起的浪潮,最終推動了頂層設計的變革。

周執親自主持修訂《助農傳播操作指南》第三版。

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將所有提及“創始模式”“原始模板”“沈氏範本”的章節,全部刪除。

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全新的、名為“本土話語生長指數”的複雜評估體係。

在新版指南的說明會上,麵對全國上千個服務站的站長,周執的語氣不容置疑:“我們要警惕任何形式的、任何變相的個人崇拜。沈昭岐留下的最寶貴的遺產,不是一套可以複製的話術,而是一種能讓每個地方都長出屬於自己的‘老聲音’的方法。真正的幫助,是喚醒,不是覆蓋。”

會後,有相熟的記者追上來問:“周主任,這麼做不怕失去全國統一的品牌效應嗎?畢竟‘沈昭岐’三個字現在就是金字招牌。”

周執停下腳步,回頭反問了一句:“黃河和長江,非得發出一個水聲嗎?”

記者啞口無言。

數日後,新指南下發至全國。

許多服務站的站長心領神會,自發組織起一場場“破模大會”,會議室的橫幅上隻寫著一句話:“今天,我們不說沈昭岐的話。”

清明剛過,秦知語的辦公室收到一個沒有寄件人信息的快遞。

拆開後,裡麵是一本因反複翻閱而卷了角的練習冊。

扉頁上,用稚嫩的筆跡寫著五個字:“昭岐爺爺的話術本”。

她一頁頁翻開,裡麵密密麻麻,全是各地孩子們用鉛筆、圓珠筆、甚至是蠟筆抄錄下來的各種“金句”,有的是沈昭岐的原話,更多的則是孩子們自己的理解和創造。

每一頁的頁腳,都附著一行小小的留言:“我也想當那個說話算數的人。”“我的聲音不好聽,但我想試試。”“希望爺爺能聽到。”

當翻到最後一頁時,秦知語的指尖猛地一頓。

書頁裡,夾著一截隻剩下指甲蓋長度的鉛筆頭。

是她在那個江邊渡口,親眼見過他用的那一款。

她閉上眼,深吸了一口氣,沒有去啟動任何追查程序。

她知道,找到他,恰恰違背了他的意願。

第二天,她將這本練習冊拿去複印了一百份,連同那截鉛筆頭的照片一起,寄給了每一位參與“回聲計劃”的基層核心乾部。

隨書附上了一封短信,信裡隻有一句話:“不必找他了。他不在的地方,才是他在的地方。”

當晚,秦知語獨自走上公司頂樓。

她打開了天台那盞從不輕易開啟的航標燈,讓明亮而堅定的光束刺破夜空。

燈,亮了整整七個小時。

像一場無聲的守夜,也像一個遙遠的回答。

整個夏天,關於沈昭岐的討論熱度不減,但那個創造了傳奇的人,卻如同人間蒸發,再無蹤跡。

仿佛那場席卷全國的風暴,隻是一場盛大的幻覺。

秋去冬來,當人們漸漸習慣於在沒有“神明”的土地上耕耘自己的語言時,季節的指針悄然轉向。

盤踞在北方的乾冷氣團開始顯露疲態,一股異常濕潤溫暖的氣流,正從遙遠的南方海洋,以一種無人察覺的姿態,悄然北上。

天氣預報裡,主持人數次提及了“氣候臨界點”這個詞。

一場綿延數省、數十年未見的充沛雨季,正在醞釀。

喜歡退圈後,我靠直播帶貨成了千億霸請大家收藏:()退圈後,我靠直播帶貨成了千億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她離開後,傅總瘋狂追妻 穿越紅樓,我是天可汗 綜影視:多學學總有好處! 開局喪屍狗,從拿下金丹女修開始 我若成仙,天道又奈我何 靈武天書 雲小仙兒修仙記 活在崩壞世界 娛樂:帶萌寶出道後我爆紅了 出獄後,我靠風控送仇人再入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