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等他_退圈後,我靠直播帶貨成了千億霸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96章 等他(1 / 2)

老街的梧桐葉落在褪色的磚牆上時,沈昭岐正用舊布擦拭那張掉漆的木桌。

桌角的豁口是他親手用砂紙磨平的,和十五年前小茶館裡那張茶案的紋路幾乎分毫不差。

果乾攤支在劇院廢墟旁,青灰色的斷牆上還留著當年拆樓時未清理乾淨的紅漆標語——“造星工廠,夢想啟航”。

他把玻璃罐一個個擺好,蜜棗在陽光下泛著琥珀色的光,山楂乾邊緣裹著細細的糖霜,像被雪覆蓋的山尖。

“大爺,您這果乾是自家曬的?”第一個顧客是拎著菜籃的老太太,手指點了點裝桂圓乾的罐子,“味兒瞅著就實在。”

沈昭岐彎腰遞過試吃碟,指節因常年握鐵鍬有些變形:“用山泉水洗的,曬足七七四十九個晴日。”

“您是不是那個…直播救過旱田的?”老太太突然眯起眼,“我孫女總說,有個穿舊棉襖的主播,能讓石頭縫裡長出瓜。”

他低頭整理價簽,竹編招牌在風裡晃了晃,上麵歪歪扭扭畫著棵樹——樹根紮進泥土,枝椏卻朝著雲的方向。

“不是。”聲音像陳年的老茶,溫溫的不帶波瀾,“隻是個會曬果乾的。”

掃碼提示音響起時,老太太手機屏幕突然亮了一行字:“您購買的不隻是食物,還有等待的意義。”她愣了愣,抬頭想再問,卻見老人正彎腰給罐口蓋防塵布,白發在風裡翹起一小簇,像極了孫女畫本裡的老樹精。

日頭西斜時,收攤的竹筐裡多了半袋零錢。

沈昭岐蹲在牆根,把最後一包杏乾塞進社區捐贈箱,紙條是他用鋼筆寫的,字跡清瘦如竹:“給不敢相信的人嘗一口真。”

“聽說沒?咱們學校新開了‘誠信傳播課’!”三個穿校服的年輕人勾肩搭背路過,書包上的掛件叮當作響,“課本裡有個‘凍梨腳印事件’——去年冬天東北那批凍梨運輸時摔裂了,主播沒換箱,直接拍了雪地腳印當質檢,說‘冰碴子不會撒謊’。”

“後來呢?”紮馬尾的女孩問。

“後來啊,”男生把校服搭在肩上,“所有買家都收到了帶腳印照片的凍梨,評論區全是‘這腳印比證書實在’。現在咱們市菜市場的魚攤,稱杆上都係紅繩,說要學那個腳印的‘不藏不掖’。”

沈昭岐扶著牆站起來,影子被夕陽拉得老長,落在“造星工廠”的殘字上。

他摸了摸口袋裡的老年機,屏幕暗著,像塊沉默的石頭。

林晚的手指在鍵盤上頓了頓。

係統審計界麵跳出紅色警告:“帝國積分數據庫永久凍結,無法恢複。”技術部小王湊過來看,眼鏡片上反著冷光:“林總,要不咱們重建核心模塊?當年沈先生設計的架構雖然老,但…”

“封了。”林晚打斷他,鼠標點向“封存原始日誌”的確認鍵,“所有數據都留在2023年12月7日235959。”她轉身從抽屜裡拿出一本泛黃的筆記本,封皮上是沈昭岐的字跡——“失敗比成功更需要被記住”。

小王張了張嘴,最終隻說了句“明白”,抱著主機箱退了出去。

辦公室隻剩鍵盤輕響,林晚在說明文檔最後一段敲下:“他說過,真正的商業,是讓人敢把心交給陌生人。”

