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發芽_退圈後,我靠直播帶貨成了千億霸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01章 發芽(1 / 2)

車輪卷起塵土,碾過堅硬的鹽堿殼,將那座孤零零的觀測站甩在身後。

沈昭岐的目標,是更深處的那片試驗田。

這裡空氣中都彌漫著一股鹹澀的海風和絕望的氣息,枯黃的稻禾低垂著頭,像一群打了敗仗的士兵,根部包裹著析出的白色鹽粒,仿佛土地流出的眼淚。

夜色如墨,隻有觀測站的燈光在遠處亮著,像一隻孤獨的眼睛。

沈昭岐將車停在土坡後,悄無聲息地靠近。

他沒有進去,隻是像一尊雕像,靠在粗糙的土牆外,任由冰冷的夜風穿透衣衫。

牆內,壓抑的爭吵聲斷斷續續地傳來。

“……數據必須修正!首季減產百分之三十七,報上去我的職業生涯就完了!”一個中年男人的聲音,是項目負責人劉教授,語氣裡滿是焦躁和不容置疑的權威。

“可是劉老師,原始數據就是這樣,這是事實!”一個年輕的聲音反駁道,帶著一絲顫抖,但異常堅定。

“事實?事實就是我們團隊三年的心血不能白費!什麼叫‘數據波動’?這是科學允許的誤差範圍!”劉教授的聲音拔高了八度,幾乎是在咆哮。

沈昭岐聽著,麵無表情,眼神卻愈發深邃。

他能想象出裡麵的場景:一群疲憊不堪的科研人員,麵對著殘酷的現實,在理想與前途的懸崖邊掙紮。

爭吵持續了整晚,直到天邊泛起魚肚白。

當那個年輕的聲音帶著哭腔,在電話裡對某個朋友哽咽著說出“我們拿的是國家經費,吃的可是百姓飯”時,沈昭岐一動不動,仿佛連呼吸都停止了。

果然,不到半天,風暴席卷了網絡。

一段名為“一個農業實習生的良心”的直播錄屏被瘋狂轉發。

畫麵中,那個叫李文的實習生,紅著眼圈,將一份份未經修改的原始數據記錄展示在鏡頭前,他的聲音因激動而沙啞:“土地不會說謊,這些枯死的禾苗不會說謊!失敗了我們可以再來,但我們不能騙自己,更不能騙那些對我們抱有希望的農民!”

輿論瞬間引爆。

上級部門的電話立刻打到了省農科院,調查組連夜出發。

沈昭岐沒有再聽下去。

他在晨曦微露時分,走到了那片死氣沉沉的試驗田邊。

他從越野車後備箱裡找出一塊備用的木板和一把工兵鏟,用刀在木板上刻下幾個字。

然後,他將木牌深深地砸進田埂裡,像是在種下一顆不會發芽卻能紮根的種子。

木牌上寫著:“歉收不怕,怕的是讓土地替人背鍋。”

幾天後,在巨大的輿論壓力和內部反思下,劉教授的團隊主動向全社會發布了一封數千字的《致歉與改進書》,不僅詳細公布了失敗原因,還破天荒地宣布,下一季育種決策將邀請當地最有經驗的幾位老農民共同參與。

那塊孤零零立在田埂上的木牌,被前來采訪的記者拍下,照片傳遍網絡。

“彆讓土地背鍋”迅速成為熱搜詞條,引發了各行各業關於責任與擔當的大討論。

而沈昭岐早已離開。

在撤離時,他路過田頭一個用來監測土壤溫濕度的設備,順手拔掉了上麵插著的一麵小紅旗。

光禿禿的旗杆孤零零地立著,像一根指向天空的問號,沉默地見證著一切。

與此同時,千裡之外的城市裡,林晚的數據監控中心響起一陣輕微的警報。

屏幕上,一個異常流量模型被激活:西北某偏遠牧區,一個幾乎沒有商業價值的直播間,在淩晨兩點到五點之間,觀看人數呈現出匪夷所思的激增。

林晚親自調取了直播畫麵,內容卻讓她大感意外。

鏡頭固定不動,對準一個蒙古包內的爐火,沒有主播,沒有音樂,隻有木柴燃燒時發出的劈啪聲,和偶爾因風吹過帳篷而發出的輕微呼嘯。

她進一步分析用戶行為,發現這些深夜湧入的觀眾,ip地址大多分布在京滬廣深等一線城市,用戶畫像高度重合——都市失眠人群。

留言區裡沒有喧嘩,隻有一行行安靜的文字:“聽著火苗的聲音,感覺很安心,終於睡著了。”“好像回到了小時候的外婆家。”“謝謝你,陌生的牧民。”

