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報名進廠的村民,進行更嚴格的崗前培訓,明確廠規廠紀,培訓合格後才能上崗。
對於年齡偏大、實在無法適應機械操作的,安排到對衛生和操作要求稍低的晾曬、包裝等環節。
汪細衛親自帶著禮物,去了一趟被辭退的汪老栓家,耐心解釋,並表示以後山上需要零工,還會優先找他,但在廠裡,規矩必須守。
軟硬兼施,又通過宣講品質差最終可能導致的結果,總算是緩和了和村裡村民的關係。
村民們雖然還有些怨言,但看到清清楚楚的價格標準,想到長遠的收益,也隻能慢慢學著適應新的規矩。
工廠的機器終於開始持續運轉起來,帶著草藥清香的蒸汽從廠房中嫋嫋升起,標誌著老君山的產業,在陣痛中,邁出了工業化、標準化的第一步。
汪細衛知道,這道坎必須過,否則,所有的投入和努力,都可能因最初的質量失控而付諸東流。
老君山藥材加工廠內,機器轟鳴聲終於變成了某種令人安心的節奏。
經過前期的陣痛與磨合,第一批經過清洗、切片、烘乾的半成品藥材終於下線了。
這些藥材,尤其是那些用玄女門秘法培育、又是汪細衛須彌戒中挑選出來蘊含靈氣的品種,成色極佳。
板藍根片色澤黃亮均勻,柴胡切片紋理清晰,黃芩片更是帶著一股內斂的潤澤感,連廠裡從外地請來的老師傅都點頭稱讚。
“汪老板,這批貨,品相沒得說!比我以前在省城大藥市見的都不差!甚至味道更正!”老師傅撚著黃芩片,由衷說道。
汪細衛心裡也鬆了口氣,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他仿佛已經看到鈔票源源不斷地流回來,填補那巨大的租金窟窿和日益增長的開銷。
他立刻找來楊春燕,將銷售重任交給了她。
楊春燕如今已是“老君山藥材有限公司”銷售科的負責人,乾勁十足。
她拿著海韻道長以及幾位曾暗中經營過藥材的玄女門女修提供的聯絡名單,上麵記錄著以前一些老客戶、藥材收購站乃至幾家外地藥廠采購科的聯係方式。
“燕兒,把這些樣品,每樣都精心包好,附上咱們的報價單,按地址都寄出去!”
汪細衛指著倉庫裡分裝好的樣品,意氣風發,“酒香不怕巷子深,咱們的貨好,不愁賣不上價!”
楊春燕帶著幾個姑娘,加班加點,用牛皮紙仔細包裝樣品,手寫地址,塞進厚厚的信封,像播種希望一樣,將這些包裹寄往天南海北。
接下來的日子,充滿了期待。
汪細衛幾乎每天都要問楊春燕:“有回信沒?有電話沒?”
回信和電話確實陸續來了,但帶來的卻不是喜悅,而是一盆接一盆的冷水。
“汪老板,東北那邊的收購站回話了,說咱們的板藍根片是不錯,但他們那兒的行情就這個價,每公斤隻能給到兩塊八,比咱們報價低了四毛!”
“汪老板,南邊那家藥廠采購科來電話了,說柴胡切片品質可以,但他們沒聽說過咱們‘老君山’的牌子,又是新廠,要合作的話,價格隻能按市場大宗貨的基準價走,還得壓三成貨款作為質量保證金……”
“這邊回信了,說黃芩片……價格太高,他們可以考慮進一點試試,但量不大……”
反饋信息彙總到汪細衛這裡,他的眉頭越皺越緊。海韻道長提供的渠道確實起到了一些作用,至少有人願意看樣品、給回複了。
但是,“老君山”這個名字在藥材市場上毫無分量,那些采購商們憑借其渠道優勢和固有的市場認知,根本不願意為這“陌生”的優質藥材支付溢價。
汪細衛拿著計算器,對照著反饋回來的價格,劈裡啪啦一頓算。
算上土地租金、村民收購成本、人工、水電、設備折舊……他的心一點點沉了下去。
“照這個價賣,彆說賺回一年三百萬的租金,就是把工人工資發完,都得倒貼!”
他把計算器往桌上一拍,聲音裡帶著壓抑的怒火和沮喪,“咱們這藥材,比市麵上那些普通貨色好上一大截,他們就眼瞎嗎?”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楊春燕站在一旁,也有些氣餒:“細衛哥,那些采購商都說,品質是還行,但……品牌不響,他們不敢冒險給高價。還說……咱們這地方,以前就沒出過大宗好藥材,突然冒出來,人家心裡也打鼓。”
辦公室裡的氣氛一時有些凝滯。
窗外,藥廠還在運轉,工人們還在忙碌,但汪細衛卻感覺一股無形的壁壘擋在了麵前。
空有好東西,卻賣不上好價錢,這比之前的質量衝突更讓人憋屈。
海韻道長得知情況後,倒是很平靜,她寬慰汪細衛:“修真界的資源互換,與世俗商場規則不同。
以往我們少量出貨,靠的是人情和隱秘渠道。如今你要做大宗,按市場的規矩來,品牌和口碑確實需要時間積累。”
“時間?我們等不起啊!”汪細衛苦笑,“每個月都在燒錢,等口碑起來,我這廠子恐怕早就黃了。”
他意識到,不能把希望完全寄托在那些傳統的采購商身上。
指望他們突然良心發現認可你的品質,無異於守株待兔。必須自己主動出擊,打破這個僵局。
他沉思良久,目光漸漸變得堅定。他想起上次去地區,看到一些藥店門口掛著“地道藥材”、“精選原料”的牌子。
“他們不認,我們就想辦法讓他們不得不認!”
汪細衛猛地站起身,“燕兒,你準備一下,挑最好的樣品,尤其是那些用咱們特殊法子種出來的,分量足一點。”
“汪老板,您這是要……”
“我親自出去跑一趟!”汪細衛眼中閃著光,“不去找那些二道販子一樣的收購站了。
咱們直接去找終端!去找大藥房,找有名氣的中醫診所,甚至……去找那些可能識貨的、做高端保健品或者出口貿易的公司!
我就不信,這世上就沒個識貨的人!”
他不能再被動等待,必須主動去開辟新的、可能更看重品質而非單純品牌知名度的銷售渠道。
這條路上必然布滿荊棘,但為了老君山的未來,他必須去闖一闖。
喜歡山裡那點破事請大家收藏:()山裡那點破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