零點鐘聲敲響時,全國兩千餘個村級服務站的投影屏同時亮起這句話。

雲南的竹樓外,第一聲雞鳴穿透薄霧;山東的麥場邊,趕早的老漢正用草繩捆紮新摘的韭菜;新疆的葡萄架下,維族大媽把剛曬好的巴旦木裝進印著這句話的布袋。

周執在論壇上聽到監控視頻的播放聲時,正低頭轉著鋼筆。

畫麵裡,穿藍布衫的商販被圍在中間,七八個顧客依次掏出自家秤:木杆秤、電子秤、甚至有個小孩舉著玩具秤。

最後他們把七次稱重的平均值寫在紙板上,人群裡爆發出掌聲。

“這是不是周教授推廣的‘公眾監督模型’?”主持人舉著話筒問。

周執把鋼筆彆進西裝口袋,抬頭時眼角有細紋:“不是模型。”他聲音輕,卻像石子投入深潭,“是習慣。當說謊比說實話更麻煩時,人們自然會選擇後者。”

回程的高鐵晃了晃,鄰座小女孩正用蠟筆在素描本上塗顏色。

畫紙邊緣歪歪扭扭寫著:“我家的菜籃子”,旁邊是媽媽的字跡:“媽媽說,隻要不說謊,人人都能當裁判。”

周執閉上眼,耳邊響起沈昭岐的聲音。

那是三年前的冬夜,他們蹲在田埂上看雪,沈昭岐哈著白氣說:“小周,你知道製度的儘頭是什麼嗎?”

“是什麼?”

“是不用製度。”

列車穿過隧道時,秦念慈的手機在包裡震動。

她摸出手機,是省檔案館發來的郵件:“《中國鄉村振興口述史》修訂稿已上傳,建議重點核查‘關鍵人物’章節真實性。”

她望著窗外掠過的燈火,忽然想起上個月在舊倉庫整理檔案時,翻到一遝未署名的工作筆記。

最後一頁寫著:“彆給我立碑,把碑砸了,讓字長在泥土裡。”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風從車窗縫隙鑽進來,吹得她鼻尖發酸。

秦念慈低頭打開郵件,鼠標懸在“下載修訂稿”的按鈕上,遲遲沒有落下。

秦念慈的高跟鞋叩在發布會禮堂的大理石地麵上,回音撞著水晶吊燈的棱麵。

她站在話筒前,修訂版《中國鄉村振興口述史》的燙金封麵在投影儀藍光裡泛著溫潤的光。

台下記者舉著的鏡頭像一片銀色森林,最前排舉著“娛樂時報”話筒的小夥子已經第三次舉手,指節因用力而泛白。

“秦館長,”他的聲音帶著年輕人特有的尖銳,“您刪除了整整三十頁關於沈昭岐的專題記錄,卻新增了十萬個匿名聲音——請問,那位用直播救過旱田、用腳印當質檢、用果乾攤重塑信任的沈先生,現在算什麼?”

鎂光燈突然爆閃。

秦念慈的睫毛顫了顫,指尖無意識摩挲著西裝內袋裡那張泛黃的便簽紙——那是沈昭岐親手寫的:“彆給我立碑,把碑砸了,讓字長在泥土裡。”她抬眼時,眼底的光像深潭裡的星子:“他是一個開始。”

會場響起細碎的議論。

有老記者在後排舉著錄音筆喊:“那終點呢?”

“沒有終點。”秦念慈的聲音輕,卻像錘子敲在青銅上,“當十萬個你、我、他都成了故事裡的人,當‘不說謊’從需要監督的規則變成不需要思考的本能——這才是他真正想寫的結局。”

發布會散場時,夕陽把玻璃幕牆染成蜜色。

秦念慈抱著裝著舊檔案的紙箱穿過走廊,路過茶水間時聽見兩個實習生小聲說話:“聽說沈昭岐當年直播時,連助農合同都要念給觀眾聽,說‘字不能藏在紙縫裡’......”“現在咱們村的合作社,合同都用大喇叭念三遍,比當年還熱鬨!”

她腳步頓了頓,喉結動了動,終究沒回頭。

檔案館地下三層的冷氣裹著潮濕的紙頁味湧來,碎紙機的金屬外殼在昏黃壁燈下泛著冷光。

她抽出最底下那份牛皮紙袋,封條上“沈昭岐私人記錄”的字跡已經褪成淺灰色——那是她親手寫的,十五年前他退圈那天。

“哢嗒”,碎紙機啟動的轟鳴震得耳膜發顫。

秦念慈把泛黃的直播腳本、未公開的助農方案、甚至當年被撕毀的演員合約一張張塞進去。

當最後一頁係統激活卡的碎片從出紙口落下時,她突然蹲下來,指尖接住一片帶著“帝國積分”字樣的紙屑。

“當你不再需要被記住......”她的聲音混著機器的嗡鳴,“才是真正的活著。”

夜班綠皮火車的車窗結著白霜,沈昭岐把磨破邊的軍大衣往脖子裡攏了攏。

對麵的小男孩正用凍紅的手指戳車窗上的冰花,母親的圍巾滑下來,露出脖子上那枚褪色的紅繩——和三年前他在甘肅旱田直播時,送給村支書老伴的那根一模一樣。

“媽媽,”男孩仰起臉,“你說的幫我們村賣茶的叔叔,後來去哪兒了?”