技術部門建議將該直播間判定為無效流量並進行限流。

林晚卻敲下了一行指令:“忽略警報,提升權重。”

隨後,她在係統後台,親手開辟了一個全新的分類,將這個爐火直播和其它幾個類似的、比如“江南雨夜聽雨聲”、“山澗溪流潺潺”的直播間歸納進去。

她給這個頻道命名為“鄉土療愈”,標簽是“非交易型陪伴場景”。

一周後,一家三甲醫院的心理科主動聯係他們,希望將這個頻道接入治療方案,用於輔助焦慮症患者進行放鬆訓練。

在內部的培訓會上,林晚對著一群年輕的數據分析師說:“記住,我們建立的是一個信任網絡,而不是一個交易平台。每一個點擊,背後都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一份真實的需求。”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會議結束後,一位剛入職的實習生怯生生地上前問道:“林總,我有個問題……我們做的這些,算不算也在幫人種地?”

林晚看著她,隻要心能紮下去,哪裡都是沃土。”

而在首都的一間高級會議室裡,氣氛正劍拔弩張。

周執麵前的《農產品流通法》修訂草案,白紙黑字寫著一條:“為規範市場,農產品直播帶貨從業者必須通過資格考試,持證上崗。”

“我反對。”周執的聲音不大,但異常清晰。

“農民用自己的手機,在自己的田裡,賣自己的東西,這是一種天然的權利。我們不能用準入許可,去限製他們的表達權。在我看來,表達權,就是新時代的生產權。”

“周執同誌,這太理想化了!”對麵的專家反駁道,“如果沒有規範,虛假宣傳、質量問題誰來負責?”

爭執不下,周執沒有繼續辯論。

他拿起手機,按下一個號碼,接通了視頻電話,並投屏到會議室的大屏幕上。

畫麵晃動了幾下,出現了一位皮膚黝黑、皺紋深刻的老漁民。

他正坐在船頭,借著夕陽的餘暉修補漁網,海風吹動著他花白的頭發。

“喂?是小周啊。”老人聲音洪亮。

“六爺爺,我是周執。您今天出海了嗎?”

“去了。今天浪大,網撒得辛苦,但收成不錯,網是滿的。”老人咧嘴一笑,露出發黃的牙齒,笑容質樸而滿足。

然後他看著鏡頭,有些好奇地問:“小周,你們開會呢?我說這個,要不要先考個證?”

整個會議室瞬間陷入一片死寂。

最終,那條引發巨大爭議的條款被修改為:“鼓勵對農產品直播從業者進行技能培訓,但禁止設置任何形式的行業準入限製。”

會後,有記者追著周執問:“周主任,您就不怕有人利用這種自由亂說話,欺騙消費者嗎?”

周執停下腳步,認真地看著他,回答道:“比起花費力氣去規範每一張嘴巴,我們更應該做的是訓練自己的耳朵。當這個社會上,聽得懂真話、辨得出真誠的人多了,假話和謊言自然就沒了市場。”

幾乎在同一時間,秦念慈主持了“燈塔計劃”最後一次“記憶歸檔”會議。

她平靜地宣布了一個讓所有人都震驚的決定:永久關閉“個人貢獻榜”,所有曆史記錄中的個人署名,全部改為“燈塔計劃執行小組”這一集體署名。

一位跟著計劃奮鬥了十多年的老員工,當場就流下了眼淚:“秦總,不行啊!那些拚了命做事的人,他們的名字不應該被忘記!”