母親把孩子往懷裡攏了攏,目光掃過沈昭岐縮在大衣裡的白發,又迅速移開:“他呀,走到哪兒,哪兒就好起來。

但我們不能再叫他名字,不然他就走不動了。“

沈昭岐的指節在膝蓋上輕輕叩了兩下。

他摸出貼身口袋裡的係統激活卡,塑料邊緣被體溫焐得有些發軟。

卡片正麵“商業帝國重建係統”的燙金字已經磨掉大半,背麵是他用鋼筆寫的小字:“給不敢相信的人嘗一口真”——和當年塞在捐贈箱裡的紙條一個筆跡。

火車鑽進隧道的刹那,黑暗裹著鐵軌的撞擊聲湧進來。

沈昭岐對著車窗上自己模糊的倒影笑了笑,拇指和食指緩緩用力。“哢”的輕響被隧道風聲吞沒,碎片落進腳邊的垃圾桶時,他聽見自己說:“夠了。”

再睜眼時,東方已經泛起魚肚白。

雲南竹樓的木窗“吱呀”推開,阿婆把曬好的菌乾攤在竹匾上,手機支架歪歪扭扭立在牆角,鏡頭裡自動亮起直播界麵——沒有標題,沒有特效,隻有她哼著調子拍了拍菌乾:“今天日頭好,曬得透。”

山東麥場的露水打濕了膠鞋,年輕的村主任舉著手機跑過田埂,鏡頭裡晃過金黃的麥穗:“王嬸家的小麥熟了,咱現場割一捆,稱給大家夥看!”

新疆葡萄架下,小巴郎舉著爸爸的手機,奶聲奶氣地數著晾房裡的葡萄串:“一、二、三......阿爸說,數清楚才不騙人。”

東海漁港的天剛蒙蒙亮,老漁民劃著小船靠岸。

艙裡的收音機“滋啦”響了兩聲,傳出熟悉的嗓音:“今日晴,適合曬筍......傍晚可能有雨,記得收。”老漁民愣了愣,彎腰摸了摸空蕩的船艙,又抬頭望向海天相接處——那裡的朝霞像團燒得正旺的火。

江南的梅雨季來得悄無聲息。

青石板巷被雨水洗得發亮,穿藍布衫的老婦人踮腳收晾在簷下的梅乾,突然瞥見巷口撐著油紙傘的身影。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傘麵是淡青的,被雨絲洇出幾縷墨痕,像極了她孫女課本裡畫的老樹精。

“阿婆,”那聲音溫溫的,帶著點水汽,“能借個竹匾嗎?

我想曬點青梅。“

青石板被雨絲浸得發亮,沈昭岐的油紙傘尖在水窪裡點出細小的漣漪。

他沿著巷口轉過彎,老茶館的布幡便映入眼簾——褪色的藍布上“雨前茶”三個字,倒比新漆的招牌更添幾分潤澤之意。

竹簾被風掀起半角,穿著靛藍圍裙的茶倌正擦拭著八仙桌,抬頭看見他,手停頓了一下:“客官來碗粗茶?梅雨天喝這個能祛濕。”沈昭岐應了一聲,竹椅吱呀作響,他在臨窗的位置坐了下來。

茶館後堂突然傳來爭執聲。


最新小说: 破爛戰神 修仙:從肝熟練度開始證道長生 掌控本源雷靈根,無敵才剛剛開始 玄幻:築基?不,是詭蟲在開飯 破封修凡錄 煙火人家,廢徒老公逆襲記 HP白眼給你頂級魔藥天賦 重生秦建國 穿成惡毒雌性被全星際覬覦 直播忽悠異界,你管這叫吸血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