秦念慈沒有解釋,而是播放了一段經過特殊合成的音頻。

二十個不同的聲音,有蒼老的,有稚嫩的,有南腔,有北調,依次響起:

“我不是光……”

“我隻是教會彆人……”

“怎麼點燃自己的燈……”

最後,所有聲音彙成一句整齊而堅定的合唱:“我們不是光,我們隻是點燈人。”

她說:“記住點燈的方式,比記住某個點燈人的名字,更重要。”

散會時,她收到一個匿名寄來的快遞。

打開一看,是一塊沉甸甸的木匾,上麵用陰刻的手法,刻著四個古樸的大字:“無名之始”。

木匾的背麵,還有一行小字:“你刪除了影像,卻讓更多的人,從這片黑暗裡看見了自己。”

當這些或明或暗的線索如溪流般彙入時代的江河時,沈昭岐已經回到了他最初出發的地方——西南的那個花椒村。

老槐樹下,那口曾經用來煮防疫涼茶的大鐵鍋依舊冒著熱氣,隻是鍋裡煮的不再是藥茶,而是香噴噴的雜醬麵。

一群孩子圍著鍋,七嘴八舌地講著故事,說很多年前,有個“穿舊棉襖的神仙爺爺”,曾在這裡用一口鍋救了整個村子。

沈昭岐就蹲在不遠處的一個小板凳上,默默地剝著大蒜,粗糙的棉襖和滿臉的胡茬讓他看起來和當地的莊稼漢沒什麼兩樣,沒人認出他。

村長端著一碗熱氣騰騰的麵走過來,遞給他,爽朗地笑道:“老哥,外鄉來的吧?彆客氣,多吃點,這是我們‘誠信食堂’開張的第一碗麵!”

原來,當年靠著沈昭岐打開銷路的村民們,在富裕後集資建了這個公益餐點。

凡是來村裡考察、購貨的客商,都可以在這裡免費吃上一頓便飯,唯一的條件,是在旁邊的留言板上,留下一句真心話。

沈昭岐默默地吃完了麵,走到留言板前,拿起筆,在空白處寫下了一行字:“鍋會冷,火不會滅。”

夜深人靜,他悄然離去,沒有驚動任何人。

隻是在離開前,他將一顆飽滿的辣椒種子,輕輕埋進了灶膛裡尚有餘溫的灰燼中。

明年開春,當春風吹過,它會和那些頑強的野草一起,破土而出,綻放出最熱烈的一抹紅。

而在那座俯瞰著整個城市的摩天大樓頂層,秦知語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手中緊緊握著一枚小巧的u盤。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裡麵,是她花了十五年時間,秘密備份的所有關於沈昭岐的影像資料、通信記錄、行動軌跡……那是足以構建出一個完整、清晰、甚至可以說是偉大的沈昭岐的全部證據。

她曾無數次想將它公之於眾,又無數次在最後一刻收回。

此刻,她終於下定了決心。

她輕輕將u盤插入電腦,屏幕上立刻跳出他年輕時站在最高領獎台上的身影,意氣風發,台下掌聲雷動。

她凝視了那張臉龐片刻,然後移動鼠標,決然地點擊了“全部刪除”。

進度條飛快地前進,90...95...99...

就在即將完成的瞬間,她猛地伸出手,拔出了u盤。

她沒有再看電腦屏幕,而是轉身走到辦公室一角的重型碎紙機旁,將那枚承載著一個時代秘密的u盤,扔了進去。

刺耳的攪碎聲響起,仿佛一個舊時代的終結。

就在這時,辦公室的門被猛地推開,助理神色激動地衝了進來:“秦總!係統剛剛捕捉到一段來源不明的信號——滇南咖啡種植帶,淩晨三點,有人開啟了直播,設備好像是綁在一頭牛的身上,畫麵晃得厲害,但能清晰聽見,有人在教一個孩子念咖啡豆包裝上的標簽……”

秦知語抬起手,打斷了她的話,臉上露出一抹釋然的微笑:“不用看了。”

她轉過身,望向窗外。

晨曦正如同金色的潮水,漫過城市冰冷的天際線。

而在她目光所不能及的遠方群山之間,一頭老牛正邁著緩慢而堅定的步伐,拉著犁,在紅色的土地上留下一道道深深的溝壑。


最新小说: 外灘渡劫?我749身份曝光了! 多了一道 重生:我的青梅和竹馬 風裡雨裡不如有你 從愛情公寓開始製作神劇 綜各世界組邪門cp 奧術徽記 下山複仇,我是世間最後的龍王 雙界非命 妾室出逃後,清冷權臣強娶豪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